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845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8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docx

最新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

说明部分:

一、《哲学与人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德育课,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人生,哲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充满了哲学,用哲学来指导人生,使人少走弯路。

这门课,共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3次课,共15次课。

当然这15次课里,按教务科的要求,还有上四次“安全教育”课,我会灵活地穿插进行讲解。

这样,本学期的课程是比较重的。

安全课会讲的内容有:

校园的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交往安全,用电安全,逃生防灾意识等内容。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很好,很适合大家。

我拿到书后几乎一口气看完了,假期就备课好了。

相信书中很多道理对大家都很有帮助。

道理不深,但很有用。

主要内容有:

唯物论:

尊重客观实际

辩证法:

一分为二看问题

认识论:

知行统一提高能力

历史观:

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人生问题要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讲,用智慧感悟人生,解决人生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单元:

人生路。

第二单元:

人生态度。

第三单元:

人生能力。

第四单元:

人生理想。

第五单元:

人生价值的问题。

教材的基本线索:

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的思路、脉络。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同学很喜欢哲学,天天抱着哲学书看,人家叫他书呆子,但他说出的一些话,总是富有哲理。

有一次,同学们在争论,人生能不能游戏?

有的同学说霍金。

有的同学说达尔文。

该书呆子回答了,书呆子只说了一句话,大家就热烈鼓掌,他说:

人生可以适当游戏,但不可游戏人生。

8小时学习,加1小时游戏(活动),大于8还是9小时,我们的课堂也会存在游戏,活泼些。

周国平先生说: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

有一个外国记者问:

“周总理,你们的路,为什么叫马路,是不是马走的?

周总理怎么回答?

因为我们所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如何教好这门课,我觉得挺难的,因为很多内容差不多,容易混淆。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二、我的教学特点:

我是大学本科“政教”专业毕业,就是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毕业,《哲学》学了很多,我本人也很喜欢哲学。

我想我讲课的水平一定不会差。

同时,我是学生科科长,因此,我的课堂纪律也不能差。

但我不会死板地进行课本讲解,我的课堂会比较活泼,我会跟大家讲很多故事,将哲学的思想寓于故事之中。

同时,会提些问题,让大家回答,然后我会记录,给大家打分,根据平时表现与课后作业,定出最后的分数,有可能就不最后考试了。

让大家学得轻松,大家只要根据我的要求,我希望大家都在80分以上。

我的课是每周的第一、二节,希望我的课能成为指引同学们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让大家充满激情,充满干劲地生活与生活,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课堂要求:

1、喊起立:

2、点名:

3、学得轻松:

怎么轻松?

1)我们不是应试教育,不死记硬背,灵活学习,当作听讲座,讨论思考就可以了。

我会多讲故事。

2)根据中职实际,不讲太多。

重要的是对大家有启示,有帮助,就达到目的了。

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用哲学的思想来观察人生,思考人生,指导人生就好了。

3)课堂气氛可以活泼些,自由些。

4)课后作业布置两道题,要求同学自己做,不要求做多好,多长,只要自己做。

5)有可能不期末考试了。

但大家上课时,最好要认真听,认真回答问题,并做好笔记,或期末进行笔记整理,我要检查。

这样,如果不考试,那分数的组成:

课堂纪律,回答问题情况,笔记情况,作业情况等来评判分数。

4、课堂要求:

1)不睡觉。

2)不玩手机。

3)不走出教室。

可以讲话,可以讨论。

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向我提,目的一个:

就是共同将课上好。

5、科代表:

选一名科代表

6、目标:

人人都在80分以上,争取大家都拿奖学金。

只要按我的做,就一定可以的。

7、师生关系:

1)知识上:

2)人格上:

3)品德上:

四、对0991班的印象:

五、课后作业:

查找吴士宏的故事与事迹

课本部分: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吴士宏事迹的讨论。

“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生处处有选择。

如:

下课,去东街口,就是选择,有了方向。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哲学大家应该学了很多了,我就学过好几遍,首要的问题是:

物质与意识的问题。

是哲学首先要分清的问题。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家。

物质决定意识。

就要讲求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

“王强踢足球”的故事,首先考虑的具备什么条件。

引导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

遗传、教育与环境。

再看,“张仲景诊病”的故事,得出以下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再看“存奶请客”的故事,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就象兔子会跑,但不会爬树。

鱼儿会游泳,但不会走。

猴子会爬树,但不会飞。

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想问题。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黄莺与秃鹰”的故事。

秃鹰说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试想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就象秃鹰一样呢?

