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309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5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规范的研究1Word格式.docx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JC/T420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GB13788-2000

冷轧带肋钢筋

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T70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343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ASTMC1202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TB10425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TB/T292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TB/T3054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3 技术要求

3.1 预制轨枕应按正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制造。

3.2轨枕应在工厂生产预制;

现场临时修建的轨枕生产场地应达到工厂化生产标准,包括:

轨枕生产制造设备、试验和计量设备,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备熟练的生产管理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等。

3.3 材料规格和要求

3.3.1 所有原材料及预埋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和复验报告单。

3.3.2 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为52.5级的P.I型硅酸盐水泥,其品质指标应符合下表和DINEN196中的相关规定。

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GB175的规定。

试验项目

单位

最低值

最佳值

波特兰熔渣含量

[wt.-%]

95至100

95至100

细度(布莱因)

[cm²

/g]

≥3800

≥5200

初凝(Vicat)

[min]

45to720

60to720

体积稳定性

[mm]

≤10

游离CaO

≤2

MgO含量

≤5

HCl不溶残渣

≤5.0

SO3硫酸盐总含量

≤3.0

熔渣硫酸盐含量

0.5

摩尔比率SO3/Al2O3

[(mol/g)/(mol/g)]

0.8

0.6

C3A含量

10

8

氯化物含量

≤0.1

水溶性Na2O当量

≤0.8

≤0.6

灼烧损失

2天强度

[N/mm²

]

≥35

≥43

28天强度

≥60

≥65

3.3.3 骨料

粗骨料应采用5~10mm、10~20mm的二级级配天然岩石碎石,应分级储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除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0.50%、空隙率不大于40%、压碎指标不大于10%及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外,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TB10210的规定。

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细度模数范围为2.5~3.0,除含泥(包括泥块)量按重量计不大于1.5%外,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TB10210的规定。

不应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

在轨枕投产前及粗骨料或细骨料来源改变时,应根据TB/T2922的规定对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和评价,由国家认可的检验单位提出检测报告。

3.3.4 水应符合TB10210的规定。

3.3.5 外加剂混凝土内可掺用减水剂等外加剂,除减水率不小于20%、碱含量不大于10%及Na2SO4含量不大于5%外,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

禁止使用掺入氯盐类外加剂。

3.3.6 钢材

a)冷轧带肋钢筋性能应符合GB13788的规定;

b)用于加工冷轧带肋钢筋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其性能应符合GB/T701的规定;

c)螺旋筋采用低碳钢冷拔钢丝,其性能应符合GB/T343的规定。

3.3.7 钢材、水泥和外加剂的检验、储存和施工等应符合TB10210的规定。

3.3.8 轨枕内预埋塑料套管应满足无碴轨道扣件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

3.4 主要工艺技术要求

3.4.1 模板

a)应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钢模。

模板应能保证轨枕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b)模板的制造容许公差以轨枕成品允许公差的1/2为准;

c)模板应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模型检查表中。

日常检查应在每天作业前进行,内容包括:

外观、平整度;

定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内容包括:

长度、宽度、高度和平整度。

3.4.2 钢筋桁架及预埋件安装

a)钢筋的加工在常温下进行,按照设计图检查尺寸,并以不损害其材质的方法加工。

钢筋端部弯折应利用机具一次成形,不得进行回复操作;

b)钢筋桁架应采用专用生产线设备加工,严禁手工焊接而成;

c)钢筋桁架、箍筋及其他配件的检查项目及要求应满足相关技术图纸要求。

d)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钢筋在模板内的正确位置;

e)轨枕内预埋套管应按设计图位置和间距准确安装,并与模板连接牢固,以确保混凝土振捣作业时不移位。

3.4.3 混凝土配制和灌筑

a)轨枕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应不超过450kg/m3。

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TB10210的规定。

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温暖地区3±

1%,寒冷地区5±

1%的要求;

b)混凝土灌筑前,应确认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间距;

c)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灌筑时应保证钢筋和预埋件的正确位置;

d)混凝土灌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

e)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10~30℃;

f)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g)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试件应与轨枕相同条件下振动成型和养护,28天试件应在脱模后进行标准养护。

