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908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doc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李前龙

一、设计内容

《字的联想》一课为苏教国标版小学美术第九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想像,创造性的设计美化汉字。

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字的联想设计方法,即字形联想设计法和字意联想的设计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用字的联想设计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

学习字的联想的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生活中的标牌的能力;提高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教具:

范作、课件、课题、板贴等。

学具:

素描纸、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四、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指导下以学生为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探讨等主动学习形式;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在内容上联系生活,尽量让学生了解文字设计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材、学生学情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由五个大环节和若干个小环节组成,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讨论揭题(4分钟)

首先教师谈话创设虚拟情境:

“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喜欢逛街吗?

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跟老师去逛逛街好吗?

”(点击播放课件)师生共同观看,课件中展示大量如上图所示的商店字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看后引导:

“街上逛了一圈,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为什么对他们感兴趣呢?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些店名文字的设计特点,即这些文字都是用与字相关的事物装饰而成的,也就是在对字的联想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从而导入课题。

(板书“字的联想”)

[设计意图: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件集中的展示了生活中的典型设计事例,如:

(图1\2\3\4)让学生在具体的、熟悉的虚拟生活情境中观察、收集字的设计信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

第二环节:

组织游戏,探究设计方法(6分钟)

此环节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字的联想设计方法,我主要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小组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组织游戏:

课前教师在每组桌子上放一个信封,里边装有如右图所示的四个设计好的文字(竹、木、圆、折),提出游戏要求(点击课件):

(1)将信封中的字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法分成两类并贴到黑板上。

(2)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依据是什么?

(3)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

接着学生活动:

整个过程为:

看一看——议一议——分一分——贴一贴——说一说——评一评。

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已基本弄清了联想的设计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

A、有一类字是根据字所含的形象来装饰的(用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装饰笔画的),如“竹”字,就用竹子、竹叶来装饰了笔画;“木”字,就是用树干等形象来装饰笔画的。

……我们把这种联想方法称为是根据“字形的联想”设计法。

(板贴“字形”)

B、另一类是根据字的含义(对字形进行了夸张和变形)设计。

所以我们把这种联想设计的方法叫做“字义的联想”。

(板书“字义”),如“折”字变弯了,“圆”字变成了圆形……

[设计意图: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

此环节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我把用不同方法设计好的字装在信封里,首先给学生一种“神秘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然后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达到积极、自主、合作的完成对字的联想设计知识的初步认知,并逐步深入,直至得出结论,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重点目标的学习。

对文字的设计方法往往都是综合性的,为了让学生能区分出“字形”、“字义”这两种联想设计方法,我选取了典型的文字来帮助理解,如:

“木”、“圆”、“竹”、“折”等字,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真正掌握这些设计方法。

]

第三环节:

初步感知,欣赏提升(5分钟)

仅接着上一环节,教师(点击课件)出示一个“果”字,教师引导学生联想:

“看到这个字,你马上会想到什么?

”(许多的果实、大大的果树……),随后课件展示“果”字形设计过程(将果字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果树形状,又结满了各种果子,还飞来了两只小鸟)。

此时,请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流程:

主题——联想——表现——调整。

学生初步感知了设计流程,为了强化这一意识,并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我设计了一名虚拟人物孙悟空,用孙悟空的设计作品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击课件):

刮风了……(风)、正在打气,慢慢的……(胖)了、还有(香蕉)、(足球)等词语。

[设计意图: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的感受设计过程,我使用了课件与学生形成互动,即用电脑出示一“果”字,学生由此展开联想,这里学生根据自己联想自主选择图形装饰,教师同样展示自己的设计,和学生交流,就这样,设计的思维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电脑的互动中顺利完成。

《西游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其中孙悟空的神奇七十二变更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

这里为了在学生创作前提供一些参考信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我利用动画“孙悟空变变变”进一步形象的展示了汉字的变化方法和设计技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

第四环节: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20分钟)

首先创设情境:

“昨天,老师收到县委一份文件,文件内容是:

为了把第三届杨树节办的有特色,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对“杨树节”三字的设计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

(点击电脑)“悟空杯”字的联想设计大赛

(1)、以“杨树节”为内容,进行字的联想设计。

(2)、以小组为单位,可合作完成文字的联想设计,也可独立完成。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评出最佳设计小组和最佳设计师。

接着在音乐环境中,学生小组合作创意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完成后选出最好的贴于黑板上。

[设计意图:

通过有主题的练习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本课也是能力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创作热情,鼓励他们为生活而设计的目的,我要求学生为我县即将召开的“杨树节”标题文字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气氛渲染,我说:

“这是县委的委托,特意组织的一次现场设计比赛。

”这样一来,在学生心中就会产生能为我县“杨树节”出一份力的自豪感,设计起来自然带劲。

]

第五环节:

学生评价,小结拓展(5分钟)

本课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的评价为辅。

先由“设计师”陈述设计思路;接着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评出优胜小组和个人,发给奖杯。

教师小节,并引入汉字的发展史知识,(点击电脑)形象展示(如图)。

[设计意图:

象形是汉字的最大特点,通过此环节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汉字联想设计的渊源,同时也拓展了本课的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对以后的学生设计思维具有启迪作用。

]

六、板书设计

作业展区

字的联想

字义字形

学生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