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891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85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陕西省宝鸡市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元素T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B.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Z>

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X>

W

D.X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不止一种

6.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取代反应的部分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甲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题可知,甲烷和氯气在室温暗处较难反应

B.

C.形成

键放出的能量比拆开

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

D.若是甲烷与

发生取代反应,则第二步反应

7.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试剂加入顺序:

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

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

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硝基苯

8.反应2NO2(g)

N2O4(g)+57kJ,若保持气体总质量不变。

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

B.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c

C.b、c两点的平衡常数:

Kb=Kc

D.状态a通过升高温度可变成状态b

9.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

)+2D(?

),“?

”代表状态不确定。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5: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10.分别在三个容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B(g)⇌D(g)。

其中容器甲中反应进行至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化学平衡常数

n(A)

n(B)

n(D)

500

4.0

3.2

K1

a

2.0

K2

600

2.8

K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5min内,甲容器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64mol·

L-1·

min-1

B.a=2.2

C.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为2.0molA、2.0molB,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小于80%

D.K1=K2>

11.优质的含钾化肥有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钾肥化合物都属于正盐,硝酸钾属于氮钾二元复合肥

B.磷酸二氢钾在碱性土壤中使用,有利于磷元素的吸收

C.上述钾肥化合物中,钾元素含量最高的是硫酸钾

D.氯化钾可用来生产氢氧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

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NaHSO4溶液中,阳离子数目之和为0.2NA

B.标准状况下0.2molCl2溶于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5gNO与1.6gO2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原子总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4.48LHF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2NA

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

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

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Cl-)>

c(Na+)>

c(NH4+)>

c(OH-)>

c(H+)

B.把0.02mol·

L-1的CH3COOH溶液和0.01mol·

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c(CH3COO-)+2c(OH-)-c(CH3COOH)

C.pH=2的一元酸HA与pH=12的一元碱MOH等体积混合:

c(M+)=c(A-)>

c(OH-)=c(H+)

D.0.1mol·

L-1的NaHCO3溶液中:

c(H+)+c(H2CO3)=c(OH-)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MnO4-+8H++4Cl-=Mn2++2Cl2↑+4H2O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O32-+H2O+CO2=2HCO3-

C.铜片与浓硫酸共热:

Cu+4H++SO42-

Cu2++SO2↑+2H2O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u2++4NH3•H2O=Cu(NH3)42++4H2O

15.乙苯与氢气加成,其产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B.5种C.6种D.7种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铁磁粉Fe3O4(可能含有Fe2O3或FeO杂质),为确定其纯度,称取23.28g该样品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

Fe2O3和CO反应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进行的,先生成Fe3O4,再生成FeO(黑色),最后生成Fe。

请回答:

(1)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___。

(2)利用仪器测定并绘制出反应过程中a装置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图2),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3)上述实验过程中,CO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

A.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B.防止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C.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O气体,防止生成物被氧化

D.将产生的CO2全部赶入装置b中,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1,3—环己二酮(

)常用作医药中间体,用于有机合成。

下列是一种合成1,3—环己二酮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丙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乙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1mol乙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时产生气体22.4L(标准状况)。

写出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1∶6∶2∶1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

(任意一种)

(6)设计以

(丙酮)、乙醇、乙酸为原料制备

(2,4—戊二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阻燃剂又称防火剂,主要用于延迟或防止可燃物的燃烧。

根据组成,阻燃剂可分为卤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等。

(1)卤系阻燃剂多为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受热会分解产生卤化氢(HX),起到阻燃作用。

卤化氢的电子式为____;

HF、HCl、HBr、HI四种氯化氢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

(2)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___;

氯原子的核外电子云有___种伸展方向。

(3)下列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的事实是___(选填编号)。

a.HClO酸性强于HBrO

b.HBr的分解温度低于HCl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溶液颜色变黄

d.BrCl+H2O→HBrO+HCl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无机阻燃剂中,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两种阻燃剂占据着重要位置。

两者的阻燃机理都是在达到热分解温度时迅速分解为氧化物与水,起到吸热降温的作用。

(4)写出氢氧化铝在酸性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

(5)两种阻燃剂的分解产物在自然界中最有可能成为原子晶体的是___。

(填化学式)

