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343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地势:

西部、南部高,东部、北部低。

沿东经118°

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如下:

c.地形区的分布:

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自北而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

北部的淮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平坦广阔,耕地广,集中了全省一半的耕地,是本省重要的农业区。

中部的江淮低山丘陵,包括西部的大别山区,地势较高,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有白马尖(1774米)、天柱山(1421米)等,许多山间盆地是皖西的主要耕作区;

东部丘陵大致可分南北两列,在两列丘陵之间分布着宽谷和盆地,其中最大的是巢湖盆地。

长江沿岸平原宽窄不等,西部比较狭窄,东部比较开阔,与巢湖盆地相连,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南部的皖南山区以低山、丘陵为主,由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平行分布的低山组成,其中黄山的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米,是本省的最高点。

②地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类型多样,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平原、盆地面积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棉花、油料、茶叶、猪肉、禽蛋、水产等产品,自给有余,可输出外省或供出口;

山区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

山区水能丰富,可开发水电;

平原地区,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旅游资源丰富,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3)温暖湿润的过渡性气候

本省地处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的特点。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7℃,一月淮北为-1℃~2℃,淮南为0℃~3℃;

七月淮北为27℃~28℃,淮南多在28℃以上,年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770~1700毫米,分布具有南多北少,山地多、平原和丘陵少的特点,6~7月为梅雨期,易出现春旱夏涝。

(4)河湖众多

本省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湿润,因而河道纵横,湖泊众多。

长江:

是流经本省的最大河流,自西南—东北斜贯中南部,境内干流长约400千米,号称“八百里皖江”,属长江下游一段,江阔水深,流量大,水流平缓,泥沙沉积而形成众多的江心洲。

支流多而不太长,有青弋江、皖河、滁河等支流,沿江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泊,与江水相连,水网密度高,构成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航运意义大。

淮河:

本省北部大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注入江苏洪泽湖,境内干流长约370千米,属中游一段,支流众多,北岸支流比南岸多而长,呈不对称水系。

由于淮河集水面大,加之历史上北部的黄河夺淮入海,淤塞淮河入海水道,使淮河长期无入海通道,汛期水流宣泄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蓄泄兼筹”、“上蓄下导”的方针,上游修建了“淠史杭”等工程,干流利用洼地、湖泊蓄洪,培修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开挖数条人工河道,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在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发电等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益,基本上根治了水患。

新安江:

位于皖南山区南部,是钱塘江正源,省内干流长约240千米,干、支流蜿蜒于山丘、盆地间,多峡谷急流,沿岸上景色秀丽,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巢湖:

位于本省长江与淮河之间,面积769.5平方千米,是本省最大的湖泊,也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接纳南淝河、杭埠河诸水,经裕溪河流入长江,既可调节长江水量,又能灌溉四周农田。

沿湖平原稻田连片,水产丰富,是本省著名的“鱼米之乡”。

(5)植被和土壤

①植被:

本省自然植被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植被呈垂直分布。

②土壤:

本省由于气候、植被的过渡性,土壤具有过渡性,从北部的棕壤,向南过渡为黄棕壤、红壤。

北部的低产土壤——盐碱土,南部的低产土壤——红壤,都有大面积分布。

由于农业发达,南方有大面积的水稻土。

(6)丰富的自然资源

①气候资源

本省年太阳辐射总量108~130千卡/cm2,活动积温4600℃~5300℃,年降水量800~1700毫米,绝大部分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光热水配合好,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②水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

本省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正常降水年份本地径流为616.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6位。

过境径流共937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的潜在可采量大约135亿吨/年,水库、塘坝、河沟的蓄水总库容达236亿立方米。

由于本省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山区河流落差大,加上降水丰富,本省水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水能资源集中,开发潜力大。

③土地资源

本省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水田、旱地、林地、草地等都有大面积的分布,土地构成较为合理,农业综合开发的条件较好,加之光热水土配合较好,土地利用的潜力很大。

但人均土地资源少,耕地质量不高,低产田比重较大,开发难度较大。

④生物资源

本省生物资源种类多,森林资源丰富。

现有林地3400多万亩,野生植物达2000多种,仅乔灌木就有1200余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8种,如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黄山梅、金钱松等。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近500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的有55种,其中扬子鳄、白鳍豚、丹顶鹤、梅花鹿等18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⑤矿产资源

