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766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x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内能专题2word版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

——内能专题

一、选择题

1.(2019青岛,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C.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彼此平衡

2.(2019上海,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

3.(2019烟台,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2019烟台,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5.(2019聊城,)下列情景中,通过做功使加点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6.(2019威海,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7.(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2019东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

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9.(2019淄博,6)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

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B.乙图:

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

C.丙图:

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丁图:

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10.(2019广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二、填空题

1.(2019青岛,15)冰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扩散。

2.(2019德州,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g酒精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酒精热值q=3.0×107J/kg)

3.(2019烟台,19)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如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如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前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后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9聊城,)六月的荷香亭畔,荷花盛开,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盛开的荷花,是由于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  反射。

5.(2019威海,14)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

[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6.(2019淄博,16)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年夜饭“吃饺子”是一种习俗。

包饺子时,用力捏出褶边,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刚下锅的饺子沉在锅底,加热一段时间会上浮,在上浮过程中,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出锅后的饺子变瘪了,饺子内气体密度________。

7.(2019武威,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____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

三、实验题

1.(2019济宁,)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

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

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2.(2019德州,22)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  ;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  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

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4、计算题

1.(2019青岛,15)下图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J。

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2.(2019淄博,25)下表为一台饮水机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且阻值不变。

(1)该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正常工作3min,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否把0.5kg的水从20°C加热至沸腾?

【c水=4.2×103(kg·℃)】

(2)保温功率是指S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该饮水机正常保温时,R1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

——内能专题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青岛,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C.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彼此平衡

【答案】ACD

2.(2019上海,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

【答案】A

3.(2019烟台,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4.(2019烟台,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C

5.(2019聊城,)下列情景中,通过做功使加点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答案】AD

6.(2019威海,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答案】D

7.(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D

8.(2019东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

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C

9.(2019淄博,6)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

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B.乙图:

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

C.丙图:

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丁图:

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答案】A

10.(2019广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答案】D

二、填空题

1.(2019青岛,15)冰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扩散。

【答案】快;

2.(2019德州,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g酒精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酒精热值q=3.0×107J/kg)

【答案】95;4.2×104;1.4。

3.(2019烟台,19)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如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如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前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后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相同;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比冷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只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2019聊城,)六月的荷香亭畔,荷花盛开,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盛开的荷花,是由于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  反射。

【答案】无规则运动;漫。

5.(2019威海,14)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

[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答案】6.4×105;热传递。

6.(2019淄博,16)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年夜饭“吃饺子”是一种习俗。

包饺子时,用力捏出褶边,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刚下锅的饺子沉在锅底,加热一段时间会上浮,在上浮过程中,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出锅后的饺子变瘪了,饺子内气体密度________。

【答案】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内能(3).变大

7.(2019武威,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____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

【答案】

(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间隙

三、实验题

1.(2019济宁,)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

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

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答案】

(1)液柱高度;

(2)①方案二;②甲液体的吸热能力大于乙液体;③甲

2.(2019德州,22)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  ;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  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

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答案】

(1)均匀受热;晶体;

(2)热传递;低于;(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计算题

1.(2019青岛,15)下图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J。

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案】2400J/(kg·℃)

2.(2019淄博,25)下表为一台饮水机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且阻值不变。

(1)该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正常工作3min,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否把0.5kg的水从20°C加热至沸腾?

【c水=4.2×103(kg·℃)】

(2)保温功率是指S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该饮水机正常保温时,R1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解:

(1)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把0.5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0.5kg×(100℃-20℃)=1.68×105J,

可得,需要消耗的电能:

可得,需要加热的时间:

所以,该饮水机正常加热3min不能把1标准大气压下0.5kg

水从20℃加热至沸腾;

(2)由图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饮水机的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

可得,R1的阻值:

由表格数据可知,该饮水机正常保温时的功率P保温=22W,由题意可知,开关S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饮水机的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由P=UI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该饮水机正常保温时,R1实际消耗的电功率:

P1=I2R1=(0.1A)2×48.4Ω=0.484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