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17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一、实验题目:

研究哪种形状的纸桥承重能力强

实验材料:

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桥墩、棋子若干

实验过程

1.将两个桥墩摆好,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纸直接放在桥墩上,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3.将纸做成弓形,放在桥墩间,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4.将纸折成瓦楞型,放在桥墩上,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5.实验结论:

折成瓦楞型的纸桥承重能力强。

二、实验题目:

研究哪种纸棍不易折

材料:

直径相同的实心和空心纸棍各1根、两摞书、钩码若干、线实验过程:

1.摆好两摞书,高度相同,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实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3.将空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4.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空心棍承重能力强,不易断;实心辊承重能力弱,易折断。

三、实验题目:

研究使四边形稳固的方法

材料:

木棒、橡皮筋、

实验过程:

1.用橡皮筋捆扎一个四边形。

拉拽四边形的对角,发现容易变形。

2.在对角的地方捆扎一根木棍,形成两个三角形。

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

3.在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再捆扎一根木棍,形成四个三角形。

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

4.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说明三角形可以使四边形变稳固,第2步中使用一根木棒最简便。

四、实验名称:

观察细胞

实验材料:

显微镜一架,各种动植物的细胞装片

实验目的:

让学生认识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形状,同时学会使用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大约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细胞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标本为止。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五、实验名称:

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

水槽、较大的玻璃瓶或塑料瓶、胶皮管或带弯头的吸管、带刻度的标记纸条。

实验目的:

能用简单的方法自己测量肺活量。

实验步骤:

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纸上。

2、用2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

每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个刻度标记。

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

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

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或塑料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

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六、实验名称:

制作肺的模型

实验材料:

细线、气球2支、橡皮筋、剪刀、圆珠笔管、橡皮泥、塑料瓶。

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人体是怎样呼吸的。

实验步骤:

1、先把塑料瓶的瓶盖拧开,底部再剪空。

2、把气球套在圆珠笔管的一头上,防止漏气,再用橡皮筋牢牢固定。

3、把它们塞进瓶中,有气球的那一头放在瓶中。

4、在瓶口沾上橡皮泥,把圆珠笔管固定住。

5、再拿一只气球,减去一半,剩下有嘴儿的那一半气球。

6、把此气球套在瓶子底部,用细线固定住。

7、在气球的吹嘴儿那里绑上一段细线,做好了有两种方法:

a吹圆珠笔管,让气球鼓起来。

b往下拉瓶子底部的带吹嘴儿的气球的吹嘴儿上的线,让气球震动。

七、实验名称:

测量心率

实验材料:

胶管、漏斗、秒表、网球(较硬的皮球)

实验目的:

能用自己制作的简易听诊器测出自己和同学的心率,让学生体会到脉搏的频率与心率是完全一致的,能体验出心脏工作的“辛苦”。

实验步骤:

1、把胶管的两端分别装上漏斗,简易的听诊器就做成了。

2、把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或同学心脏的部位,漏斗的另一端放在耳边。

3、用秒表计算出自己或同学在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连续三次,取平均值,便是自己或同学的心率了。

4、用秒表再计算一下自己脉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看看是否与自己心跳的次数相一致。

5、用力握住小皮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体

会手的感觉,同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这样“辛苦”地工作

八、实验名称:

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实验材料:

秒表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运动是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之一。

实验步骤:

1、先在室内用秒表测出自己平静状态下心跳的次数。

2、在室外测出慢走1分钟后的心跳的次数。

3、在室外再测出慢跑1分钟后心跳的次数。

4、最后再测出跳绳1分钟后心跳的次数。

5、比较一下这几次心跳的次数。

实验现象:

数字一次比一次大。

实验结果:

运动的越剧烈,心跳的次数越大。

九、实验名称:

自制望远镜

实验材料:

2片透镜、2张硬纸片、剪刀、胶带。

实验目的:

能按要求自己独立制作一个望远镜,并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望远镜。

实验步骤:

1、用硬纸片制作两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套在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在其中自由滑动。

2、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

3、将安装好透镜的两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

4、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

注意:

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十、实验名称:

制作小火箭。

实验材料:

剪刀、条形的气球、硬纸板、不干胶、彩色笔。

实验目的:

按要求独立制作一个火箭模型。

能说出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及其道理,总结出使火箭飞行更直,更高的办法。

实验步骤:

1、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剪下来,粘贴成圆筒。

2、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扇形,剪下后把它卷成圆锥形,固定在圆筒顶端。

3、在硬纸板上画出火箭尾翼,并用剪刀剪下来,用不干胶把它们粘在圆筒下端。

这样,火箭就做好了。

4、装饰自己的火箭,并给自己的火箭命名。

5、把自己的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形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的开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

估计自己火箭发射的高度。

6、重复上面的过程,改变向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看看火箭飞行的高度是否有变化。

7、调整火箭的尾翼,看看飞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注意:

发射时要举过自己的头顶。

不要向有同学的方向发射。

十一、实验名称:

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实验材料:

一根0.5米长的棉线和一个乒乓球,小石子或沙子。

实验目的:

能用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实验步骤: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体会此时握棉线手的感觉。

4、按上述做法,在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再做圆周运动,体会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5、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改变棉线的长度,比较握棉线的手与棉线的长短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6、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让它做圆周运动,然后再改变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体会握棉线的手与旋转

速度的大小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实验结论:

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注意:

做乒乓球的旋转时要远离同学,同时也不要让细绳脱手,否则击伤同学或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