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049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审计监督制度一般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这种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也就是国家的审计监督法律制度。

中国宪法、审计法、有关审计监督方面的法规、规章对中国审计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都作了明确规定。

  

审计法第二条对中国审计监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监督范围主要包括:

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依照本法应当接受审计的单位或事项。

审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

审计机关在对国家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过程中,应当对其是否真实、是否合法、是否有效益实施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保值增值。

2内部审计监督概述

2.1审计监督的概念

审计监督就是由独立(不同情况下是相对的)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接受第三方(不同情况下也是相对的)的委托,对审计指向的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的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查证、鉴证、评价等一系列行为。

审计监督通过审查进行查错纠弊和进行处罚违纪违规行为,对严重经济违纪违规问题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的检查改正错弊,进行规范财政财务管理。

2.2内部审计监督

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在内部审计监督中,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被审计企业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的审查测评,以监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审计意见,帮助被审计企业实现以下目标的活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监管要求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

信息的真实、可靠;

资产的安全、完整;

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我国新的审计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过20年的发展、完善和提高,已经具有了相对健全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

2.2.1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代表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对本部门成员是否遵循单位内部的方针、政策、程序、制度及履行其职能进行监督;

二是代表国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法律法令、公认会计准则遵守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报表和决算进行审计评价和签署意见,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法规,保障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可见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代表国家监督的性质。

3内部审计监督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

3.1内部审计性质的认定较为模糊

  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内部加强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也是内部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

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却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政府审计的延伸)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

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从而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当时,不少企业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至今在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履行其监督评价职能及开展保证咨询活动,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作用。

3.2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两种职能,即“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

然而,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设立的特殊背景,一开始就被错误地视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便局限于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是以“警察”的身份出现,突出了“监督”职能,忽视了“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不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3.3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内部审计近几年来,虽然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更广的范围和深层次发展,但认识水平、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及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和阻碍着内审作用的有效发挥。

3.3.1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

内部审计成立二十多年来,投入大量精力搞的财务收支审计未能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而且花样翻新。

究其原因,有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的因素,有企业因小团体利益漠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因素,也有监督不力、查处不严的因素。

从监督的角度看,一是由于内审人员独立性、权威性不够,碍于情面,特别是一些审计人员还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因此,查处问题不深不透,只看表象,点到为止,不去深究。

二是一些单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总觉得出现问题不是光彩的事,审计信息不公开,碍于情面不愿处罚,起不到查一儆百的作用,相反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违纪违规行为,审计的威慑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3.3.2从制度看我国审计

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在兼顾中国目前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同时,逐步向国际先进的管理体制靠拢。

纵向看,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有了质的飞跃;

但横向看,我国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特别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内部审计监督中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以及对干部的监督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健全的制度规范工作,从而审计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样不但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在职工群众中也有了消极影响,认为审计是走过场。

长此以往,审计的无“为”既影响了审计的地位,不利于审计的发展,同时对在职干部也形不成有效约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3.3.3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我国审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作为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政府划拨、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大型集团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实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际间以及国内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因此,各企业从占有资源、扩大规模、提升能力、拓展上下游产品、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实现循环经济的需要出发,在持续不断地投资、建设。

一个大型企业年建设投资在几亿甚至几十亿,这些投资除国家投资或贴息贷款(由政府审计机构审计)外,绝大部分投资靠企业自筹或银行贷款,如此大的投资,从目前看,作为企业重要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3.3.4从国际角度看我国审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各国内部审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内部审计由控制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转变;

从微观的查错防弊向宏观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转变;

从经营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

由防护性的监督、保证职能向预测、咨询的价值增值和服务职能转变。

这些先进的理念在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但在实务界有些企业,特别是基层企业未曾涉及或涉及甚浅,内部审计还处在查处错误阶段,对错误事项停留在调账、纠正错误上,尚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相比国际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实务,我国内部审计的作用还有待开发。

3.3.5我国审计机构人员的现状

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缺乏,不适应电算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信息系统审计和利用计算机实施辅助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包括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估、信息系统建设效益评估、信息系统合规性检查等多种形式,需要审计人员既熟悉掌握硬件知识,又要对软件有足够的了解,就目前为止,多数审计人员不具备这样的知识,无法有效地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计算机审计软件由于开发标准不一,功能不完整,全面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还有一定难度,审计人员的知识和审计手段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

4目前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1从业人员质量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内部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完成工作的压力日益加大。

通常审计部门人员少,所以有些内审人员应付思想比较严重,造成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质量意识缺乏,因此忽视了内部审计质量要求,表现出来,既是重数量,轻质量。

造成项目审了不少,但真正有影响,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精品少,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1.1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审计从业人员很多知识相对陈旧,对于传统的一般财务审计了解得多,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整体上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局面的能力比较弱。

而且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相对较弱,宏观意识和现代审计意识不够强。

有些审计人员能够留在内部审计就是查账的思维模式之中,多层次、多角度审视问题能力不够,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差。

4.1.2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有待提高

老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对计算机审计工作不够熟悉,审计还停留在对传统手工账的审查基础上,审计手段落后。

这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造成效率较低、准确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4.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有待明确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内部审计的业务规范。

