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00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docx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

K78+869.567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1/1-2004)。

2、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K74+957~K80+300)管段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现场地形、地貌。

3、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第八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五册)。

4、《广东二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指南》。

5、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历年来在公路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K78+869.567分离式立交桥斜腿钢构施工。

三、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是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网“7放9纵18横”中的第6纵,同时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规划》中的第7条纵线。

二广高速公路粤境连州至怀集怀城段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山区,北端与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段相接,向南延伸经清远连州、连南、连山、肇庆怀集,南段与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的怀集南互通相接。

我工区设计起点桩号为K74+957,终点桩号K80+300,全长5.343km,主要负责中站特大桥781m、羊公其特大桥2672m、安邦东大桥25m箱梁预制及安装92片、盖板涵6处/425.23m、分离式立交桥1座/62.08m。

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行车速度、车道:

100km/h、双向四车道;

路基宽度:

整体式26m,分离式13m;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其余桥梁、涵洞及路基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05g;

3、主要工程数量

我部起讫里程为:

K74+957~K80+300,线路总长5.343km。

其中分离式立交桥总长62.08m,本桥采用无桩基、扩大基础施工;含土方1863.4m3;C30混凝土300.3m3、C40混凝土359.1m3;支座(GJZ300*300*52mm)4个。

四、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概况

项目区域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山系多近东西向展布。

地形复杂,属于长期风化溶蚀、剥蚀的丘陵、中低山地貌区。

测区地势总体由南往北大致呈低高相间的趋势,路线基本与G323、S263共用统一走廊带。

项目区地貌按成因大致可分为冲洪积地貌、剥蚀丘陵地貌、溶蚀丘陵地貌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等四个地貌单元。

我部区域主要为冲洪积地貌和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显著。

冲洪积地貌单元多分布在其河流转弯凸岸或汇合地段,如边滩、阶地及江河心滩等。

海拔高程一般270m~402m。

沿连江水系南面主要支流太保河、涡水-三江河,北面大江水-东陂河、石马河、大龙河、龙颈河等河流,沿线有白沙-太保等山间带状洼地或小平原冲积地貌。

冲洪地貌区河网发育,地势平坦,除以第四系堆积物为主外,在零星小残丘部位多为残坡积物所覆盖。

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大致分布在线路鹿鸣关隧道及其以后,山脉走向总体为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局部北西向,路线沿山脉间凹部或沟谷展布。

其地貌、地形复杂,山体高大,沟谷发育,坡陡谷深,植被发育。

山体以块状硬质华岗岩和硬、软复合浅变质岩为主,多为正地形中低山脉,少部分呈底山丘陵或狭窄沟谷带状负地形伸展。

2、气象、水文

拟建公路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的北侧,属于维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8.8~20.8℃,极高气温39.9℃,极低气温-6.9℃;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气温适宜。

山区云多、雾大、多雷暴,有霜冻、结冰与积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1628.5~1785.4mm,多年最大降水量1862.5~2103.8mm,多年最小降水量905.3~1013.2mm。

丰水期4~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64.3~66.2%,是地下水的补给期;枯水季节从11月至次年的1月份,其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11%,是地下水的消耗期;丰、枯水季节期间的平水期有4个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20.9~24.6%。

降水量的分布于地形、地貌和植被有关。

沿线有三个降雨中心,多年降水量:

连南1749mm、连山1705mm、上帅镇3520mm,其它低山丘陵地区多年降水量在1600~2300mm间。

蒸发量1216.5~1590.6mm,自山区向平原增大,3~8月降雨量大于蒸发量;9~12月份蒸发量上升,枯水期长,秋旱严重。

冬、春吹北风,夏、秋吹南风。

多年平均风速1.1~2m秒,最大风速14m/秒。

本合同段地下水的分布主要受岩性、构造、地貌和植被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赋存的地下水类型有:

第四系松散层空隙水、断裂带状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和岩溶裂隙水。

根据工可及收集资料,本标段沿线不同程度地存在冰、雪、雾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气候气象,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山区,对越岭路段夜间、清晨的行车有一定影响。

