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41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区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制取氧气B.大米酿成米酒

C.粘土烧成陶瓷D.明矾净水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电光源

B.干冰在医疗上可用作血液制品储存和运输的制冷剂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过滤净水即得软水

D.蜡烛燃烧产生黑烟是因为蜡烛中有炭黑

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B.白磷在冷水,通入空气后能燃烧

C.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硫在氧气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放入氧气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6.下列事实和相应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苯分子

分子虽小,但真实存在

B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柔软

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C

敞口放置的酒精溶液逐渐为稀

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去

D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A.AB.BC.CD.D

7.“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

金刚石、液氧、钢B.氧化物:

水、二氧化碳、铁锈

C.合金:

硬铝、青铜、焊锡D.化合物:

天然气、氯化钠、硫酸铜

8.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分子结构用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

下列有关甲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甲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1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D.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9.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氧化钙

石灰石

高温煅烧

B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D

氧化铜

通入氧气加热

A.AB.BC.CD.D

10.向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的组成有两种固体B.滤液一定存在MgCl2和FeCl2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一定有铜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变化前后它们的质量分别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变化前/g

3

8

5

4

变化后/g

7

2

5

6

A.丙一定是该反应物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甲一定为氧化物,且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

1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一:

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

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C.实验三: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四:

测量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13.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水的电解

B.

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C.

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二、简答题

15.化学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1)“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①“低碳出行”中“低碳”是指较低的气体排放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车架使用铝合金,除了具有轻便美观外,还有_____的优点。

③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

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爆胎”的原因_________

(2)【最新】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海水淡化工程在我国沿海省份如广东、天津等地取得快速发展,它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水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运动快慢B.分子质量C.分子间隔D.分子种类

②利用如图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③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____________(填符号)构成。

三、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天然最硬的物质___________

(2)2个氨分子___________

(3)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___________

(4)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___________

(5)能够造成温度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___________(写一种)

(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17.

(1)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金属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反应。

②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填“大”或“小”)

③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39.6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

②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五、推断题

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丙为单质,其余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乙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为无色气体,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丁→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六、实验题

19.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②中加入_______试剂可制得氢气,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端通入________(选填“a”或“b”)。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

(5)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0.据媒体报道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

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并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的成分:

(提示:

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猜想)Ⅰ含有可燃性气体CO;Ⅱ含有可燃性气体CH4;Ⅲ含有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_______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

(3)

将步骤

(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①烧杯内壁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元素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_________也有相同的现象。

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___的存在。

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有同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定量探究,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气体X成分中一定没有_______,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则气体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气体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______

A.可能只有甲烷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E.可能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有无新物质生成。

【详解】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制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大米酿成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粘土烧成陶瓷有硅酸钙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灯泡中充入氮气以延长寿命,不可做电光源,故A错误;

B、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因此干冰在医疗上可用作血液制品储存和运输的制冷剂,故B正确;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但过滤只能除去难容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因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C错误;

D、蜡烛燃烧产生黑烟是因为蜡烛中碳元素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容易发生爆炸,故A错误;

B、白磷着火点是40°,故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不能燃烧,故B错误;

C、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故C错误;

D、火灾烟气温度高、毒性大,为避免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故B错误;

C、硫在氧气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木炭放入氧气中,常温下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故A说法正确;

B、石油中含多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故C说法正确;

D、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苯分子,说明分子虽小,但真实存在,故A事实和解释一致;

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柔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不是碳原子结构不同,故B事实和解释不一致;

C、敞口放置的酒精溶液逐渐为稀,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C事实和解释一致;

D、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

不同,故D事实和解释一致。

故选B。

7.C

【详解】

A、金刚石、液氧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

B、水、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选项B错误;

C、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硬铝、青铜、焊锡属于合金,选项C正确;

D、氯化钠、硫酸铜属于化合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选项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根据甲醇分子结构图,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CH4O,故A说法正确;

B、甲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4):

16≠1:

4:

1,故B说法错误;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32,故C说法正确;

D、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0%,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9.A

【详解】

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进一步采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钾,故B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C错误;

D、铜通入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解决时需注意关键的两点:

