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871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①②④   B.②③⑤C.③④⑤D.全部

【解析】①中Al3+与S2-会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Al(OH)3和H2S,得不到Al2S3;

②中无论Fe过量与否均生成FeCl3;

③中加入铁粉是防止Fe2+被氧化,加入稀H2SO4是抑制Fe2+的水解;

④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减少了污染;

⑤中方法不用加热,操作简便。

3.下列通过制取硫酸铝、氢氧化铝获得氧化铝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项,常温下,浓硫酸遇铝钝化,错误;

B项,NaOH过量,Al(OH)3溶解,错误;

D项,灼烧要用到坩埚,不是蒸发皿,错误。

故选C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制取无水AlCl3(易升华),其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干燥氯气

C.用装置丙制取并收集AlCl3D.用装置丁处理丙中排出的尾气

【答案】B

【解析】由于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能与氯气反应,不能用作氯气的干燥剂,B项错误。

故选B。

5.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CaH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

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

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答案】D

【解析】粗锌中含少量铜,锌、铜、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A项错误;

酸R应为稀硫酸,实验室一般不会使用浓盐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因为这样会引入氯化氢杂质,徒增除杂成本,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B项错误;

点燃酒精灯前必须用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钙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或引燃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C项错误;

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装置d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槽中可能逸出的水蒸气,避免氢化钙因吸收水蒸气而变质,D项正确。

故选D。

6.已知FeCO3与砂糖混用可以作补血剂。

某校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

A.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漏斗

B.沉淀过程中有NH3放出

C.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D.产品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解析】过滤操作中用漏斗过滤,用玻璃棒引流,烧杯盛放溶液,所以过滤操作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A项错误;

FeSO4与NH4HCO3发生的反应为Fe2++2HCO

===FeCO3↓+H2O+CO2↑,则沉淀过程中有CO2气体放出,B项错误;

Fe2+变质会生成Fe3+,则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可利用KSCN溶液,C项正确;

Fe2+在空气中加热易被氧化为Fe3+,所以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不能得到FeO,D项错误。

7.下面是以橄榄岩(主要成分为硅酸镁,还有少量的Fe3+、Fe2+、Al3+及少量不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镁晶体的流程图:

A.过滤1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以硅酸盐的形式除去Si

B.加氨水调节pH=7~8,目的是使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C.加双氧水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2O2+Fe2++2H+===Fe3++2H2O

D.粗硫酸镁晶体通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镁晶体,目的是使硫酸镁晶体结晶得更漂亮

【解析】A项,过滤1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以硅酸的形式除去Si;

C项,反应方程式的电荷不守恒;

D项,粗硫酸镁晶体通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镁晶体,目的是提纯硫酸镁,除去混有的杂质。

8.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以下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灼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只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烧杯、玻璃棒

B.在上述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I2+2OH-

C.在提取碘单质时,用酒精作萃取剂

D.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解析】灼烧固体物质一般用坩埚而不用烧杯,A项错误;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2I-+H2O2+2H+===I2+2H2O,B项错误;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提取碘单质的萃取剂,C项错误。

9.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解析】A项,利用NH3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提高CO2的吸收,因此先通NH3后通CO2,A正确;

B项,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利用了溶解度的差异,B正确;

C项,操作III是过滤,因此利用玻璃仪器:

烧杯、漏斗、玻璃棒,C正确;

D项,晶体是NaHCO3,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2NaHCO3

Na2CO3+CO2↑+H2O,D错误。

10.实验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早已完全沉淀。

其分析错误的是()

A.若要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实验中要用到坩埚、坩埚钳和干燥器等

B.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试溶液pH,不影响实验结果

C.洗涤晶体:

向滤出晶体的漏斗中加少量冷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3次

D.用18.4mol/L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4.00mol/L的稀硫酸,玻璃仪器一般只有4种

【解析】A项,测定结晶水的含量,通过解热固体,脱去结晶水,称量质量的变化可的结晶水的个数,加热用到坩埚和坩埚钳,故A正确;

B项,Cu(OH)2和CuO都与溶液中H+反应,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并不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

C项,固体具有吸附性,过滤时表面有可溶性物质,可向滤出晶体的漏斗中加少量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3次,可洗涤晶体,故C正确;

D项,用18mol/L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4mol/L的稀硫酸,用到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以及容量瓶等仪器,故D错误。

11.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Fe3+在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Fe2++H2O2+2H+=2Fe3++2H2O

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

C.步骤③用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⑤的操作为:

向漏斗中加入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解析】A项,样品中含有CuO、FeO、Fe2O3,跟硫酸反应生成Cu2+、Fe2+、Fe3+,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H+=2Fe3++2H2O,故说法正确;

