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849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Word格式.docx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98年研制的水泥砂浆衬里喷涂补口作业机器人样机

(如下图),该机器人采用轮履复合式行走方式,解决了穿越管内凹型障碍的技

术难题,针对水泥砂浆的流变学特性,所设计的螺旋送料装置及离心喷涂装置解决了水泥砂浆的补口难题。

2

图1.2

清华大学于2001年研制出了一种轮式管道检测机器人Pipesbot-I,如下

图所示,该机器人采用全驱动直进式结构,由三个直流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副,带

动三个径向均布的驱动轮,通过一个剪形弹簧压紧机构使驱动轮撑紧管壁,依靠

摩擦力运动。

设计指标为:

行走速度1km/h,探测长度1km/次,使用管径Ф

140mm-180mm。

图1.3

2机器人总体设计方案

2.1模块化设计理念

2.1.1模块化设计理论基础

3

模块化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设

计方法。

而模块化设计思想却由来已久,其基本思想是以产品(系统)的总功能

为对象,以功能分析为基础,将整个产品分解为若干特定的模块,然后通过模块

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不同产品、不同功能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模块化又称模件化,模块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按其概念有如下的定义:

由若干具有不同用途(或性能)并可互换的模块,经不同的组合,以满足不同需

要的这种方法称之为模块化。

由此可见模块化应具有四个基本含义:

①必须具有

一定数量的模块;

②应用系统组合原理;

③最终要获得能基本满足各种不同功能

的需要;

④模块化的可分性。

进行模块化设计时,必须首先把产品划分为若干模块,然后以模块为基本单元进行设计。

因此,模块合理划分与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外观以及模块通用化的程度和成本。

模块化产品,通常按功能将产品划分为若干单元,并使功能单元独立化,这些单元被称为功能模块,然后由功能棉毛裤系统实现产品的总共能。

2.1.2管内步伐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的设计问题是模块化设计的核心问题,因此合理的划分模块并构造模块的结构是模块化设计的关键。

我们依据功能划分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划分为加紧模块和传动模块两个主要部分,模块之间除标准化的机械与电气连接接口外,其设计相互独立。

模块化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将产品进行模块划分后,通过对某些模块进行重新设计或变异设计得到新的产品。

根据此思想,我们可以对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进行各种变异设计,满足不同使用要求和应用环境要求。

2.2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2.2.1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的用途

近年来煤气回收萘不彻底,造成主管道内结萘,管内结萘堵塞管内大部分

面积,严重影响煤气输送,以清除管内萘为目标,研制管内步伐机器人,该机器

人可以完成自动清除结在煤气管道内壁的萘,可实现在管道内双向行走、自动随

管道弯度转向,可在重载条件下使用。

2.2.2管内步伐式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4

工作原理:

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的运动模仿人在井筒中四肢扶壁上下运

动的模式。

机器人由镜面对称的两个单元组成,二单元中间由万向节铰链连接,可以自动适应管道弯度转向,当管道有弯道时,后脚踩住管壁向前推进,机器人的前腿机构自动随管道弯度转向不需要专门控制。

机器人的转弯最小曲率半径由机构决定。

所以这种机器人是可以双向运动的自动转弯步伐式管内机器人。

主要工作过程:

图2.1

A、初始状态:

前脚踩在管壁上,后脚在抬起状态前后腿外摆到最大角度.(见

图1.1a)

B、第一前进步:

前后腿同时内摆到最大角度,在腿内摆过程中,前脚踩住管壁

不动,连杆机构拖动身躯和后单元向前移动一步(图1.1a到b)

C、第一次交换支撑脚:

后脚外伸踩住管壁,同时前脚缩回抬起离开管壁,实现

支撑脚转换,在交换支撑脚过程中,机器人没有前后运动。

(图1.1b到c)

D、第二前进步:

前后单元的腿同时外摆到最大角度,在摆腿过程中,后脚踩住

管壁不动,连杆机构拖动身躯和前单元向前移动了第二步.(图1.1c到d)

5

E、第二次交换支撑脚:

后脚缩回抬起,前脚伸出踩住管壁,同时前后腿外摆到最大角度恢复到初始位置,机器人没有前后运动。

(图1.1d到a)

