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710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4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无机电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电子教案.docx

《无机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电子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机电子教案.docx

无机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

引言:

(地球图片)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使得人类不断进步,由此产生了各种学科。

化学便是其中的一种。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原子、分子和离子这一层次上的实物,也常称之为物质。

研究内容:

研究物质的化学运动,即化学变化。

(举例:

水冻结成冰、酒精挥发、碘升华都不是化学变化——让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根本是化学键的断裂及新化合物的生成)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或离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和外界变化条件的科学。

举例: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分子式。

2.研究化学的目的

通过图片讲解。

(1)各种生活用品:

织物;食品添加剂(甜蜜素)

(2)各种药品

(3)炼铁(用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铁。

铁氧化物(Fe2O3、Fe3O4、FeO)+还原剂(C、CO、H2)铁(Fe))

(4)农药:

DDT,杀虫剂。

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米勒发觉出来的。

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

(5)解决环境污染

化学的直接目的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如: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研究化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认识物质化学变化的规律,去驯服物质,把各种自然界取得的原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得到比粗品更好或自然界完全没有的新物质。

3.化学发展简史

古代化学(17世纪中叶以前)

古时候,原始人类为了他们的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火。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

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

(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食用熟食;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如发现在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

这样,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

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

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

化学家和药剂师。

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

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近代化学(17世纪后半叶-19世纪末)

在科学史上,波义耳被称为『化学之父』,是由于另一个划时代的贡献。

  当时的化学家仍相信亚里斯多德的学说:

物质是由水、土、空气、火四要素所组成。

这种偏差的学说,使得一千年来的化学家像炼金的术士,不断用不同的物质炼来炼去,想炼出金子来。

他们始终认为是由于『水、土、气、火的失调』,缺乏因缘际会,以致无缘炼出金子。

波义耳力斥这种没有原则的因缘际会论,他认为『一个物质能否炼出金子,主要决定在这种物质是否含有『金子』这一个本质,如果没有这一个本质,再碰到什么因缘也不会有金子出来。

』这个本质就是物质的基本要素,他称为『元素』(elements),整个近代化学就从这个正确的观点建立起来。

拉瓦锡:

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其实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即氧化。

道尔顿:

①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组成。

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②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③不同的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道尔顿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和原子物理学奠定了基础,是科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阿伏伽德罗:

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门捷列夫:

根据原子大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

近代化学:

从1661年波义耳发表他的名著“怀疑派的化学家”一直到1869年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为止约200年的时间。

现代化学(20世纪以来)

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4.研究化学的方法

强调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

物质世界中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得到的,而化学科学中的一些学说和定律,既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综合、归纳而得到,也是在实验的鉴别中修正、发展而成熟的。

5.化学的发展趋势

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实验技术的更新,化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反应的能量问题、方向问题、机理问题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而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气体和溶液

2.1气体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常温下,物质通常以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存在,即气体(gas)、液体(liquid)和固体(solid)。

理想气体:

分子不占体积、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ØBoyle定律(1662):

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波义尔的实验结果:

温度恒定时,一定量气体的压力和它体积的乘积为恒量。

P∝1/VPV=constant

ØCharles(1787)-Gay-Lussac(1802)定律:

压力恒定时,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它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V∝TV=bT

ØClapeyron定律:

到了19世纪,法国科学家Clapeyron综合波义尔定律和Charles定律,把描述气体状态的3个参量p,V,T归于一个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例题1:

一个体积为40.0dm3氮气(N2)钢瓶,在25℃时,使用前压力为12.5MPa。

求钢瓶压力降为10.0MPa时所用去的N2的量。

学生根据公式,计算。

二、道尔顿分压定律(1807)

温度和体积恒定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该气体单独占有总体积时,所表现的压力。

例题2:

25℃时,装有0.3MPaO2的体积为1L的容器与装有0.06MPaN2的体积为2L的容器用旋塞连接。

打开旋塞,待两气体混合后,计算:

