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5930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文档格式.docx

到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用底乘高来计算呢?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

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学具袋,在组长的组织下,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并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出示学习提示,指生读)明白了吗?

现在开始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操作实验:

1、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

(剪拼前,小组要先讨论出怎样剪,拼成的才一定是长方形。

2、剪拼后面积有变化吗?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实验情况,物色并指导展示小组进行操作和汇报)

三、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实物图片展示拼剪过程同时回答上面的讨论题。

从刚才这个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内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结合课件演示各部分间的相等关系。

得出:

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长方形的长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我们就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

高”。

字母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

h,也可以写成S=a·

h或S=ah(师板书)

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底和高)

只要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我们就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四、练学巩固

1、你们能帮两只小兔算一算两块地的面积吗?

2、(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问:

你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附: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S=ah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反思下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本设计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

全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畅又不失创新特色。

主要体现一下两个特点:

1.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利用长方形框架巧设情境,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铺垫,然后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向学生提问:

面积变了吗?

引起学生的好奇与争议,以此为契机,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是错误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求知欲望。

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公式出来以后,让学生再一次验证公式,这一过程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合作探索,迁移创造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这过程中,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附送:

数学学科一年级主备人:

(6、7的认识)(8、9、10的认识)加减混合及复习)

备课组长:

审查人: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难点:

数概念的形成和6―――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小黑板、小棒等。

单元课时安排:

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2019秋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

减法》word全章教案

课本39-40页及练习九的第1、2、3题

教学背景:

《6和7的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能熟练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与数学交流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建立6、7的数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三角形

一、创境引题

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漂亮吗?

为了让我们的教室漂亮整洁,我们每天都要给它打扫卫生。

看,几个爱清洁的同学正和老师一块儿打扫卫生呢。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

(1)画面上有些什么?

(2)你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画面上事物的数量吗?

(3)把的发现告诉组内其他小朋友,看谁说的最完整?

谁能给全班说一说?

生1:

我们看到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生2:

如果算老师用的桌子,6张再添一张应是7张桌子。

生3:

我们发现还有1块黑板

生4:

6个学生,再加上1位老师,一共是7人

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

(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

同桌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

我们要做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学生,你们能做到吗?

我们刚才是按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

6再数1个就是7。

2、尝试自学:

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

3、重点讲解,难点辩析:

教学认数

同学们再数一数第39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教师活动:

贴出数字卡片6和7

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用你手中6根和7根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摆一摆

4、教学数序

(用计数器先拨1颗珠子,再一颗一颗添加

齐数1、2、3、4、5、

5颗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

5添1是6(齐读)

6颗珠子再添上1颗是几?

6添上1是7(齐读)

(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括号里应填什么?

6和7应该填在什么地方?

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谁能从1顺数到7,从7倒数到1?

指名数,拍手数。

5的后面是谁?

6的后面是谁?

7的前面是谁?

5、比较大小的教学

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你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吗?

比比看。

5比6小,6比7小。

6比5大,7比6大。

5比7小,7比5大。

板书:

5<

66<

76>

57>

65<

77>

5

6、教学序数

教师奖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6名学生站到前面。

从左数第6个同学指的是谁?

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

(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7、指导书写

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生书空。

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

三、展示反馈

1、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

2、我会比大小

1○66○70○76○66○0

3、我会填

0123()()()7()

()76()43()10

四、作业43页2、3题

6、7的认识

6张桌子7把椅子

6个小朋友7个人

7

6>

6

5<

第二课时

6、7的组成,课本第41页,43页第4题

“6和7的组成”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

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

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掌握6、7的组成

小正方体、小棒、点子图

一、创境引题

1、拍手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2、请7位同学站到黑板前面排成一排。

某某同学是第几?

(强调学生回答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从左数第2的同学是谁?

从右数第3的同学是谁?

①6个点子我们可以怎样将它分成两个部分呢?

怎么分?

②有没有其它的分法呢?

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把点子图上的点子涂上两种颜色,看有几种涂法?

③我们还可以怎么分?

用学具操作。

④边说边摆,再利用老师手中的教具展示

①6的分成

6个点子我们可以怎样将它分成两个部分呢?

可以分成2和4,1和5,随便从中间分

好,我们从6个点子图中间随便将6个点子分成两份。

我们把6个点子分成了几和几呢?

(2和4)教师板书

6是不是只能分成2和4呢?

有没有其它的分法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点子图上的点子涂上两种颜色,看有几种涂法?

讨论交流进行探究,小组派代表汇报。

板书小组汇报结果。

66666

1551244233

读6的组成

引导学生,我们还可以怎么分?

我们还学过哪一个数是表示没有的?

它是哪一数呢?

(0)

利用学具进行操作

②学习7的组成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试着用这些“小正方体“来研究7的组成。

四人一组为单位研究讨论7的组成。

巡视指导

谁愿意汇报你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汇报结果。

③探究规律

如果不用学具操作,看着上面的三种情况,你能想出别的分法吗?

