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29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

二0一四至二0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备课簿

学校:

莲塘镇中心小学年级:

六年级

科目:

音乐授课人:

黄建青

音乐教学计划

中心小学六年级音乐

一、本册教材内容:

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二、综合训练

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达到几十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五、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六、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周次

教学内容

1(3、1—3、6)

第一课:

1、歌曲:

手拉手

2(3、7—3、14)

第二课:

2、歌曲:

来吧!

来踢球

3(3、15—3、22)

第三课:

1、歌曲:

龙的传人

4(3、23—3、31)

第四课:

2、欣赏:

国家

5(4、1—4、8)

第五课:

1、歌曲:

黄河大合唱2、歌曲:

黄河船夫曲

6(4、9—4、16)

第六课:

1、欣赏:

溜冰圆舞曲2、欣赏:

王者之舞

7(4、17—4、24)

第七课:

1、歌曲《七色光之歌》2、歌曲:

八只小鹅

8(4、25—5、7)

第八课:

1、歌曲:

长城谣2、歌曲:

卖布谣

9(5、8—5、15)

第九课:

1、歌曲:

斗牛士之歌2、欣赏:

卡门序曲

10(5、16—5、23)

第十课:

1、歌曲:

我的肯塔基故乡2、欣赏:

牛车

11(5、24—5、31)

第十一课:

1、欣赏:

唱支山歌给党听2、欣赏:

走进西藏

12(6、1、—6、7)

第十二课:

音乐家——舒伯特歌曲:

野玫瑰

13(6、8—6、25)

第十三课:

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

《拉起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2、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二、教学重点:

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定有力。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四、教学预备:

录音带vcd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

1、师:

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要求:

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能够正确模仿。

(1)指名学生起来模仿节奏

(2)大家一起进行评议,并且一起来模仿节奏。

A:

B:

2、拓展:

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

师:

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

1、出示节奏:

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

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教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巩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

师:

刚才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教案《《手拉手》教案》。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师: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几条旋律遍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学一学。

5、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

(活泼、欢快)

6、朗读歌词,说说歌曲的意思。

(1)出示歌词,分角色朗读歌词。

(留意豆、妞、沟、手、走、头、球一些字的咬字)

(2)分小组分角色读词。

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

(读准附点歌词)

7、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8、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9、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

10、歌曲的处理。

加进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延伸:

1、交流有关希看小学内容的收集资料。

2、说说你眼中的贫困地区的小伙伴。

3、想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事,给予什么帮助。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我希看我们的小朋友能和歌曲中的孩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大家手拉手一起向前进!

来吧,来踢球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2.“声音的模拟与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氛。

3.“练练你的听辨力”,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

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三、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

1、听、议:

听教师或录音机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2、听唱学歌曲:

歌曲《拉起手》其重难点在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可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这个节奏型。

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

重难点在衬词

3、律动、表演:

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二)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

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

2、欣赏图片:

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分组表演,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3、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三)听辨练习

1、听辨节拍,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2、听辨节奏型:

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3、听辨旋律线:

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再随着录音哼唱曲子,判断是哪一条旋律线。

龙的传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喜爱本单元所选的赞颂中华文明又富于民族特点的曲目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2、通过学唱《龙的传人》,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特点;通过学唱《我是中国人》,领略京剧西皮腔的韵味。

3、了解作曲家聂耳。

二、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感受歌曲

二、学唱歌曲

1、模唱

2、学唱歌谱

(1)复习常用音符、节奏。

(2)复习音阶。

(3)鼓励学生尝试。

3、再唱歌曲,表现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

《龙的传人》

二、学唱《我是中国人》,感受并表现京剧西皮唱腔。

三、欣赏教学

1、男声独唱:

《乡音乡情》

2、民乐合奏:

《金蛇狂舞》

感受乐曲情绪的同时介绍聂耳生平及作品。

3、管弦乐曲:

《红旗颂》。

黄河大合唱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PPT展示资料2、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

教师介绍黄河:

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

(音乐与相关文化:

古诗)

三、介绍《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

第二乐章:

《黄河颂》(男声独唱)

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

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

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

《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第六乐章: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轮唱)

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五、1、介绍轮唱:

[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

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

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

[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六、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

(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

(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七、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八、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什么是轮唱,还学会了《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歌曲。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从所学知识想开去,学会学习!

