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43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docx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分析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考纲要求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3、纸币的流通规律

4、结算方式(原为:

信用工具)

5、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考点解析

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注意点:

(1)判断物品是否为商品的方法:

①定义法:

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③领域法:

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则不是商品。

(2)物品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不是商品:

①本身不是劳动产品。

如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等。

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蔬菜,妈妈为我们织的毛衣

等。

③没有使用价值,或失去了相应的使用价值。

如变质的食品等。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联系: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如空气、阳光),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矛盾性:

无论是对商品生产者来讲,还是对商品购

买者来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

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考点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1、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

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注意点:

(1)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产生: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②货币属于商品,但不同于一般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

①本质:

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晚于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③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金、银),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货币的职能的含义:

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价值尺度

①含义: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②原因:

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④价格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

⑤判断的关键词:

定价、标价、价格

(3)流通手段

①含义: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②原因:

货币之所以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④判断的关键词: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⑤商品流通的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注意点:

(1)支付手段主要包括赊销赊购、支付工资、利息、税款、交纳水电费等形式。

(2)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

流通手段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即“先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

(3)区分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4)普通纪念币(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

(5)网络中的QQ币等是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

考点3、纸币的流通规律

1、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2)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3)纸币购买力由市场决定

(4)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2、纸币的发行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2)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注意点:

(1)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的变化

(2)有关纸币计算的几个公式

①纸币发行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②纸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00%。

③纸币贬值或升值后,商品价格的计算公式:

假设纸币贬值x%,那么

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x%);如果纸币升值x%,那么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x%)。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一般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表现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纸币升值,购买力提高

原因

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流通速度过快

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

危害

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秩序

影响生产和投资积极性,导致市场需求不振,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利益不利

解决办法

根本方法:

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宏观政策: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和财政政策(减支增收),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根本方法: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

宏观政策:

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者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两者都会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考点4、结算方式

1、常见的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与转账结算

2、常见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等

信用卡

支票

本质

信用凭证

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种类

一般信用卡与银行信用卡

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功能

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现金支票→支取现金

转账支票→转账结算

优点

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结算快捷、携带方便,促进商品贸易,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

◆注意点:

(1)现金结算、转账结算是结算方式。

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2)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减少了。

考点5:

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不等于外币)

2、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变化: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附表】汇率与币值变化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币值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升高

贬值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跌落

升值

升高

更多

不变

贬值

跌落

升值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升高

贬值

跌落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

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

①发展方式:

协调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保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2)企业生产:

有利于实现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

(3)消费水平:

减少国外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世界经济:

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利润共享,资源互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注意点:

(1)外汇不等于外币。

外汇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并不是所有的外

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

(2)外汇不等于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两种货币

之间的兑换比率。

(3)人民币币值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对金钱的看法:

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④从一定意义上,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都离不开金钱。

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2)对金钱的态度:

(1)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2)用之有度:

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3)用之有益:

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三、考纲要求

1.供求关系与价格

2.价格与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6.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考点解析

考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

◆注意点: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文化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它们对商品价格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价值决定价格。

(决定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注意点:

1、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影响价格。

(3)其他因素:

①货币本身的价值。

一般来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

②纸币发行量。

例如,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③市场垄断、市场调节弊端,国家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等。

总之,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具有基础性的影响。

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常见的、多变的,但不是决定因素,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供求决定价格”。

2、理解供求与价格双向制约的关系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不决定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价格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其趋于平衡

3、用坐标图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项目

坐标图

解释

供给(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供给越多,价格会越低

需求(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需求越多,价格会越高

价值(X轴)与价格(Y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社会劳动生产率(X轴)与价格(Y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价格越低

 

考点2、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4)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数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注意点:

附表: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比反比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

反比无关

价值量×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

无关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无关反比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劳动

生产率

劳动

时间

价值量

商品

数量

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减少

减小

增加

不变

降低

增加

增大

减少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高

个别劳动时间

减少

不变

增加

增加

降低

增加

不变

减少

减少

考点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2、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注意点: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1)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

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例如:

某商品价值量为N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表示为N÷(1+M%)

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表示为N÷(1-M%)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表示为N×(1+M%)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表示为N×(1-M%)

总之,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

(2)区分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

前者是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后者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同质商品的数量之积。

(3)区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前者的关键词通常为“某企业”“某生产者”“某经营者”,后者的关键词通常为“全社会”“某部门”“某行业”“某个国家”。

考点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全面理解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正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才能够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的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注意点:

1、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一次交换中,而是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交换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2、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价格与价值总的来说仍然相符合,所以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3、价值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

文物、邮票等特殊商品的价格也会上下波动,但总是高于其价值,这是因为它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规模性生产。

 

考点5、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对同一商品: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对不同商品:

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反应程度不同)

③对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不同。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注意点:

1、商品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

价格

需求量

本商品

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

下降

增加

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

下降

增加

增加

2、价格变动与需求曲线变化的几种情况

需求曲线

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1影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需求变

动曲线

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D1到D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如国家的消费补贴等

需求弹

性曲线

表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所以D1属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D2属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

补品、

替代品

需求曲线

表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互补品、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某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

品需求量的变化成负相关,与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D1表明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D2表明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①必要性: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生产要素)。

②生产要素的调节。

(结合商品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注意点

曲线名称

图像

经济含义

供给曲线

表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价格升高,获

利增加,生产扩大,供给增加;价格降低,获利减

少,生产缩小,供给减少

供给变

动曲线

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

品供给量的影响。

从S1到S2的变化表示在价

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

品供给量增加,如国家的生产补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