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72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4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相同

2.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盐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A.NH4HSO4B.NH4HCO3C.CH3COONH4D.NH4Cl

3.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1与Bmol·L-1,则A和B的关系为

A、A>BB、A=10-4BC、B=10-4AD、A=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B.Al3+、NO3-、Cl-、CO32-、Na+可以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5.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B.③C.③④ D.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7.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H2Y在电离时为:

H2Y+H2OHY-+H3O+

B.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Na+)>C(Y2-)>C(HY-)>C(OH-)>C(H+)

C.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Na+)>C(HY-)>C(Y2-)>C(OH-)>C(H+)

D.HY-水解方程式为:

HY-+H2OY2-+H3O+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3的水解Fe3++3H2O=Fe(OH)3↓+3H+

B.AlCl3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Al3++3HCO3—=Al(OH)3↓+3CO2↑

C.Na2CO3的水解CO32—+2H2O=H2CO3+2OH—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9.已知HF比CH3COOH易电离。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F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Na溶液中:

c(CH3COO—)>c(Na+)>c(OH—)>c(H+)

B.在相同条件下,两溶液的pH大小为:

CH3COONa

C.NaF溶液中:

c(H+)+c(HF)=c(OH—)

D.两溶液相比较,NaF溶液中的离子总数较多

10.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11.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12.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4.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5.在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人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

CV总≥20mLDV总≤20mL

16..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二、填空题(46分)

1.(12分)有下列物质①Cu②液态SO2 ; ③CH3COOH  ④NaHCO3 ⑤Ba(OH)2溶液 ⑥熔融NaCl⑦稀氨水⑧BaSO4⑨H2O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2)常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Na+、HCO3―、CO32―、OH―四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Ba(OH)2是一种强电解质,现有25℃、pH=13的Ba(OH)2溶液。

①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某浓度盐酸溶液按体积比(碱与酸之比)1:

9混合后,所得溶液pH=1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该盐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

2、

(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

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

(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__。

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

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

(3)室温下,如果将0.1molNH4Cl和0.05mol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①__和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

②___和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mol。

(4)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③若该溶液中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填“>”、“<”、或“=”,下同)c(NH3·H2O),混合后溶液中c(NH4+)与c(Cl-)的关系c(NH4+)c(Cl-)。

3.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Na2A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c(A2-)+c(HA-)+c(H2A)=0.1mol·L-1B.c()=c(H+)+c(HA-)

C.c(Na+)+c(H+)=c()+c(HA-)+2c(A2-)D.c(Na+)=2c(A2-)+2c(HA-)

已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0.11mol·L-1(填“<”,“>”,或“=”),理由是:

0.1mol·L-1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8分)已知MOH为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数Kb=1×10-6mol·L-1,

(1)25℃时,将0.2mol·L-1HCl溶液与0.2mol·L-1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此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Amol·L-1,若0.2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Bmol·L-1,则:

①比较AB。

(填“>”、“<”或“=”)

②根据电荷守恒,计算混合溶液中c(Cl-)-c(M+)=____________mol·L-1。

(精确计算,填具体数字)

(2)25℃时,0.01mol·L-1MOH溶液的pH=10,将其与等体积pH=4的盐酸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7(填“>”、“<”或“=”),试求此时溶液中MCl的水解平衡常数Kh=mol/L

【参考答案】

1、(12分)(每空2分)

(1)④⑥⑧,③⑨

(2)c(Na+)>c(HCO3―)>c(OH―)>c(CO32―)

HCO3―+H2OH2CO3+OH―

(3)①0.05mol·L-1②2

2.(20分)

(1)D(2分)

(2)C(2分)

(3)①NH3•H2O和NH4+(共3分,均答对给分)②NH4+和H+(共3分,均答对给分)

(4)①氯化铵,A(各2分②NH4Cl和HCl(2分)③<,=(各2分)

 

3.(12分)

(1)碱性A2-+H2OHA-+OH-

(2)BCD

(3)

(4)c(Na+)>c(HA-)>c(H+)>c(A2-)>c(OH-)

4.(8分)(每空2分)

(1)①> ②9.9×10-7

(2)>;10-8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2.《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

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存天理,灭人欲”

4.“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抨击孔子,别立褒奖”。

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6.对下列启蒙思想家的评述,错误的是

①伏尔泰②孟德斯鸠③卢梭④康德

A.图①的学说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B.图②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C.图③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所以他反对私有制

D.图④主张天赋人权,其主要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7.xx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康德说: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  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

9.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

“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这句话体现了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10.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良B.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C.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D.改变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11.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1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都出现了雇佣关系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D.城市经济的发展

13.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

“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

”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14.“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吴晓东;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

15.1916年,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提倡马克思主义

1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悴主义

17.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领导军队的策略D.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19.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文中缺漏的两处和摧毁“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20.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

 

2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22.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

《忆马克思》)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③格拉姆发明电动机④狄塞尔发明柴油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的建立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建立

24.“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最先提出这一理论并实践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达尔文D.普朗克

25.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年的“光荣革命”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6.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①拜伦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27.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不包括

28.某作家声称:

“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格尔尼卡》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D.《老人与海》

29.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

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

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A.印象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30.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

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

二、非选择题:

(共4题,满分60分)

1.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图1图2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

(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2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

……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2分)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分)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2分)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恩格斯的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3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