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353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Word文件下载.docx

相对于种地来说,外出打工成为越来越多村民所追逐的经济来源之道,这种方式经济流入周期段,经济效益高,对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中青年务工者来说,外出务工很自由,而且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氛围,对其个人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向城市的迈进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在村民外出务工追求经济的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就是农村剩余村民的年龄分化以及留守儿童的抚养教育问题。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外出务工,留下的就主要是老年人以及

儿童,家中的农活也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老人年老体弱,劳动能力差,对农村的农业发展多少产生了不利因素。

而且老年人的生活缺少照顾,对老人的精神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只能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缺少父母关爱和管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及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也不利于农村向城市化迈进的。

而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政府及村民最关心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是每个行政村都会有一所小学,但是学校的设施环境很不容乐观,教室很多还是之前的老房子,没有教学楼,更不用说有电脑、多媒体教学等软硬件设备,而且师资力量也是越来越差,很多老师都是村里的老教师,刚毕业的新老师不大喜欢到农村来教学,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居住环境差;

另一方面教师的各方面福利待遇也不如城镇教师,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大瓶颈。

鉴于以上以及父母常年外出外出务工孩子无人管教,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上学并留校住宿,因而村小学的愈发不好,生源少反过来又促使上级政府减弱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小学正在走一条趋于取缔的道路。

同时,孩子们远离父母独自生活在县城,虽然是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有助于孩子早成长,但是弊大于利,远离父母看护后,孩子自由多了,顾忌少了,而且父母给的生活费成了他们炫酷的资本,无形中使孩子养成了攀比、抽烟酗酒、早恋、上网沉迷游戏等不良恶习,致使学业荒废,得不偿失啊!

不仅如此,由于相对的知识层中青年的外出,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部分无业待业村民三五成群打扑克、搓麻将,有时候会赌小数额的钱,虽然是小赌,但也会慢慢滋生成大赌,同时一些很小的儿童耳濡目染,会慢慢在心里滋养不劳而获的毒瘤思想,极大的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另外,老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比较浓重,大多数是"

有神论"

者,这样的思想对于尚不懂事的儿童来说,更加腐化他们的心灵,这是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总的来说,农民的精神生活相对于前些年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的。

比如说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彩色电视机,而且鉴于节目质量问题,好多村民都使用了卫星接收器,节目多了、画面多了、清晰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好,这是让人高兴自豪的地方。

三、针对问题的一些建议

这是近几天我在周边村庄的基本情况,总的来看,我家乡的总体发展情况是趋于上升的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还是不够的,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1、政府加强扶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为求经济发展,才那么多人外出务工,才引发诸多问题。

政府部门应该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之道,让农民的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种问题才会慢慢得到解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农村经济情况来看,是有能力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场所,如:

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老人活动室等。

3、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应多开展一些例如"

送文化下乡"

之类的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的阅读能力和需求,丰富"

送文化"

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4、加强教育管理工作。

为了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要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对于管理的漏洞要及时补缺。

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要对网吧等点进行不定期排查,防止未成年人进入。

5、要极力遏制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

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情报,对于涉入未深的人加强教育,对于已经沦陷的人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对造成社会危害的要依照他的行为作出刑事处罚。

6、要多关心老一辈的农民。

加强基层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年老体弱的老人或者五保户要多送温暖,多送问候,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我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各大社会团体的支持以及农民的相互努力,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等各项事业一定会有新的飞跃,城乡差距会逐渐缩小,新农村建设会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会愈来愈好。

农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基层力量一定会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班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篇二:

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线

调查人:

题目:

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姓名及学号: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临河乡、邯郸市临漳县西羊羔乡和称勾

调查对象:

调查地点的各村村民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

生活状况,让更多的人对农村的发展以及文化生活状况有

更新更全面的了解,并且从调查中发现当下存在的问题,

进而对这一状况采取措施改善情况,积极为农村建设和农

民的生活服务。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各个村村民做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以及通过对一百多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贫乏的,人们在干活之余的主要活动包括:

看电视、串门聊天、打麻将、逛街,此外还有一部分人上网、读书、看报、跳舞。

在调查的家庭中,如右图所示,

农民家庭对彩色电视、vcd、dvd这

些家电的拥有率占为98%左右,因此,

在文化生活中,看电视的家庭比例达

到94%。

这其中有一小部分老年人因

看电视。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电磁炉、电冰箱、洗衣机家电的拥有

率达到82%,空调、数字电视这些家

电的拥有率能达到57%。

此外,由于文化设施的相对较少,串门聊天被91%人所热爱,拉拉家常,说说新鲜事也是乐趣多多,这也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有利于加深邻居之间的关爱和熟悉度,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

嘛。

调查中,我们发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户人均收入的加,赌博在农村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

在农民的生活里,串门聊天很多时候会和赌博一起发生,当然大部分是打麻将,少数玩扑克牌,这个比例高达40%。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政府大力提倡和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得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条件也逐步提高,到2012年,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活富裕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相对增加了,闲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进城或在集市上逛一下,买一些衣服或吃食,改善一下生活,在调查中,这样的家庭比例占21%。