区内水系比较发育,分属西江、北江、舂陵和消水四大水系。

与我部桥梁平行的河流主要是吉田河和山涧河流,呈树枝状分布,山区河谷断面多为“V”型,坡大坎多,源近流短,水流及流量随雨季的影响变化大,所经河流均无通航要求。

3、地质、地层、构造概况

根据野外的实地调查测绘结果,区域内的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特征简述如下:

工作区处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复杂带中亚带,连州~怀集南北向构造带及华夏系、新华夏系等构造的交接处,东邻郴州~怀集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

各构造体系在区内纷繁陈杂,路线走廊大部分与构造线的走向呈大角度相交。

北北东向褶皱构造以及北北东向断裂带,横穿太保福堂岩体,路线终止于小三江岩体。

沿选线地段所在区域的地层较为复杂,路线经过地段由老至新所遇地层主要为:

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燕山期与加里东期岩浆岩和第四系。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606-2001,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35s。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拟建高速公路工程重要的构造物宜按VII度采取抗震措施。

五、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㈠、斜腿的施工

本桥上部结构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斜腿钢构桥,斜腿长度为7米左右,模板采用大面积钢模,用栓接并配定位销装配组合。

施工方法采用搭设脚手架吊车配合人工的常规方法进行施工。

1、脚手架的搭设

斜腿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主要起操作架、支撑及垂直运输作用,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脚手架立杆间距及横杆步距施工前根据使用要求通过计算验证确定。

搭设前先整平夯实基底,做好排水措施。

底脚设垫木及扫地横杆,围绕斜腿搭设井字形灯笼架。

脚手架在设置斜撑,以增加脚手架的稳固性。

脚手架上安设定滑轮,用于模板、钢筋等物件的提升。

脚手架一角设人行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行使用。

2、模板及钢筋安装施工

⑴在基础顶面准确放出斜腿中线和边线,然后安装斜腿下方的模板。

⑵钢筋在加工棚集中加工成型,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接的形式,焊接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⑶将加工好的钢筋用人工搬运至现场绑扎,在配置第一层垂直筋时,使其有不同的长度,以符合同一断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

随着绑扎高度的增加,用圆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做好钢筋的支撑并系好保护层垫块。

⑷从钢筋骨架内向外焊接钢筋内撑来支撑模板,使模板最低位限位,人工配合吊车分节组拼成整体模板,每5米设十字缆风校正定位。

模板接头用螺栓连接,认真检查支撑、采取加固措施,防止跑模、漏浆。

3、混凝土浇注

砼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已浇砼表面泥土清理干净,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筑。

砼采取在那音拌和场集中拌制生产,砼搅拌运输车运送,砼输送泵泵送到位浇注。

泵送时严格控制砼浇注的速度,过快会对模板稳定和垂直度产生不利影响。

砼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预留孔、预埋支座钢板是否移位,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预松模板拉杆透水养生,拆模后采用圈套塑料薄膜养生。

模板拆下后清理干净并用清油涂抹,以备下次使用。

为防止出现砼裂缝,浇筑墩台砼时,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认真进行砼配合比设计和浇注程序组织施工,严格计量投料,精心施工,重视养生,防止产生裂纹。

㈡、上构箱梁的施工

本桥上部结构跨径为15+28+15m,桥宽750cm主梁采用单箱双室的箱梁形式。

根据桥位处的施工条件及设计图纸的要求,主梁、斜腿采用满堂支架整体施工。

1、支架地基处理和支撑架施工

在搭设支架前应对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承载力不足时,进行加固处理。

为了防止雨水对地基的影响,桥台、斜腿采用重力式扩大基础。

斜腿与基础固接。

支架布置:

钢管立柱纵向间距为0.8m,横向间距为0.8m,水平杆步距1.5m,在两侧及中间适当增加斜撑来保持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模板使用大面积钢模,钢模拼接要求紧密、稳固,并设置牢靠的支撑结构。

