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711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x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附表: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

附件:

重庆AAA实业有限公司“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编制方案的委托书”;

XX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核准AAA路道路工程项目的批复;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确认函;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评审意见。

附图:

附图1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附图3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排水沟、沉沙凼典型断面设计图;

附图4-1、4-2、4-3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分段措施图;

附图5临时表土堆放场水土保持设计;

附图6施工营地临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附图7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纵断面图;

附图8主体工程边坡绿化设计;

附图9主体工程护面墙结构图。

前言

AAA路位于重庆市XX区西北部的原重庆市XX农场内,是连接大石坝与大竹林镇的重要通道,该工程是对原有道路进行裁弯取直。

道路起于双碑大桥引道立交,止于XX区与高新区北区交界处,线路全长2196米,道路红线宽32米(5米人行道+3米绿化带+8米车行道+8米车行道+3米绿化带+5米人行道)为规划区内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

公路建设等级为城市主干道Ⅱ级,计算行车速度40km/h,行车道宽度16m。

土石方挖方总量约17.58万m3,填方约19.30万m3,全线缺土约1万m3,结合道路东侧的XX农场公园规划建设,从XX农场公园内调运土方。

工程估算总投资14614.34万元,施工期为20个月。

项目区位于重庆市XX区西北部的原重庆市XX农场内,拟建地区为红层丘陵风化剥蚀地貌。

区内丘顶浑圆,在丘体之间,冲沟发育,无山脉、湖泊,地势总体西南低东北高。

项目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7.5℃-18.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5.3mm。

土壤类型以水稻土、紫色土为主,植被以杉木、柏树和杂草为主。

项目区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为轻、中度,属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AAA路项目拟建地点现有道路路况陈旧、路面狭窄、道路线形差、起伏大,远远滞后于沿途经济发展,严重制约石马河区域的发展。

现有道路与《重庆市大石坝组团A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相符,远远不能满足重庆市生态公园需求,与现有的重庆佰富高尔夫球场极不适宜。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重庆市“振兴重庆,道路先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符合重庆市北部新区规划,同时可以促进重庆市生态公园建设的过程。

并将彻底改善石马河地区的交通条件,为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开发步伐提供基础,促进石马河地区、北部新区大竹林镇经济发展,迅速提升区域开发价值。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土石方工程、破坏扰动沿线地表面积大。

该拟建项目是在重庆市XX区各有关单位重视下,经过现场勘探后于2006年7月立项,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AAA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为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

接受委托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水利部水保[2001]12号文联合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要求,我们立即成立了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组,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派员进行现场踏勘并收集相关资料。

在拟建公路沿线的实地考察中,主要是对沿线地形地貌、土壤植被进行了调查,重点对深挖高填方路段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测。

在深入分析工程建设方案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于2006年7月17日编制完成了《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根据2006年7月21日《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会专家组的意见,我们在原水保方案的基础上,再次收集相关资料、实地勘测,进一步核实了工程占地规模及走向、全线土石方挖填量等,并补充了相关内容。

于2006年7月26日编制完成了《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即2008年。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共计13.08hm2,其中工程建设区10.94hm2,直接影响区2.14hm2。

根据预测,在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共产生水土流失量69571.23t,新增水土流失量48525.51t,采取措施后水土流失量可减少至4867.24t,减少水土流失量64703.99t。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为:

主体工程占地防治区、施工临时工程占地防治区和工程直接影响区。

在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150.8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3%。

其中,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为121.57万元;新增投资为29.26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20%,其中工程措施费用1217.84元,植物措施费用2407.84元,临时工程费用37729.66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7172元,其它费用(包括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和银行贷款利息等)24.41万元。

在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送审稿和报批稿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区农林水利局、重庆AAA实业有限公司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1方案编制总则

1.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1.1方案编制的目的

AAA路在施工过程中,会改变地面水流状况,扰动地表、岩土层、堆置弃石、弃土、布设各种构筑物等人为因素和作用,将会破坏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原生地貌、地表植被,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目的在于:

(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确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对公路沿线各地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查清公路工程沿线现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设施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建设特点,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提出补充和完善方案;

(3)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预测分析;

(4)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5)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资金,并将其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

(6)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施工及管理依据和建议。

1.1.2方案编制的意义

(1)落实法律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

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落实建设方所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水土保持列入开发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中

将水土保持方案列入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

(3)使水土流失防治有了科学规划和技术保证

(4)有利于水土保持执法部门监督实施

1.2方案编制依据

1.2.1水土保持设计委托有关文件

重庆AAA实业有限公司关于编制《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委托书。

1.2.2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120号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通过,2004年第二次修正);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

(8)《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重庆市人大常委会,1997年通过,2001年修改)。

1.2.3部委规章

(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2002]第16号令,2005年修改);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

