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3408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4《曹冲称象》教案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

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模拟称象的道具:

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都用什么称呀?

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

(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二、认读词语:

  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

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如“称、官、员、堵、议、杆、秤

  沿”等字的读音。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重点指导“称、官、堵、沿”的写法)

  3、利用生字(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部分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然后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语:

“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

  

(1)学生读书后知道本文讲的一件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教师点播第5张幻灯片后面的部分出现故事内容)

  

(2)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引导学生想一想: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

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2、教师引语:

刚才你们认真读书感悟了本文讲的故事,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悟大象的样子)

  a.指名朗读

  b.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

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

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d.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e.教师引导: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

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教师出示第11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曹操问: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的说: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

“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也有的说:

“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思考、讨论:

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

他们的办法好吗?

为什么?

  官员们

  造大秤称大象

  (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

  宰大象称大象

  (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

  曹操不满意

  (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4.教师引语:

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a、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并用横线划出来。

b、互相讨论:

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

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第17--19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上按照“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演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

三种方法:

  a、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b、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c、把大象赶到船上,用船来称。

  d、思考、讨论:

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

为什么?

  5、(教师出示第22张幻灯片)启发学生说出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

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也跟他差不多年纪,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不伤害大象!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新意。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大象

  一(

  )墙

  一(

  )柱子

  一(

  )大秤

  一(

  )大船

  一(

  )石头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2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家做拓展作业:

  a、结合现在的条件,你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请写出来?

  b、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三种方法称象:

  、造一杆大秤称象

  (官员说)

  2、宰大象割肉再称

  (官员说)

  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

  (曹冲说)

  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

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的主要意思。

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

(1)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

分析官员们的称象方法的结果和曹冲称象的结果。

(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是用分步骤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称象的过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指导学生,并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描述称象的过程,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

表现在第一,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他能够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文结束前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我说:

“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

同学们想出了不少的办法,但有不少的方法对当时来说是不太可能,其中有一个同学想出的办法是:

把曹冲称的沙子换成人,就会更加省事。

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