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70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施工员必须至少按两个人定点配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否则技术标不可行。

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 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的进度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XXX土地整理项目一标段。

2、建设地点:

XXxxxxxx。

3、建设规模:

XXxxxxxx

4、计划工期:

150日历天。

5、招标范围:

经批准的施工图范围内涉及本次工程量清单表中所包含的项目全部内容。

二、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丘陵多成馒头状,多数由页岩和泥岩组成,相对高度在20-60米之间,丘坡平缓,土层较厚,另有方山状丘陵,丘顶砂岩覆盖,其下砂岩、页岩重叠,丘坡成台阶状。

各丘陵之间为冲沟和谷地,稻田密布。

项目区地貌以构造剥蚀地貌、侵蚀堆积地貌组成,地表丘陵错综起伏,主要形态为馒头状丘陵。

丘陵间冲、沟、塝、坳、沟谷纵横切割。

2、气候条件

项目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日照较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041.1毫米,平均日照1275.4小时,从热量和雨量等气候条件的情况看,能满足两熟制作物和果桑等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要求。

3、对外交通条件

目区地理位置优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有贯穿项目区的公路,村与村之间都有机耕道连接。

但全区道路路面路况较差,大多为土质路面,下雨时村民出行非常困难,急需整治。

4、电力基础设施状况

目前全镇农村电网已改造完成,改造后村组相互通380伏、220伏电源,农户用电普及率100%。

区内的电网密度高,土地整理所需电力可以得到满足。

三、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XXX土地整理项目一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业主提供的《XXX土地整理项目一标段施工设计图》。

3、符合国家《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TD/T1041-2013的规定。

4、四川省现行的施工和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和关于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文件、图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5、我公司自身的技术力量、机械装备情况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

6、现场踏堪的实际情况。

第二章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一、施工总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条件,进行本工程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布置。

在具体布置中,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条件,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确保各施工时段内的施工均能正常有序进行。

同时尽量少占耕地,对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临建设施布置原则上力求合理、紧凑、厉行节约、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确保施工期间各项工程能合理有序,安全高效地施工,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总体布局

项目区的工程建设主要包括:

土地平整、道路工程和灌排渠系的建设。

根据项目区的主要矛盾,结合当地生产传统和习惯,在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情况下,对工程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置。

首先进行土地平整,通过对旱地进行坡改梯,薄改厚建设,改善土壤条件;对水田进行田块归并,切小并大,进行标准化格田建设,针对项目区多冬水田的实际,对其区域内的水田田坎进行防渗硬化处理,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其次改善交通,排灌条件,通过道路的整修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习惯;修建旱地蓄水池,完善三池一蓄的配套,做到引水有渠,灌溉有水,沉砂有凼;修建水田灌排设施,进行抬水闸、制口、交通桥农田配套;在项目区修建连接各主要居民点的田间道路,进入田间的耕作路与主要田埂结合,构成项目区交通网。

在工程布置上,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和田块内部坑塘,布局排灌系统,并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灌排结合和灌排分设方式,布置输排水渠道;二是以发展水田灌溉为主,因地就势,布置主要输水渠道,发展自流灌溉;三是结合当地的公路规划,建设项目区骨干田间道路交通网,完善项目区内交通网络。

(1)、田块的划分与沟、路、渠的配置是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关系。

田块由各级沟、路、渠系分割围成,田块的大小是考虑机械化作业的功效和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沟)控制范围两者的统一。

项目区土地平整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平梯田,梯田的田面宽度根据具体的坡度决定,确定田面宽度要考虑最大土地利用效率及耕作方便。

(2)、项目区的灌溉排水采取地面格田灌溉的形式。

项目区的地形对排水是有利的,可实现自流排水,因项目区呈狭条形,且地形坡度比较均匀,所以,项目区只布设一级排水沟,即排水沟一级,与渠道为相邻布置。

(3)、道路工程布置。

项目区道路工程主要包括田间道道和生产道工程。

道路总体布置应根据其等级与功能,统筹规划、远近期结合、合理布局。

具体布置时要与农田水利建设、乡村规划相配合,同时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选线,保持其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方便生活生产,充分发挥和提高道路的总体综合效益。