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

得出:

1、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还要注意对象的实际,与自身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还有不同的实际。

如:

购买衣服,考虑的实际有:

1、客观实际:

流动什么?

适合不适合,男女、高矮、胖瘦。

钱。

2、主观:

自己的喜好。

客观实际在变,人在变(身高、器官、知识、才能都在变),想法也在变,所以人生不同阶段,必然有不同的实际,也有不同的选择。

分槽喂马,合槽喂猪的故事吗?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德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与国王谈论哲学。

1、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树叶、沙子、手掌

2、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任何东西也有其相同点)

概括起来,世界上事物和现象千差万别,丰富多彩,但又有物质的统一性。

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又有规律性的。

第7页“小龙”的故事,讨论书中的两个问题。

选择是多样性的,自由性的,上课可以迟到吗?

(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得出结论: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注意人生选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前一段很流行一句话: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现在基本不用了。

这样有好高骛远的感觉,不切实际,我们应实事求是进行我们的自己的定位。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10页“胡适”的故事,说明:

1、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兴趣

2、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国家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选择中专、中职校是否是错误的呢?

对照以上三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故事:

有一位中职生,要缀学回家做生意,觉得自己的同学很多都赚钱了。

哥哥带他回家,村里,汽车跑不过单车,而到城里呢?

后来,他继续留下来学习了。

我们的实际又是什么呢?

选择了,就不要再犹豫了,就要勇敢地付诸行动,坚定地走下去,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

故事:

一个以色列人与一个美国人在一艘船上相遇。

午餐时间,他们四处寻找吃饭的地方。

结果发现一个快餐车旁围着好多人,生意不错。

以色列人说:

“如果让我们来做快餐生意,也许可以发大财。

”美国人说:

“嗯,主意不错,但旁边的咖啡厅生意也很兴隆,何不再考虑考虑呢!

”。

告别后,以色列人把所有的钱都用于投资快餐店,经过8年的奋斗,建立了很多连锁店,也买了一艘游艇。

有一天他驾着游艇,发现了一个衣衫不整的男子从远处走过来,近了才发现他就是原来有船上相识的美国人。

他问美国人:

“8年了,你都在做些什么呢?

”美国人颓废地说:

“8年来,我时刻都在想,什么才是我最合适从事的职业呢?

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明确目标后,却犹豫不决不能付诸实施,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板书小结>

以上“隶书”部分

<随堂练习>

1、宋代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体现了什么?

(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当局者迷,。

2、实事求是,是什么意思?

(实事:

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

研究,探索,是:

规律性)

3、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选A)

<课后作业>

1、第12页,第2题

2、查找张瑞敏的事迹与资料。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

2、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3、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

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说说张瑞敏的故事与事迹。

2、有一首歌《山不转水在转》,有哪位同学唱一下。

提示:

“山不转水在转”的寓意是什么?

引: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云、风、心,都在不停地转。

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2)“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管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坎坷,多少不如人意,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的。

3、三国吕蒙的故事。

吕蒙,自小不读书,大家都看不起他,称“吴下阿蒙”。

因此发愤学习,终成饱学之士。

人们对吕蒙的进步十分惊讶,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吕蒙,“如不读书,如何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引: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的,我们要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2)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不成熟。

4、看看第13页“阿平的故事”。

不仅是参加工作,现在看看班级里,有些同学就存在怕事。

怕苦、怕累。

其实力气是越做越多,就是苦点,累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干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干得不到锻炼,不干领导(班主任)不赏识你。

自己就无法进步。

我的故事:

跑步。

一发不可收,原来自己还有这个能力。

敢于大胆去试。

希望大家参加表演,免费展示的。

<新课讲授>

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有三个结论要掌握: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绝对的,大家应该都知道。

案例1: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个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有些事物运动是明显的。

如:

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飘动的云彩,划破夜空的流星等。

有些事物的变化是缓慢的。

俗话说:

稳如泰山。

泰山也在变化。

“现在”的概念是什么呢?

