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83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docx

健康管理师前5章考试重点总结

第1章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健康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

1948年首次提出健康三维概念,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包括社会功能各方面完好,1984年健康大宪章进一步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WHO完善健康概念(添加道德方面),提出管理概念。

健康管理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健康管理主体是有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两大支撑:

信息技术和健康保险。

健康管理理念:

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任务:

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健康管理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健康管理8大目标:

1.完善健康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五个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问卷、访谈)与健康体检(个体、群体健康评价、早期筛查等)

2.健康评估(系统综合连续的,为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服务特性:

1.易逝性2.无形性3.不可分割性

4.不稳定性5.客户满意标准不同6.客户参与程度

健康管理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

健康收集、健康检查

2.关心评价健康:

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

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群体健康管理

需求管理以人群为基础,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健康以及寻求适当的医疗保健来消费支出,改善医疗服务。

影响需求管理的四大主要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残疾补贴、请病假的能力等)

需求管理的策略:

1.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慢性病的特点上。

健康和疾病动态平衡关系和发生发展过程,干预策略。

大部分是可改变因素。

低危-高危-发生早期改变-临床症状

生活方式干预技术促进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四大干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残疾预防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

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的各种损伤和疾病,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

二级预防:

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或逆转由损伤造成的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的10%~20%。

三级预防:

指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以减少残疾、残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的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基本卫生保健原则:

1.合理布局2.社区参与3.预防为主4.适宜技术5.综合利用

内容分四个方面:

1.促进健康2.预防保健3合理治疗4.社区康复

八项内容:

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2.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3.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7.常见病和外商的合理治疗。

8.提供基本药物。

补充:

1981年第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增加了一项内容:

使用一切可能的办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疾病,促进精神卫生。

特点:

1.社会性2.群众性3.艰巨性4.长期性

意义:

1.充分享有健康权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第2章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专科化(学科分科不选细化)

分类:

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

2.按治疗对象分类

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

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

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

临床医学4大主要特征:

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2.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

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

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

1.问诊和病史采集(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和家族史)

2.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实验诊断(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

4.医学影像检查(X线成像、CT检查、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RI)

5.其他临床辅助检查(心电图、核医学、内镜检查)

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3.介入治疗4.物理疗法5.生活方式干预治疗6.心理治疗

药物选择的原则:

1.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

2.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来选择药物

3.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

4.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

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的相互关系:

临床医学是学科的基础,健康管理是学科的延伸。

区别

健康管理

临床医学

服务目的

健康管理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风险因素检测预防或“零级预防”为重点,将预防的关口前移,以维护和促进个体或群体身心健康为目的。

临床医学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为重点,以提高治疗水平、缓解病人痛苦、促进疾病治愈或病情稳定为目的。

服务对象

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风险人群和慢性病早期康复人群

患有各种疾病的人群

服务模式

全面检测、风险评估、有效干预和连续跟踪

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后,采用药物、手术、介入、放射和物理疗法等技术和手段实施治疗。

第3章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室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特点:

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

3.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措施。

预防医学可分为:

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学

健康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2.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卫生服务

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

1.个人的健康教育,注意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

2.有组织的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

3.做好婚前检查和禁止近亲结婚,预防传染性疾病

4.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

5.化学预防(服用药物来预防某些疾病发生的高危个体)

6.针对公众健康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和公共政策

二级预防

1.三早(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五早(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也要早报告、早隔离)

三级预防

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进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临床预防概念:

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1.健康咨询:

是临床预防服务中最重要的内容。

内容有:

劝阻吸烟、增进身体活动、增进健康饮食、保持正常体重、预防意外伤害和事故、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

2.健康筛检:

运用快速、渐变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在健康人中发现未被识别的患者或有健康缺陷的人,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属于二级预防。

(定期测血压、称体重、血脂测定、视敏度筛查、听力测试、子宫颈癌筛检、乳腺癌筛检、结肠直肠癌筛检、口腔检查等)

3.化学预防:

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预防某些疾病。

(如对特定人群采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脑卒中以及某些肿瘤等)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指在临床工作中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证据。

健康维护计划:

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健康维护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根据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信息,确定干预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

社区公共卫生及其实施的原则:

1.以健康为中心,人群健康策略的第一要素是关注全体人群的健康

2.以人群为对象,强调社区预防服务应以维护社区内的整个人群的健康为准侧

3.以需求为导向,社区预防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强调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可及性

4.多部门合作

5.人人参与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建立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的健康档案,并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7.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9.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10.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11.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辖区内65岁以上常住居民每年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像公众健康的事件

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

2.病因与疾病之前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

3.群体发病

4.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

5.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第4章常见慢性病

慢性病特点:

1.病因复杂

2.起病隐匿,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

3.病程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不可逆转,很难彻底治愈

4.难以治愈,疾病一旦发生,表现为不可逆转,很难彻底治愈

5.预后较差,疾病后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成为全球死亡与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可改变危险因素