近些年在农村,人们结婚的时候都会买电脑,但上网的却人很少,只占调查人数的11%,这跟农村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也体现了当下留守家庭的现象。

另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各个村设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很少,

但也有一些,包括农家书屋、户外

健身器材,跳舞广场。

但是这些公

共设施的利用效果并不是很好,数

据显示,仅有5.74%的被调查者认

为当地会经常利用农闲、庙会集市

以及节假日来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25.64%的表示只是偶尔,而有

68.62%的表示根本没有(如图所

示)。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看出当

前农村群众娱乐性活动举办之少。

从上可以看出,由于农民干活之余的时间不存在组织和其他约束,所以他们从事较多的娱乐活动与他们的意愿基本保持一致,虽然业余的文化生活比较缺乏,但不能掩盖农民对娱乐休闲的渴望,调查显示67%的农民希望在村子看集体电影,村子也不定期的会播放集体电影。

40%的农民希望使用电脑,但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电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脑的使用在农村也有所增加,人们希望学习电脑知识,尝试使用电脑,跟随时代的步伐,当然也不乏对电脑不感兴趣的人。

调查表明,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生活匮乏单调是一种普遍现象农民即便有些文化消费也基本上属于娱乐消遣型。

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一是无关论--认为文化建设只是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单纯的娱乐,搞不搞都一样,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行了;

二是等待论--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决定文化,只有等把经济搞上去了,富了有钱了才能搞文化;

三是赔钱论--认为文化建设是赔钱的买卖,投入大产出少,搞文化建设得不偿失;

四是无绩论--认为搞文化建设,出政绩比较慢,不如搞经济来得快,对自己的"

成长进步"

帮助不是很大。

表现在工作上,往往把文化建设看成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了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和摆不到位的问题。

(二)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

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然存在着"

一手硬、一手软"

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

自然论"

;

先搞经济建设,以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

先后论"

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

无用论"

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三)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

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其中有近46%的农民赌过钱,而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玩游戏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调。

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致使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客家传统美德逐渐淡化。

(四)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

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

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村组丰富。

在县城形成了多

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

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

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五)设施保障不充足

乡镇文化站"

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

的现象较普遍,设施落后、设备紧张;

农家书屋缺乏管理,难以真正惠及农民。

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

由于缺乏经费,更难以挖掘、培育农村文化能人。

而且大多数乡镇对文化站实行财政脱钩断奶,造成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缺,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大幅减少,县财政下拔文化包干经费随之取消,文化站没有相应的购书、订阅报刊、开展活动以及开展正常业务工作的公用经费。

要开展活动,完全靠拉赞助,四处讨钱。

三、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村素质是关键,要提高农民素质就要大力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要大力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呢,就必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在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切实把乡镇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思想决定行为,认识决定觉悟。

乡镇干部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自觉把文化建设摆到位,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要有针对性的从解决模糊认识入手,建立起对乡镇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文化培训机制,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

首先要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中有关文化建设内容的培训,把他们的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其次是要进行文化内涵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加强他们对文化的认识。

第三是要对他们进行文化艺术素养和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而且还要使他们愿意抓文化、喜欢抓文化、知道怎么样去抓好文化。

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真正放到重要位置。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鼓励、引导、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首先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

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

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

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

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公共健身设施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

形成"

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

的发展格局。

其次,鼓励农民参与,可以以区域为单位结成小组参加文化活动,并在合适的时间举行文化比赛及文化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文化生活交流的机会,也是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另一种形式。

另外,对于爱打麻将的人来说,村支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把打麻将变成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戒除金钱交易,不定期举行麻将比赛,奖惩制度可以以为村里做公益为主。

(三)要解决好设施保障问题,努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

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问题是乡镇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乡镇只有解决了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不足问题,才能使农村的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过去,政府在城乡文化一体化上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一些努力,如送文化下乡,文艺节目调演,举办各种比赛,到基层辅导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文化建设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城乡文化二元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农村应该与政府共同努力:

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

二是要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捐助。

如采取由政府发出倡议,然后由有关部门为捐助者建立功德碑、光荣册或在电视、报纸上进行宣扬等方法对企业或个人的捐助给予鼓励,使他们能够积极对文化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是要引导农村文化建设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对于乡镇公益性文化设施要允许进行一些非营利性的收费,以此补充其在经营过程中经费的不足;

对于群众性的业余文化团体,要鼓励他们进行产业化的运作和经营,以弥补政府补贴资金的不足,使他们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四)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在信息时代与城市接轨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发展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努力紧跟时代的潮流。

近些年,在农村,电脑的拥有率越来越高,但使用率却不高。

村支部应该采取适当措施:

一要请专业人员为各家各户对电脑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进行统一的培训;

