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1992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原稿Word格式.docx

如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后方可使用。

(3)采用人工夯实或蛙式打夯机的回填土,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应大于50mm。

(4)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用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

(5)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冻土等特殊土的基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当地工程标准的规定。

2.回填砂料:

回填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填砂材料宜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为2.0-3.2。

不得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材料;

不得含有沼泽土、淤泥,含泥量宜为3%-8%,且不应结团集中,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5%;

特细砂不宜作为填砂材料;

回填砂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碎石)填料:

(1)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

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级配砾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压碎值<

35%,其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宜符合表2.3.3.2的规定。

(2)级配碎石:

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为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

级配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偏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

(3)进场的级配砂砾和碎石应进行颗粒组成、压碎值、级配试验等,其试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表2.3.3.2级配砾石/碎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液限(%)

塑性指数

53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级配

碎石

-

100

90

73-

88

49

69

29

54

17

37

8

20

7

<

28

6

2.3.3.3主要机具

1.选择施工机械,应考虑工程特点、土石种类及数量、地形、回填高度、运距、气候条件、工期等因素,经济合理确定。

2.运土机具:

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推土机、推土机、小型挖掘机、手推车及翻斗车等。

3.填夯机具:

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平地机、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平板震动夯等。

4.辅助工具:

全站仪、水准仪、3m靠尺、塔尺、尼龙线、钢尺、铁揪(平头、尖头)、铁耙等。

2.3.3.4作业条件

1.基坑回填应对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管廊顶板的通风口、投料口、接出口等附属结构)、外防水、防水保护层(管廊两侧和顶板)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分段办理中间验收手续,以及向回填施工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2.填土前,应清理干净管廊两侧基底表面上的积水和杂物,清除淤泥,以及做好综合管廊的投料口、通风口等临时封堵,检查管线分支口预埋套管是否封堵,并办理好有关隐检手续。

3.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预沉量值、压实机具、压实遍数、虚铺厚度和压实方式等施工参数。

4.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高程做好回填土面层水平高程标志的布置,测出回填面标高控制点并作出标记,回填土填筑前,先在基坑两侧围护结构或基坑边坡上,以及管廊侧壁防水保护层上,弹出分层回填标高线或在标高线位置沿管廊长度方向每隔20米钉上水平桩,挂线抄平,以便控制填土厚度。

5.采用放坡和土钉墙支护形式的基坑,回填土前,根据卸土地点安排,破除局部边坡,就近修筑(斜开)卸土坡道。

同时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检查临时道路,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6.机械设备运至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施工机械满足连续作业条件。

7.综合管廊土方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总体施工工期安排,考虑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工程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平衡和合理调配,减少倒运次数,降低工程成本。

2.3.4施工工艺

2.3.4.1工艺流程(要有流程框图)

图2.3.4.1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流程

2.3.4.2操作要点

1.填土前,应按照施工方案的施工安排,划分基坑回填施工区段,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

应针对管廊两侧、管廊顶板上1000mm范围、管廊顶板上1000mm以上范围的部位,分别进行试验数据采集和成果总结,分别确定土方压实的最佳方案,通过试验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回填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2.填土前应将管廊两侧基底表面上的垃圾和管廊顶板上的杂物等清理干净,基槽内排水沟应抽干积水、铲除淤泥,保持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如基底土质疏松,遭受扰动,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3.管廊两侧基底清理后,应在管廊侧墙防水保护层上用墨线分别弹出回填分层厚度控制线,第一道墨线为填料虚铺厚度,第二道及以上墨线为填料压实厚度。

当管廊两侧基槽较宽时,应在坡面上对应位置增加分层厚度控制线。

当回填高度高于基坑边坡(自然地坪)时,应在两侧边缘,每隔20米设置标识桩,标识回填两侧的边界线和分层厚度控制线。

4.检验土质。

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回填土料,应按设计要求分别进行重型或轻型击实试验,测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率)可参考下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的偏差控制在2%范围内。

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表2.3.4.2-1土的最佳含水率参考表

土的种类

砂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粘土

最佳含水率(%)

8-12

12-15

16-22

19-23

5.分层回填、摊铺整平:

(1)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均衡,两侧应同时回填且标高基本相同。

回填顺序应按照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如综合管廊两侧均有施工便道时,回填土应从便道两侧分别(进行)入坑,机械运土至基坑边,人工借助溜槽倒运入坑。

如综合管廊一侧设有施工便道时,另一侧的回填土,需要将回填材料临时存放于管廊顶板(转运站),人工二次倒运入坑,人工摊铺整平。

磁疗堆放高度不大于1.5米,且不得集中堆放。

(2)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回填材料先对称运入管廊顶板两侧,再用小型机械摊铺至管廊顶板上,人工配合找平。

期间需要考虑与各种管线支管敷设协调配合。

(3)管廊顶板上部1000mm以上范围,利用回填土修筑临时坡道,自卸车运土。

施工时撒石灰方格网,采用“体积法”控制填料的虚铺厚度。

摊铺时,采用推土机粗平,然后用平地机精平,并配合人工修补。

(4)综合管廊交叉口与管廊标准段的过渡连接段下面的回填施工,应配合管廊结构穿插进行,先期进行交叉口周围的回填,与连接段下面的回填同时进行,回填至结构底标高时,再进行连接段结构施工。

