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66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docx

沪教版二下2130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21.寓言两则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1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

积累词语8个。

会写5个字。

2、读通课文,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卖矛、盾人的语言和偷铃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4、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1、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1课------(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则”就是“篇”的意思,听明白了吗?

让我们再把课题读一读。

(齐读)

读课题,知道什么是寓言。

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寓言故事中出现的两个人,老师把他们请来了!

2、(媒体出示图片)问:

你们看,他是-----(生:

卖矛和盾的人)他是------(生:

他是偷铃的人)

3、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矛盾(看图理解)掩(做动作)盗(理解)

问: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交流识字方法并出示“矛”的书写顺序)

4、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思考:

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交流:

傻可笑愚蠢

二、研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思考:

从哪些语句看出他们很傻呢?

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用——划出有关语句。

2、学习生字并交流:

零(换部首并归类)锐铛(共同点:

金字旁)

出示句子:

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

“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接着他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指导朗读板书:

夸口)

出示句子: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现。

可是他想:

响声要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

(指导朗读)

问:

你觉得偷铃人可笑在哪里?

(交流并板书:

自欺欺人)

3、男女分读以上句子,问:

他们这种愚蠢的行为带来什么结果呢?

快速读读课文,用曲线划出有关语句。

板书:

哑口无言(学习“哑”)被人发现

4男女分读两则寓言,完成练习。

三、小结复习,了解寓意。

1、师问:

如果这两个人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

2、交流,揭示寓意。

自相矛盾: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掩耳盗铃:

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3、语言实践:

任选一则寓言,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四、拓展作业。

初读两则寓言,学习生字“矛,盾,掩”,理解两则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深入读课文,划出他们傻的语句,学习生字“零,锐,铛”。

 

交流,懂得寓意。

1、拓展:

(1)课后练习中的几则寓言故事你熟悉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后练习“写”中的1)

(2)读一读:

成语

2、作业:

(1)抄写词语:

寓言、自相矛盾、叫卖、发觉、哑口无言、掩耳盗铃、夸口、铃铛

(2)阅读课外读物《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成语故事大全》

课堂总结

自相矛盾: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掩耳盗铃:

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板书设计

21.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夸口自欺欺人

哑口无言被人发现

教学札记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22.小毛虫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1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生字11个,并在老师地指导下正确描摹“昆、弃、拙、辰、察”。

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停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或第5小节。

3、巩固复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1、小朋友,春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你能不能告诉大家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2、学生交流。

3、出示课题:

这是什么?

(小毛虫)

4、(媒体)听老师朗读课文第2节,感知小毛虫笨拙的模样。

问:

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

笨拙

3、轻声朗读第2节,理解“笨拙”

(1)学习生字:

拙(读准翘舌音并书写)

(2)朗读体会:

文中哪些词句说明小毛虫很笨拙?

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师:

是啊,这么笨拙的小毛虫,真让人讨厌,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来吗?

4、指名朗读(随机进行指导)A男女生比赛读B齐读

1.听老师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理解词语“笨拙”。

2.朗读第二节。

 

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这样一只笨拙的小毛虫却让老师产生了喜爱之情,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读读课文你就会明白的!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再认一认生字。

(重点交流:

抛弃羡慕盈)

(2)指名说说喜欢小毛虫的原因。

(3)这一节有几个词语很难理解,我们可以用刚才的办法来解决:

时辰()()雾蔼()()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

小毛虫变成了怎样的蝴蝶?

板书:

灵巧轻盈

二、研读课文,理解词句。

(一)学习第五节。

1、轻声读,用曲线划出描写蝴蝶灵巧、轻盈的句子。

再读读。

2、(媒体)看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画面,感受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经过。

3、读读有关的语句,用文中语言练习说话:

因为……,所以我高兴。

我高兴,是因为……

4、指导朗读第5节

(二)学习第3、4节

1、笨拙的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

师生齐读第3、4节。

2、师:

读了以后,你最佩服小毛虫什么呢?

