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35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

教学资料范本

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

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词两首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

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

“且填词去。

”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生,死后由群伎合金才得以入葬。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品

  《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鹤冲天》(黄金榜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评价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人物轶事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且填词去。

”将其名字抹去。

柳永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

(一)背景链接

1.《望海潮》

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作为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

后孙何亲自前往见面。

2.《雨霖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时所作。

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

可是仕途坎坷,他并没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雨霖铃》以寄离情。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词的有关知识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貌,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Ⅱ.文化常识

1.三吴都会

三吴:

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

一般意义上的三吴是指吴郡、吴兴和会稽。

2.有三秋桂子

三秋:

古时人们将农历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

“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3.千骑拥高牙

高牙:

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文中是恭维孙何的话。

4.归去凤池夸

凤池:

即凤凰池的简称,本为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因魏晋是中书省掌管机要而接近皇帝,故以凤凰池称中书省,后凡中书省中机要的位置,均称“凤凰池”,此处代指朝廷。

古代外任者不如京官,故以“凤池”贺其升迁。

5.对长亭晚

长亭: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长亭用来供行人休息,古人常在长亭送别。

望海潮

雨霖铃

                                         

(一)读准字音

1.堤沙(dī)       2.天堑(qiàn)

3.珠玑(jī)4.罗绮(qǐ)

5.叠

(yǎn)6.嬉嬉(xī)

7.箫鼓(xiāo)8.吟赏(yín)

9.雨霖铃(lín)10.骤雨(zhòu)

11.凝噎(yē)12.暮霭(ǎi)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三)词语解释

1.画桥:

雕饰华丽的桥梁。

2.云树:

茂密如云的林木。

3.参差:

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4.天堑:

天然壕沟,多指长江。

这里指钱塘江。

5.叠

重叠的山峰。

6.清嘉:

秀丽。

7.烟霞:

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8.凄切:

凄凉而悲哀,多形容声音。

9.长亭:

古代设在路边的驿站,常为送别之处。

10.兰舟:

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

11.清秋节:

凄清的秋季。

12.经年:

年复一年。

(四)名句默写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5.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9.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理解分析词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2.赏析两首词中的重点词句,掌握诗词表现手法,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3.感悟《望海潮》的艺术魅力,感受当时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雨霖铃》中浓浓的离别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一)研习《望海潮》一词,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内容,完善下面的表格:

内容概括

具体体现(用原文词句填写)

上片:

山水美丽,都市富庶

 

都会

②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繁华

下片:

湖山胜景,百姓安宁

西湖美景

人民安乐

盛赞孙何

明确:

①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形胜 ③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⑤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⑥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2.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答:

  

明确:

从“形胜”与“繁华”两个侧面概括了钱塘自然环境的秀丽与社会的富庶、承平景象。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

为什么?

答:

  

明确:

不好。

因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达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流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淡,力度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4.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请你分析一下这两句有着怎样的艺术表现力。

答:

  

明确:

这两句对仗工整,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读了这两句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5.南宋目录学家陈振孙说,柳永的词“韵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望海潮》就当之无愧。

说说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承平气象”?

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答:

  

明确:

(1)这首词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2)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二)研习《雨霖铃》一词,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6.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内容,完善下面的表格:

内容概括

具体语句(用原文词句填写)

作者情感

上片:

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

别前环境→地点:

①    意象:

②     

别时情态→③     

别后前途→④     

依依不舍

下片:

想象别后的凄楚情景

想象之景:

⑤     

相思之情:

⑥     

孤独冷落

明确:

①长亭、都门 ②寒蝉、骤雨 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⑤杨柳岸,晓风残月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这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8.试分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对”字表现的深刻意蕴。

答:

  

明确:

“对”是“面对着”的意思,而词中表现的是即将离别的人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默默无语的情景,一个“对”字就表现出离人情深意长、依依不舍,胸中千言万语,口中却无一言的留恋伤感之情。

9.“兰舟催发”这一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答:

  

明确:

