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65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doc

菊花结—双线吉祥结

教学目标:

1.看懂编制方法程序图,能编制简单的结饰。

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

3.感受我国传统手工编制品装点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看懂编制方法的程序图

教学难点:

能依图编制简单结饰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制作材料中的红绳;每人两米的彩绳;大头针;塑料泡沫;同心结、酢浆草结、草花结、钮扣结的编制程序图;课件;

教学方法:

尝试——质疑——实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申奥标志是什么吗?

正是以中国结的样子设计的图案。

中国结饰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

介绍中国结的历史、特点[介绍辅助工具]。

现在中国结饰作为装饰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你们在哪见过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编制吉祥结。

[出示吉祥结]

答:

(略)

看幻灯

答:

(略)

了解中国结的简单知识

感受我国传统手工编制品装点生活的情趣。

二.看图编制吉祥结:

1.看书,用手中的红绳试一试。

想想是怎样编制的?

可以借用泡沫板和大头针。

2.请同学边说边演示。

[强调图与文字的说明。

][板书]

3.结合图和文字说明再编一次吉祥结。

4.评议:

小组推选你们认为做的好的作品。

5.整理的小窍门。

看图尝试,可小组讨论、两人合作或者独立编制;

观察

编制吉祥结

学习编制吉祥结

三.看懂编制简单结饰图:

(草花结、同心结):

过渡:

吉祥结的图你看懂了吗?

会做了吗?

如果再给你一幅图你能看懂吗?

1.[出示草花结的图]草花结即五耳吉祥结,因形如野草花而得名。

2.看图,为每幅图加说明。

过渡:

编结的书较多,图示符号不太一样,介绍同心结的符号说明。

3.同心结的方法程序图,有看不懂的地方吗?

4.草花结和同心结任选一个编制,或者把刚才学到的吉祥结编好。

看图,加说明

看同心结的方法程序图,找符号;

看图,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看懂编制方法的程序图

四.依图编制简单的结饰:

1.编之前,想问问大家想编好结有什么窍门吗?

[出示编结的要领]

2.学生编制,教师个别辅导;

3.钮扣结的图你能看懂吗?

留给你回家去试试。

答:

(略)

实践

编制简单的结饰

五.小结:

1.老师提供了三个简单结饰图,可别小看它们,它们能组合成非常漂亮的结饰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出示作品]

2.想编制它们吗?

只要同学们结合文字看懂图,多实践练习,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精美的结饰。

把我们用心编制的结饰送给我们的至亲好友,想他们表达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观看作品

拓展

鼓励学生多实践

板书设计:

编装饰物

观察〈〉盘制—整理

文字

课后总结:

盘长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盘长结,了解有关盘长结的相关知识;

2、能依据盘长结图编制盘长结,提高识图能力;

3、进一步感受我国结艺的魅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品质。

二、教学重点:

盘长结的编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依据图独立编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的主要方法:

指导看图——尝试编制——讲解示范——操作实践

六、教学用具:

教具:

泡沫板、珠针、镊子;编制好的盘长结(四线、六线等)、一米左右的彩绳;

学具:

泡沫板、珠针、镊子;盘长结的图;一米左右的彩绳;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引入:

1.出示四线盘长结,好看吗?

谁知道他的名字?

2.盘长结的结形曲绕,因有如“盘肠”而得名。

结虽曲折,但双绳永远相跟相随,结构密实。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制盘长结。

答:

盘长结

激发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还记得编结的要领吗?

2.认识图中符号的意义:

●线的中点;

线由此开始做;

表示前面已完成的部分;

表示现在要完成的部分;

抽线的方向;

3.结合文字说明看图,用手指着线看看线是怎样穿压的,认清线的走向。

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答:

1观察绳是怎样穿压——看说明,记走向;2.细心盘制——心要静,不着急;3.整理成型——按顺序,不会乱;

结合文字说明看图

盘长结的编制方法

三.看图编制:

1.提示:

盘制时每一转弯处可用大头针固定,以方便线的穿压;从第二步开始可以使用镊子,帮助走线。

2.在编制时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先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大家讨论。

3.重点示范步骤四,让学生数清线,记住口诀。

4.继续练习编制,要求:

耐心、细致;

看图尝试编制

观看教师演示

练习编制

能依据图独立编制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品质

四.调整结饰:

1.认清内耳、外耳;

2.演示调整:

拔掉大头针后,力量平均地向外侧拉外耳,再从第一个外耳起依线调整。

3.指导调整

认一认

观看教师演示

调整

五.小结:

1.展示调整好的盘长结,表扬。

只有耐心、细致的编制才能更好更快的编制好盘长结。

2.出示六线盘长结、八线盘长结;与盘长结组合的中国结饰;[成品或图片均可]这些结饰都是用一根彩绳编制的。

3.只要你动脑筋,用我们学过的结,也可以组合出不同的漂亮的结饰。

组内展示

班内展示

观看,说说都有哪些结饰组合的。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品质

进一步感受我国结艺的魅力

板书设计:

