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31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 Word 文档.docx

文学理论新编笔记14章Word文档

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

文学是什么?

文学理论什么?

人类历史开篇之时,我们的祖先在进行物质劳动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同时,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人类先有文学活动,然后才有对文学的认识。

这种对文学的认识,就是最初的文学理论了。

随着文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文学的认识也相应发展起来,到了近代成为一门学科,这就是“文艺学”学科。

本章要了解两个问题:

第一,文学的基本观念有哪些;第二,文学理论具有什么性质。

首先解读两篇理论文本:

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有关章节。

周扬: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内容最丰富,最有系统,最早的著作,在中国没有其他的文论著作可以与之相比,在外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当然比《文心雕龙》产生更早,它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古罗马则有贺拉斯的《诗艺》和朗吉驽斯的《论崇高》都比《文心雕龙》早,但都不如《文心雕龙》完整绵密。

《文心雕龙》是一个典型,古代的典型,也可以说是世界各国研究文学、美学理论最早的一个典型,它是世界水平的,是一部伟大的文艺美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的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为西方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成体系的著作,而且也是以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为中心,形成了体、用结合的系统性的论述。

就这两部著作的著述体例的严密完整性来看,《文心雕龙》显得更为突出,它在全书结构安排以及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体现出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因此显现出了它的精美的特点。

鲁迅《诗论题记》:

“篇章既富,评骘自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列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这两部著作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有必要区分两者的不同:

从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讲,古希腊与我国古代文论家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强调文学艺术再现现实,后者则主张文学艺术表现现实。

这反映在文学艺术理论上,前者倡导文学艺术的模仿说,后者则提倡感物说;前者强调文学艺术模仿现实生活的逼真性,后者则要求情与景偕、抒发感情的真实性。

 

一、经典文本阅读

(一)文心雕龙·原道

刘勰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镨(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并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bì)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鳇: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牲(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

炎嗥(皞,太皞伏羲,风姓)遗事,纪在《三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伏羲八卦》并列为“上古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日新。

文王患忧,繇(zhòu)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社(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

道心惟微,神理社(设)教。

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1.作者简介

根据《晋书·刘勰传》,刘勰,字彦和,大约生于宋明帝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二年(公元520-521年)。

祖籍山东东莞人(今山东莒县)。

其祖在永嘉之乱时南迁。

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其父曾官至“越骑校尉”(统率骑兵的武官),但过早去世。

刘勰很小就成为孤儿。

家境贫寒,未婚娶。

但刘勰从小就很好学,他曾跟随当时的高僧学习并校订编定佛经,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遂博通经论”。

当时镇江定林寺的经藏,是刘勰编定的。

天监初年(公元502—503),“起家奉朝请”,走入仕途。

最初是没有实权的官,其后,曾作过浙江衢县县令。

最有意义的事他曾当过昭明太子“东宫通事舍人”(管理太子文书)。

萧统曾编过《文选》,十分喜爱文学,对刘勰也自然格外喜欢。

他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著《文心雕龙》50篇。

他“自重其文”,但未有识货者。

他不得已求助于当时文坛领袖沈约。

当时刘勰背着书,等待沈约出来,他就把沈约的车拦住了,那个样子像一个卖东西的商人。

沈约读了他的书,认为“深得文理”,很看重他。

把《文心雕龙》常放在书桌上,随时翻阅。

刘勰“长于佛理”,所以他的后半生又回到修订佛经上面,最后连官也不作,干脆出家当和尚,在他出家一年后死于佛庙中。

 

2.背景知识

《原道》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它与《征圣》、《宗经》、《正纬》和《辩骚》四篇,构成刘勰自己所说的作为总纲的“文之枢纽”。

所谓“枢纽”即是“关键”、“纲领”的意思。

“原”,“本于”的意思。

“原道”就是本于“道”。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

“文心之作也,本乎道”,也是说明这个意思。

刘勰在《原道》这篇文章里主要是要确立自己的文学观,回答文学从哪里来的问题。

1\《文心雕龙》写作的思想文化背景因素:

第一点,汉末以来思想解放。

宗白华先生把这一时期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比较,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在这个特殊时代,人们对汉以来被逐渐神秘化的儒学产生怀疑,并开始摆脱儒家思想的禁锢而另寻出路,玄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并盛行起来的。