以上就是小学音乐黄河与《黄河大合唱》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溜冰圆舞曲》

第六课时

课标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根据自己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溜冰圆舞曲》,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1、学生优势: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

学生可以用歌词帮助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

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式。

一、导入新课:

1.聆听音乐,你能否听出是几拍的?

2.介绍三拍子的舞曲特点。

由于舞蹈时需要由两人成对旋转,因此被称为“圆舞曲”,又称为“华尔兹”,华尔兹一般起源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所以有些圆舞曲也叫维也纳圆舞曲,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圆舞曲。

二、教学新课

(一)首先我们来聆听第一小圆舞曲

1.请思考音乐中有几段不同的旋律?

2.旋律的出现顺序是怎样的?

3.这两段主题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

1)欣赏主题A,并分析,展开想象

a.多用长音,连音,音乐宽广舒展,旋律优美流畅,展现了溜冰场上舒展的、愉快的心情。

b.跟钢琴哼唱主题A,划拍子,

c.师生互动,学生表演舞蹈,其他同学哼唱

2)欣赏主题B,哪些地方体现了活泼的气氛?

a.跟着音乐哼唱

b.分析主题B

大量地使用了八分音符,旋律紧凑,第4、5小节运用了休止符号使音乐更具有跳跃的感觉

3)完整聆听第一小圆舞曲,同时完成图形谱

(二)欣赏第二小圆舞曲,听听它的风格是否有变化?

比第一小圆舞曲更有激情,我们分段来体会一下,

1、首先聆听主题A,它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强有力的节奏,旋律的走向(上行、下行、平行)?

而且是那直上直下的旋律线条,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体现了欢快的情绪。

2.想象画面,此时的表演家们在溜冰场上应该是怎样的动作?

表现了表演家们矫健的腾越动作,旋转,跳跃的姿态。

聆听主题第二小圆舞曲主题B,除了主旋律以外你们还听到了什么?

(教师用碰铃引导)

用快速的装饰银演奏来模拟舞蹈者旋转时腰间清脆的银铃声,将表演家们那跳跃的溜冰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欣赏第三小圆舞曲

1.出示两个图形谱,根据图形想象音乐情绪

2.思考第三小圆舞曲的结构与第一小圆舞曲的结构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第三小圆舞曲跟第一小圆舞曲情绪相近,音乐又恢复了舒展、轻松的气氛中,由小提琴奏出,结构由三部分变成了两部分。

第一小圆舞曲ABA

第三小圆舞曲AB

(四)完整聆听全曲

(五)介绍作曲家

三、课堂练习:

小组创作,表演.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性的表演.如:

试着弹一弹主旋律,为这段旋律编一段小故事,创编一段节奏,配一段歌词.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首经典的品,希望大家在进的生活中能主动学习音乐,深刻感悟音乐,体会音乐,真正的享受到音乐的美。

五、布置作业:

用人声打击乐伴奏(用拍手,踏脚)的节奏模仿溜冰,为主旋律伴奏.

七色光之歌

第七课时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

装饰音。

  2、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歌曲艺术处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使学生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

  3、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及歌曲所表现朝气蓬勃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四、教学难点:

学会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

  二、发声练习

  断音、连音练习

  2/4  5 0 | 5 0 | 5 3 | 1—||

  mi    mi  mi

      ma     ma  ma

  提示:

这条练习常在开始时用,充分利用好m把声音送上去,腹肌动作有力而不僵,声带在气息的强有力支持下,迅速闭合好,唱连音时有一种在高位置上叹气的感觉,把声音甩上去,E调半音往上,再下行练到C调。

三、节奏练习

  拍打节奏,区别下列节奏相同与不同之处

  

(1)X   XX |XX  X|X  XX|XX  X|

  

