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749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docx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2014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一、《论语》十则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

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

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或“学业上陷入困境)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

孔于说:

"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

孔子说: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

曾子说: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或“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毅力”)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9、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

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吧!

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

二、《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

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

(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

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

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三、《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有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

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爱莲说》

1、世人甚爱牡丹。

译:

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五、《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

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六、《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译:

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七、《送东阳马生序》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向他求教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可以享用。

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他们的意思。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八、《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

译: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九、《岳阳楼记》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各种景象的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欣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

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真是快乐极了。

4、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

唉!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7、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啊!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十、《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玩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6、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者,太守醉也。

译: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十一、《出师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4、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6、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猥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奉命出使)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译:

希望陛下托付给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如果没有成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深深追念先帝遗诏的旨意。

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所以上天要降临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的体肤饿瘦,使他们受到贫困之苦,使他们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译: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十三、《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

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万钟的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

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5、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译:

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

十四、《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也一定是根据实情办理。

4、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

5、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

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6、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译:

这种小恩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十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译:

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译: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修明政治,不必用兵在朝廷上就能战胜别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