自东汉以来,汉武帝以来所确立的“独尊儒术”已式微,要冲破名教和理法,说一些违反儒家伦理的话,如曹操要杀孔融,叫一个名叫路粹的人揭发孔融的罪行,说: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论其本意,当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

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见《后汉书·孔融传》)孔融说的话,说明儒家的孝道遭到了人们的挑战。

当时著名的文人稽康更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大胆说法。

这种情况说明东汉末年以来,儒家伦理教条的没落,思想解放的活跃,各种思想竞争激烈,儒、道、释思想都处于交锋或交融过程中。

这一意识形态方面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这是产生像《文心雕龙》之类著作的必要条件。

因为《文心雕龙》就是儒、道、佛各种思想交汇的结果。

第二点,玄学的兴起。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以“名士”为核心所创立的一种哲学形态,它崇尚超乎形质与经验的玄远,以老庄学说和佛学中的一些命题为谈资,用清谈的抽象的方式,着重谈论的问题有“有无之辩”、“名实之辩”、“才性之辩”和“言意之辩”等等。

涉及到玄学思想体系构成,这与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关系。

玄学的兴起与上述“党锢之祸”有关,士人对政治生活淡漠,明哲保身,转向清谈,这也是“隐”的一种方式。

另外,门阀制度的兴起与巩固,大地主贵族养士之风日盛,也为清谈的玄学提供了基础。

玄学具有对儒家正统观念的消解作用,同时也使人的精神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因为玄学将世界上任何事物,大至宇宙,小至花鸟鱼虫,都作为玄思的对象加以把握,从而大大突破了传统儒家的精神的狭小天地,实质上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在玄思中,人们可以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忘记尘世的烦恼,进入一个自由的审美境界,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感觉去面对世界的美和丑,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在当时不是一件小事。

特别是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是特别有利的。

对《文心雕龙》等文论著作的产生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魏晋时期的玄学,标志着儒道思想在冲突中的进一步渗透和融合。

王弼所谓圣人体无,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故恒致归于无,已熔儒道有无之说于一炉。

至于郭象,在《庄子注》中高唱“内圣外王”之道,所谓“圣人虽在庙常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逍遥游注》),则真可谓将儒道两家主要思想,融会到了无法再分你我的极高明之地。

因此,王弼、郭象的玄学体系,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以后的宋明理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第三点,文学地位独立。

魏晋时期,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刚健的建安风骨得以出现,文学已被看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宋明帝在儒学、玄学、史学之外,另立文学馆。

宋明帝立总明观,分别儒、道、文、史、阴阳五部,文学也独立为一部。

同时,史书也开始立文苑传。

值得注意的是,宋齐以来的文、笔区分,粱元帝肖绎《金楼子·玄言》云:

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

至于不便为诗如阎篡,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凡谓之笔。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云: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文、笔之分,在当时成为一种通论,是很大的事情。

它文学从以前的依昆附状态中“独立”出来了,它真正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

后来昭明《文选》中的选文就以诗赋为主,不选经书、诸子和史传。

文学的自觉给文论到来了生机。

《文心雕龙》这样的文论专著的出现和其中“原道”命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

3.文本解读

儒家诗教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刘勰在《原道》篇探讨文学的本源的时候,没有重复儒家的诗教,而提出了“文原于道”的看法,认为文学是从“道”那里衍化而来的。

刘勰所提出的“道”是什么呢?

解读:

对文学本质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原道》篇中。

刘勰的根本看法是,文学是“道”的表现,文学的根源是“道”。

在论述这一观点时,刘勰是从宇宙起源的角度来进行探索,并从广义的文到狭义的文进行推理论证的。

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的体现: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文是道的一种外化。

“人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文章。

天地万物之道和广义的文,表现在人身上即为心和文(人文)。

心之文即是“人文”,即是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是狭义的文。

《原道》篇正是从广义的文和道关系来说明狭义的人文之本质。

(1)对刘勰“道”的四种解释

对“自然之道”和“道之文”的说法,主要的有以下四种看法:

第一种,认为刘勰的“道”,就是儒家的以礼教为核心的“道”,因为“文之枢纽”有五篇,其中头三篇是“原道”、“征圣”和“宗经”,这三篇在一个思想线索上,既然“征圣”和“宗经”是鼓吹儒家思想的,那么由此可以推测第一篇“原道”中的“道”自然也就是儒家礼教之道了。