说“现在”,已经不是现在了。

案例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水不流动会发臭,木门轴不转就会被虫蛀。

物质在运动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物质世界因为运动而生生不息,人类社会在运动中,由落后走向兴盛,由愚昧走向文明。

案例3:

“刻舟求剑”的故事,错误在哪里?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地球绕着太阳转。

运动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章的。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请一位同学诵读第14页,“破茧成蝶”的小段。

说明,人的成长过程也有规律,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各种挫折和痛苦,才能变得成熟起来,不能健康地成长。

故事:

“圣神皇帝”的无奈。

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花开的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

武大悦,下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开放。

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

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

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群花大放,真是花花世界。

仔细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放。

武大怒,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

所以,洛阳就成了牡丹的世界的。

这则神话故事,说明什么?

武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

3、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有三个结论要掌握:

1、人生行动是自觉,能动的。

2、人生行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1、人生行动是自觉,能动的。

马克思说: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那就是,他在建房之前,已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说明什么?

人生运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的活动。

2、人生行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案例:

爱因斯坦的“梦想”

爱因斯坦小时候,梦想成为一名小提琴家。

一有空就练,但拉得实在太差了。

一天,去请教一位老琴师。

老琴师说;“孩子,你为什么想成为小提琴家呢?

”,他说:

“我想成功,想为出众的小提琴家。

”,老人又问:

“你拉琴快乐吗?

”他回答:

“非常快乐”

老人把爱因斯坦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

“孩子,现在你非常快乐,说明你成功了,对不对?

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在阳光下开放,这就够了。

老琴师的这番话,让爱因斯坦恍然大悟。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做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

20年后,他成了名扬天下的物理学家。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人生行动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行动中,我们不但要有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也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审慎地判断各种主客观因素,扬长避短,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这样才能一步步踏上成功的快车道。

我们人人都想成为姚明(年收入1.4个亿,排名第一),但中国只有一个,我们要看看自身的条件。

3、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岳飞与秦桧,说明物质力量与内在精神的问题。

运动员,物质力量强,精神:

不畏强手,勇于拼搏,超越自我,才能取胜。

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连串的行动构成的。

我们每一位同学,每天都在行动,你是如何行动的,最后就构成了每一位同学的人生。

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1、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如上面说的岳飞与秦桧。

以正确意识支配、遵循客观规律的(社会道德),才能成功。

受错误的意识支配、违背客观规律的行动,会葬送自己的人生。

如:

李俊----湖北省娲石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2006年“熊猫烧香”

说明了什么?

我们在行动中要尊重社会规律,遵守法律和道德,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说明我们在学校要如何行动?

(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习要如何行动?

(遵守课堂纪律,努力学习)

2、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

为什么说,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

行动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最宝贵的财富?

画家要拿起画笔,科学家要走进实验室,人生不是睡觉,人生,由行动组成。

你爱睡觉是吧!

曾经有一位天使拿着一个魔棒来到你身边,说:

大自然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生存必须的衣、食、住、行。

这些东西是人们通过行动,按照客观规律和自己的需要制造出来的。

同时,也创造了科学、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

劳动改造了人类,也促进了人类体力、智力等的发展,得到良性循环,推动人类的进步。

有一个故事大家一定听说:

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非常宠爱,抓在手上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做,一天外出,做个大饼挂在脖子上,而回来后。

夸张些。

3、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成功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行动的结果,不积极行动,不想行动,不愿意付出努力,终将一事无成。

第20页,张学海的故事。

做到五点:

1)要求上进。

2)观察。

3)学习。

4)思考习惯。

5)积极行动。

成功的五点。

很多书都有介绍成功秘诀,大同小异。

四、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1、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不仅需要理想,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敢。

行动中的勇敢是:

选择决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之勇。

书中第21页的汤姆,有说出了五个“马上行动”,台湾销售大师陈安之的关于“成功”演讲的视频,大家可以去网上听听,非常好,都离不开“马上行动”。

很难做到,做到就成功了。

故事:

林肯的一封信。

写给一对老夫妻的。

30年前,捡煤屑的,乞求上帝赐予一双鞋子。

但得到一双袜子,和一番话。

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

而30年后,他找到他的鞋子----当上了美国第一位共和党总结,他就是林肯。

故事:

愚公移山。

也获得了成功。

给我们的启示是:

成功离不开行动,离不开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

2、不怕失败。

有行动,就有失败。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危险时,常常凭着本能和个人的经验,不用思考就做出了选择。

例如,你不会把手伸进火里,不会自己站立在摇晃不稳的石头上。

为什么呢?