正在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忽听耳边响起了就要开船的鼓声,更加突出了离别之人那种欲走还留而又不得不走的矛盾心理以及无奈之情。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逆境与成才

1.从教材中积累

柳永一生落魄,屡试不第,考中进士时已年近半百,可是仕途坎坷,他并没得到重用,甚至因作词得罪皇帝,被弃之不用。

他怀揣一颗破碎的心,无奈地落到了市井之中,混迹于瓦肆勾栏,但“奉旨填词”的他反而在逆境中获得人生的精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

2.从历史中积累

(1)陈平为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

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便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

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五代画虎名家厉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

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

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从现实中积累

艾米·穆林斯天生没有小腿腓骨,在婴儿时期就做了膝盖以下的双腿截肢手术。

两岁时,她便开始学习靠义肢走路、跑步。

后来,20岁的她穿着仿照猎豹的后腿制作的碳纤维假肢,参加了美国亚特兰大残奥会,创下了女子100米短跑和女子跳远两项世界纪录。

大学毕业后,穆林斯做过演员和模特,在走秀场上,当这个活得像美国梦般的姑娘走上T台时,全场掌声雷动。

在她走完秀回到后台,旁边的模特称赞她:

“高跟鞋这么难穿,台步还走得这么好。

”她掀起裙子,给对方看自己的假腿,笑得自然坦荡。

再后来,她成为Tribeca/ESPN体育电影节的官方大使。

4.从名言中积累

(1)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拜伦

(2)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

——雨果

(3)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塞涅卡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5)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6)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泰戈尔

(7)患难与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

(8)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贺拉斯

(9)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

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10)逆境使人发奋向上,要是你从未遭遇过失败,为了事业着想,也许应该经历一次。

——莎士比亚

(二)这样运用素材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

是是非非,沉沉浮浮,在漫漫的人生路上,今天、明天,太多无法成就和圆满。

可是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卧薪尝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百折不挠。

柳永应该也是属于百折不挠的。

在49岁时,毅然再次参加科考,终于进士及第,得偿所愿。

但终究摆脱不了潦倒的宿命。

也许在所谓的功名上、仕途上,他是失意的。

只是,他成为了一位纯粹的词人,以个人的方式感受现实生活,在歌词里形容盛世、抒发社会思潮下的情绪。

让历史永远地收藏了他,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他。

他最终还是成功了。

那么我们是否在失意的时候,也能换一种心态来劝慰自己呢?

翻转观之,未必都是沧桑,也许我们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只要心在,意志在,一切皆有可能。

[领悟] 作文片段开头点出人生有“太多无法成就和圆满”的现实状况,进而指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对态度。

接下来顺势引出柳永坎坷潦倒,并以词闻名于世的课本素材。

最后点明,面对失意,“只要心在,意志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核心论点。

课本素材运用灵活巧妙,与观点十分契合,值得借鉴。

  

你没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桃花源美丽的落英不属于你;你没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青崖间的白鹿载不动你的哀愁;你亦没有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赤壁边上的月光也照不亮你所处的黑暗。

在宋朝的轻烟雾霭之中,你有的,只是一只破旧的酒壶,一腹柔情的词句,以及一身荡不尽、说不完的寂寞。

是的,你寂寞。

当你真情自流地吟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离经叛道”之语时,便注定了你一生将与寂寞相伴。

你张扬的个性、对功名的鄙弃令宋仁宗深恶痛绝,于是他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便“成就”了你终生的寂寞。

寂寞,有时是一支浅浅的笛子,有时是一笔淡淡的墨;寂寞,更是让你词情展现的依托!

寂寞的你没有沉沦与消极,而是潜心填词咏曲,在寂寞中你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创造了宋词的辉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无论是羁旅愁苦、离情别绪,还是都市风光、青楼悲饮,都在你那有血有肉、有爱有怨的笔下淋漓展现,传唱古今。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一首《八声甘州》令人愁肠百结;“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曲《雨霖铃》寄寓千种风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首《蝶恋花》历来为人传诵;“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极尽杭州之美的《望海潮》,令金主完颜亮读罢,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你造就的此种千古文化奇观又岂能用三言两语便概括完了?