二要建立本村网站,在网站上定期发布村里的一些事件及政府关于与农民相关的一些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建立讨论区,让大家可以交流和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三要鼓励大家从网上多看新闻,搜索创业致富信息及与农业相关的高产方法及信息,及时掌握天下大事;

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对于网络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当然这肯定是文明使用,大家也一定会成为新时代"

潮范儿"

的"

新"

农民。

篇三:

农村小康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2012年8月16日,我按照学院安排,来到抚州市广昌县甘竹镇,调查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际情况。

我们的调查采取数据收集、会议汇报与个别访谈的形式开展。

全面建设小康的概念一直在发展,我们调查的时间有限,只初步了大概情况:

广昌县全面小康建设现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以公共管理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解决此困难标本兼治的办法。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地基本状况

广昌县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部,武夷山西麓。

东邻福建省建宁县,南接石城县,西连宁都县,北毗南丰县。

居赣、闽、粤之交通要冲。

是抚州市的南大门,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发源地。

甘竹镇地处广昌北端,沿抚河溯源而上,是抚河源头盱江的第一镇,故有"

盱源首镇"

之称。

全镇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有耕地23000亩,山地80000亩。

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4700人。

该镇以特色农业产业比较明显,烤烟种植规模已达4018亩,产值600多万元;

果业以南丰蜜桔为主,有7000余亩的规模;

食用菌以茶薪菇为主,有1300万筒的规模;

粮食、白莲作物作为传统产业,其种植比较稳定,分别是18000亩和4000亩左右。

工业以香扇加工业为支柱,有大小加工企业(作坊)200多家,从业人数4000多人,产品出口西班牙、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产值8000万元。

其原材料主要是杂木,均来自于县外。

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主要特点

1.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2011年,广昌县第一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

粮食全年总产量达10.04万吨;

肉类总产量0.54万吨,增长

5.5%;

水产品产量0.41万吨,有一定增长。

农业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5元,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幅创近30年来的新高。

2.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近年来,广昌县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到达全覆盖,开展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县工作,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设置缴费档次和缴费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养老覆盖率有大幅提高。

2011年,广昌县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建设小康从农村社会发展的四项具体指标来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程度为100%,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

农村养老覆盖率达到27%,比上年大幅增长。

3.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收入增加,农民物质消费全面提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消费有大幅增加,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休闲旅游、保健等消费快速增长。

2011年,广昌县农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93元,比上年增加654元,增长32%。

其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87元,保持了稳定;

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229元,比上年大幅增加;

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为155元,比上年增长43%;

人均交通通讯支出为299元,比上年增长48%;

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145元,比上年增长74%。

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数达到42%,增加了17%;

饮用自来水的农户数达到56%,增加了15%,户外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农户上升11.7%。

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向高层次发展,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消费方式和结构更加现代化,居住环境更加美好,向全面建设小康迈进了一大步。

三、农村小康进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近年来农村小康进程加速推进,但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

1.农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按照全面小康的标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达6000元以上,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18项指标中,农民收入水平是权重最大的指标。

而广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保持稳步增长的势态,但绝对水平较低,2011年广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47元,扣除价格因素仅为3282元,离实现小康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广昌县支柱产业为特色农业和香扇产业,受经济影响较大,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潜力有限。

2.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仍然滞后。

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六大类指标中,农民生活质量占23%的权重。

而广昌县农民恩格尔系数长期在50%以上,2011年广昌县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1%下降缓慢。

虽然农村居民最近几年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较大提高,但是2011年占生活消费总支出比重为5.9%和6.1%,农民

文化娱乐支出比重更低,不足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

农民居住质量也有待提高,还有58%的农村居民使用旱厕,饮用井水的农户高达42%,部分农村居民户外路面是沙土、石板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3.农村劳动力素质急需提高。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体系中,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是仅次于农民收入的第二位重要的指标,占有12%的权重。

广昌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长期保持在7.2年,只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2011年的住户调查显示,广昌县农村劳动力中39%为小学水平,40%为初中水平,10.9%为高中水平,中专及以上仅占5.8%。

从这几年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情况来来看,人口素质的提高较为缓慢,一是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快,据2011年住户调查数据计算,广昌县60岁以上老年人占农村总人口比重达到10.6%,已经超过人口老龄化10%警戒线;

二是农村较高文化素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是农民工子女辍学现象仍然存在。

以上几大因素制约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瓶颈。

4.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标准不高。

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广昌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到达全覆盖,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大力推广实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目前仅27%的人参与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发展的短板。

要达到60%的覆盖率,仍需要大量的行政推动、政府投入和宣传引导工作。

四、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的建议

1.全面构造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建设是确保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的基础。

要加强科学发展,从生产与经营、政策与科技、农民与政府多方面努力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合力。

一是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支持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特色和优势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项目;

二是要积极利用好省外和省内劳务市场资源,促进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转移;

三是需要积极扶持与引导农民创业,增加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流动。

2.进一步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高。

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尽快使农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应充分发挥政府导向和市场参与,建

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引导资本进入农村发展,加快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