(1)O2,N2的物质的量。

(2)O2,N2的分压力

(3)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4)O2,N2的分体积

2.2溶液

一、分散体系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就构成分散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把分散质分散开来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1)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分散体系可分为:

气体分散体系例:

液体分散体系(化学反应中最常见)例:

牛奶

固体分散体系例:

珍珠

(2)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

B

颗粒大小

类型

特点

实例

<10-9

溶液(分子、离子分散系)

均相、透明、均匀、稳定

NaCl溶液

10-7~10-9

胶体

多相、不均匀、相对稳定

牛奶、咖啡

>10-7

浊液

多相、不透明、不均匀、不稳定

泥土、豆浆

二、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得到的分散体系成为溶液。

量少的称为溶质,量多的称为溶剂。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水溶液也简称溶液。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为水溶液。

三、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

在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有溶质的量。

计算浓度需清楚以下概念:

m、v、n、M

[复习: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单位:

mol

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

n、M、m的关系: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关系:

1mol粒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

举例:

M(H2)=1.01×2=2.02(g/mol)

M(H2O)=1.01×2+16.0=18.02(g/mol)

M(CO2)=12+16×2=44(g/mol)

M(Al2O3)=27×2+16×3=102(g/mol)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

mol/L

2、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之比.单位:

mol/kg

3、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mB)与溶液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

溶质B的物质的量(nB)与系统总物质的量(n=nA+nB)之比

5、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W/V)质量体积分数,例如:

0.9%生理盐水,为0.9gNaCl溶解于100mL水中。

6、ppm:

每千克溶液中所含有溶质的mg数,比如食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ppb:

每千克溶液中所含有溶质的μg数,比如食物中的风味物质

例1用固体配制

配制500mL的0.2mol/LNaCl溶液,需称NaCl多少g?

例2用浓溶液配制

浓溶液浓度为C1,配制浓度为C2的溶液V2,则需要的浓溶液为V1,则根据稀释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原理,C1V1=C2V2,V1=C2V2/C1

配制500mL的0.2mol/LNaOH溶液,问需要0.4mol/LNaOH溶液体积多少mL?

C1=0.4mol/LC2=0.2mol/LV2=500mL

V1=C2V2/C1=0.2×500/0.4=250mL

例3用纯液体配制,如浓H2SO4,HNO3,HCl,H3PO4,浓氨水等,已知液体的密度(ρ,g/mL),(ω,%)质量分数,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ρ×ω/M×100mol/L

市售质量分数为37%的浓HCl,密度为1.19g/mL。

试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取1L37%的浓HCl,则1L溶液所含HCl的质量为:

mHCl=ρ×ω×1×103mL=1.19g/mL×37%×103ml/L=440.3

浓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HCl=nHCl/V=mHCl/MHCl=440.3g/36.5g/mol×1L=12.1mol/L

四、稀溶液的依数性

不同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后,都有其特殊的性质,比如CuSO4溶液成蓝色,NaCl溶液尝起来是咸的,盐酸溶液呈酸性,这些性质都是各种溶液所特有的,可以说是个性,这些个性与溶液浓度无关,但是只要溶液浓度较稀,就有一类性质是共同的,即这类性质只与溶液的浓度无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些性质包括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渗透压等,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即与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目相关的性质。

1.蒸气压下降

将液体放在密闭容器中,液体能不断蒸发,同时,生成的蒸气也在不断凝聚,当单位时间内由液面蒸发的分子数和由气相中回到液体中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相等时,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这时产生的蒸气的压力称为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在一定温度下,每种液体蒸气压是固定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蒸气压越大。

表不同温度时水的蒸气压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120

蒸气压/KPa

0.61

2.33

7.37

19.92

47.34

101.33

202.65

如果在溶剂中加入一些不挥发性的溶质时,溶液的一部分表面被溶质分子占据,而使单位面积上的溶剂分子数减少,同时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也能阻碍溶剂的蒸发。