刘勰的确在一系列篇章中推重儒家圣人及其经典,所以学界不少人认定“原道”的“道”,不能说是没有根据的。

本篇也重点谈到孔子的作用。

对这个问题,需要讨论。

刘勰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因此他谈文道,至少不能违背儒道。

王元化先生分析刘勰的思想指出刘勰“始终以‘白衣’身份寄居定林寺,不仅没有出家,而且一旦得到进身机会,就马上离开寺庙登仕去了,足证他在定林寺时期对佛教的信仰并不十分虔诚。

第二种,认为刘勰的“道”是道家之道,“先天地生”为“天下母”。

刘勰把“道”与抽象的神秘的“神理”相联系,是先验的东西,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或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因此刘勰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这种看法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相提并论,似有把刘勰的思想“现代化”之嫌。

道家老庄思想各有不同的“道”的内涵。

老子,侧重本原性的道,具有宇宙生成论意义。

庄子,侧重万物的内在规律性。

道家对文艺,侧重内在规律。

“虚静”“有无”,“物化”等都是创作规律。

第三种,刘勰的“道”是兼有儒、道两家的道,即认为刘勰以儒家思想为主,也不排斥道家的影响,魏晋玄学就往往以道家思想来说“易”,所以刘勰的“道”兼有双重的意思,广义的是“自然之道”,狭义的是“儒家之道”。

这其中又有“内儒外道”和“内道外儒”和“儒体道用”的说法。

这一派人看到了刘勰的思想的复杂性,看到了《文心雕龙》思想资源的多样性,是值得称道的。

张国庆《〈文心雕龙·原道〉的精义与内在逻辑》一文认为:

以道家之“道”开篇,以儒家之“道”终结;以至上、形上、神秘的道家本体之“道”为“文”立基立极。

以现实的以儒家思想精神为主体的圣人之“道”作为“人文”的实际楷范标则,以《周易》作为连接融通道儒或说由道入儒的桥梁,这就是《文心雕龙·原道》篇的精义之所在,也是它的内在逻辑之所在。

王元化在《〈灭惑论〉与刘勰前后期思想的变化》中释“文之为德”说:

“过去注释家多训‘德’为‘德行’或‘意义’,均失解。

德者,得也,若物德之德,犹言某物之所以得成某物”,“文之为德”“也就是说文之所以由来的意思”。

这种解释是正确的。

这第一句可翻译为:

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根由,是很大的。

刘勰在这里强调要从宇宙与人类的更宽阔的视野来理解文学。

 

《管子·心术上》云:

德者,道之舍。

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

故德者,得也。

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已。

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

 

第四种,刘勰的“道”就是“自然之道”,是自然本身。

持此说的有近代国学大师黄侃等。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解释刘勰的“自然之道”说:

案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由自然生,故篇中数言自然,一则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再则曰“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三则曰:

“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寻绎其旨,甚平易。

盖人有思心,即有言语,即有文章,言语以表思心,文章以代言语,惟圣人为能尽文之妙,所谓道者,如此而已。

此与后世言文载道者截然不同。

————《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页。

黄侃的解释比较合理。

他认为《原道》篇中多次谈到“自然之道”、“自然”和“神理”,实际上都是讲先有“自然”,然后才有“思心”,然后才有“言语”,然后才有“文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侃认为,刘勰的“道”与唐代韩愈的“文以载道”的“道”是不同的,是刘勰自己提出的“自然之道”。

刘永济《文心雕龙原道篇释义》解释“道之文”说:

此篇论“文”原于道之义,既以日月山川为道之文,复以云霞草木为自然之文,是其所谓“道”亦自然也。

此义也,盖与“文”之本训适相吻合。

“文”之本训为交错,故凡经纬错综者,皆曰文,而经纬错综之物,必繁缛而可观。

故凡华采铺芬者,亦曰文。

惟其如此,故大而天地山川,小而禽兽草木,精而人纪物序,粗而花落鸟啼,各有节文,不相凌乱者,皆自然之文也。

然则道也,自然,文也皆弥纶万品而无外,条贯群生而靡遗者也。

刘永济此论也较合理。

他从“道”与“文”的密切关系来解释“道”为自然,“文”为自然经纬错综的状况,天地山川,云霞草木,花开鸟鸣,包括人物生活,都是经纬错综而丰赡美丽的,都是“文”,即包括人的整个自然都是“文”,那么“道之文”,就是自然之文,而道也就是“自然”本身,这是比较符合刘勰原意的。