(2)X  XX | XX  X|X  XX | XX  X|

  四、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 B段的视唱分部进行,加波音记号练习。

  2、 二声部练习,将这个部分的旋律加上下方三度音。

  3、加上衬词“来”进行练习。

  4、视唱B段旋律,先找出相同的乐句再分声部练习,尾声第一声部5——4七度大跳要唱准。

  5、自学A段的旋律,要求划分乐句并找出相同乐句中的不同之处,以便区别学唱歌词,突出切分音的节奏,突出强拍唱出歌曲的韵味。

  6、歌曲艺术处理,让学生讨论在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选择最好的方案进行演唱。

  速度:

快力度:

变化可以大些形成对比,A:

中弱——中强,B:

强——中弱——中强

  演唱形式:

A:

领唱与齐唱,B:

合唱

  五、活动与练习

  课后练习

  5进行创作游戏,对话游戏先可以从模奏开始,然后根据第一句的素材进行变化重复,最后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创作,只要结束音在do上,答句所用的音乐材料与问句有相同的地方也可以。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七色光之歌》,大家想想白帆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这首歌曲实际上象征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讨论)

长城谣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地哼唱《长城谣》的旋律,通过学唱《长城谣》,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哼唱《长城谣》的旋律;能有感情地朗诵、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朗诵歌词、学唱歌谱,能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带问题欣赏歌曲《长城谣》

思考:

同学们,今天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名的歌曲,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这首歌曲把你带到了哪个年代?

生答

2、视频欣赏《抗日战争》,背景音乐乐曲《长城谣》

师介绍:

是呀!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人不得不背景离乡,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用音符记下了这一切。

三、师生换为,学唱歌曲。

1、初听乐曲:

师: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由作曲家刘雪庵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人民苦难的生活写下的曲子叫《长城谣》。

让我们再次边听边思考:

这首乐曲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情绪?

生欣赏乐曲《长城谣》,回答。

师:

你们说得都很好。

其实,这首器乐曲是由同名歌曲《长城谣》改编来的,让我们从歌词中了解一下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分析每个乐句的大意。

生:

表现了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情感。

2、教师范唱(每一段我们该用怎样的声音、速度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3、师生换位学唱新歌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这首歌曲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导入:

(老师鼓掌)唱得真棒!

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

这首《长城谣》在抗日初期风行全国,那时在我们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听着这歌声,全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团结起来一致抗击日寇,书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其实在那个抗日战争年代,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你们学唱过的、听到过的,电影里看到过的,谁能唱唱、说说?

生答:

王二小……

观看革命歌曲的视频

师:

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抗日歌曲---(视频《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叫……,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由聂耳、冼星海在抗日时期创作的。

这首乐曲曾经鼓舞了多少人民、战士英勇杀敌啊!

新中国成立了以后,我们国家就把这首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歌曲作为了《中华人名共和国国歌》

六、课堂小结

斗牛士之歌

第九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旋律特点。

          2、初步尝试通过舞蹈动作创编身体节奏谱。

          3、通过节奏乐,享受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韵律《斗牛士之歌》的经验;音乐伴奏;各种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斗牛士之歌》。

要求:

感受节奏,表现斗牛士的英姿。

二、创编身体动作节奏谱。

1、根据不同的韵律动作创编相应的身体动作:

    “我们刚才表演的第一个动作的节奏是怎样的?

如果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怎样做?

”(如:

跺脚、拍手)

   “第二个动作的节奏跟第一个的一样不一样?

一样的话还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节奏来表示?

”(如:

跺脚、拍腿)

   “蹲下、起来的节奏是慢还是快?

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示?

”(如:

拍头)

   “接下来是一个节奏很快的间奏,我们表演的是什么动作?

我们还可以用脚尖点地来表示吗?

2、幼儿用身体动作完整的表现《斗牛士之歌》的节奏。

3、幼儿看教师指挥,分组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斗牛士之歌》。

(教师用与幼儿相同的动作来指挥)

三、幼儿使用乐器为《斗牛士之歌》伴奏。

1、探索铃鼓的两种不同使用方法:

  “这一组的小朋友脚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跺脚,一种是脚尖点地。

现在你们使用的乐器是铃鼓,演奏时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呢?

不一样的话,要怎样使用铃鼓来奏出相应的节奏呢?

”(引导幼儿表现敲铃鼓和摇铃鼓的动作)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