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29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精选100道.doc

综合素质选择题精选

1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本题答案]C

2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

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3老师问:

“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

“三个角。

”老师又问:

“还有其他答案吗?

”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

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垂直迁移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4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本题答案]C

5孔子的教育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本题答案]B

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技术

[本题答案]C

7强迫症的矫正方法是(  )

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法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矫正强迫症的方法是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

8读书指导法是一种(   )的方法。

A.以直觉感知为主  

B.以引导探究为主

C.以实际训练为主

D.以语言传授为主

[本题答案]D

9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地关注(  )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10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

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

因此。

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1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

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12“隐性课程”一词最早出自(  )

A.杰克逊

B.博比特

C.施瓦布

D.泰勒

[本题答案]A

13福勒和布朗根据( )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A.教师的教学能力

B.教师的需要

C.教师管理能力

D.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14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晏阳初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5“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鲁纳

[本题答案]B

16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的要求出现的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

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所谓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结合题干的描述,可知本题选C项。

17“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体现的是(  )对人格的影响。

A.同辈群体

B.家庭教育

C.早期童年经验

D.社会文化环境

[本题答案]C

18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

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19学校课程通常以(  )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20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要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21学生考试时能够迅速正确的提取先前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这一过程体现了记忆的(  )

A.流畅性

B.永久性

C.正确性

D.备用性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记忆的备用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系统性和广阔性的体现。

因此,学生在考试时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充分体现了记忆的备用性。

22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有(  )

A.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情感内化

B.知识内化、道德内化和规范内化

C.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D.知识内化、情感内化和智力内化

[本题答案]C

23以下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  )

A.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B.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

C.促进人口迁移

D.再生产劳动力

[本题答案]D

2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组织文化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

25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本题答案]A

26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7“以退为进”形象说明了以下哪种问题解决的策略(  )

A.算法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逆向搜索法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由于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而不得不增大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这样经过迂回前进的过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爬山法中的后退是为了更有效地前进,因此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28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材的(   )

A.开发者  

B.执行者  

C.引导者  

D.照搬者

[本题答案]A

29(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梅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

3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最突出体现的是(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运动记忆

D.情绪记忆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以及运动记忆。

其中情绪记忆主要是对所发生过的一些事件、经历等有深刻的情绪体验,即使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却仍然保留在记忆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对于“蛇咬”这一经历所引发的恐惧体验非常强烈,以至于久久难以忘记这种恐惧的情绪。

31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  )

A.优等生

B.后进生

C.全体学生

D.中等生

[本题答案]C

32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3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4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本题答案]D

3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  )的关系。

A.普遍与特殊  

B.个别与一般 

C.具体与抽象  

D.基础与扩展

[本题答案]A

3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考生需注意区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直观性原则的内涵。

3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在进行复述时,利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例如边听边看、边读边写,能够有效地增强记忆。

38目标评价模式是由(   )提出的。

A.泰勒  

B.斯塔弗尔比姆  

C.斯克里文  

D.斯腾豪斯

[本题答案]A

39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A.道冢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40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41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本题答案]C

4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44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4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本题答案]D

46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本题答案]B

47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

这体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本题答案]B

48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

这一模式称为(  )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本题答案]D

49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

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

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

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

50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5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教学方法(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

52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命题立意】考查回忆的概念。

53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爽;南方人含蓄,细腻”。

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中心特质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状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共同特质是人们生活在共同环境(如共同的文化状态同的社会生活方式等)中形成的,反映了社会的习俗和价值,是人格的共同部分。

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54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

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

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退法

D.惩罚法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

55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题干中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体现了实际锻炼法的内涵。

56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命题立意】考查再造想象的概念

57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

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命题立意】考查元认知策略的概念

5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赞誉为(  )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本题答案]C

59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本题答案]A

60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

A.蜘蛛织网

B.望梅止渴

C.年轻人模仿蜘蛛侠

D.走路

[本题答案]C

6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非指导性学习

[本题答案]A

62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

这体现了(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题干描述的是知觉的颜色恒常性。

6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正比例

B.反比例

C.倒U型曲线

D.对数级数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两者之间的关系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64“潜伏学习”是由( )提出的。

A.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B.桑代克的刺激—联结学习理论

C.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D.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为证明有机体习得的是符号及其意义而非动作反应模式,符号学习理论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潜伏学习等概念。

潜伏学习是指动物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不过结果不太明显,是“潜伏”的。

一旦受到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这种结果才明显通过操作而表现出来。

65概念中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是(  )

A.内涵越丰富,外延也相应越多

B.内涵越丰富,外延则越少

C.内涵越抽象,外延越狭窄

D.内涵和外延一一对应

[本题答案]B题解析:

 内涵代表概念能够反映的事物本质特征;外延代表的是概念根据其内涵所能囊括的所有个体或样例。

因此,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信息量越大,反而所能包含的外延就越少。

因为内涵描述的内容越多越具体,能够符合这一内涵的个体也就越少。

66以下(  )类型是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A.权威型

B.放纵型

C.溺爱型

D.民主型

[本题答案]D试题解析: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能够自我肯定。

67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性格。

68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定向性  

B.不平衡性  

C.结构性 

 D.差异性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尽管人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是由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决定的。

69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实验课程

[本题答案]C试题解析: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70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

A.教学

B.德育

C.体育

D.课外活动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71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C.促进生产力发展

D.提高升学率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72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和谐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好课

[本题答案]D

7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本题答案]B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

74教学过程以(  )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综合活动

[本题答案]A

7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运用知识

C.检查知识

D.领会知识

[本题答案]D

7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本题答案]B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本题答案]A试题解析: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这体现了教师在德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