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879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南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库有答案Word下载.docx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

ABCD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

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41年5月,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反对党八股》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   B、改革开发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D、实事求是

5、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

在这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独立自主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B、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

”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3、走自己的路,指的是: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4、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5、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0、毛泽东关于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D、从作风上建设党

11、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D、封建地主阶级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的几个时期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三、判断题:

1、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

3、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

7、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内部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D、进步性和顽固性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合作社经济B、国营经济

C、个体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A、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公私合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BD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D、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开放 C、发展 D、稳定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

A、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B、改革和开放

C、经济力和军事力  D、动员力和号召力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

A、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来确定

B、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确定

C、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来确定

8、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补充: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南巡讲话提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

A、100年   B、150年   C、200年   D、300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6、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7、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8、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在:

A、十四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9、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0、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并且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在:

A、十四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五大

1、党的十六大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

ABC

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全面的小康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3、曾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的党的代表大会是BCD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五大D、十七大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  

B、仍然是对抗性的

C、有时是非对抗性的,有时是对抗性的,但以非对抗性为主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改革开放 D、党的建设

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一场阶级革命

4、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三大D、南方谈话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基础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与“第一次革命”相同的地方是:

A、革命的性质B、革命的条件

C、革命的内容和对象D、革命的形式和手段

9、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的一个世界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

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进程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表现

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A、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3、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其主要表现为:

A、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

B、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资本在国际领域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D、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机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5、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

A、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D、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6、下列各项属于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是D

A、改革B、开放C、扶贫D、就业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的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9、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的不足,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陈云D、周恩来

10、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应该是:

A、承包制B、租赁制C、股份制D、私有化

1、“三农”问题是指:

ABC

A、农业B、农村C、农民D、农民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ABCD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D、非公有制经济

3、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

D、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到支配作用。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