①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C

【分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镁>铁>铜,向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与CuCl2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能将氯化铜全部反应完,不能与MgCl2反应。

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渣中含有铜和铁,滤液中含有MgCl2和FeCl2。

【详解】

A、根据分析,滤渣的组成有铜和铁两种固体,选项A正确;

B、根据分析,滤液一定存在MgCl2和FeCl2,选项B正确;

C、滤渣中含有铜和铁两种固体,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一定有气泡产生,选项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铜,选项D正确。

故选C。

11.D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7g-3g=4g,故甲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8g-2g=6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6g-4g=2g。

【详解】

A、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选项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错误;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甲可能为氧化物,丁可能为单质,选项C错误;

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4g∶2g=2∶1,选项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下方的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是沿着烧杯壁先到达底部的,即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能够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虽然不是密闭装置,但没有气体参与,也没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能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据了减少的氧气的空间,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13.C

【详解】

A、观察流程图发现开始的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能循环使用,选项A正确;

B、太阳能的利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因此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选项B正确;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而氧气属于单质,选项C错误;

D、铝镓合金与水的反应中生成物是氧化铝、氢气和镓,相当于镓未参加反应,所以实际上发生的反应是

,选项D正确。

故选C。

14.B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图中是质量比,故A不正确。

B、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铁钉有一定的质量,铁钉的质量逐渐增加,等硫酸铜反应完时,铁钉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曲线能反应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

故B正确。

C、一定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的反应,反应一开始就有氧气产生,所以曲线从原点开始画,又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是一定量的,所以过氧化氢消耗完之后反应停止,出现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

故C不正确。

D、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生成了氧气,固体中还含有氧元素,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为0,故D不正确。

故选:

B。

15.二氧化碳①③耐腐蚀(或强度高、硬度大。

合理即可)分子间有间隔,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压强增大混合物化学变化

BD蒸馏Cl-

【详解】

(1)①“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②图1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钢丝网篓和铝合金车架,故选①③;车架使用铝合金,除了具有轻便美观外,还有耐腐蚀(或强度高、硬度大)的优点。

③“夏天爆胎”的原因:

分子间有间隔,夏天气温高,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压强增大。

(2)①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因此属于混合物。

②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

③甲烷可用作燃料,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分子种类,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选BD。

②利用图2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蒸馏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都是先将水蒸发为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

③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离子的符号为:

Cl-。

16.C2NH3COAgO3Ca

【详解】

(1)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其化学式为:

C;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氨分子可表示为:

2NH3;

(3)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

(4)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化学式为:

Ag;

(5)能够造成温度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等,臭氧的化学式为:

O3;

(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Ca。

17.氧气大Fe+CuSO4═Cu+FeSO40.4g67.5%

【详解】

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金的性质很不活泼,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②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大;

③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原因是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Fe+CuSO4═Cu+FeSO4;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40g+200g-239.6g=0.4g;

②设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

x=67.5;

答: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0.4g;

②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8.H2O2H2O2H2O

2H2↑+O2↑CO2+Ca(OH)2

CaCO3↓+H2O

【分析】

甲、乙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且都能生成单质丙,可猜测为H2O2和H2O,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也能生成氧气,故丙为氧气,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可由丙生成,所以丁可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水。

【详解】

(1)甲、乙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且甲可生成乙,故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H2O2;乙物质的化学式:

H2O;

(2)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故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

2H2↑+O2↑;丙为氧气,可转化为丁,则若丁为无色气体,且能生成水,则丁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

CaCO3↓+H2O。

19.分液漏斗A2KMnO4

K2MnO4+MnO2+O2↑稀硫酸浓硫酸a2HCl+CaCO3

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

【详解】

(1)仪器②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3)实验室中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故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②中加入稀硫酸试剂可制得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氢气,故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用E装置收集,应使空气从b端逸出,气体从a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

CaCl2+H2O+CO2↑;C装置有多孔隔板,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能直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

20.排水法水蒸气水珠碳元素Ⅱ一氧化碳CuO+CO

Cu+CO2检验气体的纯度二氧化碳0.2g0.6gBE

【详解】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目的是除去水蒸气;将步骤

(2)的气体导出点燃,用干燥且冷的烧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