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17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蚂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蚂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蚂蚁.doc

《蚂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蚂蚁.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蚂蚁.doc

《蚂 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画蚂蚁、观察蚂蚁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难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具学具:

蚂蚁若干只、玻璃瓶、水槽、瓶盖或小木块、放大镜、

投影片。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

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依着新课程教学新理念,在设计时,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带着谜语去寻找蚂蚁,自主探究、观察。

再带着“小蚂蚁到底长什么样子?

”的观察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观察、探究,获得对蚂蚁的丰富的直接认识。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学习科学及小组合作的乐趣。

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凸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新理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谜语激趣:

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

请在动物王国里寻找谜底。

老师也希望你们也能像它一样勤劳、守纪律。

2.引导探究:

找到谜底后,寻找它的踪迹,捉几只,观察它的外形,注意,不要伤害它,并把它画下来。

下节课一起带到课堂上来。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小动物,他们最喜欢了。

因此,让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儿童身边,回归大自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去学习,才能学得愉快,学的轻松。

二、揭示谜底,引导新课

1.揭谜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捕捉蚂蚁的?

(生:

带上蚂蚁喜欢的食物把蚂蚁引出来……)

2.蚂蚁和画都带来了吗?

(生:

带来了。

3.投影出示。

(一只小蚂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蚂蚁王国,

来观察和研究小蚂蚁吧,看看谁观察的最有序、最仔细,遇到问题敢于挑战。

板书课题——蚂蚁。

【小孩子最爱表现自己,年龄越小胆子越大。

于是我抓住了他们爱表现的特点,让他们说说发现、捕捉蚂蚁的过程与经历,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是学习的最好经验,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

三、初步观察探究

1.教师随便挑几位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先让学生观察画的相似处与不同地方,再与投影蚂蚁画像比较。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小结:

老师给大家的是一样的蚂蚁,画出来怎么有这么多不一样?

那么蚂蚁到底长什么样子?

【画蚂蚁是学生经过捕捉后观察并画下来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结果,经过同学的评议和老师一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捕捉的蚂蚁到底长什么样子的?

促使学生从内心发出迫不及待想去观察。

四、继续深入观察探究

1.教师:

小蚂蚁为了和我们一起上课,从熟悉的家园来到这儿,我们作为小主人,应该怎样对待它呢?

(学生回答)

【向学生渗透珍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小蚂蚁,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和走向,并进行指导。

3.小组合作解决观察中碰到的困难。

即蚂蚁到处爬,怎样解决观察难题。

4.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小结观察蚂蚁的方法。

①把蚂蚁放在玻璃瓶里用放大镜观察。

②用大蒜画一个圈使它的活动范围缩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

③用胶水粘住蚂蚁的脚来观察。

④把蚂蚁放在水中的瓶盖上来观察。

……

【引导学生选择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过程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学会主动观察、自主探究的基本方法,还能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5.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材料,各自小组按照自己讨论的方法,有序地观察蚂蚁。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观察蜗牛、蚯蚓的方法去观察蚂蚁的身体。

【倡导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探索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6.集体汇报,归纳总结

各个小组派代表归纳概括蚂蚁的身体特点。

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并板书。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根据刚才的观察结果,再次把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再与课前的画进行比较。

【使学生意识到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真真正正地了解蚂蚁的真实面貌。

向学生渗透学习态度的教育。

五、进一步观察蚂蚁

1.课前我们的谜语说:

排队地上跑,纪律第一好。

你认为蚂蚁纪

律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

   2.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并排成整齐的队伍走相同的路,它们的路线图美不美?

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破环它们美丽的“造型”,那样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找不到家了。

【纪律问题是教育学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借助蚂蚁这种小动物的纪律观念,教育学生守纪律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六、课外延伸,继续观察

蚂蚁已经离开家园这么久了。

它们可能想家了,我们应该怎么

做?

(生:

送蚂蚁回家。

)在送蚂蚁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别忘了把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

【通过这个问题,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出课者

包忠友

出课内容

蚂蚁

评课地点

学校实验室

评课时间

2015、11、20

评课人

程老师、福山、韩玉柱、

评课内容

程老师:

1、总的来说,课讲的很好,知识传授到位,重难点落实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配合较好、课堂效果明显。

2、教师讲的多:

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应少讲,让学生多说,做到精讲多练、精讲多动。

3、学生知识丰富,对学生了解的知识。

就不要再讲了,应落实到难点和重点上。

4、注意术语,避免一些方言:

一会功夫。

5、如每节课都能这样上,我们的科学成绩也一定会有好效果,学生也一定会感兴趣。

福山:

1、情趣导入新课、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探究氛围,让学生快乐探究。

2、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3,建议引导学生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解释其现象和问题。

韩玉柱1,教学内容生动,与学生以往经验结合紧密,并指导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2、目标明确,学生参与积极,效果好。

3、建议实验活动和讨论时,注意引导,注意有序。

阿木古朗第二小学评课记录

《蚂蚁》说课设计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五课《蚂蚁》.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局部: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蚂蚁》这局部内容是在同学已经寻访了小动物,观察了蜗牛,蚯蚓,并对蜗牛和蚯蚓进行了比较之后的又一次观察活动.蚂蚁是一种最为常见数量最多的的昆虫,了解了蚂蚁也就是了解整个昆虫界,所以本课的学习意义很大.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获得对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对他们构成对动物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我设制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积极引导同学应用多种方法观察蚂蚁,并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

2,能积极查找有关蚂蚁的知识与资料.

