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50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doc

《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实施意义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我校是一所街道完全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通过调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现状,我们发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不良的学习习惯较多,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

严重制约了数学教学的发展,制约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成了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1、预习可以初步认识知识的结构,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

   2、预习可以使学生自学一些简单的知识,达到内化。

对于在预习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预习,学生要解决一些重、难点知识,就必须主动搜集资料并结合已有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培养,使学生有主动预习的愿望和对预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培养,使学生能主动预习,会预习,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操作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

而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预习十分关键。

本课题研究我们将注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介绍预习方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标记预习法:

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复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二)指导预习方法。

1、通读预习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去了解新的所学知识。

把题中的条件、问题、关系式写出来,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分析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3、理解掌握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

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内在联系。

这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

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

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会思考,勤于质疑。

这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问题。

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

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

一般来说,学生很少能做到这点。

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习惯和兴趣。

 5、博采众长。

这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

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较明析,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对题中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

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

6、择优而练。

这是预习时的练习,也是较好的自学法。

预习要动笔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就是说,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尚未明白的地方,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方法以至心得体会等,都可摘录、笔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

   

7、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

这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其预习的效果。

这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问题集中点在哪儿,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预习方法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

并且预习一项内容也不可能很具体、很细致地样样都弄通的,只要按学习重点要求,解决主要问题就行了。

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主动扎实、效果良好。

四、课题的研究对象现状分析周期、方法、措施

(一)、研究对象

靖边县第十小学学生

(二)、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通过调查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现状我们发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不良的学习习惯确实很多。

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我们从我校实际出发,选择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周期

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准备阶段2013.4~2013.5)

   1、拟定调查方案,进行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3、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4、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组织研究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提高研究水平。

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3.5~2013.10)

   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确定小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

2、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3、课题组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

4、开展实验教师成果展示课活动。

5、定期对课题进行小结、反馈与评估。

6、收集整理论题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完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

总结结题阶段(总结阶段2013.10~2013.11)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教师撰写的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拟定检测方案、进行后期检测、检测报告。

4、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5、申请结题鉴定。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精心设计教师问卷,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读书笔记、试卷、图画、手工作品等,分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收集掌握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3、实验法。

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多种教育手段、方法,随时随地发现、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反复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从中观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

要将研究后学生预习习惯的状况及学习效果,与同年级研究前作比较,并将其作为反映本研究因变量变化的指标。

   4、个案法。

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

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五)、研究措施

   1、拟订和实施培养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基本策略。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愿望。

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弄清其背后的自身不良学习心理,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帮助学生认识其危害性;并激起学生矫正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愿望。

   2、培训、学习。

   ⑴、加强教师自身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⑵、在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教师自身的特长,课题组着力打造参研的具体项目,对授课、评课、说课、微型讲座等方面,紧紧围绕课题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研究。

   ⑶、参加校内外的学习和研讨,并作一定的经验交流,作好记录。

   ⑷、按时上交经验论文和材料。

   ⑸、按计划要求写好教学随笔及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⑹、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3、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⑴、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阶段计划(以年度为单位)、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检测方案、检测报告。

   ⑵、教师论文、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案例。

   ⑶、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⑷、学生的作业。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基本保证

    1、成立了以校长胡芳华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校长明确提出不管是从物力还是财力上都积极支持本课题的研究。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使课题研究有了组织保障。

    2、我校本课题组共有5名教师,有2人是县级骨干教师,有2人是学校骨干教师。

他们多次承担校、县级公开课,都有较强的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对教育教学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一直在做思考。

    3、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使课题研究有了充分保障。

学校领导形成共识,确定把本课题的研究作为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六、研究人员及其分工

   课题研究组:

组长:

胡芳红,教科室主任,二级教师,负责课题的管理、课题的研究、制度的落实、完成工作报告的撰写。

成员:

高希华,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的实施、课题研究、撰写调查报告,论证报告。

马守艳,二级教师教师,负责课题的实施、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各阶段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