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78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docx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全学期

主题班会教案

(一)

时间:

第2周

内容:

文明礼仪(问候)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问候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问候语。

  3.以正确使用问候语为荣。

4.知道向别人问候敬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问候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

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打招呼呢?

二、感知礼貌用语。

今天的礼仪小使者是小明。

早晨,小明起床从自己房间出来,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板书:

妈妈,早上好!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妈妈,早晨好!

妈妈,早安!

上学路上,小明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来,他怎么和问候奶奶的?

板书:

奶奶,您好!

如果是你,还可能怎么问候?

三、礼仪活动实践:

1、说说下列场合该如何问候?

A问声:

“您好!

B点头微笑/

C招招手。

D面带微笑静静的看着。

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看见熟人正在讲台上讲话,就面带微笑静静看着,而不是招招手、闻声“您好?

在图书馆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为什么一个小朋友看到同学迎面走来不问候“您好”而是点头微笑?

2、比比看,那个记得快

太阳升,早上好,

见面说您好、您早,

遇到老师忙问候:

“老师早上好!

老师对我点头笑。

晚上星星不满天,

爸爸加班才返还,

“爸爸晚上好,您辛苦了!

爸爸夸我长大了。

四、礼仪链接

听老师讲故事:

美的回声

一个孩子对着群山高喊:

“喂,你干吗?

”群山回应道:

“喂,你干吗?

”妈妈告诉孩子说:

“你对他说‘我们是朋友!

’,听听他会说什么。

”孩子又大声喊:

“您好,我们是朋友!

”大山回应道:

“您好,我们是朋友!

”孩子听了非常高兴。

妈妈说:

“孩子,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有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你。

五、课堂礼仪实践

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别人呢?

2、以组为单位排演课堂剧:

参观的客人来到我们班

板书:

问候

早晨好、晚上好、您好、辛苦了

 

 

 

主题班会教案

(二)

时间:

第3周

内容:

森林防火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学会本领,化险为夷。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火”的书籍、期刊、报刊杂志等,并加以研读。

2、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册或编一份防火宣传手抄报。

如:

“火”的可怕,“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设立主持人,四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

(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

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如:

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

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

4、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各种灭火设备知识及灭火方法,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

5、引领学生在校园内考察逃生路线,并制作逃生路线图和逃生路标。

评选出最佳路线图加以记分。

(四)逃生体验,增强意识。

1、逃生演练。

要求:

学生统一身着运动衣、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查看逃生路线。

5、在老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6、小结,评价。

谈谈收获与体验。

 

主题班会教案(三)

时间:

第4周

内容:

爱护森林,预防火灾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讲故事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

 

2、使同学们了解发生火灾时的一般特征。

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对森林火灾的一般理解。

2、归纳森林火灾的一般特征和学习防护森林火灾。

搜集从小爱森林、爱自然的名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火,是一种“神圣”的物质。

它,是一种大家最熟悉的东西,而且常常回接触它;可是,它有是一种对大家伤害最大的物质。

虽然做饭、炒菜都用得着它,可是你听说过火灾对森林的危害吗?

老师在早会时经常讲过它的危害。

报纸上已做过许多的批判。

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剖析森林火灾。

1、什么是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2、说一说引起森林火灾的各种原因。

⑴烧荒;⑵炼山造林;⑶烧灰积肥;⑷烧田埂;⑸烧秸秆;⑹林区内吸烟、乱丢烟蒂;⑺林区内野炊、烧烤;⑻林区内上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鞭炮;⑼林区内使用枪械狩猎;⑽进入林区的汽车漏火、喷火;⑾旅客和司乘人员乱丢烟蒂火种;⑿机械跑火;⒀雷击起火。

以上人为用火行为和自然灾害都会引发森林火灾。

3、森林火灾的危害:

⑴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本,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向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⑵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⑶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

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⑷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

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

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

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三、森林火灾的防范:

1、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2、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

3、严查严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4、防止火灾,爱护森林

四、爱森林故事会

1、指名说防火的故事。

2、说一说如何从小爱森林,爱自然

3、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五、巩固与延伸

1、看一个名人爱森林、爱自然的故事。

2、写一篇“爱护森林,预防火灾”的作文。

3、制作一期关于“爱护森林,预防火灾”的手抄报。

结束语:

有人说:

“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会一起死亡。

”也有人说:

“树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命的源泉,应该珍惜,应该爱护。

不错,树木提供给我们多少利益,若不是它,哪儿来美景欣赏;若不是它,哪儿来那么多白纸,;若不是它,哪儿来书橱摆放书籍;若不是它……

一棵大树能做成无数根火柴,可一根火柴却可以烧掉一片树林。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守护这绿色的家园吧,让森林永远昌盛美丽,永远欣欣向荣吧!