中间危险因素

年龄

吸烟

高血压

性别

过量饮酒

高血糖

种族

不合理膳食

血脂异常

遗传

缺乏身体运动

超重或肥胖

……

(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等)

*

……

(不良心理精神因素等)

慢性病主要危害:

1.慢性病严重危害居民健康

2.慢性病不断加重经济负担

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位:

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直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脑肿瘤胰腺癌甲状腺癌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吸烟2.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3.膳食营养因素4.职业危害5.其他环境因素

恶心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1.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室降低死亡率及提高5年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2.筛查早期胃癌路径:

问卷、胃功能检查(胃泌素及胃蛋白酶)、胃镜检查

3.肺癌高危人群实施低剂量螺旋CT检查

4.女性两癌:

乳腺癌(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乳腺穿刺活检);

宫颈癌(乳头状病毒检查HPV、脱落细胞检查TCT)

5.大肠癌:

便潜血、肿瘤标记物、肠镜检查

高血压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大都需要终身治疗

2.继发性高血压:

有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占高血压的5%~10%

3.白大衣高血压:

指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高于140/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

4.隐性高血压:

指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高于130/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高于135/85mmhg。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1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110

极重度高血压

≥210

≥120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老龄)

≥140

<90

注:

1mmhg=7.5kPa

血压测量方式:

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以诊室血压为准。

30分钟内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咖啡、吸烟、服药等。

排清膀胱、不说话安静休息5分钟。

自测血压:

1.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2.对新诊断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

3.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

4.自测血压优点:

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的血压信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性高血压,对增强患者政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优点

5.动态血压的作用:

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

高血压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

2.超重或肥胖:

BMI≥24kg/m2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人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的2~3倍,具有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的3~4倍。

腰围男I≥90cm,女≥85cm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的3.5倍。

3.饮酒:

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2g酒精),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升高3.5mmhg和2.1mmhg。

4.其他危险因素:

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心理因素、高血脂等

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4.妊娠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三项中有一):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糖糖水平≥11.1mol/L。

2.空腹血糖(FPG)≥7.0mol/L。

3.OGTT实验中,餐后2小时血糖≥11.1mol/L。

理想糖尿病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和OGTT后2小时血糖值。

近年来还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2010年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的血糖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糖耐量受损,或二者兼有。

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要经过糖调节受损阶段。

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前奏和必经之路。

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5.6~6.9mol/L或糖耐量2h血糖7.8~11.0mol/L。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2.肥胖(或超重)

3.身体活动不足

4.膳食因素

5.早期营养

6.糖耐量损害(IGT)

7.胰岛素抵抗(IR)

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社区每年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空腹检测至少4次

2型糖尿病患者为其检测空腹血糖每年至少1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分类: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冠心病诊断:

1.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

2.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有:

诱因;部位(胸骨上中段)及发射部位(左肩);性质;持续时间极幻界(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1~5分钟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3.确诊需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解剖学依据。

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常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超重或肥胖

3.糖尿病

4.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5.生活方式(吸烟、饮食、身体活动)

6.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7.其他

脑卒中是指一组发病急骤的脑血管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

特点:

1.脑梗死:

多数在安静时急性起病,活动时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出血(TIA)发作,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脑栓塞起病由为急骤,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

突出体征室脑膜刺激征明显。

3.脑出血:

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急性起病;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等

脑卒中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心脏病

3.糖尿病

4.血脂异常

5.吸烟

6.饮酒

7.劲动脉狭窄

8.肥胖

9.其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症、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和体征:

1.慢性咳嗽

2.咳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

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累时出现

4.喘息和胸闷

5.全身性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是除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外,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者。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测指标:

1.肺功能检查(诊断POCD的金标准)

2.胸部X线检查

3.血气检查

COPD的危险因素:

1.个体因素:

遗传

2.环境因素:

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病毒感染

超重或肥胖

BMI(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体重过低

BMI<18.5

正常

18.5≤BMI<24(理想值为22)

超重

24≤BMI<28

肥胖

BMI≥28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成年男性)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85(成年女性)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低于150,儿童)

超重或肥胖的主要原因:

1.遗传因素

2.饮食因素

3.活动因素

4.其他因素(心理、社会、经济等)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

一般以骨量减少、骨密度(BMD)下降和发生脆性骨折等为依据。

骨密度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主要危害:

1.心血管疾病

2.呼吸道疾病

3.糖尿病

4.早产和低体重儿

5.其他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等

第5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定义:

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时间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泳衣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基本内涵:

1.研究对象是人群,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2.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

3.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

4.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任务:

1.揭示现象2.找出病因、影响或决定因素3.提供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描述性研究

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发病率=(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用途:

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是一种动态指标,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疾病频率和强度。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影响因素:

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

用途:

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疾病的分布以及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

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是一种静态指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

死亡指标:

1.死亡率

2.病死率

3.生存率,又称存活率

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100%;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