3.4.4 轨枕的养护和脱模

a)轨枕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

b)采用自然养护时,应在混凝土灌筑完成后立即进行,应直接覆盖混凝土保湿膜。

枕芯混凝土温度与轨枕表面混凝土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

开始养护的环境温度不应大于30℃。

c)采用蒸汽养护时,分为静置、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混凝土灌筑后在5~30℃的环境中静置2h以上方可升温,升温速度应不大于20℃/h;

3h内枕芯混凝土的温度应不大于30℃,4h内枕芯混凝土的温度应不大于40℃;

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50℃,枕芯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55℃;

降温速度应不大于20℃/h,蒸养结束时,轨枕表面与环境温差应不大于20℃;

d)脱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40MPa以上;

3.5 质量要求

3.5.1表面质量判定总则

表面破损不应以降低轨枕的功能性、结构性以及耐久性为基础。

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a)表面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大面积的气孔;

轨座区域,不允许出现单个大气孔或气泡结构;

b)允许出现以下情况:

零星的气孔及表面剥落(深度≤1㎝);

3.5.1.1表面质量判定方法

a)轨枕侧面和端面应光滑平整,无与轴线相垂直的弯曲裂缝;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允许出现随机型裂缝(表面龟裂或者鳄鱼纹)。

允许出现单个气孔和少量气泡,但累计区域不得超过10×

1㎝,在小区域内大量累积气孔或大的气泡是不允许出现的。

b)底面略为粗糙有助于增强轨枕与填充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c)轨座表面应光滑平整,无与轴线相垂直的弯曲裂缝;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允许出现随机型裂缝。

但不允许出现大于2×

1cm的气泡,小于2×

1㎝的气泡可以允许返修。

d)挡肩顶部不允许出现大于0.5㎝的崩落,出现后应及时用砂轮打磨光滑。

e)上表面应光滑平整,无与轴线相垂直的弯曲裂缝;

不允许出现气泡,竖直表面内单独的气孔是允许的,但累计区域不得超过10×

f)上部水平边缘允许崩落最大尺寸为1.5×

1.5㎝,这些崩落不允许返修或打磨。

g)下部水平边缘允许崩落最大尺寸为4×

4㎝,这些崩落不允许返修或打磨。

h)竖向边缘允许出现深度为1㎝,长度为4㎝的单个气孔或气泡,尺寸为2×

2cm的崩落是允许的,这些崩落不允许返修或打磨。

3.5.2轨枕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轨枕外形尺寸偏差要求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值

(mm)

每批检查根数

(出厂检验)

检查

项别

1

轨枕长度

±

5

C

2

承轨部位断面高度

+5,-3

B

3

承轨部位枕顶宽度*

――

4

两承轨台外侧底脚间距离

1.5

A

同一承轨台底脚间距离*

1.0

6

承轨台底脚距套管中心距离*

7

套管下沉

距承轨台面120mm深处套管偏离中心线距离

9

下排钢筋距轨枕顶面距离

上排钢筋距轨枕低面距离

11

上下排钢筋间距*

12

桁架开焊或松脱

不允许

全检

13

承轨台面1:

40坡度(100mm范围内)*

14

承轨台面不平度

15

两承轨台面之间的相对扭曲*

0.7

16

两承轨台面相对高差

注:

带*的检查项目可在新钢模和配件进厂时检查,以及在型式检验时抽查。

3.5.3 7天抗折强度不低于5.5MPa。

3.5.4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

3.5.5 混凝土抗冻性应满足F300的要求。

3.5.6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值一般地区应小于1500C,对于海边、盐碱地等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应小于1000C。

3.5.7 混凝土内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氯离子总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3.5.8 预埋套管抗拔力不得小于70kN,试验后其周围没有可见裂纹,允许有少量砂浆剥离。

4 试验方法

4.1 轨枕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应采用刻度1mm的钢尺或其它专用工具检测,并定期校正。

