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17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 1.docx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1

干货适合2-6岁儿童的感统游戏(收藏好)

1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3-4)

训练目的:

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

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

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2能来回滚动身体;(4-5)

训练目的:

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难度设置:

A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

帮助给予:

1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

3转椅游戏;(3-4)

训练目的:

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

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

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4做5次前滚翻;(4-5)

训练目的:

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

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

1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2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5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4-5)

训练目的:

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

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B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改用乒乓球尝试;D按照预设距离训练。

帮助给予:

1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2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6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4-5)

训练目的:

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

B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2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7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4-5)

训练目的:

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

A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

1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8能在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3-4)

训练目的:

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难度设置:

A只走一半的距离;B走完全程;C单手持物走;D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9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4-5)

训练目的:

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

A只拍1次;B拍2-3次;帮助给予:

1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2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

10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

训练目的:

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

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难度设置:

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11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

训练目的:

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

1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12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

训练要求:

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帮助给予:

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

13用脚尖向前行3米;(4-5)

训练目的:

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难度设置:

A只走2-3步路的距离;B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

1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14单脚向前跳5步;(4-5)

训练目的:

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

1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15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4-5)

训练目的:

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难度设置:

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

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

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

16照镜子游戏;(4-5)

训练目的:

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

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

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

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

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17吊床游戏;(4-5)

训练目的:

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

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难度设置:

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

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

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

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近时放到他/她手中。

18疗球—平衡调整;(4-5)

训练目的:

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促进保护反应。

训练要求:

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

难度设置:

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弹动;B双手的交互屈伸。

(*近时弯曲。

推出时伸直)前后移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D抑制异常机张力的移动弹动;E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平衡;F倒置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G倒置运动(手不撑地);H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大大弹动,以达垂直运动的目的。

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19治疗球—肌力训练;(4-5)

训练目的:

肌力、速度等。

训练要求:

仰卧/俯卧/站立;

(1)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

(2)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时实施。

难度设置:

(1)治疗球上侧滚翻;

(2)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3)仰卧起坐;(4)俯卧撑双臂屈伸;(5)俯卧后弓身;(6)仰卧/俯卧抬腿;(7)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8)球*墙,面对或侧对球站立,单足举腿置于球上;(9)坐在治疗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

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20治疗球—月球游戏;(4-5)

训练目的:

体能要素的提升,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

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循序渐进,配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

难度设置:

(1)以治疗球压挤全身;

(2)推大笼球前进,或拨球后退走;(3)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避障碍物推球前进;(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21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

训练目的:

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

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

A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

帮助给予:

1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2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伤。

22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次;(5-6)

训练目的:

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

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快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23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5-6)

训练目的:

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

难度设置:

A先熟练双脚跳;B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

帮助给予:

1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3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

24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5-6)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

难度设置:

A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帮助给予:

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25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5-6)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

难度设置:

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

帮助给予:

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26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

训练目的:

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让他/她先尝试扶着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手站立5秒;2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则要求他/她只在需要时才扶持;3在孩子前方视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她看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4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27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

训练目的:

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上他/她的眼睛。

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让他/她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2充分运用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28滚筒游戏(3-4)

训练目的:

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双大腿贴住豆球,探身取玩具。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B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家长应用手扶着豆球,帮助孩子均匀用力,避免球滑离孩子的身体。

C鼓励孩子边划动双手,边向前移动,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

帮助给予:

完全身体指导;必要时给予身体指导;

29袋鼠跳;(5-6)

训练目的:

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

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帮助给予:

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30平衡与协调;(5-6)

训练目的:

平衡、协调、肌力等。

训练要求:

仰卧/俯卧。

难度设置:

(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7)俯*治疗球,双手抱起治疗球并推出;(8)仰卧垫上,双脚屈腿或直腿将球夹起。

帮助给予:

(1)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

(2)动作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协动─主动)。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1打保龄球(3-5)

训练目的: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难度设置:

A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C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

帮助给予:

(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

(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

32运小球(4-5)

训练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

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3次球没有掉地通过。

帮助给予:

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

33滑雪(4-6)

训练目的:

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

难度设置:

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双脚踩纸前进;C赤脚踩纸前进;D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

帮助给予:

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

34鞋子走路(4-6)

训练目的:

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35跳跃(3-5)

训练目的:

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

训练要求:

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的圈圈。

难度设置:

A双脚跳,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B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C单脚跳;D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

帮助给予:

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平衡。

36拍气球(4-6)

训练目的:

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

训练要求:

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难度设置:

A双手轮流拍打;B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

(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37软骨功(5-6)

训练目的:

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

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

难度设置:

A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B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

帮助给予:

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

38摇摇船(5-6)

训练目的:

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

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

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39A抱球翻滚(5-6)

训练目的:

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

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

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难度设置:

A滚3-4下;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

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40糊壁纸(5-6)

训练目的:

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画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墙壁站立,以身体当做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象在糊壁纸。

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

难度设置:

A只滚动3-5下;B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

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

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

孩子滚动时离墙壁太远。

41压马路(3-6)

训练目的:

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

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

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

星儿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