主干道要与外围交通体系衔接,支道应通达各村民小组,生产路要能方便人畜出入。

项目区主要交通干道已经形成,工程主要是对现有的道路进行修整,完善相关设施,形成项目区的完整交通网络。

1、土地平整布局

按、照土地平整的相关要求,结合骨干渠道,道路的走势与高程,分坡度选择不同的田面宽度,并以田块为单位进行土地平整。

进行旱地坡改梯、薄改厚建设,旱地一般修建在地面坡度>5º的坡地和水资源条件不好的地方,全项目区旱地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形成瘦薄型土壤,需要布置薄改厚、坡改梯,根据不同坡度,规划田面宽度为3-5m,土埂高度为1.0m左右。

土地平整采用深翻深啄,凿高填低,增厚土层,降缓坡度,建成水平梯田;梯地田埂以土埂为主。

水田平整和制埂结合灌排沟渠的布置,并满足田间灌水和排水要求,归并原有田埂,切小并大,按照规划设计重新制埂,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土埂制埂要求:

清除表土,平地筑土埂,发展水稻种植。

沿渠方向长每7-9m制1埂,埂顶宽30cm,田坎高度为1m,水田长度一般结合梯地宽度而定,当水田长边超过80m时,顺渠向筑1腰埂。

2、田间道路布局

道路布置原则是尽量和项目区外道路衔接,同时为方便生产,考虑附近村庄的道路情况,以满足交通运输,农机行驶和田间生产及管理的要求。

项目区共涉及田间道、生产路两种道路建设。

主干道与外界交通连接、农产品运输等服务,另外改建田间道,均为宽3米水泥田间道,新建生产路形1.2m宽,形成项目区的交通网络。

路面设计高程视地面实测高程而定,纵向坡度与原地面坡度相接近,大致控制在0.3%~0.5%范围内。

3、农田水利布局

旱地灌溉工程:

由于项目区坡地以馒头山为主,数量多,分布广,而单座山丘土地面积较小,耕地分散,发展灌渠有一定困难,目前当地以发展微型蓄水设施为主要解决方法。

农田排灌工程:

该项目区降雨丰富,水田灌溉排水是水田整理的主要矛盾,因此项目区水田整理以完善灌溉排水渠系为主,发展自流灌溉,通过完善排灌渠系,达到旱能灌、洪能排的灌排结合的完整水系,彻底改变现有水田有灌不能排和串灌串排的现状。

项目规划采取改建为主、新建为辅的布置原则,塘、池、渠相结合的方案来解决灌溉和排水。

渠道以现有工程位置为基础进行改建、配套,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另外在没有灌排设施的区域布置新建渠道,使项目区内的耕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耕地。

根据实地情况。

4、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⑴、施工供水、生活用水

施工、生活用水可直接从附近居民点拉取,水量、水质均可满足施工、生活需求。

⑵、施工供电

渠道及建筑物施工为自备电源,管理区、生活区用电可从附近的电网架线到工区即可。

配120KW柴油发电机组3台(1台备用)。

⑶、通讯

项目经理部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作为对外联络通讯工具。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及质检负责等主要管理人员均配备手机,方便联络。

另外配备对讲机,便于场内施工管理和指挥调度。

5、场内施工道路

⑴、对外交通

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有贯穿项目区的公路,村与村之间都有机耕道连接。

但全区道路路面路况较差,大多为土质路面,下雨时村民出行非常困难,急需整治。

因此对外交通道路较为便利。

⑵、场内施工道路

场内施工道路主要利用田间道路,采取和永久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区原有田间道路的基础上,对现有主要田间道路进行平整、取直、铺设砂石硬化,作为施工道路。

6、砂、石料及拌和系统布置

本工程砂拟外购,碎石、块石、条石、石板自行开采生产,砼设置移动式拌和站生产。

⑴、砂、卵石料系统

工程所用砂、卵外购,外购的砂、卵自砂场购买后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各临时堆料场和各施工工作面。

一般据施工需要堆放于施工工作面附近或直接铺设。

⑵、条、块石料场

本工程由于砌体施工分散,条、块石用量不集中,主要采用随用随运。

条、块石料堆放于石料场附近空地上,占地300m2。

⑶、碎石、块石条石、石板系统生产工艺流程

碎石、块石、条石、石板从甲方指定的料场开采。

①、料场机械配置

PC-200反铲挖掘机:

1台

ZL-40装载机:

1台

小型自卸汽车:

6辆

QZ-100支架式潜孔钻:

3台

手风钻:

3台

20m3/min电动空压机:

2台

PEF250×400型颚式破碎机:

2台

②、碎石、块石、条生产工艺

在进场以后,就着手对料场覆盖层进行清理,内容包括草皮、树根及风化层,然后用高压水冲洗,弃碴于指定位置,做好弃碴防护工作。

a、条石、石板开采方法

首先,在清理后岩面上画线,然后布孔,采用手风钻钻孔,进行小药量减弱松动爆破,把预定开采的岩块从山体上解割出来,再根据条石规格划线,以人工打钢楔的办法逐块劈裂而成,然后人工修边、凿面,直至达到技术要求。

b、毛、块石开采

拟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方法进行开采,在爆破后料堆中选择较大且有基本平行面的块体进行人工修整作为块石,其余部分作为生产骨料的毛块(片)石直接利用。

采用QZ-100支架式潜孔钻钻孔,毫差雷管导爆管进行梯段爆破。

,计划3天爆破一次,考虑到石料的利用率,每次爆破石方约为1200m3。

抛填用块石和砌筑用块石经人工挑选装车后,用小型自卸车分类堆放于块石储料场。

c、碎石加工

小块石、片石通过小型自卸汽车运输至碎石破碎场破碎,碎石生活工艺流程如图:

碎石生产工艺流程

⑷、混凝土拌和系统

因砼施工分散,拌和系统均拟采用移动式布置,配置4台J-350拌和机,在拌和系统旁边设临时堆料场。

砂浆拌和系统

⑸、因砌体施工分散,砂浆拌和系统均拟采用移动式布置,配置5台SH100型砂浆拌和机,在砂浆拌和系统旁边设临时堆料场。

⑹、砼系统生产工艺流程

本工程砼浇筑点较为分散,不设固定拌和站,拟设置移动式拌和站。

砂、碎石据需要临时从堆料场取料堆放于拌和机附近,水泥据施工用量自水泥仓库用小型自卸车转运到拌和机附近,水用水车运输储存于水箱中备用。

电源由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供应。

砼配合比由有资质的实验室根据砼设计标号和施工所用材料反复试验确定,施工中据此确定配合比。

所有用于拌和砼的材料应据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重计量,水的用量尚应据骨料的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砼应拌和均匀,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能。

砼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7、施工辅助设施及仓储系统

7.1、施工辅助设施

⑴、工地试验室

布置在项目部旁边,配备砂、石含水率、土工试验、砼养护、测试仪器,安排专职试验人员进行试验,采用砖瓦结构,建筑面积20m2。

⑵、钢筋加工厂

布设于1#营地,占地面积50m2。

⑶、木工厂

设于1#营地,占地面积50m2。

⑷、机械停置场、机械检修场

机械据工程施工需要停放于各施工点或施工工作面附近,并设人员值班看守,不设置专门的机械停置场地。

在各营地附近空地设置场地。

同时在1#营地附近空地设置机械检修场,占地100m2,并搭设35m2简易砖房作为检修车间,进行工程机械的故障检修。

⑸、预制场

①、预制场地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条件及交通桥布置特点,拟将预制场地和渠道预制板厂设在一起。

对场地表面松土先进行碾压密实,并予以平整后浇筑砼基础,同时根据地基土质及气候条件,在四周布置排水沟。

②、立模及钢筋的铺放

a、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立模,支撑用槽钢、方土及支架管组合支撑。

b、钢筋绑扎的位置要求准确,我们采用砼侧模上按钢筋曲线座标定位画线;在铺放钢筋时,尽量减少电气焊使用次数。

c、所有准备工作结束后,应由质检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砼浇筑开仓证,才能浇筑砼。

③、砼浇筑(见后砼施工技术)