盘长结

步骤图:

盘长结

盘长结的结形曲绕,因有如“盘肠”而得名。

结虽曲折,但双绳永远相跟相随,结构密实。

结形可大可小,可长可方,做成六线、八线、十线……。

耳翼也可随心所欲变形。

做此结一般用大头针将线固定在泡沫板上,按步骤走线。

单独做一个四线盘长结用线80厘米。

图1图2

将线从中心点开始固定按穿一压一的次序走四

成图1所示形状。

排线,见图2。

左线向右走全压,向左走全穿。

见图3

线向上时穿一压三做二次,向下时,穿二压一穿三压一,绕回处。

如此做二次。

见图4。

结完后力量平均地向外侧拉外耳,然后按线的走向调整耳翼。

*注意:

1.做前请你先用手沿着线走一走,看看线是怎样穿压的,认清线的走向。

2.盘制时每一转弯处可用大头针固定,以方便线的穿压;从第二步开始可以

使用镊子,帮助走线。

3.盘制完后,请细心调节:

(1)认清内耳、外耳;

(2)调整时收内耳,留外耳;

(3)拔掉大头针后,力量平均地向外侧拉外耳,再从第一个外耳起依线调整。

图中的符号说明:

1.●线的中点;2.线由此开始做;

3.实心线,表示前面已完成的部分;

4.空心线,表示现在要完成的部分;

5.抽线的方向;

课后总结:

九重葛

(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研究斜卷结的编制方法

2、练习掌握斜卷结左、右斜卷的编制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斜卷结的编制。

三、教学难点:

左右斜卷的编制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的主要方法:

尝试——讨论——实践

六、教学用具:

教具:

成品花;彩绳;剪刀;编好2—4个斜卷结的绳;

学具:

彩绳;剪刀。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引入:

1.出示用斜卷结编制的小物品(图片)。

好看吗?

这些作品都是用打结的方法编制的。

这个结叫斜卷结。

2.今天我们来学习打斜卷结,做一朵美丽的九重葛。

[出示作品花]

观看作品

激发兴趣

二.学习斜卷结:

1.拆一拆:

样品绳上的斜卷结[左线]

要求:

(1)拆一下还原一下,再拆两下还原;

(2)找一找规律;

2.演示:

怎么绕线的?

3.右线上的斜卷结你能试着编一编吗?

可以参考左斜卷的方法学习。

4.教师示范

5.练习左右斜卷结;

6.比一比,看谁编得又快又好?

7.说说,怎么编才能与快又好?

8.展示编得好的斜卷结;

组长带领尝试

讨论

学生演示

尝试,讨论

练习

小组比赛

交流

左右斜卷的编制方法

三.九重葛编制的准备:

1.编制九重葛,一个花瓣需要用几根彩绳?

看图数一数

2,这8根彩绳中有一根为轴,其余7根彩绳要挂在轴上。

怎么做呢?

3.教师示范:

挂绳

4.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答:

8根

观看教师示范

实践

继续巩固斜卷结的编法;

了解九重葛的制作准备

四.小结:

1.看看谁在轴上挂的彩绳最多?

2.没挂完的回家继续完成,下次课我们来编制九重葛的花瓣。

组内评比

提高质量意识

板书设计:

九重葛

左斜卷:

右手拿轴,左手编;

搭轴,穿环(环在下)

右斜卷:

左手拿轴,右手编;

课后总结:

九重葛

(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斜卷结编制九重葛的花瓣的方法。

2、通过研究掌握编制的规律,并编出三片花瓣。

3、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

编制九重葛的花瓣。

三、教学难点:

编制规律。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的主要方法:

讨论——示范——实践

六、教学用具:

教具:

半成品花;成品花;

学具:

彩绳若干。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引入:

1.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斜卷结的编制方法。

谁愿意到前面演示一下。

2.组内检查看看七根彩绳是不是都挂在了中间轴上。

学生演示

组内检查

复习斜卷结的编制方法

二.编制花瓣:

1.观察成品花瓣:

(1)数数以轴为中心左右各编制了几行?

(2)你能找出编制规律吗?

2.反馈:

(1)编制了几行?

(2)看图找编制的规律

3.教师示范演示:

编制规律:

分别按挂绳的顺序依次为轴编制,在中间左右两轴线,以右线为轴编制斜卷结;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观看教师演示

编制规律

三.实践:

按照规律开始编制花瓣,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不要落线,一根接一根的编制。

编制花瓣

编制九重葛的花瓣

四.小结:

1.展示学生编好的花瓣,表扬。

2.出示收好线头的花瓣,哪个好看?