说出另外三种分法,并说明与上面三种分法的联系。

④完成41页做一做第1、2题

⑤用数字卡片(0-7)做找朋友的游戏

1、举出生活中把6和7分成了两部分的实例?

2、第43页的第4、5题

3、练习册21页的第2题

4、看谁说的多

()+()=7()-()=6

第三课时

6、7的加法和减法(第44页第6、7、8)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6、7的加减法,是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由以前的一副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学具盒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游戏:

师生猜数:

教师两手分拿小球,出示一只手里的小球,生猜另一只手中的小球个数。

猜7时教师不出示,可让学生自己假设猜。

二、创境引题

秋天到了,庄稼、瓜果蔬菜丰收了,小动物们都准备去田间看一看,瞧!

小熊到了自己的玉米地里,多高兴呀!

出示:

小熊的玉米地左边有3个玉米、右边有4个玉米。

①你看到了什么?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②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想办法算一算。

③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同桌听听好吗?

先再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小老师交流

你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几个玉米

怎样列示?

3+4

你打算怎样计算3+4

生交流、师引导归纳计算的几种方法。

(看图数、摆学具、想数的组成)

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引导比较3+4=7和4+3=7

看看我们写的这两道算式一样吗?

我们是根据一幅图画写的算式,为什么两道算式不相同呢?

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

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5、师:

小熊看见这么大个儿的玉米棒子,实在忍不住了,瞧!

它干什么了?

小熊扛走一个玉米。

谁能提一个问题?

怎样列式呢?

怎样计算7-1呢?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你是怎样算的呢?

指名说一说方法。

你看图还能再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7-6

怎样计算?

6、教师贴红花图。

左边帖4朵,右边帖2朵。

你能看老师贴的小花图说出两道算式吗?

师在两部分红花之间添上一条虚线,现在怎样列算式呢?

教师分别板书4道算式,引导比较4+2=6和6-4=2。

7、算式在田字格是怎样写呢?

老师示范。

在46面田字格里写一个数学算式。

8、师:

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到地里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去了。

(1)出示动画片:

小兔子、一个白萝卜,5个红萝卜。

提问:

你能看图列出算式吗?

指名说一说想法。

(2)看!

小老鼠也来到自己的地里收土豆了,可是发生什么事了呢?

指名列式并说一说想法。

三、展示反馈:

1、摘苹果:

1+66-53+46-04+27-25+26-2

2、做游戏:

帮小燕子送信

小燕子邮递员应该把信给谁送去呢?

为什么?

如果你是邮递员,你想给那个小动物送一封信?

信上该写什么算式呢?

3、算式接龙:

先让一个同学出一道题,请下一位同学算得数,这位同学算出得数以后,再用这个得数开头出一道题,请他的下一位同学来算,依次类推.如:

1+3=4 

接4-2=2 

2+4=6 

6-0=6…….

四、小结:

板书设计:

6和7的的加减法

1+5=62+4=67-1=6

5+1=64+2=67-6=1

第四课时

课本44页第9—12题

教材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巩固有关6、7的加减法,使学生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正确、熟练地计算,同时又不感到枯燥无趣。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练习有关6的加减法计算。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口算6和7的加减法。

2、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能比较熟练的口算6和7的加减法

能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0—7的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口算卡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玩闯关吗。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玩闯关游戏吗?

你们害怕吗?

做口算接龙的游戏

7-3=2+4=3+4=

1+6=4+3=7-4=

3+3=6-3=2+4=

5+1=7-2=2+5=

7-5=5+2=1+5=

①你会看图写数吗?

三角形有()个,圆形有()个,正方体有()个

②你会把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③你会自己选数列式吗?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生自己手中的学具排一排

1、7-()=32+()=7()-3=3

2、5和7中间的数是()

3、和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从3、5、7、4中选三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小丽吃了3个苹果,小方吃的和小丽同样多,他们两人一共吃()个?

通过练习,你觉得在计算6和7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6和7的加减法

第五课时

用数学解决问题(第46、47页)

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

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明确:

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同时,用情境图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小兔妈妈带着他的几个孩子在干什么?

采蘑菇

兔妈妈在和小兔崽采蘑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想不想去帮助他们。

用数学

1、出示导学案:

①图画里有什么?

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

②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列式计算?

③把你的想法和组内其他小朋友说一说,并把书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④学生先和组小朋友在一起说一说,再在全班内展示

3、交流收获,梳理盲点(学生交流自学成果):

(1)教学图1

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种表示合起来的表示方法

师介绍:

︺,“︺”它叫大括号,大括号象我们的两只手,表示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

”谁认识这个数学朋友?

表示什么意思?

“︺”和“?

”他们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

谁能完整说出图意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反馈:

为什么要用加法?

4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完成46页的做一做

(2)教学图2:

求剩下

图画里有什么?

(青蛙)有几只青蛙?

(7只)

你怎么知道有7只青蛙?

(引导学生看“︺”明白)

图画下面大括号那里写了7,大括号下面的数字就表示总数

谁能用完整的话表述出这幅图的意思?

你会解答吗?

列式: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