3,教育同学注意蚂蚁也有生命,要珍惜生命,关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蚂蚁,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

比较蚂蚁,蜗牛,蚯蚓的身体结构,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准备:

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塑料小瓶盖,水槽,课件.

二,学情分析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他们发现新鲜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三年级的同学刚刚接触科学课程在这一时期是培养其学习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创设情景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播放一段关于蚂蚁活动的视频)

2,自主探究,观察交流.

新课标中提出: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还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探究活动,鼓励同学通过自身的观察活动大胆的提出问题,并能通过自身的探究来解决问题.

3,利用多种活动,引导同学自主学习科学,使课堂活动化和自主化.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同学提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同学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二)说学法

1,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同学在交流研讨中学习.充沛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探索中学习

科学是合作,观察,探究为一体的学习.通过让同学设计蚂蚁迷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自身良好科学素质.

3,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习

在学习本课之前,我安排了同学们回去自身搜集有关蚂蚁的其他资料,培养同学搜集信息,处置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同学的经验以和兴趣喜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局部:

第一局部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二局部是自主探究.第三局部是进行比较,加深认识.第四局部是拓展延伸.第

第一局部是: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首先展示:

蚂蚁在活动的视频.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同学感觉到自身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同学动起来.

第二局部:

自主探究.

这局部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一是:

探究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好一些

蚂蚁这么小,而且容易乱跑,该怎样观察才好呢是用瓶子还是放在白纸上观察呢还是别的地方呢这些地方有什么利与不利的地方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操作实验并汇报.

我的意图是先激发同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同学通过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到操作实验等活动就会发现缺乏之处,最终选择:

还是把蚂蚁放在瓶盖上观察好.这样同学的主动性,发明性得到充沛的发挥,科学精神得到培养.

二是:

探究怎样让蚂蚁爬上瓶盖上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由于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乱爬的蚂蚁围起来和让蚂蚁爬到瓶盖上,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所以同学好奇的心理使他们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争相尝试各种方法.同学在汇报时只要是有理的我都给予肯定,从让同学明白解决问题是可以用多种方法的.

三是:

探究蚂蚁的身体特点.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把自身当作一个发现者或完成者的心理意识是很强烈的.所以当我问同学想不想知道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时候,同学研究蚂蚁的兴趣是很浓的,他们希望发现蚂蚁的特点,让自身成为发现者.我首先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怎样才干更清晰地观察蚂蚁的身体,讨论得出结果再选择最好的一种方法,再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要求同学注意,小心别把蚂蚁吹走了.接着让同学在组内说说自身的发现.最后再让同学汇报.

第三局部:

进行对比,加深认识.

为了加深同学对蚂蚁的认识,我先出示蜗牛,蚯蚓和蚂蚁的图片让同学进行观察,对比,试着找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身体结构.接着让同学动手画画蚂蚁.

这里的设计意图是:

通过几种小动物的对比,回顾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同学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画蚂蚁,加深了对蚂蚁身体特点的了解.

第四局部:

拓展延伸.

我让同学动手给蚂蚁设计一座迷宫,让同学考虑:

蚂蚁为什么不到处乱爬当把它们之间隔开时蚂蚁又会乱窜,让其体验到迷路的彷徨,从而教育同学在观察研究小动物时不要肆意的去打扰它们或是破坏其生存的环境.通过操作让同学体会到要善待生命,关爱小动物.

我让同学说说自已搜集到或观察到的有关蚂蚁的其他信息.

接着我让同学分享自已收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其他知识.(如红火蚁,白蚁,黑蚁等)(课件出示:

蚂蚁的相关资料)

第五局部: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

板书:

蚂蚁

珍惜生命关爱小动物

五,说教学评价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我知道假如直接地把观察蚂蚁的方法和蚂蚁的特点告诉同学,做法固然简单,但同学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兴趣就无从谈起.因此,我给了同学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小朋友们自身去发现问题,自身探究,观察,交流,解决问题,让每个小朋友成为学习的主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再实验时要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认认真真的参与进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蚂蚁》课后反思

观察一只蚂蚁,即使给了学生较多的时间,还是有一些学生观察得不到位。

在画蚂蚁身体结构时,难点是蚂蚁的六条腿都长在胸部,学生会观察得不够仔细。

我指导的还不够到位。

或者说学生在观察前的讨论的并不充分。

关于蚂蚁的生活习性,学生应该是有较丰富的前概念,但学生都羞于表达。

在通过课件展示蚂蚁的生活习性时,学生看到了表面的关于蚂蚁的信息,却不够深入。

这里主要是我挖掘得不够,如蚂蚁是团体动物,在搬运食物时是靠大家团结努力的,本应该以此更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