1.2.4规范性文件

(1)水利部保监[2001]15号“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

(3)水利部文件水总[2003]67号“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

(4)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保监[1996]18号“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5)《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交通部交工发[1996]612号);

(6)重庆市交通局[1996]1025号文“关于印发执行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部颁96)补充规定的通知”;

(7)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将水保设施补偿费纳入其中;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号)

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

(9)《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定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渝价[2002]578号;

(10)《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4〕201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征(占)用水利工程及有效灌溉面积补偿办法的通知》,渝府发[1999]23号

《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的通知》,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渝水水保〔2005〕45号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切实加强矿山开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渝水水保〔2005〕29号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渝水水保〔2004〕26号

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转发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渝水水保〔2004〕20号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监理工作的通知》,渝水水保〔2003〕9号

1.2.5规范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4-1995);

(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6)《防洪标准》(GB50201-94);

(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SL73.6-2001);

(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1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2.6技术文件及技术资料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项目核准报告书》(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年5月);

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重庆市水利局,2005年)

1.3方案编制深度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中“其编制内容及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的规定,确定拟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1.4设计水平年

本工程以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08年为设计水平年。

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1项目概况

2.1.1项目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

(2)建设位置

AAA路位于重庆市XX区西北部的原重庆市XX农场内,是连接大石坝与大竹林镇的重要通道,道路起于双碑大桥引道立交,止于XX区与高新区北区交界处。

(3)建设性质

改扩建。

(4)建设工期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计划于2006年1月开工建设,2007年8月竣工,总工期为20个月。

(5)项目总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1.46亿元。

2.1.2建设内容

(1)技术标准

拟建公路采用城市主干道Ⅱ级公路标准,公路里程长度2196m,计算行车速度40.00Km/h,路基宽度32m,行车道宽度16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最小平曲线半径是250m,全线均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长度7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50m,最小竖曲线半径是凸R=1800米、凹R=1500米,停车视距70.488m,最大纵坡5.5%,行车道横坡1.5%,人行道(含绿化带)横坡2.0%,一般路基段缘石高出路面的高度为20cm,设计荷载为城-A级,人群4.0kn/m2,涵洞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2)建设规模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总长2196m,工程内容包括修建路基路面、挡板、涵洞、道路景观绿化及市政管网,110KV竹水线11#-16#线路改造,以及住宅、生产生活设施等搬迁。

工程特性见表2-1。

表2-1工程特性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工程特性

备注

1

工程名称

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

2

工程所在地

公路起于重庆双碑大桥引道立交,止于XX区与高新区交界处

3

工程等级

城市主干道Ⅱ级公路

4

工程规模

全长2196m

5

路基路面

路面宽32m

路基宽度视具体地段而定

涵洞

3道

人行地下通道

3座

港湾式停车港

3对

6

半径

平曲线最小半径250m

全线均不设超高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800m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500m

7

汽车负荷等级

城-A级

8

施工期

20个月

9

土石方开挖量

175837m3

实方

借方量

10134m3

松方

10

占用土地

10.94hm2

11

工程总投资

1.46亿元

2.1.3工程占地

本工程共占地10.94hm2,其中包含了永久性占地和临时占地。

工程占地具体详细情况见表2-2。

表2-2工程占地一览表单位:

hm2

占地类型

水田

旱地

荒地

林草地

塘堰

原有建筑用地

合计

数量

0.01

5.13

2.90

0.11

0.03

2.76

10.94

2.1.4路线走向

本段工程线路起于重庆双碑大桥引道立交,止于XX区与高新区北区交界处。

起点处与农垦大道相连,终点处与大农路相连,是连接大石坝与大竹林镇的重要通道,线路全长2196m。

2.1.5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准备期为2个月,包括征用土地、拆迁、平整场地及部分临时工程(便道、临时房屋、电力通讯等)建设,在此期间,部分路面路基土的备土工作也将安排进行。

(2)路基工程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

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

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根据路基施工规范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地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

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1.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

填方边坡上部8m为1:

1.5,中间为宽2.0m的马道,8m~20m为1:

1.75,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

管道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

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井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

(3)路面工程

车行道路面方案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4cmSMA(AC-13-I)+0.3~0.5Kg/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5cm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16-I)+0.3~0.5Kg/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cm中粒式开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I)+0.3~0.5Kg/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7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8-1Kg/m2稀释沥青透层,基层为25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含量6%),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含量4%,土质路基取30cm,石质取20cm)。

人行道路面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

预制30号混凝土彩色路面砖25cm×25cm×4cm;2c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10c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含量4%)。

(4)涵洞

本工程涵洞按照地形条件并综合考虑区段内的汇水面积及排水的要求进行布设。

涵洞较大跨径的采用钢筋砼盖板涵结构型式,较小的涵洞采用钢筋砼圆管涵。

在K0+000~K1+020段,汇水面积为48.2公顷,管涵设置在K0+340处;K1+020~K1+220段,汇水面积为31.8公顷,管涵设置在K1+220处;K1+220~K2+250.652段,汇水面积为39.1公顷,管涵设置在K1+820处。

