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41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doc

大家好!

我研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的研说体系是1、说课标2、说教材3、说建议。

第一部分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四维目标对本册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做出不同的要求。

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实际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认识厘米、米,会估计物体长度,会选择长度单位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学会数据整理,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与统计的理解。

2、在实践中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二)数学思考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

2、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内容标准:

本册教学内容从课标内容的四大领域分为: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安排了:

一、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二、下雨了------学看钟表四、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六、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五个单元,这五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安排了:

三、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这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主要是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安排了:

八、我们的鞋码------统计这一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统计在数学中的价值。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安排了:

第三单元后面的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第六单元后面的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这两个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

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

人民币的认识、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二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知识结构

本套教材内容深度形成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方位与图形是在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和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做铺垫。

我们的鞋码统计是在学习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习的,为统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在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内容有:

厘米、米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是学习其它时刻和24时计时法的基础。

厘米、米的认识为后面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测量的有关知识做好准备。

认识人民币是本套教材中出现的唯一单元。

二、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教材在编写上体现以下特点和意图:

1、素材生活化,新颖有趣。

有反映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素材,比如,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回到家的时间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巧妙的串在一起,并从整体上比较它们的不同,引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和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认识人民币。

有认识大自然的素材,比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和第六单元六大海边。

有反映环保的素材,比如,拣电池塑料袋。

有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素材,比如,第三单元农夫和牧童,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由“情境串”引发“问题串”。

以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校园护绿、保护环境、绿色回收、绿色家园,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景贯穿起来,编成情境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

3、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以第六单元为例,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的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将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

4、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融合。

以第六单元第5个信息窗为例,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问题口袋,目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6、学习方式多样化重视个性发展。

你说我讲,实践活动,聪明小屋,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学习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第三部分说建议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如,由充分运用小棒、摆学具、拨计数器等直观操作到比较抽象的笔算。

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如我们的鞋码——统计

2.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从古诗词中挖掘教学素材,如方位与图形中,虽然教材没有出现《锄禾》的具体内容,但透过画面,学生会立刻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一朗朗上口的诗文佳句。

3.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如连环画奶奶过生日,漫画阿福的新衣,剪贴画拼图,及弹球游戏等,教材通过不同的设计及富有童趣的呈现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能力。

4.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重点是单元中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

如教材中“我学会了吗?

”栏目,利用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如教材中“丰收园”栏目的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初步的从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我。

并把相应的绿苹果涂红,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运用生活资源

我们在学习教材内容时,可以巧妙的结合生活,利用生活资源。

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教室后面的石英表对学生们进行讲解,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利用其他学科资源

其他学科与数学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从其他学科中开发资源,来促进数学教学。

3、开发网络资源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教学,充分开发网络资源。

比如制作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励志的短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等。

我的研说教材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