3.下次课,我们来学习收线,并把花组合好。

[出示成品花]

展示

答:

(略)

激发兴趣

板书设计:

九重葛

花瓣:

依次向下为轴

左右各编九层

课后总结:

九重葛(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花瓣编制时首尾的技法和制作花蕊的方法。

2、用辅助材料进行花朵的组合。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花朵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

花瓣编制收尾。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的主要方法:

讲解示范——实践操作

六、教学用具:

教具:

细铁丝、绿色胶带、花心、没收线的花瓣;三个花瓣;成品花;

学具:

没收线的花瓣。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引入:

1.没有收线的花瓣显得很零乱,怎样才能把线头藏起来呢?

2.观察收好线的花瓣,看看是怎样收线的?

3.试一试

4.演示:

用镊子帮助藏绳头。

观察,把线尾藏在背面的线套中

尝试

观察

花瓣编制收尾

二.花瓣收尾:

1.用镊子把所有的绳头藏在绳套中。

2.用1—2个绳套压住绳尾即可。

实践

三.花朵组合:

1.三人为一组,组合一朵花;

2.讲解方法:

(1)花心:

将花心用绿胶带缠裹在细铁丝上;

(2)花瓣:

将细铁丝从花瓣的第三层[从下往上数]穿出,两头对齐,用绿胶带缠裹;

(3)组合:

将三个花瓣与花蕊用绿胶带绑成一朵;

3.三人合作完成

要求:

(1)三人分工合作;

(2)要将花朵缠紧;

*制作中有什么小窍门,一会儿可以与大家交流?

分组

观看

合作完成花朵的组合

花朵的组合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小结:

1.谈谈制作中的体会。

2.展示完成的作品;

3.思考:

三人做好的花怎样处置?

有好办法吗?

交流

展示

思考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九重葛

收尾:

绳套压绳尾;

组合:

花蕊

捆扎

花瓣

课后总结:

小狗

教学目标:

1.能独立用吉祥结编制小狗的身体,并将小狗的头与身体连接上。

2.学会用秘鲁结做小狗的耳朵和腿。

3.通过制作,感受成功的喜悦及编制的魅力。

教学重点:

编制小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秘鲁结做小狗的耳朵和腿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小狗的成品,狗的身体及头;彩绳70厘米

教学方法:

看图尝试——观察编制——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导入:

1.谁还记得上次课学习的吉祥结怎么编吗?

2.谁回家试着编菊花结了,编好的同学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3.今天我们继续完成小狗的制作。

学生演示

展示

巩固技能

二.学习秘鲁结:

1.小狗的耳朵和腿用的是新的结法—秘鲁结,看看谁最先学会?

[出示秘鲁结]

2.看图,小组内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尝试做。

[用做身体的绳尝试做]

3.教师指导操作,示范;

4.在小狗的头上,试着做耳朵。

[取任意两条向邻的绳]

观察

小组内说一说

尝试

观察

试做小狗的耳朵

学会用秘鲁结做小狗的耳朵和腿

三.制作小狗:

1.谁能看懂书上第2幅图?

2.请你编吉祥结2次。

要求:

四根绳要一样长;

3.小狗头与身体是怎样连接的呢?

注意观察[示范]将小狗头剩余的两根绳插进小狗身体第一和第二层中间,把第二层的吉祥结拉紧。

4.继续编制吉祥结4层。

5.想想小狗的耳朵是怎么做的?

小狗的腿仍然用秘鲁结来完成。

答:

用另2根绳编吉祥结2次,第2次要松一些;

按要求编结

观察

插接

编制

编制小狗的腿

能独立用吉祥结编制小狗的身体,并将小狗的头与身体连接上

四.小结:

1.展示手中的作品,小组内评一评;

2.说一说,制作的感受。

3.做好的小狗你想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呢?

[送给谁?

]

4.同学们用吉祥结制作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中国结不仅可以用一种结饰做小饰物,还可以用多个结饰组合制作出漂亮的饰物。

[出示蜻蜓扣]喜欢吗?

下次课我们来学习。

展示,评一评

说一说

观看

通过制作,感受成功的喜悦及编制的魅力。

板书设计:

小狗

秘鲁结:

插接:

交叉——绕线——穿套

课后总结:

琵琶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步骤图,自己动手编制琵琶扣;

2、学习掌握琵琶扣整理定型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琵琶扣的编制。

三、教学难点:

琵琶扣的编制整理。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的主要方法:

观察——实践——交流

六、教学用具:

教具:

编制绳、实物投影、成品扣、针线;

学具:

编制绳、书、针线、课前收集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编织了盘长结、万字结、斜卷结等编制方法,制作了一些绳编作品,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的作品(出示琵琶扣)。

提问:

这个作品是什么?