管道设计流速控制在0.6~5m/s的范围内,因受地形因素限制,最小管径d=400,坡度为1.0%。

2.1.6施工材料来源

 工程所需的粗细料石及碎石均可在当地购买,亦可在沿线自行开采。

工程所用砂、卵石,水泥、钢材等均可在当地购买。

2.1.7土石方平衡

本项目区地貌属于红层丘陵风化剥蚀地貌,丘顶浑圆,丘体之间冲沟发育,多有鱼塘。

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挖方175837m3,折算成松方为209246m3(系数1.19),需填方193054m3(压实方),折成松方为219380m3(系数0.88),所以全线共需借方10134m3(松方),全线分段土石方平衡情况详见表2-3。

表2-3路基工程土石方平衡(松方)

序号

标  段

开挖量(m3)

填方量(m3)

调出方量(m3)

借方量(m3)

备注

1

K0+000-K0+100

1811

2899

1088

本工程还需从外调运土方10134m3

2

K0+100-K0+300

158

67631

67473

3

K0+300-K1+160

85309

79113

6196

4

K1+160-K1+220

31196

0

31196

5

K1+220-K2+100

69576

69588

12

6

K2+100-K2+180

21101

48

21053

7

K2+180-K2+196

95

101

6

合计

209246

219380

58445

68579

2.1.8拆迁安置

拟建公路在前期工作中将进行各类砖房、瓦房等建筑的拆迁工作。

本工程的拆迁安置由当地政府部门统一安置,故本方案不作具体设计。

在拆迁工作中,建设单位作应与当地政府协作,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原居民有计划的逐步搬迁。

因此具体的拆迁安置工作即由建设单位出资、当地政府负责,将拆迁户安置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区域内,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也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负责。

2.2项目区概况

2.2.1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AAA路位于重庆市XX区西北部的原重庆市XX农场内,是连接大石坝与大竹林镇的重要通道,道路起于双碑大桥引道立交,止于XX区与高新区北区交界处。

路段范围内现地面高程为243.61m~298.53m,相对高差为54.92m,路线全长2196m。

(2)地形地貌

拟建区所处地貌单元为红层丘陵风化剥蚀地貌。

区内丘顶浑圆,在丘体之间,冲沟发育。

区内地势总体上呈西南低东北高。

线路行径路段位于浅丘斜坡坡脚处,左低右高,路段范围内现地面高程为243.61m~298.53m,相对高差为54.92m,地形坡角一般6-32°。

场区内多为基岩裸露,土层厚度较薄。

除了在K1+584~K1+597段右侧距设计线路中线约21.0m处有一高压线铁塔外,在线路行径路段无大的构筑物。

在道路施工前将对高压铁塔进行搬迁。

(3)水文气象

项目建设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空气湿润,冬少寒冷,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为18.3℃,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5℃,最低在1月为7.2℃。

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7℃(1977年8月26日),最低为-1.8℃(1977年1月29日)。

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有5、6、7、8、9月;10℃以下的冬寒期为12、1、2月。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区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

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0mm,降雨量多集中在4-9月,其降雨量高达812.4mm,占全年降雨量77.8%。

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日最大降雨为192.9mm。

平均蒸发量1008mm,风速1.3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1m/s,年最大风速22.9m/s(SW风)。

(4)土壤

设计地段位于石马河向斜南东翼。

主要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土层、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现有道路及道路两侧主要成分为亚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斜坡坡脚处主要成分为褐色亚粘土,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有紫色土、水稻土等。

(5)植被

工程所在的XX区,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柏树等优势乔木,有桉树、樟树、柏杨、油桐等阔叶植物,有马桑、黄荆、红籽、山茶等灌木。

(6)不良地质

勘察区内地形较缓,大部分地段为基岩裸露区,土层厚度一般小于2.0m,且现有的路堤边坡经放坡处理或支挡,稳定性较好,未发现变形迹象。

据现场调查在区内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7)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分图》,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场地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

按重庆市地震办公室及重庆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地发[1995]7号和渝建[1999]244号文件规定,该地区为6度抗震设防。

2.2.2社会环境

(1)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拟建重庆市XX区AAA路道路工程起于重庆双碑大桥引道立交,止于XX区与高新区交界处。

XX区是重庆主城区之一,位于嘉陵江、长江交汇处北岸,东南、西分别与巴南、南岸、渝中、沙坪坝等区隔江相望,北与渝北区接壤。

全区总人口63.51万人,2004年全区三类产业结构比为1.6:

66.6:

31.8。

2004年GDP达94.93亿元,人均GDP从2000年的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