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414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整理版).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

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

(1)在音乐的听觉比一

(2)班要稍微好一些。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总共6课,分别是《红灯停绿灯行》、《春天来了》、《音乐中的动物》、《五十六朵花》、《我们多快乐》、《月儿弯弯》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

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赏有《春之歌》、《大象》、《春天音乐会》、《跳圆舞曲的小猫》、《玩具兵进行曲》、《鼓和玩具》、《快乐的罗梭》、《苗家乐》、《小白船》、《摇篮曲》、《小星星变奏曲》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木鱼、碰钟)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五首。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即兴创造

(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创作实践

(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

(3)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2)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接派情绪的音乐。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红眼睛绿眼睛》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够与同学合作。

教学目标:

⒈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⒉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⒊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⒈教师提问:

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

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

⒉听音乐,做游戏。

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⒊跟着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⒈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⒉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行为:

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

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

 

 

《小蚂蚁》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

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

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

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起学过程:

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

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

“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

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

“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

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第一幅:

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

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

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

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

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

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

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7.表现歌曲。

《小雨沙沙》

(一)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

《小雨沙沙》、动:

歌表演《小雨沙沙》、画:

简笔画小雨点、种子、花、草等、讲: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敲: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唱、表演、敲、画、讲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

歌曲处理与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打击乐器、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跟老师做拍手律动。

2.师生问好。

一、基本训练

练声曲:

模仿小鸡、小猫、小鸭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老师创设情景a.(出示图一)小朋友,小猴子在干什么?

对,勤劳的小猴子在洗衣服,发出“刷刷刷刷0”的声音。

老师先请一位学生学小猴,然后请全体学生边做洗衣服动作边学它的声音,出示节奏:

(模仿)b.(出示图二)笨拙的小熊在玉米,它一边一边哼着小曲,请学生创编节奏,最后老师再出示节奏:

全班练,点到哪组那组练。

(创编节奏)c.(出示图三)小兔子坐在大树下听小熊一直唱这几句,忍不住叫了起来:

“我会唱歌呢,让我来唱:

“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师:

“让我们一起来学小兔唱”。

学生跟着小兔唱,出示节奏:

(音高练习)d.教师伴奏,学生拍节奏(感受乐曲)2.导入新课a.师边放欣赏带,边讲故事导入(出示背景图)

师提问后讲故事:

小动物们正唱得高兴时,风妹妹和春雨弟弟来了,风妹妹把绿绿的小柳树吹得摇摇摆摆,春雨弟弟“沙沙沙”地下起了春雨,滴落在嫩绿的小草、鲜艳的小花身上,地里的种子在努力地向上生长着……欢迎春天的到来。

b.揭示课题,播放录音歌曲《小雨沙沙》,要求学生边仔细听边想象春天下小雨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c.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后提问,种子在说什么话?

为什么?

d.带领学生唱读e.请学生用“噜”模唱f.学生跟音乐轻声的演唱歌曲。

g.师生对唱。

h..全班进行表演。

三.分组活动(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的?

告诉老师好吗?

1.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喜爱的方式:

演唱、表演、画画、乐器伴奏等。

2.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表演a.图画组:

这组同学运用图画的形式,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笔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话得真漂亮。

b.乐器组:

这组同学运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棒极了。

c.表演组: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风”、“雨”、“种子”,把春天的景象用动作表现出来,真棒。

e.歌唱组:

同学们用甜美地歌声演唱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春的世界。

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了这首歌曲,大家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四.小结:

学了这首歌,我们知道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水,现在就让我们带者愉快的心情,边唱边跳离开教室吧!

《小雨沙沙》

(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中声音的力度变化。

(2)通过图形普及线条的创意即借助不同的音源或体态动作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营造春雨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曲调简洁、明快、流畅的儿童歌曲。

旋律采用级进、同音反复、小跳、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全曲,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出小雨沙沙的声音,使用拟人化的歌词县的天真而富有稚气,充满儿童情趣,同时又向孩子们渗透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儿童成长离不开关爱的道理。

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彩笔及纸(每人一套),其他声源和打击乐(如:

报纸、水、矿泉水瓶、绸缎、三角铁、大镲)

教学过程:

营造氛围导入新课点击播放配乐动画“江南春色”(画面是由网络下载的水墨风格的Flash动画)。

提问:

“请小朋友欣赏一段春天的音画,你从画面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学生欣赏并回答(小河流水、柳树发芽、春雨声、燕子……)能认真欣赏,

并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

情感铺垫参与体验创造表演

师生交流师:

“在春天美丽的季节里,大地一派生机,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小朋友喜欢春天的那些景色呢?