2.3管内步伐式行走机构

管内步伐式机器人的机构主要分为3部分,有撑脚机构及其传动、牵引机构及传动、转向机构等。

下面分别介绍3种机构,下图为管内步伐式机器人的机构简图。

图2.2

2.3.1撑脚机构及其传动

撑脚机构的作用是使管道机器人被支承在管道中心线上。

其机构及传动由电

机(16)、小齿轮(15)、齿圈及平面螺纹(14)、滑杆(13)、脚靴(12)组成。

当电机

(16)带动小齿轮(15)和齿圈(14)旋转时,齿圈背面的平面螺纹驱动滑杆(13)在筒

体(10)的径向轨道内外伸推动脚靴踩在管壁上,电机反向旋转时,滑杆内缩带动脚靴径向抬起离开管壁。

脚靴三套在圆周上间隔120°

布置,三套脚靴同步伸缩,

其动作与车床三爪卡盘的动作类同。

三套脚靴伸出踩在管壁上时,使机器人处在

管道的中心线上。

为了使机器人在脚靴缩回时,仍能维持在中心线上,安装4组辅助支承轮(18),每组三套,在圆周上间隔120°

安装,支承轮通过支承柱(19)、弹簧(20)分别与支架(3)和筒体(10)固连。

当撑脚缩回时支承轮使机器人基本上

6

维持在管道中心线上。

当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支承轮遇到障碍时弹簧被压缩通过障碍。

2.3.2牵引机构及其传动

牵引机构的作用是拖动机器人前进。

牵引机构(见图2)由电机

(1)、螺

(2)、螺母(5)拨销(4)、拨杆(7)和支承杆(9)组成。

当电机

(1)带动螺杆转动时,螺母受拨杆的约束不能转动而沿螺杆轴向移动,固连其上的拨销(4)拨动拨杆(7)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脚靴(12)锁死在管壁上,支承杆(9)不能向后运动,拨杆

(7)通过销(6)带动支架(3)及其固连在(3)上的套筒(11)在筒体(10)内向前滑动,

同时通过万向节(21)拖动机器人的后单元,此时后单元的脚靴在抬起状态)向前运动,整个机器人前进。

当脚靴(12)处在抬起位置时,拨杆(7)通过支承杆(9)推动筒体在套筒(11)上向万向节方向滑动改变了腿的姿势。

2.3.3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的作用是使机器人能随管道的弯曲自动转向通过弯曲管道。

道行走机器人由两个镜面对称的单元组成,两个单元的套筒间由万向节(21)连

接,这是一个十字万向节机构,可使前后两单元在任意方向上转动。

当管道弯曲时万向节可自动转向适应弯曲管道,这样机器人通过弯曲管道时无需专门进行检测和控制。

2.4步伐机器人的本体技术要求

机器人设计的目的是靠行走来清除管道内的堵塞物,因此,首要的目标是使机器人能够在较长的管道空间内安全可靠的爬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使机器人移动灵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一定的技术经济性要求。

2.4.1支撑机构的技术要求

根据步伐机器人的运动特点,撑脚机构是主体,所产生的支撑力应能保

证机器人在单步运动中一端锁定在管壁中,使机器人在单步工作中保持稳定。

支撑-放松过程中能自如的进行,有一定的机械自锁能力提高安全性。

对撑脚机构的要求是:

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支撑力;

放松和支撑能够收放自如;

结构简单、轻量化。

7

2.4.2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应能保证一定的驱动力和传送速度,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较

高的传动稳定性。

因此拟采用滚珠丝杆副。

实用滚珠丝杆副有很多有点:

①滚珠丝杆副是一种新型的螺旋传动元件,能够适应高温、低温、无润滑、

水中,技术比较成熟。

②滚珠丝杆副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

③具有高速特性和耐磨损性及运动可逆性等特性,而且无回程间隙。

④构件间的可动联接通常不是借助于运动副本身,而是在丝杠和螺母两构件

间利用中间元件(滚珠)来实现。

⑤轴向高度高,摩擦阻力小,运动平稳。

2.5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本体结构及技术要求,将机器人模块划分,为下面

具体设计提供依据。

3管内步伐式机器人的有关参数选择

3.1步伐式机器人移动方式的选择

各常用移动方式的优缺点见表1.1

移动方式

优点

缺点

轮式

移动速度快,控制方便,转弯

与壁面接触面积小,越障碍能

容易

力差,易产生打滑。

履带式

与壁面接触面积大,承载能力

履带磨损大,结构复杂,机动

大,移动速度快,对壁面的适

性较差。

应能力强

腿式

越障碍能力强,承载能力大,

结构复杂,移动是间歇的,速

机动性好,具有很强的壁面适

度慢,关节和足数多,控制复

应能力。

杂。

8

蠕动式承载能力大,运动平稳,控制运动速度慢,越障碍能力差

简便,对壁面适应能力比较强

表3.1

我们经过多方案比较,设计了一种步伐式行走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有前后

两段相互独立的主体,主体上的接触脚可伸缩锁死在管壁上,能承受大载荷,适

合在重载中使用。

在行走机器人结构中用步伐式行走具有很多优点,可实现在规

则形状的任意长的管道内运动。

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控制简便,还可以根

据使用要求,做各种变形设计,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此处省略NNNNNNNNNNNN字。

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设计

图纸等.请联系扣扣:

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另提供全套机

械毕业设计下载!

该论文已经通过答辩

3.2机器人驱动方案的选择

目前对于机器人的动力系统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方案,可以采用电气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机械驱动等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动力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应用场合,按照具体的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动力系统可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下表为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性能对照表。

项目

气压驱动

液压驱动

电气驱动

机械驱动

技术要求

较低

较高

最高

动作快慢

较快

较慢

速度稳定性

较差

良好

较好

很好

驱动力

中等

最大

较大

环境要求

适应性好

不怕震动

要求高

一般

控制距离

9

经济性

便宜

较贵

系统结构

简单

复杂

稍复杂

使用维护

稍高

速度调整

很容易

稍困难

困难

表3.2

气压驱动使用压力通常在0.4-0.6Mpa,最高可达1Mpa。

气压驱动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气压驱动的缺点是功率质量比少,装置体

积大,同时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使得机器人在任意定位时,位姿精度不高。

气压驱动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气的问题和气压装置体积较大,这一点不符合本步伐式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要求,不适合在本系统中使用。

液压驱动系统用2-15Mpa的油液驱动,体积较气压驱动小,功率质量比大,驱动平稳,液压驱动的缺点是易漏油,这影响工作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由于有漏油的问题,也不适合在本系统中使用。

电气驱动是利用各种电机产生的力或转矩,直接或经过减速机构去驱动负

载,减少了由电能变为压力能的中间环节,直接获得要求的机器人运动。

由于电气驱动具有易于控制,运动精度高,响应快,使用方便,信号检测、传递和处理

方便,成本低廉,驱动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电气驱动已经成为最为普遍,应用最多的驱动方式,符合本系统要求。

所以选择电气驱动与机械驱动相结合的方案。

3.3电机类型的选择

在上节中介绍到,电机驱动适合本步伐式机器人,在电动执行机构中,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和直接驱动电机等实现旋转运动的电动机,以及实现直线运动的直线电机。

目前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较为常用的电机有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他们的特性、工作原理与控制方式如下表。

电机类型主要特点构造与工作原理控制方式

10

接通直流电即可工

由永磁体定子、线圈

作,控制简单;

启动

转子、电刷和转向器

转矩大、体积小、重

转速控制采用电压控

构成。

通过电刷和换

量轻、转速和转矩容

制方式,两者成正比。

直流伺服电机

向器使电流方向随

易控制、效率高;

转矩控制采用电流控

转子的转动角度而

要定时维护和更换电

变化,实现连续转

刷,使用寿命短、噪

动。

声大

按结构分为同步和

分为电压控制与频率

没有电刷和换向器,

异步电机。

无刷直流

控制两种方式。

异步

交流伺服电机

无需维护,驱动电路

电机结构与同步电

电机通常采用电压控

复杂,价格高

机相同,特性与直流

电机相同。

永磁式是单向励磁,

直接用数字信号控

精度高,但容易失步,

制,与计算机接口简

按产生转矩的方式

反应式是双相励磁,

单,没有电刷,维护

步进电机

可分为:

永磁式。

输出转矩大,转子过

方便,寿命长,缺点

映式和混合式

冲小,但效率低,混

是能量转换效率低,

合式是单双相励磁,

易失歩,过载能力弱

分辨率高,运转平稳

表3.3

步进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进入了一些高、精、尖的控制领域。

步进电机虽然有一些不足,如启动频率

过高或负载过大时易出现失步或堵转,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且一般无过

载能力,往往需要选取有较大转矩的电机来克服惯性力矩。

但步进电机点位控制

性能好,没有累积误差,易于实现开环控制,能够在负载力矩适当的情况下,以

较小的成本与复杂度,实现电机的同步控制。

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

因素,本系统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3.4夹紧机构设计

11

在管内步伐机器人当中,夹紧机构是保证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爬坡能力和越障能力的关键。