板书:

不悲观不羡慕

3、(媒体)演示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1)语言实践: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文,小结复习

1、师:

让我们再读课文,体会小毛虫尽心工作的情景。

2、师:

课文学完了,相信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工作在大家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着小毛虫说说心里话。

板书:

尽心竭力

自由读课文,认一认生字,理解词语,说说喜欢小毛虫的原因。

小毛虫又变成了怎样的蝴蝶?

 

1.轻读课文第5节,用曲线划句子,感受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经过。

2.用“因为……,所以我高兴。

“我高兴,是因为……”说话。

3.说一说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经过。

 

1、拓展:

(1)练习:

填上合适的词语。

(课后练习“写”中的1)

(2)出示句式:

我看着小毛虫挥舞着翅膀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中,想对它说:

“。

2、作业:

(1)抄写词语:

观察、昆虫、羡慕、抛弃、笨拙、挪动

(2)抄写句子:

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或第5小节。

课堂总结

小毛虫虽然貌不惊人,行动迟缓,但是它没有因此悲观失望,尽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最后它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板书设计

22.小毛虫

不悲观不失望

(笨拙)小毛虫——————————蝴蝶(灵巧轻盈)

尽心竭力

教学札记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23.植物妈妈有办法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1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别、备、豆、甲、挂、野、动、底、得”9个生字。

在老师指导下掌握“办”的书写顺序,并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备、野、甲、办”4个字。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教学重点

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

教学难点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1.观看课件:

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学生观看图片。

交流。

板书:

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

2.这些都是植物。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来看看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

3、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媒体演示“办”的书写笔顺)

教学生字“豆”

开火车读、齐读

过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

要求:

再仔细读读,想想,植物妈妈用什么方法送别自己的孩子。

这些卡片该如何摆放。

(小组读)

卡片:

微风吹挂住动物皮毛小鸟吃掉太阳底下晒

3.学习生字:

挂动底

⑴黑板上的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

⑵这些字你是如何记的?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你最喜欢哪一节就把这段内容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四段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节

⑴注意“蒲”、“乘”的读音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介绍蒲公英的形状和它的种子,

⑵图中的哪一部分是妈妈准备的“降落伞”?

哪一部分是种子?

还有哪些情景可以使用“纷纷”这个词语。

2.学习第三节

⑴苍耳妈妈送给种子的是什么?

铠甲

⑵媒体演示:

小兔带着苍耳的种子走到田野、山洼。

学习生字“野”。

3.学习第四节

教师引读。

4.学习第五节

⑴读准“荚”的读音。

⑵豌豆娃娃怎么会“蹦跳”着离开?

(豆荚爆开力量很大。

四、总结归纳课文。

1.就这样,“孩子”们离开了妈妈,四海为家。

现在,你能说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吗?

(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重新生长)。

2.出示课文媒体,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齐读)

五、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1.给蒲公英找家。

 

2.指导书写

⑴出示:

备、甲、野、办

⑵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

 

学生朗读、思考。

 

交流摆放卡片。

读卡片上的词句。

(开小火车,学生带领拼读)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指名读、开火车读

 

小老师带领拼读

学习生字“备”。

“纷纷”表示多而乱的样子,说一说种子会怎样飞呢?

(许多种子,自由地随风飞来飞去。

学习生字“甲”。

是独体字。

铠甲,是古代士兵身上穿的铁衣,在本课中指苍耳外面的带刺的硬壳。

 

练习:

给“得”选择正确的读音。

蒲公英上写“得”字和三个读音。

田野上出现句子。

⑴粗心的小朋友(得dé)不到知识。

⑵孩子长大了,(得děi)离开自己的妈妈了。

⑶蒲公英的种子找到了新家,看,他们长(得de)多好啊!

学生仔细观察,选择一个书写。

课堂总结

老师觉得你们都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后,到大自然中去看看,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植物王国十分奇妙,千千万万种植物中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微风吹

苍耳挂住动物皮毛

石榴小鸟吃掉

豌豆太阳底下晒

教学札记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24.打碗碗花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1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荒、芜、茬、摘、肃、吭、忐、忑、恙;积累8个词语:

荒芜、严肃、始终、鼓动、一声不吭、将信将疑、忐忑不安、安然无恙。

会写6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

3、学习尝试从某个角度提出问题。

4、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增强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

2.学习尝试从某个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增强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1、媒体出示一组花的图片

师:

小朋友,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花。

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花。

媒体出示“打碗碗花”图,学生说说这花长得什么样。

师:

这就是打碗碗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和打碗碗花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出示有关打碗碗花的补充资料,师简介打碗碗花。

认识打碗碗花,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1.打碗碗花是怎么样的花?