(2)“天道自然”及其衍化

从本篇的立论和与创作论诸篇的联系看,刘勰的“道”是古老的“天道自然”,既不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也不是道家的“无为”之道。

刘勰所标举的“自然之道”的文学观,基本上是来源远古先人的“自然崇拜”观。

所谓“自然崇拜”,就是说,我们的先人在远古的时候出于对自然万物的不了解,感到自然的神奇与威力,敬畏自然,而对自然所产生的敬畏和崇拜。

在“自然崇拜”这一点上面,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并没有大的区别。

他们都有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神秘之感。

是更古老的先人的天道自然崇拜论在先秦学者那里的回响。

儒家、道家不但敬畏自然,同时又把自然当作一个源头,道家的道源于自然,儒家的名教岂不是也是来源于自然吗?

我们认为刘勰基本上就是在上述意义上用“道”这个概念的,并把它作为文学的本源来加以阐发。

如前所述,刘勰在《原道》的开篇,没有按汉代的文论去讲“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美刺”、“主文而谲谏”等儒家教化理论,而从自然本身(“天文”、“地文”、“人文”)的丰富、韵致和美丽讲起,并充满赞美之情,这决不是偶然的,他的思想受当时玄学和佛学的影响,与儒家教化理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他的这种倾向,要从自然宇宙这样一个更宽阔的视野来理解“人文”。

刘勰认为,文原于原始的天道自然,自然(包括人的自然)是最美的,人文(包括文学)与自然万物有着同构的关系。

文章属于精神的产物,自然则是客观的存在,一为精神,一为物质,它们是“异质”的,但它们的结构却是相同的。

天地山川,禽兽草木,人纪物序,花落鸟啼,这是自然,自然有自然的结构;文章(包括文学)虽然不是自然本身,但好的文章(包括文学)与自然的结构是相同、相通和相似的。

那么,“道”与文章怎样实现同构关系呢?

这就是因为自然之道具有衍化的功能。

这里可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次,自然之道具有自然美。

作为自然之道都有广义的“文”:

天玄地黄,天圆地方,日月似重叠的碧玉,展现出宏丽的景象,山川焕然如锦绣,显现出大地的形貌,这就是“道”之文彩。

可知,刘勰所说的“道”是指天地、山川等自然本身。

而且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有“文”,这里所说的“文”,即文采(包括诗意),你看那山川,那草木,那晨昏,那鸟兽,都错落有致,都变化有序,这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美。

“道之文”也就是自然美。

至于人,刘勰接过《易传》的话说,人为“三才”之一,为“五行之秀”,为“天地之心”,人首先也是一种自然美。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刘勰把人看成是自然美之一种,但又比自然美更高,这是他对“人文”的第一层看法。

这层理解,也可以说是对“道之文”的广义的理解,它是“与天地并生”的,只要是自然,都有“文”,都有文采。

第二层次,自然之道衍化为人工美。

刘勰在说明自然美之后,接着提出“文字始炳”以来的“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的问题。

那么这个“写”的问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刘勰说: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这是刘勰的回答。

这意思是说,从自然美到艺术美,要经过“心”与“言”这两个中介。

首先是“心”的感动,看到山川自然,看到雪花飞舞,看到花开叶落,听到流水潺潺,听到大风呜呜,听到松涛声声,人也要感动的。

对文学创作来说,“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情”的问题,所谓“情者文之经”,强调的就是“情”的作用。

没有人内心情感的波涛与风暴也就没有文学。

其次,是要把“情”外化出来,这就要通过“言”,没有“言”也没有文学。

这里,“心”的加工,“言”的加工,是对“自然之道”的衍化,“人文”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广义的是指人作为一种自然,同别的自然事物一样,也有文采美;狭义的是指,人所制作出来的文章(包括文学),即人工美。

人工美是经过人工加工的美。

这是刘勰理解“文”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层次,“文”衍化为艺术美。

刘勰没有把他的理解停留在人工美这个层次上。

他看到对事物的表面的描写,只是人工美,这种美不一定能达到美的极致,或者说不一定能达到艺术的极致。

于是他又提出第三层次的“道心神理”之美,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美。

在这里,他突出地提出“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命题。

“道心”、“神理”可以看成是《原道》的关键词。

那么什么是“道心”、“神理”?