(6)无水碳酸镁也是一种新型无机阻燃剂,除了具有单位质量吸热量更大的特点外,还能释放具有灭火作用的气体。

写出该气体的结构式___。

(7)与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另外两个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___(填微粒符号)。

19.(6分)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世上万物,神奇莫测,常常超乎人们按“常理"

的想象。

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知识,能使你想象的翅膀变得更加有力。

(1)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__,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

(2)HC≡CNa(乙炔钠)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乙炔钠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

乙炔钠中存在___(填字母)。

A.金属键B.σ键C.π键D.氢键E.配位键F.离子键G.范德华力

(3)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

写出和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结构式___。

(4)配体中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SCN-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S=C=N]-或[S-C≡N]-,SCN-与Fe3+、Au+和Hg2+等离子能形成配离子,N、C、S的电负性依次为3.0、2.5和2.5。

SCN-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可能是___。

(5)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体中在每个X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___个。

②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g·

mol-1,晶胞的密度为ρg·

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体中两个最近的X间的距离为___cm。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四氯化碳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与乙醇互溶,不会出现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则图中装置可测定Cl2的体积,故B正确;

C.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C错误;

D.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仪器的使用不合理,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综合。

解题时需注意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

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2.C

A. As位于第四周期VA族,因此砷酸的分子式为H3AsO4,故A错误;

B. 红棕色气体为NO2,N的化合价由+5价→+4价,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即NO2应在正极区生成并逸出,故B错误;

C. 根据题中信息,As的化合价由+3价→+5价,S的化合价由-2价→0价,化合价都升高,即As2S3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有n(As2S3)×

[2×

(5-3)+3×

2]=n(HNO3)×

(5-4),因此n(HNO3):

n(As2S3)=10:

1,故C正确;

D. 4.8g硫磺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根据硫原子守恒n(As2S3)=0.05mol,根据C选项分析,1molAs2S3参与反应,转移10mole-,则0.05mol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5mol×

10=0.5mol,故D错误;

答案:

C。

3.A

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11B含有6NA个中子,A正确;

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

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

答案选A。

4.D

A.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A正确;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蕴含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正确;

C.一切植物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柳絮”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正确;

D.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由此可见这个“烟”实际上是水产生的雾气,D错误。

答案选D。

5.A

X、Y与T同主族,且T为短周期元素,则T为硅(Si);

再由“X、W、Z、Y均与元素T相邻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确定X为碳(C),Y为锗(Ge);

W、Z与T同周期,则W为铝(Al),Z为磷(P)。

A.元素Si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错误;

P>

Si>

Ge,B正确;

C.因为CO2通入NaAlO2溶液中能生成Al(OH)3,所以酸性H2CO3>

Al(OH)3,C正确;

D.C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CO、CO2等,D正确;

故选A。

6.D

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常温下不能反应,故A正确;

B.由第二步与第三步相加得到

,故B正确;

C.由第三步反应可知,形成

键,拆开

中化学键,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

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故C正确;

D.若是甲烷与

发生取代反应,形成HCl比形成HBr更容易,即形成HBr需要的能量大于形成HCl需要的能量,则第二步反应

,故D错误;

故选:

D。

7.D

A.试剂加入顺序:

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正确;

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正确;

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正确;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分液(不是结晶),得到硝基苯,错误。

故答案为D。

8.A

A.c点压强高于a点,c点NO2浓度大,则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A正确;

B.c点压强高于a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减小,则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c,B错误;

C.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在压强相等的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2的含量增大,所以温度是T1>T2,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

Kb>Kc,C错误;

D.状态a如果通过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2的含量升高,所以不可能变成状态b,D错误;

9.A

由题意可知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

4,说明反应正向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即C、D物质中只有一种是气体,列三段式:

由于(4+2):

(2.8+1.2+1.6)=15:

14≠5:

4,(4+2):

(2.8+1.2+0.8)=5:

4,所以C物不是气体,D物为气体。

A.增大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平衡向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但C不是气体,增加C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A正确;

B.B的平衡转化率=0.8mol÷

2mol×

100%=40%,故B错误;

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由于生成物C为非气体,其浓度为1,所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故答案为A。