2.它为什么叫打碗碗花?

3.它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吗?

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自学生字、新词,用你喜欢的方法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

(3)对课文里不明白的地方,在边上打个“?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小节

师:

打碗碗花生长在哪里?

1、指名读第一小节,学习生字:

荒芜茬。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

音:

“荒”是三拼音,“茬”是翘舌音。

形:

“荒”字不要多加一点。

师归纳:

这三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大多和植物有关。

2、理解“荒芜”的意思。

找找近义词:

荒芜——荒凉

3、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师:

那打碗碗花到底是怎样一种花呢?

课文是怎样介绍的?

1、轻声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到描写打碗碗花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读一读。

2、交流句子,媒体出示:

那花生得十分异样: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

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

五、指名读句子,理解“异样”的意思。

六、为什么说这花异样呢?

师:

看到这么新奇、有趣的花,我忍不住要去摘它。

可是,外婆却一把拉住我,不让我摘,这是为什么呢?

(三)学习三、四小节

1、在课文中找到外婆说的话,用曲线划出来,读一读。

2、交流划出的句子

(1)指名读句子。

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

“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2)学习生字:

摘、肃。

(3)指导朗读句子,读出紧张的语气。

(4)齐读句子。

4、听了外婆的话,“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1)交流划出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

我被吓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

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2)读了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

(3)出示媒体:

想一想、说一说

外婆说:

“。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但感到疑惑的是。

(4)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师:

虽然外婆的话当时吓住了我,但强烈的好奇心却鼓动着我去搞清打碗碗花究竟是不是真的会让人打破碗。

于是,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我悄悄地将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

这样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四)学习第六小节

1、轻声读第六小节,想想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解决?

2、出示句子:

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吃着饭。

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

(1)轻声读句子,学习生字:

忐、忑

(2)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及“忐忑不安”的原因。

(3)指导读句子,读出紧张、不安的语气。

3、师:

但一顿饭下来,那碗却安然无恙,现在,我可以自信不疑地说:

“打碗碗花不打碗!

出示句子:

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

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1)指名读句子,思考:

“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

(2)归纳三个心字底的字:

忐、忑、恙,复习学过的心字底的字。

媒体出示:

您、思、想、念、忠、怒、忘、急

(3)比赛读句子,读出自信的语气。

(4)齐读句子。

三、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说说我对打碗碗花的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

板书:

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怕打破碗)(不打碗)

2、为什么我对打碗碗花的认识会前后不一样呢?

3、师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懂得了,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对自己怀疑的事物一定要去探究,弄个明白。

这样,你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出示句子:

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如果有怀疑,一定要去探究,弄个明白。

5、识字小火车:

齐读生字、词语。

6、指导写字:

独体字:

肃(注意字的间距要靠拢些,当中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上下结构:

恙(心字底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卧钩要平。

左右结构:

吭(口子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

四、拓展、作业

1.根据自学要求学习课文。

2.学生尝试提出问题。

 

1.读第一小节,通过“音、形”上的区分学习三个草字头的生字:

荒芜茬。

2.理解“荒芜”的意思。

找找近义词:

荒芜——荒凉

 

3.轻读第二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打碗碗花的句子,交流句子。

 

4.学习课文第三、四小节,用曲线划出课文中外婆说的话,学习生字,交流句子,指导朗读。

 

5.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我“信”什么,“疑”什么?

……)

 

6.学生质疑,交流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7.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

为什么我对打碗碗花的认识会前后不一样呢?

齐读生字、词语。

写字:

肃,恙,吭

 

(一)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词语:

荒芜、严肃、始终、鼓动、一声不吭、将信将疑、忐忑不安、安然无恙

3、书面完成填空练习。

外婆说:

“。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但感到疑惑的是。

(二)拓展(任选一题)

1、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对什么说法是将信将疑的呢?