由于内部审计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而设置的,内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又往往比较注重发现了多少问题、审计了多少金额,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建设相对落后,造成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

4.3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复核制度、考核制度等,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

但这些制度,企业要么没有制定或制定的过于简单,没能得到认真执行,其结果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做到相互沟通、配合,以及互相监督、促进,没能很好地形成提升审计质量的合力。

4.4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有待透明化

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作用难以发挥。

对于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将内审机构合并到纪检、监察或财会部门,或者由会计人员兼任。

在已设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中,一部分内审机构是由最高主管或审计委员会领导,但其他单位或是由副职主管,或是由财务总监主管,内部审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5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加速《审计法》及配套法规的修改和完善进程,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目前,在制定《内部审计法》或《内部审计条例》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加快《审计法》修改进度。

《审计法》的修改,应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职业资格准人、工作权限、工作职责等,应以法定形式明确定位。

同时,应加大对《规定》、《准则》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为内部审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整个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抓住重点,重视全局只有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抓住要害,突出重点,查深查透,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一方面要科学制定内部审计计划。

另一方面,要突出内部审计的重点。

5.1加快内部审计职业化步伐

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内部审计职业化组织,而且还建立了全球性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我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内部审计协会,各市(地、州)级协会及部门分会正在加紧筹建。

内部审计从政府代管到行业自律管理,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因此,内部审计协会首先要加快制定和修订适合我国内部审计特征的职业准则,以此来规范内审人员和机构的行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其二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以具体指导,如交流内部审计信息、发布技术规范、检查工作质量等。

其三是进行对外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吸引国外先进内部审计理念,也可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更新审计人员业务知识,提高职业素质。

5.2创新审计方法,改革审计手段

为了更好的内部审计作用,必须适应企业财务及管理不断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内部审计的方法,改革审计手段。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内审部门只有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才能圆满完成各项内部审计工作。

首先,要加强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的推广运用。

其次,要积极探索经济效益审计。

最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内审工作的先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

5.3优化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对下属单位审计的事项将越来越少。

只有那些管理公共事业的政府部门,如:

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因其管理的单位较多,内部审计职能需要强化。

而那些下属单位较少的政府部门内审作用将相对变小,内审工作可由国家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执行。

同样,企事业单位也应根据客观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内审机构。

如果虽有开展内审工作的必要,但工作量有限,也可以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来提供内审服务,而不必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

否则,就应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专职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5.4逐步理顺和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和地位

在领导关系上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地位,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在领导关系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审计活动与业务活动、财会部门以及其它管理工作的关系,尽量避免一人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就容易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5.5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要强化审计监督机制,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

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同时还必须通晓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因此,提高内审队伍素质,优化内审人员专业结构,使其来源多源化。

既可从高等院校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又可从会计师事务所、其它行业招聘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同时,还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保证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5.6转移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提高管理水平转变

第一,要开展内控制度审计,评价经营管理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内控管理服务。

第二、要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其对部门单位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第三、要对部门单位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和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第四、要积极开展各种经济责任目标审计或离任审计,评价部门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5.7完善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核心。

要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就要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建设。

制定制度时要密切联系企业实际情况,提高内部审计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即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

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该机构是内部审计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或内部审计业务较少,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员。

其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

只有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保证。

才能真正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良好的效果。

再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有健全的组织机制。

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以控制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生差错和弊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

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既要对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或工作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各个方面的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和检查,以便更全面、彻底地发现和纠正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6结论

审计工作必须努力做到与时代要求同步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审计能力,改进审计方式,增强审计实效。

一是更新审计理念,努力发挥建设性作用。

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任务,科学选择审计项目,合理确定审计重点,使审计监督更加切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要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在依法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多地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宏观层面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更多地从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着眼,揭示和反映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促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二是转变审计方式,将真实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融为一体。

要坚持从财政财务收支入手,以责任履行和责任追究为重点,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和行政效能等方面,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切实提高审计监督的实效。

三是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要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运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方式,大力推进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跟踪审计,使审计工作逐步实现由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转变。

四是提升审计能力,打造新型专业化队伍。

要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新型专业化审计队伍。

参考文献

[1]杨后彩.从审计复核中看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湖北审计,2002.

[2]徐政旦,朱恩荣.现代内部审计学,地震出版社,1998.

[3]姜民权,甘云亭.狠抓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水平.中国审计,2001.

[4]黄锦生.在全省内审计工作座谈会暨培训会上的讲话,四川内部审计,2003.

[5]枝江市审计局.强化执法力度,提高审计质量.湖北审计,2003.

[6]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7]秦荣生审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2页.

[8]夏大慰审计重要性水平[J].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9]石爱中审计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段兴民审计重要性水平[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11]马春静新编审计原理与实务[J].第98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2]林钟高独立审计理论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

[13]葛家澍.最新会计审计准则实务讲解与应用指南[M].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

[14]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5]刘欣.审计过程中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价[M].新疆财经,2000年4月.

[16]樊子君.如何确定重要性数量水平——论审计风险与重要性的关系.财务与会计,2000年1月。

[17]刘明辉等译.审计概念与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致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