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72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一).doc

四年级预防艾滋病教案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5.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方式:

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

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

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

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

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如:

什么是AIDS(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的英文缩写)?

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的略称)?

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

等。

2.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可重点介绍两方面。

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

(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

(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

(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

(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

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

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

(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

(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

(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

(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

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

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

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

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3)母婴传播。

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

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

内容尽量具体,如:

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5.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

(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

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

(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

(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

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表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