主题班会教案(四)

时间:

第5周

内容: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3、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

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

2、师述:

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

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小黑板:

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

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

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

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

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

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

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

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

(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师简介消防栓。

三、代表表演防火:

(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

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

2、总结:

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

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火灾?

发生火灾怎么办?

怎样防火?

打什么电话求救?

四.小组讨论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1、分组讨论:

设计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2、小结归纳消防安全标志的共同特点(线条简洁、图案清楚、目标显著、意思明确。

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图案,也可以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以图形与方向标志连用,醒目地指示文字所示的意义)

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消防标志。

4、交流点评。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六、总结

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

最后,祝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附件:

森林防火主题班会之防火标语集锦

1.护林木,不吸烟,文明就在你身边。

2.珍爱森林,放火于未“燃”。

3.防火,靠你,靠我,靠大家——人人有责。

4.身在绿海中,防火在心中。

5.冬春草木干,防火要当先。

6.一棵大树可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毁千万棵大树。

7.火苗背后就是荒漠。

8.森林,生命的起源;火灾,森林的终结。

9.关注森林防火,守护绿色家园。

10.少上一次山,少点一根烟,多一片葱绿,多一份平安。

11.防火必严,玩火必究。

12.星星之火别小看,疏忽大意可燎原。

13.绿色孕育生命,防火重于泰山。

14.星火可燎原,此处禁吸烟。

15.一份责任心,保住万重山。

 

主题班会教案(五)

时间:

第7周

内容:

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应当保护环境卫生。

  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环境卫生。

情感:

  1.喜欢卫生环境。

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反感。

  2.愿意保持环境卫生,以做到保持环境为荣。

行为:

  保持环境卫生做到:

(1)不随地吐痰;

(2)不乱仍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3)不在墙上涂抹乱画。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保持环境卫生以及怎样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难点:

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

  1.同学四一组互相说说:

  你喜欢在哪种环境里生活?

为什么?

  2.小结:

  整洁、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生活舒适;脏、乱、差的环境,有害健康,使人心情不愉快,生活不舒服。

过渡导语:

那我们怎样保持环境卫生呢?

  板书:

保持环境卫生

  二、学一学:

(对学生进行保持环境卫生的教育。

  1.小组交流:

  你去过街心公园吗?

你喜欢什么样的街心公园?

为什么?

  奶奶和小娟在街心公园散步,奶奶给小娟买了一个雪糕,小娟把纸剥下来后,你们猜她是怎么做的?

  小娟为什么要把纸扔到垃圾箱里呢?

  2.小结:

  街心公园是老人们锻炼身体,孩子们愉快玩耍的地方,应该特别干净、优美,千万不能随便丢垃圾、废物,那样会破坏环境的。

  3.小结:

  保持环境卫生是大家的事,人人有责。

环境卫生搞好了,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能使人精神愉快。

  5.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持环境卫生。

三、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打算怎样保持环境卫生。

  2.总结:

优美、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要靠大家去创造,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上涂抹乱画,从小养成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主题班会教案(六)

时间:

第8周

内容:

饮食卫生

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饮食卫生的要求,防止“病从口入”,保障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

怎样防止“病从口入”。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饮食卫生

   问:

饮食卫生指的是什么?

   (指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喝的注意卫生。

   那么我们的饮食卫生要注意些什么?

二、学习新知。

   问:

谁知道讲究卫生,我们的饮食卫生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

变质不吃

   (实物理解:

变质过期牛奶、饮料,发霉过期的月饼,腐烂的水果,变质过期的糖……) 板书:

剩饭菜加热

   问:

为什么剩饭剩菜要加热后才吃?

   (由于剩饭剩菜放的时间长了,或放在冰箱里,就有细菌,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如果不加热吃了就会生病。

   板书:

瓜果削皮

   问:

为什么吃瓜果要削皮才能吃?

   小结:

有的瓜果放在家里有可能会被蚊、苍蝇、蟑螂或老鼠叮、咬、爬过,它们都到过粪便或脏的地方爬过,并把各种病菌带到食物或瓜果皮上,我们不削皮吃了就会生病。

其次,瓜果有的要杀虫,农药会粘在瓜果皮上,人们吃了也会中毒、生病的。

   导语:

所以我们只有注意饮食卫生,才不会生病,才有健康的身体工作和学习。

有很多的疾病是因为我们不注意卫生,吃了不干净或变质的食物或喝了不干净的水而引起的,我们一定要防止病从口入。

 

主题班会教案(七)

时间:

第9周

内容:

法制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

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

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小结: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

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主题班会教案(八)

时间:

第10周

内容:

法制教育

一、教学内容: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

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

教学过程:

1.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主题班会教案(九)

时间:

第11周

内容: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

(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毒品都有哪些呢?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

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

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

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

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

“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

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

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

后来同学告诉他:

“你吸的是海洛因。

”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

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

“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

”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

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

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

“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

”,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

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

(提示:

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

他说:

“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

”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