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508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步步高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必修1 第10讲文档格式.docx

2.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

B.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答案 C

解析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A正确;

据图可知,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正确;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色素吸收光能增强,光反应增强,C3还原加速,叶绿体中C3的量将减少,C项错误;

叶绿素b主要吸收420~470nm波长的光,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所以此波段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正确。

题组二 分析光合色素的元素组成与作用

3.(2013·

新课标Ⅱ,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解析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由于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色光,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

4.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三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所示),他得出光合作用强度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答案 B

解析 普通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散成不同色彩的光,在图(b)中由左到右是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分布,好氧细菌分布在氧气浓度较高的环境中。

图(a)中,好氧细菌分布多的地方,氧气浓度高,氧气来自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因此好氧细菌的分布也体现出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故B项正确。

归纳提升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分析

(1)光照:

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

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

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子变黄。

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子变黄。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及过程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

思考 

(1)普利斯特利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答案 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

(2)萨克斯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是什么?

答案 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为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实验组是遮光处理组,对照组为曝光处理组。

(3)写出鲁宾和卡门实验的设计思路。

答案 H2O+C18O2―→植物―→O2;

H

O+CO2―→植物―→18O2。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

CO2+H2O

(CH2O)+O2。

(2)过程

[思维诊断]

(1)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均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

(2)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2011·

浙江,1A)( ×

(3)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2012·

北京,1B)( ×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是暗反应进行的前提( √ )

(5)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都迅速增加(2009·

海南,15B)( ×

(6)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009·

安徽,1B)( ×

题组一 分析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

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

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

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

解析 Y1和Y3是O2,Y2和Y4是18O2,因此Y2的质量大于Y3;

④中小球藻中含有(CH

O)的有机物,而①中小球藻含有(CH2O)的有机物,故④中小球藻质量大于①中的小球藻质量;

④和②中的水都为H

O,且含量相同,因此质量相等;

在试管①和②中原有质量相等的情况下,②中释放出的是18O2,而①中释放出的是O2,故剩余质量①大于②。

2.(2013·

海南,10)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a、b和dB.a、c和e

C.c、d和eD.b、c和e

解析 部位c、e被锡箔纸遮盖,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a部位为黄白色,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加碘液不会变蓝。

体会探究光合作用历程的实验方法

(1)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利用了对照实验,使结果和结论更加科学、准确。

①普利斯特利:

缺少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

②鲁宾和卡门:

相互对照,自变量为标记物质(H

O与C18O2),因变量为O2的放射性。

③萨克斯:

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照(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因变量为叶片的颜色变化。

(2)萨克斯在做实验前,把绿叶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段时间,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如果不进行该步操作,结果可能会变为遮光处也出现蓝色,因为其中的营养物质没有被充分消耗掉。

(3)应用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装置和萨克斯的实验处理方法可以验证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在实验时应注意对植物做饥饿处理。

题组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

3.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促进③与C5的结合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H]、ATP、CO2、(CH2O)、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C3化合物还原过程中需要ATP,CO2固定过程中不需要ATP。

4.

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③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

C.在③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④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

D.④中进行的反应使ATP进入糖类等有机物中

解析 ①和②分别表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③为基粒,其上分布着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和酶;

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进入④叶绿体基质中,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和能源物质ATP;

ATP水解后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而非直接将ATP转移到有机物中。

5.(2014·

福建,26)氢是一种清洁能源。

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

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

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计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

B组>

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和。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答案 

(1)类囊体薄膜 

(2)促进 添加CCCP的完全培养液 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 (3)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为H2,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有机物生成量减少 (4)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解析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a等光合色素捕获光能的过程属于光反应过程,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故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A组为对照组,产氢量:

A组,说明缺硫能促进莱茵衣藻产氢;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研究CCCP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时,可将自变量设置为是否添加CCCP,研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时,可设置完全培养液和缺硫培养液进行对照,而既要研究CCCP和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又要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可设置如下四组实验:

完全培养液

缺硫培养液

添加CCCP

添加CCCP的完全培养液

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

不添加CCCP

不添加CCCP的完全培养液

不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

(3)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产氢则意味着部分[H]转变为氢气,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会使暗反应产生的有机物减少。

(4)由题干中信息“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可知,氧气能够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题组三 分析条件骤变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6.(2014·