⑹、工地值班室

各营地和项目部各设值班室1个,建筑面积10m2。

施工现场依实际需要设置移动式值班房,为防雨布简易结构,面积为8m2。

7.2、仓储系统

⑴、水泥仓库

在各施工点均设置,储存水泥能力按照30t考虑,占地面积40m2。

⑵、综合仓库

设置于1#营地民技工宿舍旁,主要堆放五金、塑料、土工布和水泵等小型机具,占地100m2,其余施工点亦设置小型综合仓库,每个仓库为40m2。

本工程水泥用量不多且水泥购买方便,主要考虑随运随用,仅在砼和砂浆拌和点附近设临时堆场,但应注意垫高堆放,同时注意覆盖(用彩条布)。

8、办公生活福利设施

⑴、项目部

具体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占地面积为350m2,设置宿舍、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卫生设施,作为工程管理人员生活、办公用地。

房屋结构采用砖瓦房。

⑵、民技工宿舍

采用简易砖房,分5个营地布置。

⑶、卫生设施

生活区内设置澡堂、厕所等卫生设施,厕所设化粪池,每施工点建筑面积分别为20m2和20m2,共160m2,均拟采用简易砖房结构。

9、临时设施和施工布置图

具体平面位置见施工布置图附后。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前期准备

本工程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准备,并积极与业主配合,完成本施工区域的政策处理以及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等,一切抢前抓早,争取主动。

⑴、组建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全部到位,落实分工协作关系,及职责范围。

⑵、组织技术力量,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研究,摸清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有关地方性法令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总体规划及措施。

⑶、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测量控制点的技术交接,校核控制点测量成果。

报批监理工程师。

⑷、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有计划分批分期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对进场设备及时调试和保养。

二、测量放样

⑴、平面轴线的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基准点,用TDJ6E经纬仪放出施工控制轴线,按照设计图纸放出相关控制轴线及控制点等,并确保其满足施测精度,在施工时应保护好全部控制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点,对主要轴线点打设保护桩,使万一原点破坏时也能很快恢复,几条主要轴线测定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并认可后方能继续施工。

⑵、高程的控制

利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在工程区域内不易破坏的位置分别打设钢管桩作为临时水准点,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到临时水准点,对所设临时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闭合调差,并定期进行校核,以该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时的高程控制。

⑶、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原则

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且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复测、视线好的地方,并浇好砼基础保护,同时设置好保护桩。

⑷、测量放样人员组成

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拟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并配备2~3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

⑸、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拟配备TDJE经纬仪1台,S3水准仪2台,50m钢尺2支,水准塔尺4根,放样花杆6根,并根据需要从公司调用。

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标志牌工程。

一、土地平整工程

根据《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土地平整工程实施后应保证土层厚度达到40厘米以上,土壤耕作层25厘米以上,整理后田面坡度小于10度;因地制宜,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

田坎施工时首先对基础进行夯实,土坎施工时分层回填碾压夯实达到密实程度,每层厚度为30cm。

1、土地平整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格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格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

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

→→交工验收

表土耕作层加覆→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

2、施工技术要求

⑴、土方开挖,并就近堆放以便回填,部分厚度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应采用浅孔爆破松土的方法增加厚度;

⑵、土石方开挖完成后进行土埂填筑,筑埂应按《施工设计图册》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筑埂的土石方必须人工分层夯实,并保证填筑断面稍大于设计断面,经校核无误后再进行修整,从而保证边坡美观;

⑶、完成以上步骤后再对梯地内进行土石回填,土石回填要保证不破坏土的结构层和耕地质量。

⑷、施工中遇到有田间田坎中零星树木应就近移栽。

项目区土地平整强度除受地形地貌、灌溉水源和灌排水系情况的影响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向。

尽可能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自流灌区的地形要求、土地利用方向、农田耕作、灌溉排水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等要求,本项目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旱地整理(含荒草地)、格田整理、水田田坎硬化等。

3、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

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邀请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田块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应及早进行协调,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⑵、旱地坡改梯

梯田梯地地面坡度一般在20°以内,耕作历史悠久,表层土性熟化且质优,耕作层土层相对较薄。

整理应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进行,在归并田块的同时,对田块内的局部高岗削高填低,在田块内部做到挖填方平衡。

地面坡度一般在15°以内,耕作历史同样悠久,表层土性熟但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不足。