夹紧机构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夹紧机构采用平面螺旋副。

驱动在圆周上均布的三个接触脚压向管壁达到锁紧的目的。

平面螺旋盘的驱动靠电机一凸轮副或电机一轮副驱动。

液压式夹紧机构采用液性介质弹性夹紧机构。

为此我们提出了三种结构方案:

①电机一凸轮副结构方案

图3.4电机--凸轮服结构图

工作原理为:

电机经偏心圆弧凸轮,驱动平面螺旋盘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

再推动接触脚外伸或回缩从而与管道锁紧与放松。

此结构需在平面螺旋盘的背面径向开一个配合凸轮的滑槽。

②液压式夹紧机构

液压式夹紧机构是利用液性介质将压力传递给薄壁弹性套筒,使薄壁套筒产

生均匀的径向变形,与管壁夹紧。

如图所示为液压式夹紧机构。

其工作原理为电机经柱塞驱动液性介质,使基体外圆四周的薄壁发生弹性变形,夹紧管道内壁。

液性介质一般采用液性塑料或油液。

12

图3.5液压式夹紧机构

③电机一齿轮副结构方案

图3.6电机--齿轮副结构图

电机经内齿轮副,驱动平面螺旋盘回转。

推动接触脚外伸或回缩,与管道内壁夹紧或放松。

总结:

相比较几种夹紧机构,液压夹紧机构可在管壁的一个环形带上获得较大且均

布的夹紧力。

采用液性塑料介质,单位压力可达300105PA而且还有较高的

定心精度,一般可保证同轴度在0.010.01mm,但是液压夹紧机构夹紧效果但是

不易放松.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油漏,这特性不适合爬行机器人的工作空

13

间的要求。

电机一凸轮副虽然可以达到夹紧的功能要求,但是只能在一定的角度

内回转,性能不优越且对制造的要求较高。

齿轮副的传动精度和效率较高,控制

方便。

可产生较大的动力,适应性能好,所以爬行机器人本体的夹紧机构选用电

机一齿轮副夹紧结构。

即方案③

3.5减速结构设计

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

图3.7

链传动的特点:

①和齿轮传动比较,它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

递运动和动力;

②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

③和带传动比较,它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且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小;

④传递效率较高,一般可达0.95~0.97;

⑤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造成脱落现象;

⑥安装和维修要求较高.链轮材料一般是结构钢等.

14

图3.8

带传动(皮带传动)特点(优点和缺点):

①结构简单,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

②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

③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④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带轮材料一般是铸铁等.

图3.9

齿轮传动的特点:

①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

②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

③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④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⑤齿轮的制造、安装要求较高.齿轮材料一般是铸铁

等.

15

图3.10

涡轮蜗杆传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而且相比其它传动具

有较大的速比,涡轮蜗杆的输入、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甚至不在同一个平面

上。

自身的缺点,那就是涡轮蜗杆的传动效率不够高,精度也不是很高。

3.6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有关机器人一些参数数据的选择,包括移动方式、驱动方式、及

电动机的选择,对整体方案比较选型给出了依据和要求,确定了动力系统的方案,

选择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

4管内步伐式行走机器人的力学分析

4.1机器人脚底对管壁的压紧力(见图2.2){机器人结构简图}

根据虚位移原理撑脚电机6的有效虚功与脚底虚功相等

16

=3

η1T1△θ=3F1△L1

其中:

T1——电机6的扭矩

F1——单脚在管壁上的压力

——电机的微小转角

——电机6微小转角对应的脚底伸出量

——传动效率

由于

其中,i——电机6到脚的传动比;

P1——平面螺纹的节距。

将机器人参数T1=6kgcm,n1=159,p1=1cm,=0.5代入方程

得F1=8.37kgf

4.2管内步伐式器人的牵引力

根据虚位移原理牵引电机1的有效虚功与牵引虚功相等:

其中,T2——电机1的扭矩;

——电机1的微小转角;

——电机1微小转角对应的螺母3相对于螺杆的移动量;

——传动效率;

L1——摆杆4上臂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