”“你知道老师喜欢春的什么景色吗?

”学生之间交流并发言(花、小草、青山绿水…..)能积极踊跃的参与

歌词节奏模仿师:

“老师喜欢春天的小雨,它滋润着大地,它使种子发芽、小草变绿、花儿盛开,我们应该感谢春雨带给我们这么美的景色。

点击出示《小雨沙沙》歌词教师按节奏读词。

(谱例)

mp

小雨沙沙

24mfmp

▼▼▼▼▼▼

x  x|x  x|xx  x|xx  x|

小雨小雨  沙沙沙沙沙沙,

mfmp

         ▼▼▼▼▼▼

x  x|x  x|xx  x|xx  x|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mf

xx  x|xx  x|x-∣       哎哟哟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出土,

xx  x|xx  x|x-∣

哎哟哟我要发芽。

哎哟哟我要长大。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及强弱变化并拍击节奏。

体验节奏及音的力度变化。

能准确地听辨感受音的力度变化,正确的模仿节奏。

学习歌曲  歌曲演绎

(1)点击播放《小雨沙沙》的Flash动画,(师)“你能想象到春天沙沙下小雨的情景吗?

(2)课件出示谱例并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模唱旋律,并在第二遍时加入歌词轻声演唱。

(3)教师指导学生歌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师)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种子渴望成长的心情?

(师)小雨沙沙的声音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

⒈分三组学生进行创编表演,教师讲解布置每组的任务,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并创编。

⒉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创编。

⒊分组汇报展示,师生评析。

一组:

小雨小雨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  雨水真甜   我要发芽

二组:

双手十指颤抖表示下雨,身体与手向上伸展表现种子发芽……

三组:

抖动布—风,大镲轻击—雷,抖动纸条—下雨,三角铁的振音—种子说话……

学生初步欣赏全曲。

学生用La模唱主旋律,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直接唱歌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并运用高位置的声音及不同的力度变化来表现歌曲。

一组:

用彩笔在纸上创作图形谱或简单线条表现歌曲内容。

二组:

即兴创编动作,表现歌中的角色。

三组:

根据教师提供的音源物体和打击乐即兴创作音响片断表现歌曲的意境。

能够感受歌曲的情绪及力度变化。

能够较为准确地模唱歌曲旋律,正确地掌握歌曲节奏。

能够用较优美声音演唱歌曲,歌唱力度运用恰当。

能够积极参与并合作创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表现力。

⒋全体展示:

音画《小雨沙沙》

一组的画用投影展示,同时其他两组表演。

学生完整的参与歌曲演绎。

  (师):

“同学们,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生动的演唱并表演了歌曲《小雨沙沙》。

春天是美丽的,你们就像春天一样!

 

《咏  鹅》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咏鹅》

2、结合歌曲旋律模仿鹅的不同姿态,并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的:

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现象——悠闲自在。

从视觉、听觉和情感上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不但能够吟《咏鹅》、能唱《咏鹅》,还能画出自己心中的《咏鹅》。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导入——

师:

今天老师呀!

先要给大家猜个谜语,听好了“红帽子,白围脖,走起路来摇又摆”打一种小动物。

(答)

师:

对了!

这“大白鹅”就是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那我们就得先了解它,在坐的小朋友对鹅的生活习性有些怎样的认识哪?

谁来和我们聊聊……

师:

小朋友说的真好!

老师都为你们知识的丰富感到高兴,刚才老师用一个简单的谜语来描绘了鹅的外形,你们知道还有用别的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鹅吗?