本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已发现13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75种,其中20多种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位,铁的储量居全国第五位,有色金属矿产遍布全省,铜的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瓷石、明矾石、蛇纹岩储量均居全国第二位,而且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南部以铁、铜等金属矿为主,北部以能源矿产为主的矿产基地,其中,两淮煤炭、铜陵有色金属(铜)和马鞍山铁矿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⑥地热资源

本省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巢湖盆地等都发现了丰富的地热资源。

黄山温泉久负盛名,水温常年保持在42℃,巢湖市的半汤温泉,常年保持在60℃以上,且水中含有30多种活性元素和较多的氢,可治疗50多种疾病。

第二节人文地理

(1)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①概况: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粮、棉、油、肉等产量在全国占重要位置,农产品自给有余。

淮河以北为暖温带,以两年三熟为主,淮河以南为亚热带,以一年两熟为主。

②主要农作物;

粮食作物是南稻北麦,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首位,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巢湖周围和长江干支流沿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以水田为主,是本省最重要的稻谷生产基地。

淮北平原地势平坦,以旱地为主,利于机械耕作,是本省小麦的主产区。

经济作物种类较多,有油菜、黄麻、棉花、花生、芝麻等,其中棉花是本省首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平原和淮北平原,油菜是本省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

本省也是全国重要的产茶省,不仅产量大,而且品质优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温湿多雾,排水良好,是茶叶的最集中地区,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名茶享誉国内外。

本省也是温带和亚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其中砀山酥梨、徽州雪梨、萧县葡萄、怀远石榴等是特产名优水果。

本省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发展迅速,畜牧业以养猪、牛、羊为主,其中皖南三黄鸡、天长三黄鸡、淮南麻黄鸡、巢湖麻鸭、枞阳媒鸭、皖西白鹅等驰名中外。

本省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淮以及巢湖一带大型水域,长江鲥鱼、蚌埠蛤蜊、巢湖银鱼尤为著名。

③农业生产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a.优势:

光热水资源充足,且配合较好;

植物生长速度快,有较高的产量;

土地类型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条件,沿江、沿河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b.限制因素:

受气象灾害影响大,以旱、涝灾害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秋末至初春又受寒潮侵袭;

人口多,人均耕地不足,中、低产田的比重大;

局部地区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山区的水土流失,水域的水污染严重。

④今后的发展方向:

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今后,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突出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实现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多业并举转变,加速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向着“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2)工业发展迅速

①概况:

本省矿产资源丰富,农林水产众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建材、家电、纺织、食品等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建立了两淮煤炭、马鞍山钢铁、铜陵有色金属、安庆石化、合肥家电等重要的工业基地。

手工业品以歙县的徽墨、歙砚,泾县的宣纸著名。

②主要工业基地:

a.两淮能源基地:

位于本省北部,以著名的淮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居华东各省第一位,2008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省政府共同举行了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的竣工投产仪式,将建成华东第一大能源基地。

b.冶金工业“两枝花”:

“钢城”马鞍山依托当地丰富的铁矿和长江廉价的水运,建成大型钢铁企业,既是本省钢铁工业中心,也是全国十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世界先进的冷热薄板、硅钢、车轮轮箍、高速线材生产线,2008年,在中国制造500强中名列第33位。

铜陵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有“古铜都”之称,现已成为全国六大铜生产基地之一,在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35位。

c.汽车工业两引擎。

③存在的问题: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安徽工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科技水平、自主创新和低碳经济方面差距更大。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来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指明了安徽工业发展方向。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设想。

“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双核”是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3)日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610)

安徽省已初步形成铁路、水运、公路和航空并举的综合总体运输网。

①铁路:

是本省运输网的主体,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铁路运输网络。

京沪线贯穿东部,京九线、阜淮线、淮南线、皖赣线和宣杭线构成南北第二通道,陇海线、漯阜线、合九线、宁铜线东西横贯,宁西线安徽段也铺通,阜阳、蚌埠、合肥、芜湖成为重要铁路枢纽。

②公路:

是本省运输的主要方式,客运量、货运量均居全省运输业的首位。

至2009年底,通车里程15万千米,形成了以合肥为总枢纽,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为区域中心,国道、省道为骨干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近年来,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以连霍、宁洛、沪蓉—沪陕和沿江高速为纬,以京合—合芜、合淮阜—合安、商景(商阜、六潜已通,六阜在建)为经,形成了“四横三纵”的网络,通车里程约2900千米,居全国第八位。