因此,在相同温度下,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溶剂分子要比纯溶剂少。

结果在蒸发和凝聚达到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就必然比纯溶剂的蒸气压小,纯溶剂蒸气压与溶液蒸气压之间的差成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的越多。

2.沸点升高

溶液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当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通常为101.325KPa)相等时,溶液就开始沸腾,此时的T为该溶液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

水在100℃时的蒸气压为101.325KPa,水的沸点为100℃。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所以水的沸点低于100℃

如果水中有不挥发性溶质,溶液的蒸气压要下降,要使溶液的蒸气压和外界的大气压相等,就必须升高溶液的温度,所以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沸点。

[旋转蒸发仪原理-降压使溶液沸点降低]

3.凝固点降低

能蒸发的固体也有蒸气压,且蒸气压随T升高而增大。

物质的固态和液态的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凝固点。

如:

0℃时,冰和水的蒸气压均为0.01KPa,所以0℃为水的凝固点。

当0℃的水中溶有不挥发性物质时,水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小于0.01KPa,此时与0℃冰的蒸气压不相等。

只要降低T,使冰的蒸气压也下降才会与水溶液的蒸气压相等,此时冰与水共存,所以溶液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4.渗透压

渗透产生的条件:

①半透膜②浓度差

半透膜:

具有选择性薄膜,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透过。

如:

动植物细胞膜,动物膀胱膜,羊皮纸等,鸡蛋膜。

渗透: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自动扩散的现象

在图a中,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单位体积内蔗糖溶液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比纯水少,因而在单位时间内从纯水向蔗糖溶液方向扩散的水分子数比蔗糖溶液向纯水方向扩散的多。

随着渗透的进行,蔗糖溶液的液面不断升高。

液位差产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水分子向外扩散的速度加快,而使水分子向溶液扩散的速度减慢。

当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水分子向两个方面的扩散的速度相等。

液面不再升高,体系达到动态平衡,称为渗透平衡。

要使两液面不发生高度差,可在溶液液面上施加额外的压力,这种能够阻止渗透进行而施于溶液液面上的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是为了半透膜两边维持渗透平衡而施加的压力。

例:

输液时用0.9%的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有相同渗透压,若盐水浓度小于0.9%,则盐水中水分子向细胞中扩散,使细胞胀破,若盐水浓度大于0.9%,则细胞中水分向外渗透引起胞浆分离。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度

1.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①定义式

单位:

mol•L-1•s-1、mol•L-1•min-1、mol•L-1•h-1等:

②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指明具体物质,同一个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会不同,但意义相同,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相应反应物计量数之比。

③比较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大小,要折算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或求出各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对应物质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比值大的反应速快。

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质特性(内因),其次是外界条件的影响。

①浓度:

增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随之增加;减小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注意:

增加固态反应物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固态反应物速率与其粉碎程度,既表面积大小有关。

②压强:

增加体系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随之增加;减小体系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注意:

压强对速率的影响实质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因此,压强只能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只有能造成反应物气体浓度发生变化的压强改变,才能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③温度:

升高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随之增加;降低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注意:

此规律适合任何化学反应

④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可以极大改变反应速率,通常为加快反应速率。

⑤其它对于同一个反应,以原电池方式发生,其速率比直接的化学反应速率大。

此外,光、反应物粒度大小、溶剂等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第二节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态及其建立

如图,可逆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若开始只有反应物,没有生成物。

则υ(正)最大,υ逆)为零。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就不断增加,υ(正)越来越小,υ(逆)越来越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υ(正)=υ(逆),就达到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份的含量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逆: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

虽υ(正)=υ(逆)但速率不为零,反应仍在不停地进行,既是动态平衡。

③等:

υ(正)=υ(逆)同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既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同一物质的生成量与消耗转化量相等。

④定:

混合物各组份的不再改变。

⑤同: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无论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以一定的配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使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只要外界条件相同,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态,既殊途同归(等效平衡)。

⑥变:

外界条件发生改变,使υ(正)≠υ(逆),各组分物质的发生改变调整,进而建立新平衡。

3.化学平衡的标志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最根本标志是υ(正)=υ(逆).