2、支架预压

本桥支架预压目的是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量,并实测对弹性变形量,根据支架整体沉降量设置各跨实际预拱度,使本桥支架卸架后梁体截面各点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本桥支架预拱度经计算初步拟定取10mm。

架沉降从加载开始连续观测,预压期间对所布设的观测点每隔2h观测一次,并填好观测记录表,预压重量达到本跨自重80%以上时,若发现局部位置的沉降在短时内变化明显较大,接近或达到梁底设计标高时,则暂时停止加载,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如果在连续8h内观测到各测点标高无变化,则认为支架及地基沉降达到稳定状态。

支架沉降结束后可进行卸载,卸载完成再次观测各测点标高,并与最大沉降量相减得到支架实际非弹性变形量。

预压测得的最大沉降量和非弹性变形量作为本桥实际控制预拱度数据,其余各跨以该数据来调整预拱标高。

3、钢筋安装

钢筋在加工棚集中加工成型,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接的形式,焊接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安装前,先在底模上将各主要钢筋的位置标示出来,然后将加工好的钢筋用人工搬运至现场绑扎,在配置第一层垂直筋时,使其有不同的长度,以符合同一断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

随着绑扎高度的增加,用圆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做好钢筋的支撑并系好保护层垫块。

4、梁体混凝土施工

砼浇注采取两次浇注成型,第一次浇注中跨及边跨,第二次浇注斜腿顶部横梁混凝土。

砼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已浇砼表面泥土清理干净,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筑。

砼采取在那音拌和场集中拌制生产,砼搅拌运输车运送,砼输送泵泵送到位浇注。

砼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预留孔、预埋支座钢板是否移位,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拆模后采用土工布养生。

模板拆下后清理干净并用清油涂抹,以备下次使用。

为防止出现砼裂缝,浇筑箱梁砼时,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认真进行砼配合比设计和浇注程序组织施工,严格计量投料,精心施工,重视养生,防止产生裂纹。

5、支架的拆除

支架的拆除在混凝土达设计强度100%以后方可进行,且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顺序进行,决不允许为赶进度而盲目进行拆除。

六、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情况

1、施工管理人员配备

表6.1.1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职务

数量

备注

1

技术主管

1

2

技术员

2

3

质检员

1

4

测量员

3

5

领工员

2

6

材料员

1

2、根据施工总体安排计划投入施工的机具数量见下表(主要施工机具表)

 

表6.1.2主要施工机具表

设备

数量

规格

备注

吊车

1台

16T

卷扬机

2台

5T

电焊机

两台

手拉葫芦

4只

5T/3T

3、材料、物资使用计划

主要材料、物资将根据工程进度分批进场,主材甲供、地材自购。

七、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计划

K78+869.567分离式立交桥斜腿刚构共有C30混凝土300.3m3、C40混凝土359.13m3;计划2013年9月10日开工,2013年11月25日完工。

2、施工横道图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并且安全、高效的按期完工,我工区建立起一整套保证体系,在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实际施工中以及经济上给予充分保证。

1、建立健全完善的程序质量管理

我工区段将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和工程施工及管理的特点和实际,全面贯彻三标一体化中的质量标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按照广东省双标管理的要求和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对合同段实施程序质量管理。

2、质量自检系统

本工区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工区的质量工作由项目总工具体主管,直接对工区负责。

工区设置由质检工程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质检股,全面负责本工区工程施工检测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各架子队设置质检组,负责各工区工程质量的日常检测工作。

工区成立试验室和测量组,试验室负责各种标准试验、工艺试验、工程材料的材质检验和试验,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检验和试验;测量组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复核工作,为工程施工和质量检验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3、质量管理措施

本合同段根据合同文件和我项目的管理要求实施项目内部管理,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按广东省双标管理标准的要求规范员工的行为,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⑴、制度管理

实行制度管理,项目经理部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将质量责任和对质量要素的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及个人;同时,根据质量管理的需要,制定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和原始记录、工地会议、工程材料控制和质量检验、质量奖罚等制度,通过有效的实施这些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规范项目的管理行为,提高项目的质量保证能力。