注意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和反应三段式的应用。

10.A

A.容器甲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D)=

=

=0.32mol•L-1•min-1,则v(A)=v(D)=0.32mol•L-1•min-1,故A错误;

B.甲和乙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等,

甲中A(g)+B(g)⇌D(g)

开始(mol/L)2.02.00

反应(mol/L)1.61.61.6

平衡(mol/L)0.40.41.6

化学平衡常数K=

=10,

乙中A(g)+B(g)⇌D(g)

开始(mol/L)2.0

0

反应(mol/L)1.01.01.0

平衡(mol/L)1.0

-1.01.0

=10,解得:

a=2.2,故B正确;

C.甲中CO转化率=

×

100%=80%,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2.0molA、2.0molB,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导致A转化率减小,则A转化率小于80%,故C正确;

D.甲和乙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等,容器丙起始投料2.0molA、2.0molB、2.0molD,若温度不变等效于甲容器,但由于丙容器比甲容器温度高,平衡时D的浓度减小,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因此K1=K2>

K3,故D正确;

11.D

A.磷酸二氢钾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为酸式盐,故A错误;

B.磷酸二氢根离子易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磷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与阳离子易形成不溶性沉淀,所以磷酸二氢钾在碱性土壤中使用,不利于磷元素的吸收,故B错误;

C.依据化学式计算可得:

硝酸钾含钾38.6%、硫酸钾含钾44.8%、磷酸二氢钾含钾约28.8%、氯化钾含钾52%,钾元素含量最高的是氯化钾,故C错误;

D.氯化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氢氧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故D正确;

12.C

A.未给出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Cl2溶于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A,B错误;

C.1.5gNO为0.05mol,1.6gO2为0.05mol,充分反应,2NO+O2=2NO2,0.05molNO全部反应生成0.05molNO2,剩余O2为0.025mol,体系中还存在2NO2

N2O4,但化学反应原子守恒,所以0.05molNO2中原子总数0.15NA,为0.025molO2中原子总数0.05NA,反应后混合物中总共原子总数为0.2NA;

C正确;

D.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无法计算,D错误;

故答案为:

13.B

A.0.1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存在等量的NH4+和NH3•H2O,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Cl-)>c(NH4+)>c(Na+)>c(OH-)>c(H+),故A错误;

B.0.02mol•L-1 

CH3COOH溶液与0.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CH3COO-)+c(OH-)、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c(CH3COOH)+c(CH3COO-),所以得2c(H+)-2c(OH-)=c(CH3COO-)-c(CH3COOH),故B正确;

C.酸和碱的强弱未知,混合后溶液的性质不能确定,无法判断c(OH-)和c(H+)大小,故C错误;

D.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c(OH-)+2c(CO32-),物料守恒:

c(Na+)=c(HCO3-)+c(H2CO3)+c(CO32-),计算得到:

c(OH-)-c(H+)=c(H2CO3)-c(CO32-),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D,要注意灵活运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4.D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故A错误;

2Na++CO32-+H2O+CO2=2NaHCO3↓,故B错误;

C.铜片与浓硫酸共热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四氨合铜(Ⅱ):

Cu2++4NH3•H2O=Cu(NH3)42++4H2O,故D正确;

故选D。

15.C

完全氢化后的产物,即为乙基环己烷,六元环含有4种H,乙基含有2种H,故产物的一氯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选C。

容易出错。

乙基环己烷的六元环含有4种H,同学会错当成乙苯的苯环那样有3种H。

16.缺少尾气处理装置Fe2O3ABCD

(1)剩余的气体不能处理,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由图3质量的变化来解答,Fe2O3~Fe3O4~FeO~Fe质量变化3次;

(3)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停止加热后,导管中还有残留的二氧化碳,继续通入CO,可以将其赶到B装置中,减小实验误差,能防止倒吸等;

(1)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应收集或吸收,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Fe2O3和CO反应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进行的,先生成Fe3O4,再生成FeO(黑色),最后生成Fe,由图可以看出,管内的固体质量变化了3次,如果只有Fe3O4,只会Fe3O4~FeO~Fe变化2次,而如果是Fe2O3则Fe2O3~Fe3O4~FeO~Fe变化3次,故含有杂质为Fe2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