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用你的彩笔画一种你喜欢的有趣的植物,说说它名字的由来和喜欢它的理由。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懂得了,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对自己怀疑的事物一定要去探究,弄个明白。

这样,你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板书设计

24、打碗碗花

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怕打破碗)(不打碗)

教学札记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25.爱写诗的小螃蟹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1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

螃、蟹、吟、橡、辛、泪、翁;积累9个词语:

螃蟹、然后、吟诵、顽皮、橡皮、辛辛苦苦、伤心、沙滩、眼泪。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试着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4、通过学习初步懂得:

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欣赏,不要为一时的受冷落而放弃。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试着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初步懂得:

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欣赏,不要为一时的受冷落而放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1、师:

美丽的大海孕育着无数条可爱的生命,有顽皮的小丑鱼,也有笨重的大海龟。

瞧!

现在又来了一只——小螃蟹。

2、学习生字:

螃蟹(指导用形声字的方法记)

3、师: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螃蟹,他可爱写诗了!

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他的。

4、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齐读课题,用形声字的方法学习生字:

螃蟹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

哪些小伙伴看过小螃蟹的诗?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风、海龟、海浪、白头翁

3、学习生字:

翁(正音)

4、自由读课文,思考:

那么多的小伙伴看过他的诗,态度一样吗?

然后试着完成填空。

小螃蟹在沙滩上写了一行又一行的诗,然后轻轻地吟诵。

可()、()和()不喜欢小螃蟹的诗,他哭了,流下了伤心的泪。

()喜欢小螃蟹的诗,他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5、交流填空,学习生字:

吟(注意右半边是“今”)泪(积累“三点水”的字)

二、研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1——12节

1、轻声读1——12小节,用直线划出小伙伴们不喜欢小螃蟹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风一使劲儿,把他的诗全吹跑了。

(2)海龟用肚子当橡皮,把他辛辛苦苦写的诗全擦掉了。

(3)海浪没有读完就说:

“算啦,算啦……”把他的诗全冲走了。

4、师引读三句话的前半句,并随机板书:

吹跑、擦掉、冲走

5、用各种形式读5、8、11小节,师随机指导。

6、指导读句:

小螃蟹哭了,流下了伤心的泪。

8、出示小螃蟹第二次哭的句子:

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二)研读课文13——16节

1、轻声读13——16小节,用曲线划出白头翁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并板书:

读、记、告诉

原来,白头翁每次飞过海滩时,总是认认真真地读小螃蟹写下的诗,她还把它们记在心里,并告诉了很多朋友。

3、指导读句:

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4、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小朋友,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此时此刻你想对白头翁说些什么呢?

5、教师小结,并板书:

伤心的眼泪、激动幸福的眼泪

6、齐读课文。

三、复习巩固

1.在课文中找出哪些小伙伴看过小螃蟹的诗。

2.学习生字。

3.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1.读课文划句子。

2.学习生字:

像、辛

比较:

象、像和橡辛和幸

3.练习说话: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你会想些什么?

 

4.学生试着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小螃蟹为什么又哭了?

为什么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1.开火车读词语:

螃蟹、然后、吟诵、顽皮、橡皮、辛辛苦苦、伤心、沙滩、眼泪、海浪、白头翁

2.写字:

“螃蟹”。

四、拓展作业

1、作业

(1)抄写词语:

螃蟹、然后、吟诵、顽皮、橡皮、辛辛苦苦、伤心、沙滩、眼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拓展

小螃蟹在沙滩上写了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小组合作说一说。

课堂总结

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欣赏,不要为一时的受冷落而放弃。

板书设计

25、爱写诗的小螃蟹

风吹跑

海龟不喜欢擦掉伤心的眼泪

海浪冲走

白头翁喜欢读记告诉激动幸福的眼泪

教学札记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26.最后的玉米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1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七、认读本课9个生字:

哗、棒、褐、唉、烤、淋、怨、荣、誉;积累8个词语:

赞美、惟独、心灰意冷、感激、一无是处、抱怨、荣誉、胡须。

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玉米心情变化的词句及其原因。

3、学习根据关键的词、句提问。

4、通过学习,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重点

1.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