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验收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050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设备验收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验收大纲.docx

《设备验收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验收大纲.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验收大纲.docx

设备验收大纲

一.总体说明1

二.具体部分2

1.通用常规项目的验收2-3

2.设备参数审定4

3.设备安全要求5-6

4.电气部分7-9

5.气动部分10

6.液压部分11-12

7.机械验收13-15

 

一.总体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机床非标设备和工装的预验收及终验收。

验收除了按本大纲外,还可参照相关的DIN标准和BOSCH的M51、M18、M19、M20、M23、M25、M26等规范,国内订购的机床非标设备和工装可以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

验收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订货资料

订购任务书、工装清单、报价单、样本、图纸、技术要求、供货补充协议、订货合同,相关的生产工艺等。

2.产品(工件)图

所准备的产品(工件)图应是最新版本的,重要的几何尺寸应进行编号,并编制几何尺寸验收清单。

3.检验规范

最新版本的产品检验规范和相关的设备技术标准。

4.试车件

要准备充足的交货状态与所需工序相一致的试车件,试车件应具有检验合格证明。

5.标准件

为进行比较检测,须准备质量稳定的检测用标准件

6.工具、夹具、量具、辅具

试运行时所需的工艺装备和验收时所需的仪器仪表应预先准备好。

7.验收人员

验收工作由设备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共同负责。

设备较大较复杂时,必须请电气、气动、液压、安全环保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验收。

预验收在供货厂商处进行。

预验收的前提是供货厂商已实施过试运行,自检已获通过。

预验收应按本大纲逐条进行检查,并记录备案。

通过预验收后,制定预验收报告,供、订货双方签字确认。

终验收应在本公司安装后进行,通过终验收后,制定终验收报告,供、订货双方签字确认后连同终验收大纲交部门经理。

二.具体部分

1.通用常规项目的验收

1.1参照标准

参照DIN标准、BOSCH标准和国家标准?

1.2颜色

设备的外表颜色是否为绿色(RAL6011)?

特殊涂漆是否按合同要求?

1.3润滑

是否为集中润滑?

是否为免维护的元件?

单个润滑便于操作吗?

有红色标识吗?

1.4测量噪声

是否低于80分贝?

1.5文件资料

是否按下列要求提供文件?

3份操作说明书(含内装仪器操作说明书)

3份安装图

3份地基图

3份电路图*(含元件清单)

3份液压系统图(含元件清单)

3份气动系统图(含元件清单)

3份性能曲线示意图或性能图表*

1份AWF机床卡片

2+1总图(1套可晒图)

2+1同工件有关的装置图纸(1套可晒图)

3份备件清单

3份易损件清单

3份维修保养规范

在设备频率>>10KH时,1份邮电批准书

*说明:

在PLC控制时须有程序术语、符号地址、解释性注释、相互参照条目、地址分配表和控制程序备份。

在CNC控制时须有程序术语和程序备份(如软盘)

说明文件是否使用国际通用符号?

1.6运输、安装

有关厂内运输和安装的规范是否已由供货厂商提供?

运输辅具、吊环螺栓等已装在设备上了吗?

1.7事故预防

是否正确使用了安全色标?

红色:

停,直接危险,紧停装置,电气设备上的事故开关。

黄色:

当心!

可能有危险,机床和仪表上的操作元件标识,运行时可能伤人的地方。

1.8安全生产

是否符合德国或中国的有关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1.9环保

设备上是否产生有害于环境的物质?

是否符合排放法规?

1.10危险品

是否有化学品或危险品用于生产或维护?

如有则须征得定货方同意。

1.11安全检查

操作区内有紧停开关吗?

紧停开关有作用吗?

安全防护装置有作用吗?

在紧停解除后是否会自行启动?

1.12双手控制系统

在操作时,单手瞬时松开按钮,运行会停止吗?

两按钮间距离大于一手宽吗?

2.设备参数审定

2.1几何尺寸验收

供货厂商按DIN标准或GB标准验收,验收完成是否出具报告?

2.2供货范围

是否与报价单及定货合同相符

2.3重要尺寸

安装尺寸及同其他设备相连的接口尺寸是否正确?

2.4工艺性能

是否能按工艺规程,正确工作达到工艺要求?

2.5设备

工艺装备,上、下料装置、显示器、打印机、编程器、冷却、润滑、排屑、防护装置等是否工作正常,符合要求?

2.6人机要求

设计是否符合人机工程要求?

手柄、开关、操纵杆便于操作,无妨碍操作的角落,无发生工伤之危险,膝部有活动余地,手臂可停靠,对整个工序的运行一目了然,调试方便。

2.7功率参数

输入电压、频率、功率、转速、电流、温度、压力等是否正确?

2.8时间参数

工作节拍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

2.9加工质量是否达到图纸要求?

加工出的工件是否同检验用标准件相比较?

是否做过质量统计分析?

2.10SPC质量统计分析

设备具有SPC能力吗?

2.11仪表

仪表是否经过校对?