因为你经历过痛苦,有过教训。

可能小时候,被告炙热的烫伤过,从高高不稳的石头上摔下来过。

人人都是如此,烫过手,就不会再次把手伸进火里,而且在同样的地方再次跌倒的情况也很少出现。

失败让你变得聪明,让你得到了各种经验,是人生中一种宝贵的经历。

3、遵循客观规律,积极行动。

案例1: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学说。

给我们的启示?

(行动时,要遵循客观规律)

案例2:

杞人忧天的故事。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因此,听不下饭,睡不着觉。

说明:

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对客观规律认识,有局限性。

<板书小结>

以上“小点”的部分

<随堂练习>

1、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B)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启用8架次飞机进行催化消云作业,保证闭幕式的正常进行。

这说明了(A)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减少。

这意味着()

A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企业应不断扩大就业岗位。

C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C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课后作业>

1、第24页,第2题。

2、张海迪的故事与事迹。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

2、尊重客观规律,正视现实,脚踏实地。

3、做一个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

[教学重点]

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

[教学难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张海迪的故事与事迹。

第25页“小李”的故事。

青藏铁路的建设。

跨越“世界屋脊”,堪与长城媲美。

将不可能的事,做成了。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讲授>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自觉能动性是指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如:

前面说的“蜜蜂筑巢”。

草房、洞、木屋等等,现在的高楼大厦,各种建筑。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1)想

思考致富。

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都是“想”思考,总结出来的。

2)做

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事物。

如:

克隆羊,人造心脏,“嫦娥奔月”的神话,登上月球是现实。

各种电器,来改变人的生活。

变害为利,三峡建设,用水发电,引水灌溉。

3)精神

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

如:

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等,都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1)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意的,要受到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

只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预想的成效。

孔子说:

欲速则不达。

“拔苗助长”的故事。

2)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受能力、水平、观念、健康等因素的影响。

是否积极主动。

(精神)等方面的影响。

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人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的生活过程。

大家在学校是否是被动听老师的话呢!

讨论。

应该是能动的,那就是:

1)进行分析。

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

2)按自己的意志来行动。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人的潜能是现实存在的,如何挖掘,就要发挥主动能动性了。

能动性,发挥程度越高,人自身的潜能挖掘也就越大。

例如:

美国一穷人学校,犯罪率最低,研究。

一支铅笔的作用。

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作用。

山西矿山有一位,买一辆“劳斯莱斯”,可他不知它的潜能,在车头栓了一匹马。

人的潜能有多大,我们来看书本第28页,最后小段。

每个人的潜能也应该差不多。

3、人生是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每个人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故事:

有一位青年想自杀,来到海边,遇到一位老者,拿起了一把沙子和珍珠。

故事:

达尔文劝儿有高招。

儿子威廉,在单位。

使自己强大起来,才不会受到伤害。

什么虫,有多少种天敌。

只有豹子与老虎天敌最少。

16年后,成为远近闻名的银行家、总裁。

成为一只“豹子”,谁还最招惹他。

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1、自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现实力量持积极肯定的心理状态。

你的力量,你的潜能存在,但你有没有看到?

看到了,自信了,能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个自信的人,会把“不可能”的三个字,变成“我能行”这三个字,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成功则是靠付诸行动。

关于“自信”方面的励志书,是很多的,大家可以找到一些看看,我很喜欢一本书是,丁远峙的《方与圆》,人就象一枚铜钱一样。

故事:

跳蚤在杯中加盖,大象加链锁。

2、自信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充满自信的人,就会发现它在的巨大潜力。

哈佛大学有一书《人生哲学》,第一章就讲自信。

第一首话就是:

你能行,你心中拥有一座宝藏。

他们认为:

潜能是每个人固有的天然宝库,每个人身上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