(5)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工程特点、回填土料种类、压实度要求、压实机具性能等通过试验确定。

人工夯实虚铺厚度应小于200mm。

(6)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回填,不得混填。

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分层回填时,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

回填土料宜与原基坑各层土质相同。

(7)回填土划分多个施工区段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区段的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回填,则先填施工区段交界面应设置成斜坡形,分层留台阶,上、下层的交界面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1.0m;

如能交替回填,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8)当综合管廊的基坑采用放坡或土钉墙支护时,分层回填至边坡处,应将坡面挖成台阶形,台阶面内倾,台阶高宽比为1:

2,每级台阶宽度不小于1m。

回填材料压实后,与基坑边坡紧贴。

(9)土方回填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回填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商定后确定,一般情况下,砂土的预留沉降量可取1.5%,粉质黏土的预留沉降量可取3%-3.5%。

(10)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施工时,应设置盲沟疏干地下水;

当坡面有渗水时,应排入盲沟,引出基坑外。

6.分层压实

(1)综合管廊两侧由于工作面狭长,可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或采用蛙式和柴油打夯机夯实。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当管廊结构悬挑构件下,蛙式打夯机无法操作时,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且狭小空隙宜采用砂土、天然砂砾石、级配碎石等做填料,人工夯实。

对人工未能回填并碾压处,采用素混凝土做填料。

(2)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内,顶板两侧具备一定工作面以后,采用压路机碾压;

管廊顶板上采用人工分层夯实,夯实工作同管廊两侧操作方法。

大型碾压机不得直接在管廊顶板上部施工。

(3)管廊顶板上部1000mm以上范围,除各种预留套管、预埋支管周围,突出管廊顶板的通风口、接出口、检查井等周围500mm范围内的回填土,采用小型机具或人工分层夯实外,其余部分全部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

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后振、轮迹重叠”。

并控制行驶速度,压路机最快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一般平碾和振动碾不宜超过2km/h。

碾压应沿着管廊的长度方向行驶,碾压顺序从两侧边坡向管廊中央推进。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150mm以上,防止漏压或漏夯。

分段回填的交界面,碾迹应重叠0.5-1.0m。

(4)填筑厚度与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经试验后确定。

如无试验依据,可参考下表数据。

表2.3.4.2-2填土施工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碾

250-300

6-8

振动压路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人工打夯

小于200

(5)回填预留套管或预埋支管的管沟时,为防止管道偏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道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其管沟的回填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

(6)施工中应随时检测土料的含水量,严格控制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

碾压过程中出现翻浆和弹簧土等现象时,应翻开晾晒或挖除重新换填。

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回填边角采用人工打夯。

(7)当管廊基坑支护体系采用内支撑时,土方回填应与管廊结构及基坑换撑施工工况保持一致。

以回填土作为基坑换撑并设置传力带的,应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分阶段进行土方回填,并保证传力带下回填密实。

填方全部完成,用于支护体系的构件需要拆除的,应采取特殊处理措施保证土体缝隙密实。

(8)高于基坑边坡(自然地坪)的管廊回填施工,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

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7.采用中、粗砂、天然砂砾石、级配碎石等材料回填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当地标准的规定。

8.修整找平:

填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设计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

凡低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9.压实度检测

(1)土方回填的施工质量检测应分层进行,应在每层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后,方可铺填上层土。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2.3.4.2-3的规定。

(2)检测频率为管廊两侧回填土每层50延米取样1组,每组3点;

管廊顶板以上回填土按每层1000m2取样1组,每组3点。

具体见下表,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3)检查方法为采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层厚的1/2深度;

采用灌砂法、灌水法检测压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

用核子(密度)仪试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办理。

核子密度仪适用于施工质量的现场快速评定,不宜用作现场验收试验。

表2.3.4.2-3综合管廊回填土压实度及检测频率

检查项目

压实度(%)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组数

1

绿化带下

≥90

管廊两侧回填土按50延米/层

1组(3点)

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

2

人行道、机动车道下

≥95

管廊顶板以上回填土按1000m2/层

10.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不符合要求的回填土严禁进行回填。

(2)加强重点部位、施工难点的质量监控;

严格按照每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施工,重点检查虚铺厚度超厚、夯实遍数不够、漏夯、分段回填的搭接部位错误等现象。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3)每层压实完成,应检查回填表面是否平整、坚实,有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边坡是否密实、稳定、平顺。

(4)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重新处理,依据复验结果再进行验收。

11.冬、雨期施工

(1)雨期施工:

1)雨期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

2)雨期施工应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编制雨期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3)雨期施工前,应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

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回填土遭到浸泡。

在地势复杂、依山、沿河区域的施工场地周围,应防止雨水流入施工场地内,且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

