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39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教案.doc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第十册教科书编者在编写时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全册共有15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在本册内容的教学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时和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班级情况

五年级学生已初具一些基础美术知识,本学期着重学习设计知识、中国水墨画知识、手工知识等,为学生以后的创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进度

周次课时课题教学重点、难点

12椅子设计

重点:

设计各种新颖的椅子。

难点:

启发学生探索创新。

22民乐放光彩重点:

写生自己喜爱的乐器。

难点:

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描绘民乐演奏图。

3、44舞台美术设计

重点:

对舞台美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与设计制作。

难点:

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的方式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

52小小果壳箱

重点:

用纸张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果壳箱。

难点:

启发学生探索创新。

62中华扇子重点:

对中华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

难点:

学习扇面构图并能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72亭子重点:

用写生的方法画出熟悉的亭子。

难点:

设计出新颖的亭子来。

82夸张的脸重点:

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难点:

抓住人物特征进行适当夸张。

9、104水墨人物画

重点:

初步了解水墨人物画的特点。

难点:

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11、12

135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重点:

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

难点:

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142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等多种形式表现荷花。

难点:

能创作一幅有意境的荷花艺术作品。

152弯弯的小路

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难点:

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162奇妙的点彩画重点:

用水粉颜料创作一幅点彩画。

难点:

能使点彩画作品相对完整的,丰富表现手段。

172装饰纹样

重点:

单幅纹样(花卉或动物)的装饰设计。

难点:

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装饰纹样的设计。

182做做陶艺重点:

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技法,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

学习掌握一种技法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191中国传世名作

重点:

在交流与评述中欣赏中国的传世名作,感受名作的艺术特点与魅力,了解名作的文化内涵。

难点:

学生对作品欣赏感受的语言表述,及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

 

 

第一课椅子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功效及造型的椅子,初步学习椅子设计的基础知识。

2.能够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及不同功效的椅子,应用立体纸工的情势来表示。

3.培育学生热爱设计、敢于发明、勇于摸索的学习精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应用立体纸工的情势来设计。

制造各种不同造型和不同功效的椅子。

难点:

启示学生摸索创新。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筹备

(学生)彩色卡纸或瓦楞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

(教师)筹备课件。

(各种不同功能、不同造型的椅子图片)

教学进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肢体表演。

教师:

椅子不但供给人休憩,还记载着不同的故事。

无论儿童的小木椅,还是老人的竹摇椅都让人充斥着记忆。

请你试着用肢体来表示一种椅子的造型,可单独进行也可和同窗合作来表示。

(2)细心回忆在你生涯中看过的各式各样的椅子你感到哪一张最特别而让你印象深入?

揭示课题《椅子设计》。

2.领导欣赏,加强体验。

领导学生欣赏书中图片及其他艺术家的各种设计作品启示设计灵感。

(1)认识不同功能的椅子造型的差别。

(2)比较平日生涯中我们所看到的椅子和艺术家所创作的椅子有什么差别。

3.自主研讨,激发创意。

(1)引诱谈话:

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造型和不同功能的椅子例如口腔医院供给应病人所应用的椅子它的功能中就有一种是为了让病人在看牙齿时能转移疼痛注意力椅子上加装了电视和按摩装备呢。

(2)同窗相互交换感受和设计意图。

①你想设计一把怎样的椅子?

你感到你幻想中的或是未来的椅子会有哪些功能?

②你设计的椅子会供给应哪些人应用?

它有什么特色?

合适摆在什么处所?

4.支配作业,创作表现。

(1)用立体纸造型来设计、制造椅子,激励学生充足施展想象力和发明力,设计出造型新鲜、功能多样、颜色和谐的椅子纸作品。

(2)可另附设计阐明。

5.展现作业,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现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造型新鲜、富有创意的作业,全班展示评价。

第二课民乐放光荣

一、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中公民族乐器,了解其造型和颜色等方面的特点。

2.能应用写生的形式画出学生爱好的民族乐器或民乐演奏图,进步他们的造型表现才能。

3.造就学生对中公民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画画学生自己爱好的乐器,进步造型表现能力。

难点:

请求画出乐器特点及民乐演奏图。

三、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课前筹备

(学生)分组预备熟习或爱好的民族乐器图片材料,及常用的绘画工具等。

(教师)民族乐器的图片、课件等。

教学进程

1.欣赏民乐。

(1)课件欣赏民乐演奏的场景:

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公民族音乐会,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走上了世界音乐的最高舞台。

(2)学生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3)教师小结:

我们应当热爱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残暴的传统民乐文化。

(4)出示课题:

《民乐放光荣》。

2.探讨民乐。

(1)认识教材中的民族乐器,说说这些乐器的造型、颜色和演奏的音乐特点。

(2)分组讨论:

讨论本组和其他小组所带图片资料里乐器的造型、色彩等特点。

(3)课件展示常见的以及一些特别的乐器,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

3.写生乐器。

(1)提醒:

用写生的形式画出自己爱好的民族乐器;注意把这些乐器的特征表现出来;构图丰满,线条流利,要表现出自己奇特的感受。

(2)教师巡查领导。

4.小结延长。

(1)小结本课内容。

(2)让学生课外欣赏中国传统民乐的演奏(碟带或电视节目),下节课创作《民族乐器演奏图》。

第二课时课前预备(学生)绘画工具。

请会演奏的学生带乐器。

(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1.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上节课作业的优毛病。

(2)教师小结:

表彰作业优秀的同窗,指出画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请求学生注意表现这些乐器的造型和色彩等特点。

2.体验演奏。

(1)请班里的小演奏家演奏民乐乐曲。

(2)演奏者和听众共同交换感受。

(3)请学生在不同民乐中试着模拟一下演奏各种民族乐器的姿态。

(其他同学注意察看这些姿态并感受氛围)

3.学生创作。

(1)学生思考如何创作民乐演奏图。

(2)指名学生交换,师生共同提出建议。

(3)创作提醒:

创作一幅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演奏图;注意画出演奏者的姿态、欣赏者的反映及现场的氛围;注意色彩的和谐搭配。

(4)教师巡查领导。

4.小结与延长。

(1)作业展评。

(可以投影仪放映和在黑板上粘贴等形式进行)

(2)有兴致的学生课外持续探讨民乐文化和向民乐艺术家学习。

第三课舞台美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根本内容与办法,感受舞台美术设计所带来的综合艺术后果。

2.尝试设计课本剧的舞台美术场景与道具、服饰,并进行排练与演出,提高学生将艺术设计与勇敢实践发明相联合的能力。

3.造就学生相互合作的精力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运动的兴致。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对舞台美术的根本了解、艺术感受与设计制作。

难点:

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的办法进行排练与演出运动。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预备

(学生)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师)教学课件(包含经过剪接的舞台演出片断、不同类型的舞台美术图片,舞台场景设计的草图、舞台表演幕后情形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入:

同学们,随着我们国度走向了强盛,国民的生活程度日益提高,每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各种丰盛多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你们看过什么舞台演出?

哪一场演出你印象深入?

(学生答复交流)

教师小结:

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都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我们一般把它称为舞台美术。

(2)教师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2.感受了解。

(1)为什么说舞台美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

它综合了哪些艺术手腕与形式呢?

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享受?

下面,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舞台演出,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2)交流讨论,教师概括、小结舞台美术的特点与须要设计的内容,并以《报童》的舞台美术设计做进一步的图示阐明。

3.学习舞台美术布景的设计。

(1)通过课件展示布景设计的有关图片,如西博会晚会、舞剧《大梦敦煌》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为舞台的重要形象的?

为什么?

在整体的设计上还斟酌了哪些因素?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主题形象在整体舞台美术设计中的意义及其他须要斟酌的诸多因素,如灯光、道具、天幕等。

(3)欣赏几幅舞台场景的设计草图,强调草图的根本设计要点,如要突出演出主题、选择主题表达的形象、注意舞台欣赏的视觉后果、阐明性地大概画出舞台设计的基本后果等。

4.支配作业,激励设计。

自己选定一个课本剧或童话剧,然后用草图的方式画出舞台美术的整体设计。

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一位同学画出集体讨论的大概设计意图。

5.学生设计,教师巡回领导。

6.交流设计意图,展示评价。

请学生上讲台把自己小组的设计草图通过投影仪放大,然后讲授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师引诱学生进行评价,如创意是否新鲜,主题形象如何、设计是否会得到较好的舞台效果等。

7.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①通过教学课件播放舞台演出的幕后画面,如化妆、做道具、搭舞台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②支配学生为下一节课的设计制作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资料,并停止学习运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制作工具,彩色纸、毛线等资料。

(教师)彩色卡纸、水粉画工具、几件做好的服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激发兴致。

(1)教师出示几件演出的道具,如课本剧《龟兔赛跑》中的头饰、服装等,请两位学生上讲台进行角色打扮,并简略地按设计的台词与动作表演一个片断。

(可以在课前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一些简略的表演辅导)