为防止水土流失,这部分旱地应根据地形、地貌采用坡改梯整治,按地面坡度确定田面宽度,削高填低,逐级平整,在田块内部做到挖填方平衡。

这部分旱地表层土十分可贵,为不降低这部分土地的质量,在坡改梯时,应将表土剥离堆放在一旁,再进行坡改梯工程,待梯台成型后再将表土还原,覆盖到耕地表面统一平整,这样可不降低耕地的表土质量。

项目区坡改梯根据《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规定,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按三个坡度级进行坡耕地整理:

6-10°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梯地,田面宽度不小于5m,平均宽度10m;11-15°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梯地,田面宽度不小于3m,平均宽度6m;16-20°坡耕地改为5°,田面宽度不小于3m,平均宽度5m;21-25°坡耕地改为10°,田面宽度不小于3m,平均宽度4m;项目区梯田梯地田面宽度规划在3-10m之间,旱地坡改梯改造后的耕地要达到耕作土层厚度0.40m以上,表土耕作层厚0.25m以上。

坡改梯制埂高度按坡度确定,一般采取窄梯矮埂,埂顶宽30cm,埂坎坡度70°,坎高不大于150cm。

⑶、水田格田整理

本次正整理将项目区地形条件较好的101.10亩水田进行标准格田化整理,削高填低,切小并大。

格田内相对高差不应超过±3cm,田面纵向比降应为1/300-1/500。

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田埂底宽0.50m,顶宽0.30m,高0.30m。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25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格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

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⑷、水田田坎硬化

由于项目区水田多为冬水田,此次施工将2504.82亩的水田进行田坎硬化处理。

田埂基础用M7.5浆砌砖砌筑,厚度为0.24m。

埂体用厚0.12m的M7.5浆砌砖砌墙,采用1:

0.2的边坡比,埂顶用0.24m的M7.5浆砌砖砌筑。

主要工程量见表4-3.

水田田坎硬化,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应水面抹灰。

要求到达坎面结实、平整,防止水土流失。

其砌筑、抹灰的施工工艺如下:

①、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验槽→夯实→砌砖→抹灰→开挖边坡回填夯实→外观检测、放水检验→交工验收。

②、砌筑控制要点

浆砌砖的砂浆为M7.5,有试验配合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验报告,砂浆应在砌筑现场随机抽取。

A、组砖方法

组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砌体宜采用三顺一丁砌法。

B、排砖撂底

按设计要求按测量放出轴线,采用干砖排砖撂底,以砖的模数按测量放线,标出位置尺寸进行排砖撂底,在保证砖砌体灰缝8~10mm的前提下全盘考虑排砖撂底。

C、选砖

砖砌前应选择规格一致的砖。

D、盘角

砌筑砖砌体前应先进行盘角,每次盘角高度应以3~5层砖为宜,盘角要及时、准确地用吊线及靠尺检查。

E、挂线

采用双面挂线进行砌筑。

F、砌砖

砖砌体的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砌筑时必须采用上口线,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进行作业。

操作方法:

砌筑时,砖应充分浸水后使用,首先应将灰打匀、打平,砖要放平。

垒砌时一定要跟线,左右相邻要对平,注意做到:

“准确的尺码边角正,浆满缝直墙面平”。

水平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在10mm,但不小于8mm,清水墙严禁半分头集中砌筑或出现三皮砖及其以上的通缝。

砖墙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组砌形式,应根据砌筑部位的受力性能而定。

G、留槎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及其楼梯间应同时砌筑。

如不能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实心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临时间断处如留斜槎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设直槎,但必须留阳槎,并设置拉结筋。

H、砌筑砂浆应严格把关,灰缝饱满,墙体必须平直,砌后须养护3天以上。

③、水泥砂浆抹灰技术措施

抹灰时,为避免出现裂缝,并使抹灰与固层粘结牢固,抹灰厚度需加以控制,且需分层施工。

分为底层和面层,对面层质量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施工时要做到表面平整,无裂缝,颜色均匀。

以满足质量和美观需要。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⑴、本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

排灌渠、山坪塘、囤水田、蓄水池、提灌站及其配套建筑物工程。

⑵、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a、山坪塘土方工程施工,宜在放水后开始进行。

土方回填应进行土料选择,然后填土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