生:

看作品

回答:

一付纽扣

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习编制

1、介绍中式服装中的中国结

(见书P20)

2、今天我们要学习编制的这付纽扣结,因为其形状像弦乐中的琵琶,所以得名琵琶扣。

(师板书课题)

3、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扣袢儿的编制方法。

打开书P21看前8幅图,两人一组试着编一编。

4、动手实践

5、反馈

在编制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怎样解决?

提示:

绳圈排列规律:

自上而下

注意扣子的大小,可边盘便指导学生调整。

尤其注意扣袢儿左右要对称。

生:

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生:

动手编制

生:

绕绳后绳圈排列乱;

编完后多余的绳怎么办?

落实目标1

(三)

编制作品

根据同学们交流提示的结果,修改自己的作品,然后,每人编一个琵琶扣袢儿。

生:

动手编制扣袢儿

(四)

整理定型

扣盘儿编完了,还有什么问题?

指导:

用同色的针线,将绳圈连在一起,缝时要注意将针脚藏于绳中,做到不露痕迹,整洁美观。

生:

最后怎样打结收尾?

落实目标2

突破难点

(五)

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

生:

交流评价

(六)

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了解了中式服装中的盘扣的式样,学习了琵琶扣的编制方法,并动手编制了口袢儿,没有完成作品的同学,可后将作品完成,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研究一下用其他材料编制琵琶扣。

板书设计:

琵琶扣

课后总结:

释迦结

教学目标:

1.识图学习释迦结的编法,能徒手编制释迦结。

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

3.进一步了解我国民间手工艺的艺术价值,感受其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释迦结的编法,能徒手编制释迦结

教学难点:

看懂释迦结的编制图并编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识图学习释迦结的编法,能徒手编释迦结;

第二课时:

熟练掌握编制释迦结,尝试编制双线释迦结;

课前准备:

蜻蜓扣、释迦结、彩线60厘米两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编制释迦结。

[介绍释迦结]

2.出示有释迦结的中国结饰或图片。

展示

欣赏

了解释迦结的相关知识

二.识图:

1.复习:

还记得图中符号的意义吗?

2.看图,用小手顺着线走一走,

3.仔细读一读图中的文字,看看对你有帮助吗?

4.理解“穿、压”

活动的绳在不动的绳下为穿;反之为压;

答:

(略)

看图,认线的走向

读文字说明

看图

看懂释迦结的编制图

三.实践:

1.借助大头针、泡沫板,看图尝试。

2.提出做的困难的地方,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讨论。

3.教师依据编制图演示。

4.学生再次练习。

5.如果在泡沫板上能编制出释迦结的同学,你可以试试徒手编制。

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6.教师演示徒手编制。

看图尝试

讨论

看演示

尝试徒手编制

观看演示

依图编制

四.练习:

即可以借助泡沫板,也可以徒手编制释迦结。

要求:

收线时,两根尾线尽量一样长;结的上方要留一个小环。

练习

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

五.小结:

1.同学们,你们编出来了吗?

别着急,编制中国结是一相耐心、细致的工作,虽然看着复杂,只要静下心来,一步步按照图去做,相信你们会编得更好的。

2.回家多练习,然后按照琵琶扣的编制方法用剩下的绳编一个琵琶扣,并与上一节课编制的扣袢儿组合在一起。

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

板书设计:

释迦结

方法:

(1)上环压下环;

(2)压一穿一[2];

}左线

(3)穿入中心洞;

(4)压左线,穿洞中—右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编制释迦结,你会编了吗?

2.还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编制体会

回忆编制方法

二.复习:

1.说说图中符号的意义;

2.什么是穿,什么是压?

3.结合说明看每一幅图,编制一个释迦结;

说一说

答:

(略)

看图,编制

巩固技能

三.学习编制蜻蜓的头部:

1.观察成品,蜻蜓的头是几根线编制的?

知道为什么吗?

2.哪怎样编制双线释迦结呢?

你有好办法吗?

(1)把双线看成是一根线,按图编制;

(2)单线依图编制到第二步时,用另一根线依据前一根线的走向穿压;

3.示范方法2;

观察,答:

(略)

小组讨论

观看

学习编制双线释迦结

四.尝试编制:

1.如果觉得单线释迦结编得不好的同学可以继续练习编制;如果单线会编制了,可以试着编制双线释迦结。

2.要求:

(1)尾线要尽量齐;

(2)结的上方要留一个小环;

(3)整理时一定要沿着线的走向整理;

3.编得快的同学可以试试编制双线的万字节,做蜻蜓的翅膀。

[机动]

尝试编制

尝试编制蜻蜓的头部

五.小结:

1.你编出蜻蜓的头部了吗?

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2.如果你的没整理好,没关系,课下我们在认真、仔细的整理好。

下次课我们继续完成蜻蜓扣的编制。

3.课后思考:

双线的万字节怎么编制?

展示

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

为下次课作准备

板书设计:

释迦结

方法:

(1)上环压下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