4.2 骨料的碱活性按TB/T3054和TB/T2922的规定进行检验。

4.3 水泥的碱含量按GB/T176的规定进行检验。

外加剂的碱含量按GB/T8077的规定进行检验。

4.4水泥的氯离子含量按JC/T420的规定进行检验。

外加剂、骨料和拌和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按GB/T8077的规定进行检验。

4.5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评定应符合TB10425的规定。

4.6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GB/T50081的规定。

4.7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应符合GBJ82快冻法的规定。

4.8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应符合ASTMC1202的规定。

4.9 轨枕中预埋套管抗拔力试验应符合无碴轨道扣件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

5 检验规则

5.1 制造厂检验部门应对原材料、混凝土性能和轨枕质量负责检验,未经检验的轨枕不得出厂。

5.2 轨枕应按批检验,同样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制成的1000根轨枕为一批。

5.3 轨枕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5.4 型式检验

5.4.1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

原材料报告、轨枕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混凝土碱含量、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冻性、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预埋套管抗拔力。

5.4.2 轨枕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抽检数量为20根。

5.4.3 预埋套管抗拔力从外形外观质量抽检的轨枕中抽取3根,各抽取一个套管进行试验。

5.4.4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批量投产前;

b)原材料、配合比、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c)正常生产一年时;

d)用户提出要求时。

5.5 出厂检验

5.5.1 出厂检验项目:

轨枕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

5.5.2 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每批检验数量按表1的规定。

5.5.3 每批检验一组混凝土脱模强度和7天抗折强度;

28天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TB10425的规定。

5.6 判别规则

5.6.1外观质量应符合3.5.1的规定。

5.6.2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中:

a)A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超偏率不大于5%;

b)B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超偏率不大于10%;

c)C类项别各单项超偏项点数之和不大于C类总项点数的10%。

5.6.3混凝土抗折强度应符合3.5.3的规定。

5.6.4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3.5.4的规定。

5.6.5混凝土抗冻性应满足3.5.5的要求。

5.6.6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应满足3.5.6的要求。

5.6.7骨料的碱活性和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3.3.3、3.5.7的规定。

5.6.8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3.5.7的规定。

5.6.9预埋套管抗拔力的每个测点应满足3.5.8的要求。

5.6.10在出厂检验中仅由5.6.2判为不合格的轨枕,允许工厂对该批逐根检验,以确定其可用性。

6 标识及合格证明书

6.1 轨枕顶面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压出下列标识:

产品型号、制造厂名、制造年份。

6.2 轨枕制造厂应对每批轨枕附有产品合格证明书。

证明书内容包括: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型号;

c)批号;

d)数量;

e)检验结果;

f)制造日期;

g)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7 存放、运输和装卸

7.1轨枕成品应按型号和批次分别存放,不合格的轨枕应单独存放。

7.2轨枕可以在露天无另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期存放,大气对桁架钢筋造成的粉化锈蚀是可以忽略不考虑的,但是不能形成低粘连的表皮锈蚀。

应避免轨枕与盐水接触,不得存放在临近海岸的露天区域。

7.3轨枕的存放场地应坚固平整,对于支撑基础应进行尺寸设计,以不发生沉降为原则。

7.4双块式混凝土轨枕的最多允许堆放12层。

当使用涂层钢筋时,控制在8层。

垫木的长度应与整个多层轨枕的宽度相等,所用的垫木和使用的专用吊具在长度上相等。

7.5垫木的断面尺寸为10cm×

10cm,垫木必须放置在钢轨扣件系统区域内位于桁架钢筋焊接点的上方或下方,保证垫木上下对齐。

7.6轨枕在运输中应成组绑扎牢固,装卸时应采用拖板成组吊装,严禁碰、撞、摔、掷。

8应用技术规范情况

咸宁制枕场于2007年2月12日在武广全线率先开始双块式轨枕试生产,经过与德方现场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要求,以下是试产轨枕的基本情况。

a)试件强度;

b)轨枕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