运用速率标志要注意: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若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物质表示时,则当这两者的速率之比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时才标志着化学平衡了。

因υ(正)=υ(逆)其必然结果是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所以,各组分物质的量或物质的质量,或浓度,或含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也一定标志着化学平衡了。

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整个反应体系的物理参数,如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以及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和密度等肯定都要保持定值,不会再随时间而改变。

但反过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物理参数若保持不变的可逆反应,不一定就达到了化学平衡,要作具体分析。

如:

aA(g)+bB(g)=Cc(g)+dD(g)若a+b=c+d,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始终不发生改变,使反应体系的总压、平均分子量等参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因此,这种情况下这些物理参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态的标志。

4.化学平衡移动过程:

  t1-t2 t2-t3t3-t4

原平衡态    平衡破坏     建立新的平衡

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

各组分含量保持一定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各组分含量又保持新的一定

5.化学平衡移动

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在条件改变后,平衡状态被破坏,然后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平衡移动。

如上图中t2-t3时段内发生的变化过程。

6.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据:

通过比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①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υ(逆),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反应式右边生成物的浓度较平衡破坏时的瞬时浓度增大,反应式左边反应物的浓度较平衡破坏时的瞬时浓度减小了,则称化学平衡向正(或向右)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υ(逆),此时逆反应占优势,反应式左边反应物的浓度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浓度增大,反应式右边生成物的浓度较平衡破坏时的瞬时浓度减小了,则称化学平衡向逆(或向左)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外界条件改变,虽能引起原υ(正)和υ(逆)的变化,但变化后新的υ,(正)和υ,(逆)仍保持相等,则称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在实际中更多是借助平衡移动后的效果,如体系压强、密度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量等改变情况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但它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都可作为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据。

7.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特别注意理解“减弱”的含义:

它是指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外界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更不能“超越”这种变化。

如原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若它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平衡将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当新平衡建立时,体系压强将介于P-2P之间。

勒沙特列原理又称平衡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能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推断建立新平衡所需的时间,它不能用来解释催化剂改变速率的问题。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但它不适用未达平衡的体系。

8.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下面就通式:

mA(g)+nB(g)pC(g)+qD(g);ΔH<0(正反应为放热)为例

(1)浓度:

①规律: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朝着正向右移;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朝着逆向左移。

②理解: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使υ(正)>υ(逆)平衡正向右移;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使υ(正)<υ(逆)平衡逆向左移。

③υ-t函数图

 

④注意点:

增加或减少固态物质(或液态纯物质)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2)压强

①规律:

在含有气态物质的平衡体系里,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反应方向移动。

②理解:

讨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应归结为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如恒温下,通过缩小盛气体的容器体积来增大气体体积,相当于将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气体的浓度同等倍数增大,使正逆反应速度都提高了,但提高的幅度不同,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速率提高幅度大,结果平衡就向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了。

③υ-t函数图

 

注意点因压强的影响实质是浓度的影响,所以只有当这些“改变”能造成浓度改变时,平衡才有可能移动。

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平衡体系,压强改变不会使平衡态发生移动。

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

因压强虽增加,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改变。

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

因容器体积要增加,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降低引起平衡移动。

(3)温度

①规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理解: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要提高,但吸热反应的速率提高的幅度更大,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了。

③υ-t函数图

 

④注意点对任何一个平衡体系,温度改变都会使平衡发生移动。

(4)催化剂

可以极大改变反应的速率,缩短(或延缓)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因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对平衡状态不影响,既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能提高反应转化率,不能改变原有平衡的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