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

确定群众自检为基础,专业骨干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评的试验工作制度。

质量工程师可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面负责,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质检科全权负责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工作。

⑵、技术工艺管理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熟悉合同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坚持设计图纸审核制度,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对图中工程结构的位置、尺寸、标高、视图的投影关系和施工要求等要素一一核对,必要时进行实地验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按照编制好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充分做好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每个人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把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通过书面形式逐级进行交底,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施工操作人员;严格工艺纪律,明确质量责任,防止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的现象。

充分发挥技术监控制机构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每道工序完成转入下一步工序前,必须请监理工程师签证,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⑶、现场管理

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最终落实到现场,现场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项目经理部将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发现有违规行为,立即发现纠正措施通知,限期进行整改纠正,每个施工点都坚持有施工员站监督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对工艺精益求精;规定应持证上岗的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格;做好施工日志和各种施工原始记录,项目经理部定期组织对本合同段的实体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根据质量的优劣进行奖罚,不断激励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创优意识。

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施工中将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建立合理的质检组织、有效的制度并检查落实。

执行工地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地会议,交流、联络工地现场信息,协调解决施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

⑷、外购材料、物资的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用于工程结构的材料和物资的质量。

采购前,根据材料和物资的质量要求选择供货单位,对供货单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其产品在其他单位的使用效果以及信誉、价格等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并对供应过程实行动态控制。

建立现场试验室。

确保原材料坚持先试验后使用,不合格材料不进场。

所有使用的原材料都需要经过试验,分析并写出质量鉴定报告,送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材料供应由材料部门和试验部门紧密配合,保证进场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

砂石材料堆放场地,进行场地表面硬化,防止泥土污染;机械进入料场前进行清理,保证不带泥土进入料场;钢材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锈;各种物资材料按规定进行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

⑸、工程质量检验

施工中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工地试验室按质量标准对各种工程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工程材料质量;按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完成各种标准试验,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工区组织对施工工序、过程及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每道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进行评审和处置。

分项工程完工后,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自检评定;同时,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的抽检和联检,并按有关程序的规定,完善各工序和分项工程的开工申请和检查验收等手续。

⑹、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施工中形成的各种施工记录,试验检测资料、工程技术文件和质量管理资料,客观反映了工程施工和管理的过程及工程的实体质量,也是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

工区指定专人负责工程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认真及时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管理;同时根据有关规定和业主的要求,及时整理和编制竣工资料和文件。

九、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1、安全施工措施

⑴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按规定到有关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⑵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构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

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办好验收手续;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进行定期复检;使用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率和使用率。

⑶临时用电应落实三项技术措施:

第一,防止误触带电体的措施;第二,防止漏电措施;第三,实行安全用电措施。

所有接地和重复接地电阻值,经检验应符合规范要求。

每季复测一次,切实做好记录。

⑷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外,危险地段必须悬挂规定的标牌,夜间施工在危险位置还应设红灯示警。

2、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⑴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的正确认识,培养安全生产必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⑵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应结合工地特点和生产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应有计划,适时地有效进行,经过培训考核,发给安全合格证。

3、文明施工措施

⑴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尽量少占用地,临时设施应符合消防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确划分。

⑵大门旁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驻地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地施工及监理负责人姓名,此外不应在适当位置设平面布置图、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板。

⑶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4、环境保护措施

⑴建立责任到岗、到人的施工现场环保责任保证体系。

⑵按批准的环保方案工作,现场要有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保管理工作。

⑶建立施工环保档案,将自查记录和各主管部门的检查、审核记录一并归档。

⑷对分项分部工程衔接处的环保工作要明确分工,不同施工作业单位间环保工作分工和交接要有记录。

落实门前三包环保责任制。

工地废水排入地方排水系统之前,应设沉淀池和栅栏,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防止泥砂,杂物堵塞灌溉沟渠和水道,防止污染地下水流和环境。

⑸淤泥及弃土外运应符合地方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由专车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