新课标Ⅰ,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

解析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说明绿藻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用黑布遮光后,改变了绿藻光合作用的条件,此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光反应的产物O2、ATP和[H](即NADPH)停止产生,所以A、C、D项所叙述现象会发生;

光照停止,暗反应中C3还原受影响,C5减少,CO2的固定减慢,B项所叙述现象不会发生。

7.(2013·

重庆,6)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解析 水的光解、O2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中,A项错误;

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B项错误;

t3→t4,暗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促进了光反应,C项错误;

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类囊体薄膜上ATP合成受阻,ATP含量减少,ADP和Pi含量升高,被还原的C3化合物减少,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项正确。

8.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做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

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必须先读懂两条形态相似、变化相反曲线的意义,运用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规律审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做出选择。

题干提示两条曲线是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因此,紧扣C3和C5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出发点。

早上有光照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C3被还原而减少,C5则增多;

傍晚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C3增多,C5则减少,所以m表示C3,n表示C5。

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光照而不是温度,11~15时光合作用最大的限制因子不是光照,而是CO2。

思维建模

模型法分析物质的量的变化

特别提醒 

(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

(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H]和ATP含量变化是一致的。

考点三(实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1)提取:

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实验步骤

(1)提取色素:

称取5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在研钵中加入少许SiO2和CaCO3、10mL无水乙醇,迅速研磨并用单层尼龙布过滤。

(2)制备滤纸条:

距剪去两角的滤纸条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色素分离

(5)观察结果

(1)为什么需要选用新鲜绿色的叶片做实验材料?

提示 新鲜绿色的叶片中色素含量高,从而使滤液中色素含量较高,实验效果明显。

(2)为什么滤液细线要重复画,且线要细、直?

提示 重复画线是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滤液细线要细、直是为了防止色素带之间出现重叠。

(3)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提示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会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验失败。

题组一 绿叶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分析

1.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试剂

无水乙醇

CaCO3

SiO2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表格中各种试剂的作用,然后再分析每位同学所加的试剂。

其中乙同学操作完全正确,其他同学与该同学进行对比,分析缺少的试剂并根据该试剂的作用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无水乙醇为提取剂,色素提取过程不需要水,若加入水会使色素提取液颜色变浅;

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CaCO3能保护叶绿素分子。

甲同学由于没有加入提取剂无水乙醇,所以提取液中不会出现色素,色素分离的结果是②;

乙同学操作正确,色素分离后得到的色素带有四条,与④情况相符;

丙同学由于未加CaCO3,所以叶绿素含量减少,所得到的色素带中两条叶绿素带比正常的色素带要窄,对应①;

丁同学由于未加SiO2,导致叶片研磨不充分,最终导致各种色素的含量均减少,对应③。

2.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C.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D.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解析 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SiO2可使菠菜叶研磨充分,CaCO3可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未加入SiO2和CaCO3时,会发生甲、乙图示的现象,A、B正确;

丙图中色素含量基本为零,可能是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的结果,C正确;

丁图显示含量最高的是叶黄素,实际上正常绿色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多,D错误。

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二氧化硅(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中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

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未画成一条细线。

(3)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的原因分析

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题组二 分析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操作

江苏,5)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解析 色素易被滤纸吸附,故用单层尼龙布过滤,A错误;

每次重复画色素滤液细线时,需等干燥后再进行,C错误;

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因此研磨叶片时需用无水乙醇或丙酮,D错误。

4.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

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

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

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

该同学的操作有误的是(  )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实验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

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时,在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后,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②制备滤纸条时,应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而不是用钢笔;

③画滤液细线时,为确保色素带分离整齐、不重叠,应保证滤液细线细、直、齐,为增强实验效果,应重复画线使滤液细线处积累较多色素;

④分离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盖上培养皿盖,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于层析液中,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网络构建

要语强记

1.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即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3.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5.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

6.光反应阶段就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同时形成ATP的过程。

7.暗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内,在多种酶催化下完成的,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等过程。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2012·

海南,9)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

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

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

解析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项正确;

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约为3/4,类胡萝卜素含量约为1/4,B项正确;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C项正确;

乙醇提取的叶绿素只要结构没有被破坏,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D项错误。

2.(2012·

上海,17)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

解析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

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应呈黄色。

B选项正确。

3.(2011·

新课标,29)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