B项,不能用硝酸和氯水代替H2O2,防止引入NO3-和Cl-等杂质,同时也防止产生污染,故说法错误;

C项,CuCO3不溶于水,可以调节pH,不引入新杂质,故说法正确;

D项,沿玻璃棒向原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没过沉淀,待水流完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故说法正确。

12.实验室采用HCl气体“置换”除水、升华相结合的方法用市售的氯化锌制备高纯度无水氯化锌,装置如图所示[市售氯化锌含Zn(OH)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恒压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平衡气体压强

B.管式炉Ⅰ采取的升温方式是阶段式升温

C.实验时,应先撤去管式炉Ⅰ,再撤去管式炉Ⅱ

D.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干燥装置

【解析】恒压分液漏斗可以保证内部压强不变,保持恒压分液漏斗与三颈烧瓶内压强相等,使浓硫酸顺利滴下,故A正确;

装置中干燥的HCl气体从左边进入管式炉Ⅰ,与Zn(OH)Cl反应生成氯化锌和H2O(g),H2O(g)随HCl气流进入尾气吸收装置,然后管式炉Ⅰ升至更高的温度使氯化锌升华进入管式炉Ⅱ,凝华得到高纯度无水氯化锌,所以管式炉Ⅰ采取的升温方式是阶段式升温,故B正确;

氯化锌升华进入管式炉Ⅱ,凝华得到高纯度无水氯化锌,所以实验时应先撤去管式炉Ⅱ,再撤去管式炉Ⅰ,故C错误;

为防止氯化锌吸水再次生成Zn(OH)Cl,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故D正确。

13.Mn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Na2SO3

B.装置II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

C.装置Ⅲ烧杯中溶液为饱和NaHSO3

D.用装置II反应后的溶液制备MnSO4•H2O需经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

【解析】A项,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需要加热,装置图中无加热装置,所以X不可能为Cu;

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硫,所以装置I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Na2SO3,A正确;

B项,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B正确;

C项,SO2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入大气,可根据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的性质除去,所以Ⅲ中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而饱和NaHSO3溶液不可吸收尾气,C错误;

D项,用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为MnSO4,制备MnSO4•H2O,通过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可得到,D正确;

14.铵明矾[NH4Al(SO4)2·

12H2O]是分析化学常用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反应:

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

B.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2溶液

C.若省略过程Ⅱ,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

D.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先后观察到:

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

【解析】A项,过程Ⅰ利用NaHCO3的溶解度比较小,NH4HCO3和Na2SO4发生反应:

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故A正确;

B项,溶液B已经呈酸性,检验SO42-只需加入BaCl2溶液即可,故B正确;

C项,若省略过程Ⅱ,溶液中还有一定量的HCO3-,加入Al2(SO4)3,Al2(SO4)3会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铵明矾产率会明显减小,故C正确;

D项,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有氢氧化铝沉淀产生,后产生氨气,再后来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沉淀消失,所以观察到:

白色沉淀生成→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消失,故D错误;

15.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可在石英坩埚中进行

B.母液中的溶质是K2CO3、KHCO3、KCl

C.“结晶”环节采用加热蒸发结晶的方法

D.“转化”反应中,生成的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A项,“灼烧”时,可在铁坩埚中进行,KOH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A错误;

B项,结晶后的母液中有K2MnO4、KMnO4和K2CO3等溶质,若二氧化碳过量还可能存在碳酸氢钾,B错误;

C项,“结晶”环节采用加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错误;

D项,由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氧化产物为KMnO4,还原产物为MnO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D正确;

16.依据反应2NaIO3+5SO2+4H2O=I2+3H2SO4+2NaHSO4,利用下列装置从含NaIO3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NaHSO4。

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解析】①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制取SO2,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②气体和液体反应,有防倒吸装置,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③用四氯化碳从废液中萃取碘,静置后分液,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④蒸发溶液时用蒸发皿,而不应用坩埚,装置错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B项正确。

17.某化工厂制备净水剂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

6H2O]的一种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

B.相同条件下,NH4Fe(SO4)2·

6H2O净水能力比FeCl3强

C.“合成”反应要控制温,温度过高,产率会降低

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等

【解析】A项,硫酸钙微溶于水,滤渣A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故A正确;

B项,NH4+水解生成H+,抑制Fe3+的水解,故氯化铁净水能力比硫酸铁铵强,故B错误;

C项,“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故C正确;

D项,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故D正确;

18.实验室根据反应:

TiO2(s)+CCl4(g)

TiCl4(g)+CO2(g),在无氧无水条件下制备TiCl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CCl4、TiCl4的沸点分别为76℃、136℃,且两者互溶)。