雨中、雨后加强现场排查,发现隐患,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4)存土地点的选择应避开施工场地排水通道,存土点周围均要设置排水沟,并不得积水。

降雨前,填料应进行覆盖,防止雨淋。

5)雨期回填,要有计划地组织连续施工,快速完成。

工作面不宜过大,分段进行,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快压等措施,不留后患;

降水来临时,尽快碾压,加以苫盖,防止雨水渗透。

6)雨期施工,管廊两侧的回填面应按照排水方向做成一定的流水坡度,管廊顶板上部铺填时应按照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7)雨后应及时排除回填土表面积水,进行晾晒,或除去表层浸泡部分。

因雨翻浆或弹簧土地段,要换料重新施工。

8)基坑回填不宜在主汛期施工,低洼积水地段的基坑回填宜在汛期前完成,且做好防冲刷措施。

(2)冬期施工

1)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应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周密计划,做到连续施工。

2)冬期施工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3)填料中不应含有冻土块,回填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

填方上表层应用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

4)冬期回填每层虚铺厚度应比正常温度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应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5)回填土应连续作业,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受冻,应有必要的防冻措施。

6)冬期施工时,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均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安全。

大型机械,应添加防冻液,保证正常作业。

2.3.5质量标准

2.3.5.1检验批的划分

基坑回填检验批可按照回填料、工艺、分层、分区段划分,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确定。

2.3.5.2主控项目:

1.回填土施工完成后,检查回填区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5.2的规定。

检查数量:

每20米抽查1点,每一检验批不少于10点。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

2.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夯实后取样测定土的干容重,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确定压实系数。

分层压实系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管廊两侧回填土每压实层50延米抽检1组3点;

管廊顶板以上回填土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查1组3点。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3.5.3一般项目:

1.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

直观鉴别、现场量测或取样检测。

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是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压实机具性能,通过试验确定的。

填料的含水率在控制偏差范围内,满足压实要求,分层厚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同分层压实系数检查频次。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检查土壤干密度试验报告。

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5.2的规定

根据管廊回填的宽度,沿管廊长度,每20米,检测1-3点。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表2.3.5.2综合管廊基坑回填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或允许值

基槽

管沟

路基

范围(m)

点数

主控项目

标高

--

-20+10

水准仪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管廊两侧50延米/管廊顶板上部1000m2

回填土料

全数检查

直观鉴别、现场量测或取样检测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及最佳含水率偏差范围内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表面平整度

≤15

回填宽度(m)

9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9-15

>

15

3

注:

当管廊基坑回填土填至路床顶标高时,需要做弯沉值检测,以便移交给道路施工专业单位。

2.3.6成品保护

1.施工时,对定位桩、中心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自卸车直接倒土入槽,损坏结构,造成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的破坏。

若基坑较深,可采用设置简易溜槽入坑。

3.必须保证管廊结构混凝土及管廊顶板防水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且不因土方的回填导致管廊结构和顶板防水保护层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4.管廊两侧、管廊顶板以上及投料口、通风口、检查井、接出口等周围各500mm以内范围,应采用人工摊铺,人工分层夯实,避免触碰防水保护层,破坏防水层。

并设专人巡视检查,如有破坏,立即修补。

5.回填和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

其四周各500mm范围内禁止使用大型机械摊铺、碾压,可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配合进行,并设专人看护。

6.管廊顶板以上回填土,应避免自卸车、压路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直接在管廊顶板上停留或行走,应采取边卸料、边推平、边碾压的前进方式,即自卸车后退式卸料,推土机前进式推平,压路机紧随其后碾压。

当管廊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在管廊内增加支顶措施或延迟顶板支撑架拆除。

7.暂存土应避开各类地下管线等构筑物,且应避开建筑物、围墙、架空线等。

严禁占压、损坏、掩埋各种检查井、消防栓等设施。

2.3.7安全环保措施

2.3.7.1安全措施

1.进场工人应做好安全教育,施工前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名,交底内容应齐全、完善、有针对性。

2.施工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和赤脚,禁止酒后作业。

3.回填土前,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基坑四周和综合管廊顶板应设安全护栏。

4.土方回填前,基坑顶部和综合管廊顶板均做好安全防护。

防护栏杆在施工作业高差大于2米时(在回填土未完前),不得大面积拆除。

若因回填土施工需要局部临时拆除防护栏时,应设立警示牌并尽量在当天完工前恢复。

5.基坑边坡的临时堆土不应长时间存放,卸土后应立即入坑或存放综合管廊顶板上部,距离边缘2米以上,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且不易集中存放。

6.管廊两侧回填土时,不得同时进行管廊顶板以上人员出入口、投料口等附属构筑物施工,严禁上下垂直交叉作业。

上方卸土,下方严禁站人;

卸土时必须派专人指挥。

7.综合管廊两侧进行摊铺和压实作业时,严禁向坑内投掷任何物件,必须派专人旁站监督,必要时设置隔离带。

8.所有机械车辆必须按规定行使路线行使,时速不得大于5公里/小时,非司机人员不得搭乘,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运土车在现场倒土时,不得碰撞防护栏杆。

9.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

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