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1导学案及答案之欧阳生创编.docx
《伟大的悲剧1导学案及答案之欧阳生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悲剧1导学案及答案之欧阳生创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伟大的悲剧1导学案及答案之欧阳生创编
学习内容
时间:
2021.02.08
创作人:
欧阳生
伟大的悲剧2
主备
马聪
使用者
审核
教研组
课型
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2、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学习重点
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2、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3、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学习难点
学法导航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活动
环节一:
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
(一)走进作者
《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二)解决字词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 吞噬() 销蚀()羸弱() 步履() 告罄() 遗孀()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鲁莽大胆()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无垠:
凛冽:
步履:
风餐露宿:
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细节回放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四名探险队员。
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
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时间)到达。
因此,这个站也叫。
环节二: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3、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
环节三: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
他不接受可以吗?
)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3、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
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意思?
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
5、结合课前你查找的其他有关“遭受失败,但很受人敬佩”的资料,谈谈你对成败的看法。
(由学生自己来谈,教师做好相应引导——人可以被打败,不可以被打倒。
)
环节四:
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阅读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
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
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
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0C的极低温度。
而在世界上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0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又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
这还不是最低温度。
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曾经记录到—94、50C的最低温度。
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
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
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
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的抵达机场。
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
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
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
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
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1、在第二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
答:
2、请用肯定句说说第一段的含义。
答:
3、下面是对上述几段文字内容的概括,其中不恰当的是()
A、人类不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威力。
B、南极的风极大,被称为“风极”。
C、南极气候极度寒冷。
D、南极的气候变化莫测。
4、以上选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南极的威力?
答:
5、为什么气象学家对南极的气象喜出望外?
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答:
6、文末说“从这里找出了一把解开全球气候的钥匙”,为什么?
答:
环节五:
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一个春日的下午
席慕容
①很小的时候,在南京住过两年。
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一块石头,圆圆润润的一小颗,乳黄色里带有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
那年大概是五岁的我,非常喜欢它,走出走进都带着,把它叫做是“我的宝石”。
(A)
②有天傍晚,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经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
③于是,我就把石头往我身后反抛出去了,石头就落在我身后的草丛里。
奇怪的是,在抛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后悔了,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头了。
④我果然再也没能找回那颗小石头。
草并不长,草坪地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预知的那样,尽管我仔细翻寻了每一丛草根,搜遍了每一个它可能会在的角落,我始终没能再找回我的宝石。
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自然能记得院子里那一种昏黄的暮色和那个孤独的小女孩在草丛里搜寻时的慌乱与悔恨的心情。
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走过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情,看过不少石头,家里也搜集了不少美丽的或者奇怪的矿石,但是,没有一颗可以替代、可以让我忘记我在五岁时丢失的那一颗。
⑦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它来,在我心里,它的圆润和美丽实在是无法替代的了。
尤其是因为过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亲手把它抛弃的,所以,那样的憾恨总是无法弥补。
也因此,那一颗小小的原本并不足为奇的石头,竟然真的变成了我心里的一颗宝石了。
(B)
⑧当然,有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一种执迷本身实在是很幼雅和很可笑的。
不是吗?
想一想,当年的我若是能在那个傍晚找回那颗石头,在小小的五岁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
还不是也会和那些早已被我毁坏被我丢弃的童年时的玩具一样,彻彻底底地从我的记忆里消失,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来吗?
事实不是就应该只是如此而已吗?
⑨可是,就是因为那天的我始终没能把它找回来,它因此反而始终不会消失,始终停留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我心中最深处的一种模糊的憾恨,而它的形象也因为这一种憾恨的衬托反而变得更为清晰与美丽了。
⑩因此,得与失之间,实在是不能只从表面来衡量来判断的了,不是吗?
三不是吗?
世间有很多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的,不是吗?
1、作者对那块宝石的感情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
请在下面的括号里把这种变化补充完整。
得石→()→()→悟石
2、根据③④段的内容,补写第②段的横线上的内容。
答: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宝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
4、在第⑧段中作者连用了四个问句,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5、你有过这种丢失了才觉得珍贵的经历吗?
请你把这种经历简要的写下来。
答:
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学质疑】
(一)走进作者
奥地利茨威格传记文学小说创作
(二)解决字词
拽(zhuài)无垠(yín)癫狂(diān)凛冽(lǐn liè)吞噬(shì)销蚀(shí)羸弱(léi)步履(lǚ)告罄(qìng)遗孀(shuāng)毛骨悚然(sǒng)怏怏不乐(yàng)姗姗来迟(shān)忧心忡忡(chōng)疲惫不堪(bèi)鲁莽大胆(mǎng)
无垠:
没有界限凛冽:
刺骨的寒冷步履:
脚步。
履,鞋。
风餐露宿: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非常艰苦。
闷闷不乐: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姗姗来迟:
来得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忧心忡忡:
忧愁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三)细节回放
南极、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埃文斯、劳伦斯、一个月、阿蒙森——斯科特科
【合作探究】
1、本文写了斯科特一行人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故事。
梗概:
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踏上归途。
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最后壮烈地死去。
2、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鲍尔斯——?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3、有意义。
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折射出了人类认识自然、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悲壮精神,这是一种生命的价值,这种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探险的本身。
没有意义。
用书上的原话来说就是: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了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展示提高】
1、
(1)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2)形容他们一行人已经是极度疲乏、无法承受了,折射出他们的坚强不屈。
(3)形容讲话没有条理,这里指的是在经受巨大打击和磨难之后的一种反常表现。
2、
(1)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出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是作者肯定斯科特一行人的表现。
(2)因为对于斯科特来说,这是一种诚信,一种面对成败的坦然。
他可以不接受,但正是因为他接受了,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3)指的是斯科特在离开人世之前心中美好的回忆和他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这与庄严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但是也是虚幻的,这样写更加突出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3、
(1)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慨。
以他的绝命书为证。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奥茨勇于走向死神。
(4)无私的爱。
斯科特的日记即是证明。
总结: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在往南极的探险虽然全军覆没,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诚信、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慨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别人无私的爱都值得我们学习。
4、一个人虽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然斯科特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
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毁灭固然是悲剧,正因为其美好、高尚、有价值,它的毁灭才变得伟大。
3、略
【巩固拓展】
(一)1、把南极比作“暴风雪之家”,形象地说明了这里很不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
2、人类只有到达南极,才知道气候的威力有多大。
3、A4、风速大气温低气候变化莫测。
5、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从这里找到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这表现了气象学家不畏艰难进行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
6、因为南极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室
(二)1、抛石自责、悔恨2、想把这颗石头抛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来3、A.圆圆润润的乳黄色里带着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成天陪伴着“我”。
B.因为那块石头让“我”懂得了“失去的东西才更加可贵”这一道理。
4、因为“我”始终没有吧丢弃的那块石头找回来,让我自己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才能让自己觉得那块丢失的石头的珍贵,而成为“心里的一颗宝石”,文章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5、言之成理、言之成句即可。
时间:
2021.02.08
创作人:
欧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