A.③中反应完成后,先停止通N2,再停止加热

B.①、⑤装置中分别盛有无水氯化钙、浓硫酸

C.②中热水使CCl4气化,④中冰水使TiCl4冷凝

D.④中分离TiCl4、CCl4混合物的方法是蒸馏

【答案】A

【解析】A项,终止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N2,故A错误;

B项,因为TiCl4遇到水蒸气会水解,所以干燥管①盛有无水氯化钙,⑤盛有浓硫酸来隔离空气中的水蒸汽,故B正确;

C项,②装置加热使四氯化碳挥发,CCl4、TiCl4熔点较低,④装置使这两种物质转化为液态,故C正确;

D项,CCl4和TiCl4是两种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应该用蒸馏,故D正确;

故选A。

19.氯化铁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化工厂利用工业废铁屑(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制备催化剂氯化铁的部分装置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也可以用装置甲制备SO2、C2H4

B.实验过程中,应先让装置乙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开始装置甲中的反应

C.实验过程中应该关闭弹簧夹3,让装置丙中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多余的Cl2

D.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氯化铁晶体

【解析】A项,装置甲的特点是固体和液体加热制气体,而SO2可用浓硫酸和铜加热制取,所以可以用装置甲制备SO2,但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C2H4需控制温度为170℃,所以要使用温度计,故A错误;

B项,氯气在常温下不能和铁反应,所以应先让装置乙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生成氯化亚铁后,再开始装置甲中的反应,故B正确;

C项,实验过程中关闭弹簧夹3,将导致气体不能流通,不但不能实现让NaOH溶液充分吸收多余的Cl2的目的,反而会使装置气压增大,产生危险,故C错误;

D项,废铁屑含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所以如果加热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将混入这些杂质,使晶体不纯,同时要考虑设法抑制水解,故D错误;

故选。

20.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

,②

→CuSO4·

5H2O晶体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用98%的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的4.5mol·

L-1的稀硫酸,只需3种玻璃仪器

B.步骤②目的是将溶液Ⅰ中的Fe2+充分转化成Fe3+,实验操作是向溶液Ⅰ中通入足量氯气

C.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节溶液pH而不影响实验结果

D.步骤④之后的实验操作是蒸干溶剂结晶,所需仪器是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

【解析】A项,用98%的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的4.5mol·

L-1的稀硫酸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四种玻璃仪器,A错误;

B项,步骤②目的是将溶液Ⅰ中的Fe2+充分转化成Fe3+,若通入足量的氯气会引入新的杂质对后面晶体的提取产生影响,所以应该用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溶液,B错误;

C项,Cu(OH)2和CuO都与溶液中H+反应,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并不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铜溶液呈碱性可以代替氧化铜,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C正确;

D项,在进行蒸发结晶时不能将溶剂直接蒸干,应该蒸发到剩下少量水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必做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8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

7H2O),制备过程如下所示: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3)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小试管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能恢复原色,证明气体中含有SO2(2分)

(2)铁屑(1分) 过滤(1分) 

(3)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3分) 偏小(1分)

【解析】

(1)利用SO2的漂白性来鉴别SO2。

(2)溶液X中有Fe3+,欲制绿矾,应把Fe3+转化为Fe2+,所以要加过量的铁屑。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为了测定的准确性,应选用干燥、洁净的装置。

若pH偏小,酸性过强,则形成的聚铁中OH-偏少,SO

偏多,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小。

22.(10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Li2C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Mn2O4的质量为18.1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mL3.0mol·

L-1的H2SO4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转化为Li2CO3,则至少有__________gNa2CO3参加了反应。

(1)Al(OH)3(2分)

(2)4LiMn2O4+4H++O2===8MnO2+4Li++2H2O(2分)

(3)烧杯、漏斗、玻璃棒(2分) 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

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4)6.36(2分)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铝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在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时,NaAlO2与CO2反应生成Al(OH)3沉淀。

(2)第③步为LiMn2O4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该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反应生成硫酸锂、二氧化锰和水。

(3)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若滤液浑浊,则可能是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者是玻璃棒紧靠的不是三层滤纸处,导致滤纸破损。

(4)LiMn2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最终生成0.05molLi2CO3;

加入H2SO4一共0.06mol,与LiMn2O4反应后剩余0.01molH2SO4;

加入的Na2CO3先与剩余的硫酸反应,再与Li+反应生成Li2CO3,故至少有0.06mol(即6.36g)Na2CO3参加反应。

23.(12分)加碘食盐中加入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性质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

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1)已知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中,单质碘和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1,则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调节pH=1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照碘酸钾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KIO3g/100gH2O

8.08

12.6

18.3

24.8

操作③的方法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