③水运:

长江、淮河及主要支流通航,芜湖是全省最大的河港,裕溪口是现代化煤炭转运港,马鞍山、铜陵、安庆也是主要河港,到2010年,初步形成了由水运主通道和区域性重要航道组成的全省内河航道骨架体系,内河通航里程达5611千米。

④航空:

有合肥、黄山、阜阳、安庆四个机场,其中合肥骆岗机场是国家一级航空口岸,形成了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香港地区的四通八达的空中交通网络。

(4)人口和城市

①人口:

安徽省是人口大省,总人口6700多万,居全国第八位,人口自然增长率0.635%,但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净增仍在三十万以上,且人口分布不均,淮北平原和长江沿岸平原人口密集,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全省共有5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9.37%,少数民族较多的有回族、壮族、满族、畲族等。

②城市:

2007年末,全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8.7%,略低于同期国内平均水平,与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城市有:

a.合肥市:

位于本省中部,安徽省行政中心,有钢铁、机械、电子、仪表、化工、纺织、家电等多种工业。

人均绿地面积2.30平方米,享有“绿色的城市”美称。

人口超过百万,是本省最大城市,也是全省政治、经济、交通、科技、文化中心。

b.芜湖市:

地处长江、青弋江交汇处,历史上曾为我国四大米市之一,是对外贸易港口,有冶金、机械、电力、造船、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名产为菜刀、剪刀、剃刀和铁画、堆漆画、通草画,俗称“三刀、三画”。

c.淮南市:

位于本省中部,是一座采煤、选煤、炼焦、化工、医药、电力等工业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而世称“百里煤城”,陶瓷、树皮画、火笔画等工艺品富有特色。

d.淮北市:

我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又是华东地区能源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有采煤、选煤、采矿、电力、纺织、建材、化工、机械、食品等工业。

e.蚌埠市:

地处皖北,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跨淮河两岸,京沪和淮南线交汇,是本省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以食品、轻纺为支柱,机械、化工、建材、电子等工业较发达。

f.安庆市:

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西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工商贸易中心,主要工业有石油、电力、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

g.铜陵市:

全国有色冶金基地之一,有色金属采掘被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

h.马鞍山市:

全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已建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i.阜阳市:

皖西北重镇,京九线、漯阜线、阜淮线等铁路交汇,工业有纺织、食品等。

(5)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安徽湖光山色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琅琊山、太极洞、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开发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旅游景点如下:

①黄山:

雄峙皖南山区中部,群峰竞秀,众壑争幽,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其中黄山松被称为省树,黄山杜鹃被称为省花。

集天下名山之美于一身,是中华大地上的瑰宝,是世界一流风景区。

②天柱山,位于潜山县,有“古南岳”之称,这里有秀竹奇松、流泉飞瀑,还有群山环抱、绿竹掩映的佛光寺、四周古木参天的山谷寺。

③九华山:

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存寺庙82座,佛像6000多尊,山有99峰,可见怪石、奇松、飞瀑、深潭、流泉、园林,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④琅琊山:

位于滁州西南,山中有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摩崖碑、酿泉、归云洞、石山松、南天门,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著《醉翁亭记》之后,此山名扬天下。

⑤皖南古村落:

歙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外的棠樾牌坊群和明清古民居、祠堂,被称为古建筑“三绝”;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明清民居,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别具特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屯溪山环水绕,老街具有宋代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当代的“宋城”。

另外,寿县古城墙和楚王墓、凤阳明中城和明皇陵、合肥教驽台、安庆振风塔、和县龙潭洞古人类遗址、亳州成汤墓地等人文景点,在全省旅游市场也占有一集之地。

第三节安徽省的国土整治

(1)洪涝灾害频繁

对策:

上中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上游地区修水库拦截洪水;

中游地区利用湖泊、洼地调蓄洪水;

下游地区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增加城镇防洪排涝投入,提高城镇防洪排涝标准;

重视法规等非防洪工程建设。

(2)皖南山区生态建设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保护现有天然林,实施多种节能措施;

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地关系;

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皖江开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

健全城市体系,培育中心城市;

以群内开发区、产业链为载体,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冶金、石化、建材);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