那些同你一朝,能顺利为官、青云直上的人,历史早已将他们忘得干干净净,只有寂寞潦倒、“奉旨填词”的你至今还在历史的天空中星光灿烂,时光的风尘也遮不住你的辉煌!

秋风送晚,柳影斜飞。

歌楼舞榭的喧嚣遮不住你的苦闷,灼灼烈酒的馨香洗不淡你的哀愁,你如一只摇曳的芦苇,在风中静静地寂寞。

寂寞如雨,情意轻扬。

寂寞的你用一笔淡淡的墨书写着自己的辉煌,那无数光亮的星辰,是你寂寞的辉煌!

柳永,忘不掉你,忘不掉你的寂寞,忘不掉你寂寞的辉煌!

  佳作赏析

本文选择第二人称展开与柳永的对话,对柳永的“寂寞”以及“辉煌”进行深入剖析。

华丽的文字中含有脉脉深情,将柳永的“寂寞”与“辉煌”流淌于笔端,印刻于读者内心。

写作借鉴

1.学引用

大量的诗句引用是作者厚实积累的展示。

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更加神采飞扬。

2.学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尤其是整、散句交互运用,使文句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鲜明、声韵和谐、气势贯通。

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情感。

3.学结构

文章先说明了柳永式的寂寞以及寂寞的原因,后论证柳永的寂寞不等于沉沦,而是辉煌。

结构清晰、严谨。

4.学人称

本文采用第二人称,便于展开与柳永的对话,使对话真切自然。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翻译] 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明理知义] 这里向世人讲明了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即反对那种只看到别人缺点而不看重别人优点的小人。

这种人其实自己本身就有许多缺点,为了掩饰自己,才大大贬低别人。

强调对每一个人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全面认识,善于发现自己所亲近的人的缺点,积极寻找所憎恶的人的优点,这样就不至于影响自己对别人的判断,才能使自己正确把握与人交往的尺度。

李绩煮粥侍姊

英公①虽贵为仆射②,其姊病,必亲为粥,釜③燃辄焚其须④。

姊曰:

“仆妾多矣,何为⑤自苦如此!

”绩曰:

“岂为无人耶!

顾⑥今姊年老,绩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注] ①英公:

唐朝名将李绩,被封为英国公。

②仆射:

官名,相当于宰相。

③釜:

古代的一种锅。

④须:

胡须。

⑤何为:

即“为何”,为什么。

⑥顾:

顾虑;考虑。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绩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译文:

  

  

参考答案:

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参考译文:

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

姐姐劝他说:

“你的奴仆婢妾那么多,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

”李绩回答说:

“难道真的没有人吗?

我考虑到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20xx年11月,香港大学(以下简称港大)校长马斐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主页上发表了一段哀悼致辞,怀念一位刚去世的90岁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是港大“三嫂”和名誉院士袁苏妹,她从没接受过正式教育,做食堂员工、宿舍保洁员44年,但她的溘然长逝引发了香港各界的集体追思。

港大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大学堂港大男生宿舍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三嫂”1927年出生于广州,10多岁时因战乱而举家逃难到香港。

1957年,“三嫂”和丈夫取得港大大学堂食堂的经营权,负责料理住宿生的一日三餐。

身体变差后,她转做宿舍保洁员。

“三嫂”起初辛勤工作固然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她逐渐把慈母的角色带进了大学堂,对学生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她也因此被称为“大学宿舍的灵魂”。

20xx年9月,在港大名誉大学院士衔颁授仪式上,“三嫂”接过证书,正式成为港大名誉院士。

港大自1955年起设立名誉大学院士衔,历来获得这项殊荣的不是拥有崇高学术地位的学者,就是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显赫人物,“三嫂”是港大第一位平民院士。

[人生教益]

平凡的坚守成就伟大。

“三嫂”得到最闪耀的冠冕,这告诉人们:

每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就的普通人,都应得到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