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95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讲座.doc

专题讲座

中小学班主任

小学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

俗话说,只有心灵的交汇,才能碰撞出理解的火花。

在教学工作中,一千个教师,可能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心灵沟通方式。

这些方式,只要能与学生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就是可行的。

当然,沟通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其效果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方式,以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目的。

 

一、利用班级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总是双方互为主客观为前提的,沟通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在交往中双方都应接受对方,受到对方的影响并有某种收获,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与体会,也才能真正“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

而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充分倾注爱心。

爱心感化。

教师与学生在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爱心要占95%;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

这种爱是无私的。

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

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三、阳光的微笑

我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曾经非常喜欢一位英语老师。

原因就是她每次进课堂或面对我们的提问时都面带微笑。

我喜欢微笑的老师,因为微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给了我们信心。

对学生而言,微笑是老师对自己独有的爱与鼓励,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微笑着面对人生,会在获得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会非常愉悦。

四、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应充分体现出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是较之慈祥、和蔼可亲、关心更为深刻的爱,它将为我们合格地、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如果缺乏严格要求,学生就会像一株树苗生出杈枝,不会成材。

当然一味的“严”,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及特殊的环境特点宽严并进,宽容待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创造条件与他们达到心理相容。

五、就事论事,是沟通的原则

  我们在表扬孩子时,可以顺带提起过去的优点,以激励其更大的上进心。

当批评孩子时,因为和他们朝夕相处,很容易受过去信息的影响,习惯于把过去的过失挂在嘴边,来一个新帐旧帐一起算。

如,有孩子犯错误时,说:

“你今天的事绝不是偶然的,过去你曾犯过很多错误……”这样使沟通的大门还未来得及打开就已经关闭了,由此孩子会认为,你是故意找他的茬来整他,一种反抗的情绪油 然而生,这样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将结下怨恨的种子,这把心灵之锁怕是很难打开了,并因此摧毁了他对未来人生的信心而让孩子怨恨终生。

因此,我们处理事情时,要针对眼前发生的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地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才会永远感激你,钦佩你。

 六、要有公平心。

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一方面,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

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很多老师习惯自己坐着,却让学生站着。

这样的谈话方式,往往在谈话之前就会给学生一种暗示:

老师居高临下,他并不想真正了解我的想法,他只是想教训我。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学生很少与老师心灵沟通。

另一方面,要树立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意识。

对学生公平公正,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才敢说真话,与我们交流时才不会故意设置障碍。

 七、入心才可行,形成才有效

    入脑容易人心难。

掌握了知识,明确了道理,未必就会化为行动。

因此,育人要先育心。

当学生从心灵深处有了需求,领悟到其重要性,人趣、人理、人心、促成、养成、形成就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总之,每一次的心与心的沟通就是情感的交融,是建立学生、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心灵火花的重要途径。

让我们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真诚。

让我们与学生的沟通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