(2)揭示新课的学习请求:

设计制作舞台剧表演的服饰与道具等,然落后行表演。

2.研究角色与道具。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研究与讨论:

从上一节课的舞台场景设计中评选出几个优越的计划,作为小组的舞台剧目,并对剧目中的角色进行设计与讨论,如服装、头饰、道具等的制作计划。

(2)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好的计划与创意进行积极的确定。

(3)欣赏童话剧《大树妈妈》、课本剧《龟梯赛跑》的服装造型、布置设计、道具制作等。

3.指点制作。

(1)教师出示几件设计制作的实物,如头饰、服饰、道具等,请学生察看、研究是运用了什么材质,用哪些方式制作出来的。

(2)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扼要演示一些立体制作的要点与方式,为了节俭时光,有些局部先做成半成品。

上课时,教师将最要害的部分以及渺小的处所,通过实物展示台进行放大演示,也可以联合一些过程图、方法示意图来解释,辅助学生控制立体制作与局部美化的基本方法,激励学生勇敢实践与创造。

4.布置作业,勉励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为本组选定剧目的角色设计制作头饰和道具等,并由组内同学担负角色,自己设计台词与动作,进行化妆与彩排。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点。

教师要恰当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诱学生共同合理应用,开展积极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6.展示表演,交流评价。

各小组的角色化好装后上讲台前面的空地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与嘉奖,如最佳服装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道具奖、最佳表演奖等,确定学生积极的表现,让学生领会活动的乐趣和胜利感。

7.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完美自己小组的设计,在班队活动等机遇持续更好地开展艺术表演活动。

第四课小小果壳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果壳箱的构造和功能等,初步学习果壳箱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够设计出造型奇特又雅观的果壳箱,并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表现。

3.通过果壳箱的设计与制作,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造就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用纸张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果壳箱。

难点:

启发学生摸索创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或瓦楞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

(教师)果壳箱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讨课前准备情形,安宁学生情绪。

2.引导谈话。

(1)你见过有哪些果壳箱?

提醒:

果壳箱有室内、室外的差别,在材质上亦应有不同的要求。

(2)你知道果壳箱的作用吗?

激发学生关注果壳箱的热忱,加强环保意识,唤醒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揭示课题《小小果壳箱》。

3.欣赏比较。

(1)欣赏教科书第10页左下角的两幅范作,想一想,这两只果壳箱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2)欣赏果壳箱的图片,说一说这些果壳箱在造型上有什么创新之处?

4.启发想象。

(1)果壳箱的外形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果壳箱的投入口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3)对于果壳箱的功能设计,你有什么奇特的想法?

5.学生创作。

(1)用纸张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新颖的果壳箱。

(2)提示果壳箱的标记应醒目,色彩应与环境和谐。

6.作业展示。

(1)自评。

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介绍作品最得意或不足之处。

(2)互评。

学生相互参观交流,选出最爱好的作业,并说说理由。

(3)师评。

依据学生的评价,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等。

7.课外延长。

(1)垃圾不入箱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迫害?

(2)怎样依据居住的城市的特点设计分类垃圾箱?

第五课中华扇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扇子的历史、相干知识及认识扇面绘画的特点。

2.学习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创作扇面画,初步培养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

3.通过欣赏和创作扇面画,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

-

兴趣,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对中华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

难点:

中华扇子文化内涵的了解与感受、水墨表现的构思与构图。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墨画工具,收集一二把好看的扇子带到课堂

(教师)教学课件,课件可以包含一些优秀的中华扇子、人们日常使用的扇子、扇面画等图片,教学是凡用的工具与材料,裁成扇面的宣纸(学生作业用),好看的几把扇子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语:

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们是怎样纳凉消暑的?

简略交流,教师引出《韩熙栽夜宴图》,扼要介绍作品的名称与作者,然后请学生察看:

“古人是怎样纳凉的?

揭示课题《中华扇子》。

2.了解与感受。

(1)设问:

“画中的扇子叫团扇,根据形状、材料、结构等的不同,扇子还有许多种,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扇子?

你带来的是什么扇子?

每个部分可以怎么称呼?