(答并朗诵)老师复读一遍并在黑板上画出鹅的形象。

师:

老师这里有这首古诗的朗诵及画面,请大家一起欣赏。

(播放影像资料)然后全班齐颂。

师:

大家觉得鹅是怎样的小动物?

(可爱、憨厚、笨重、叫声……)我们跟着音乐来模仿一下鹅的动作吧!

(学生自由的在原地进行模仿,教师用钢琴给出《咏鹅》的旋律)——(请学生模仿不同身份的鹅,如:

鹅妈妈、鹅爸爸、小胖鹅等,同时反复的给孩子灌耳音)

三、新歌教学:

师:

同学们跟着音乐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

老师刚才给你们伴奏的旋律就是作曲家叔叔为《咏鹅》配的曲谱,怎么样?

好听吧!

我一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你们非常想学,哪我们开始吧!

1、教师范唱。

2、跟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3、模唱法教学。

四、歌表演:

师:

现在我们又会模仿鹅的动作,又会演唱《咏鹅》,我想给大家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边唱边表演,你们能完成吗?

(答)师生一起表演

师:

下面老师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请每个小组模仿一种鹅的形态。

然后推举一位同学来表演,在他表演的同时呢请这组的同学把你们所表现的鹅的形态画出来,看哪一组表演的最要、画的最好。

<贴画>(自由讨论)

(表演)表演的同学结束后站在台上不要走。

 

师:

同学们做的真是太棒了,可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表演的鹅啊忘了他们的小组在那里了,我们怎么来帮助他们呢?

(答)

师:

我有一个办法,因为我们每种鹅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用音乐来表现出来,是那种鹅,就请那一组小朋友站起来欢迎他。

 五、全课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和“大白鹅”做了好朋友,我想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这个朋友,那么我给你们留个开外作业,回家找一找还有没有与鹅有关的诗或者是儿歌,下节课我请你们再来表演。

 颂《咏鹅》

 (有画面、有音响、有诗韵)

 

《音的强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片断《暴风雨》,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

2.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小小的船》,从中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并陶冶美的情操。

3.认识铃鼓,学会铃鼓的敲击方法。

4.能按拍手声的强弱找出小铃在哪里。

[课时安排]本课用3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

欣赏《暴风雨》;音的强弱。

第二教时:

复听《暴风雨》;学唱《小小的船》

第三教时:

游戏《小铃小铃在哪里》;踏点步。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感受、听辨、模唱出强弱不同的音(回声)。

2.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中强音和弱音表现的音乐形象。

二、突破口 

通过找一找生活中能发出不同强弱音响的一对实物进行比较作为入门,进而在欣赏中听出音乐中的强弱部分。

音的强弱对学生来讲是个新名词,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音响帮助学生理解音的强弱。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听辨出乐曲中的强弱和初步理解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第一教时教学内容:

1.欣赏《暴风雨》;

2.音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问好与练声

三、看图辨别,说出强弱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

下雷雨时的雨声哪个弱?

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四、欣赏《暴风雨》。

1.请学生看图片,想像将是一场什么雨?

2.请学生讨论:

暴风雨是怎样的?

 

3.欣赏前提出问题:

①乐曲中那部分音响强②乐曲中那部分音响弱?

4.第一遍欣赏:

请学生说一说,并想象它们各表现了什么?

 

5.告诉学生强的音用“●”符号表示,弱的音用“○”

五、儿歌:

《回声》

1.教师用“●”音模仿对着高山喊,学生用“○”音模仿山谷回声作回答。

 

2.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回声练习。

3.看图敲节奏,指导学生学会铃鼓敲击方法后,让学生用铃鼓敲2/4拍“●” “○”,用三角铁敲3/4拍●○○,敲击时,配上《十个手指头》,《小小的船》音乐。

六、师生告别,下课。

教学反思:

 

 音的强弱是音乐要素之一。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对音的强弱概念常常会说成响,轻教师要在直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强、弱新知识,并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强、弱不同效果。

 

第二教时教学内容:

1.复听《暴风雨》

2.学唱《小小的船》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发声练习

练一练:

U和O 

三、复听、《暴风雨》

1.请学生再一次欣赏《暴风雨》,谈谈感受?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