“神”这个词到了六朝时期,原有的“神灵”、“神明”的涵义已被消解,“神”就是事物的千变万化。

如当时韩康伯的《系辞注》在解释“阴阳不测之谓神”时,说:

“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

”这里“神理”和“道心”是互文见义的。

实际上,刘勰在《原道》全篇所强调的“道”是自然本身及其变化,既然“道”是自然本身及其变化,那么“道心”就是“道”的内核,即自然变化的轨迹。

“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写作不能只模仿自然的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到“道心”与“神理”中。

在这里“道心”与“神理”并举,是二而一的东西,都是指事物变化的神秘莫测的内在深层的律动。

这是刘勰理解“人文”的第三个层面。

(3)对刘勰文学观的简要概括

如果我们把刘勰对“人文”或艺术美的理解化为简明的公式的话,是否可以列成这样:

道心————心————言————人文(刘勰的原义)

↓↓↓

自然

自然规律——情志——语言文字——作品(文论的解释)

↓↓↓

自然美———美感———形式——艺术美(美学的解释)

从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概括出刘勰的以天道自然为根基的文学观。

文学原于天道自然及其律动,它激发人的情志,于是人就用“言”来表现,这样就有了作为艺术美的文学。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感情是天生的秉赋,是不需学习的。

“应物”,是接触到外在的事物,“感”,动人心也。

“应物斯感”,意思是接触到外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变化和活动。

“感物吟志”,就是“感于物”而“吟志”。

刘勰《原道》篇和《明诗》篇的思想是相似的。

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文学作为一种人文,它是人心在自然中获得感动,通过语言而传达出来的文化形态。

这是刘勰在《原道》篇和《明诗》篇给我们提供的真理性的东西。

总结

《原道》的“道”是什么?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文学观念?

答:

刘勰的“道”是古老的“天道自然”,既不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也不是道家的“无为”之道。

刘勰所标举的“自然之道”的文学观,基本上是来源远古先人的“自然崇拜”观。

(“自然崇拜”,就是说,我们的先人在远古的时候出于对自然万物的不了解,感到自然的神奇与威力,敬畏自然,而对自然所产生的敬畏和崇拜。

)刘勰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用“道”这个概念的,并把它作为文学的本源来加以阐发。

刘勰在《原道》的开篇,没有按汉代的文论去讲“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美刺”、“主文而谲谏”等儒家教化理论,而从自然本身(“天文”、“地文”、“人文”)的丰富、韵致和美丽讲起,并充满赞美之情,这决不是偶然的,他的思想受当时玄学和佛学的影响,与儒家教化理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他的这种倾向,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要从自然宇宙这样一个更宽阔的视野来理解“人文”。

从《原道》篇可以看出,刘勰认为,从根本上说,文原于原始的天道自然,自然(包括人的自然)是最美的,人文(包括文学)与自然万物有着同构的关系。

文章属于精神的产物,自然则是客观的存在,一为精神,一为物质,它们是“异质”的,但它们的结构却是相同的。

天地山川,禽兽草木,人纪物序,花落鸟啼,这是自然,自然有自然的结构;文章(包括文学)虽然不是自然本身,但好的文章(包括文学)与自然的结构是相同、相通和相似的。

“道”表达了刘勰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文学观。

 

(二)诗学(节选)亚理斯多德

1.作者简介

2.背景知识

欧洲古代文明产生于古希腊。

古代希腊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达到极盛。

由于战争的频繁、交通的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雅典那种靠海的城邦,农业经济日渐转到工商业经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向地主贵族奴隶主展开了斗争,开展了“民主运动”,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和辩论的风气。

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一系列卓越的思想家。

“艺术”(Tekhne)一词在当时有通行的意义,即一切制作,包括职业性的技术在内。

古希腊人所说的“艺术”,一种是其目的在于完成自然的功能,一种是其目的在于创造新颖的东西,即摹仿现实的世界以创造艺术的世界。

前者如医学的艺术,自然受到了挫折,医者可以救助,使自然恢复功能。

后者是如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模拟的艺术”,如音乐、舞蹈、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