答复交流,了解扇子的有关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扇子和中华古代的扇子图片。

(2)比拟剖析:

现在我们日程生活中所用的扇子与我们中华古代的扇子你感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结合自己带的、教师带的扇子、课件上展示的扇子,进行交流,了解与感受中华古扇子的艺术与文化。

棗结合学生的交流与回答,教师再展示一些合适学生欣赏与感受的扇面国画作品。

3.布置作业。

在感受扇面作品艺术特点的基本上,勉励学生用水墨画的方式进行临摹或创造性临摹。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点

5.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由于刚画好的扇面展示起来不太便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互的评价活动,评价的尺度可以这样建议:

你学习的是哪一幅扇面画?

是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画面的部署是否好看?

等。

最后教师可以把各小组较好的作品用扇面的底板与骨架进行展示,并开展一些全班性的评价交流活动,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提高。

6.课堂小结拓展。

教师小结:

从中华扇子可以看出传统艺术的优秀与巨大……

拓展要求:

课外制作或购置一把白底的扇子,然后用水墨画的方式进行美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墨画表现的工具。

(教师)学生扇面形的作业纸,教学示范的工具与材料,教学的课件,上节课学生优秀的扇面临摹作业、有代表性构图问题的作业。

教学过程

1.温习导入,欣赏交流。

出示上一节课的优秀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评价,结合进行扼要的点评与确定。

再出示一些上节课在画面构图方面不太完美的作业,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地视察与剖析作品中不太完美的处所,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本上,提出这一节课学习的要求棗自己创作一幅扇面的水墨画作品。

2.作品分析,了解扇面画构图的特点:

点击课件,出示几幅扇面画的作品,引导学生细心地视察与分析:

“扇面画的构图与一般国画的构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视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小结。

进一步点击课件,出示课本中同一题材、但不同构图方式的三幅作品,请学生观察与比较:

“哪一种比较合理,为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陈说自己的理由,教师给以肯定与弥补。

3.提出作业要求,进行创作指导。

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自己组织的材料构思一个画面,用水墨的方式进行表现,要求画面的构图合适好看。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水墨创作素材,如水果、花卉、山水等,勉励学生自由选择这些素材,构思一个画面,教师进行简要的水墨示范,并在示范中讲述扇面画一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提出绘画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棗鼓励学生勇敢创作与表现,并使构思独特,构图好看。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站删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构思,欣赏水墨表现的趣味。

6.课堂小结。

第六课亭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的名亭。

2.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故乡的亭子,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

用写生的方法画出熟习的亭子。

难点:

设计出新颖的亭子来。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参观故乡的亭子,准备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师)课件、五星卡片(教师自己设计的嘉奖卡片,上面有五星)、范画等。

教学过程

1.竞赛导入。

(1)速写竞赛(要求:

同学们把课前参观的亭子用速写的形式画下来)。

(2)师生评画,对于作品优秀的同学用卡片嘉奖。

(注意:

学生的速写不必要求太严,只要构图丰满、线条流利、色彩调和,并有自己的想法即可)

(3)师生交流本地亭子的特点和作用。

(4)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小结:

亭子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亭子常设于山间、水际、路旁、林中,大多四周敞开,与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传统园林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2.欣赏名亭。

(1)课件欣赏:

中国的名亭;教师重点介绍一两个,请学生说说还有其他什么名亭,以及各自不同造型特点。

(2)小结:

亭子的种类和特征。

3.研究结构。

(1)教师出示范画:

园林建筑中各种亭子的平面示意图,主要针对亭子的结构进行研究。

(2)学生范画中各种亭子的结构特点。

4.学生作业。

(1)提示:

用绘画写生的形式画一画家乡的亭子;注意表现亭子的造型特点;添画美丽的景致来映衬亭子。

(2)教师巡查指导。

5.小结延伸。

(1)表彰作业优秀的同学,并用五星卡片奖励。

(2)小结并布置下节课设计亭子的学习课题。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评画小结。

(1)在学习园地上展出各组的优秀作业。

(2)师生共同探讨优毛病,提出建议。

(3)小结:

这些作品中的亭子造型雅观、色彩鲜艳、线条流利,画面具有表现力。

2.交流畅想。

(1)提问:

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应斟酌把哪些设施、功能设计进去,使亭子更美,更吸引人?

(2)学生交流各自假想。

3.欣赏交流。

(1)欣赏世界有名亭子设计。

(主要领会设计师的意图)

(2)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记载亭子的设计草图。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师的创意。

4.亭子创作。

(1)创作建议:

用自己爱好的工具材料与同学合作完成;设计构思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2)小组协作开展创作活动。

(3)教师巡视指导。

5.展览评议。

(1)各小组展示设计作品。

(2)学生参观其他小组的设计作品,给自己喜欢的作品贴上五角星。

(3)请获五角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