2.12工装寿命

是否有证书?

2.13调节参数

调节范围是否够用?

2.14可编程控制

是否有编程器?

编程器是随机提供的吗?

2.15操作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在试运行和维修时够用吗?

2.16检验证书

从供货厂商处是否已拿到下列资料:

检验报告,几何尺寸验收报告,电气疲劳试验报告,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压力容器、液压储能器等检验证书其它安全证书。

3.设备安全要求

3.1防护装置

3.1.1安全防护装置

3.1.1.1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做到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没有锐利的边缘和凸缘?

3.1.1.2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类确保安全?

3.1.1.3安全防护装置是否与设备运转联锁以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前设备不能运转?

3.1.1.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3.1.2紧急停车开关

3.1.2.1紧急停车开关是否能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是否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以迅速终止运行?

3.1.2.2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是否区别于一般的控制开关,颜色为红色?

3.1.2.3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是否做到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而不发生危险?

3.1.2.4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是否应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

(必须)

3.2设备材料

3.2.1生产设备的材料,在规定使用寿命内,必须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

3.2.2对人有危害的材料不宜用来制造生产设备。

在必须使用时,是否采用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必须)

3.2.3生产设备的零、部件,如因材料老化或疲劳可能引起危险时,是否选用耐老化或疲劳材料制造,并规定更换期限?

(其安全使用期限应小于材料老化或疲劳期限)

3.2.4生产设备易被腐蚀或空蚀的零、部件,是否选用了耐腐蚀或耐空蚀材料制造,或采取某种方法加以防护?

3.2.5是否使用了能与工作介质发生反应而造成危险(爆炸、生成有害物质等)的材料?

(禁止)

3.3表面安全

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是否设计成不带易伤人的锐角、利棱、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

3.4噪声和振动

(各类)生产设备在产品标准中是否规定了噪声的允许指标,并在设计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噪声和振动指标低于产品标准的规定?

机械加工设备的噪声指标是否低于85db(A)?

3.5防尘、防毒和防放(辐)射

3.5.1在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或有害蒸汽的生产设备,是否采用自动加料、自动卸料装置,并配有吸入、净化和排放装置?

3.5.2用于有害物的密封系统是否配置监测、报警装置?

对剧毒物质,是否有一旦发生泄漏时的应急措施?

3.5.3对产生放(辐)射的生产设备,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屏蔽、吸取措施?

是否有监测、报警和联锁装置?

4.电气部分

4.1机床、设备、器具的供货规范

适用范围:

在生产、开发和维修方面进行电气测量,试验和校准的机床、设备和器具。

4.1.1安全生产

按照仪器安全法规是否有检验标记?

(比如:

GS或CE或长城标记)遵守劳动保护规范被确认了吗?

4.1.2高频仪器

是否有消除无线电干扰的证书?

是否有“关于批准高频仪器”的申请书?

4.1.3电路布线

电缆类型和敷设是否按所希望的机械、热或化学载荷而设计的?

是否具有减轻张力机构?

接口处是否作过防止自行脱落处理?

禁止把电源插头用作导线夹!

4.1.4电气的标记

所有的电器仪表,开关元件,接线端子和连接管路必须同电路图相一致,为避免混淆,这些标记必须牢固地贴在工装上。

铭牌必须贴在床身上和接线电缆上。

电气柜内、外部,不得使用粘贴牌,固定必须采用铆钉或其他连接件。

4.2电气、电子仪器供货规范

适用范围:

采用电源插头接线的电气、电子仪器,如:

办公仪器、测量仪器、电动工具等。

4.2.1安全生产

按照仪器安全法规是否具有检验标记?

(如:

GS或CE或长城标记)

4.2.2高频仪器

是否有无线电去干扰证书?

是否有“批准使用高频仪器申请书”?

4.2.3文件

操作说明书的语言正确吗?

是否有性能说明书或维护规范?

4.2.4电路布线

接线最小是否大于0.75mm?

是否有去张力机构?

是否为抗自行脱落而对接线作过保险措施?

4.2.5在间接接触时的保护

是否按照规定对罩壳和面板作过接地?

接地安全引线是黄绿色吗?

4.2.6电源接线

铭牌上的电压和频率符合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吗?

4.3机床、设备和生产器具用的电气设备用常规供货规范

各项检验应由制造厂家来进行并予以证明。

4.3.1电气柜

4.3.1.1电气柜有铭牌吗?

4.3.1.2电气设备(包括接线盒)的门和防护罩是否有闪电箭头符号?

4.3.1.3电气柜是否可防水、尘和油?

防护等级最小IP54

防湿处理IP55

4.3.1.4进线采用电源引入线螺栓连接?

4.3.1.5主开关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锁起来吗?

4.3.1.6电气柜有配钥匙的插销吗?

(进口设备按DIN43668规格5)

4.3.1.7仪器的安装高度是否按照最小0.4m,最大2m来进行?

接线板大型变压器根据需要也可低于0.4m的极限。

4.3.1.8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约30℃~40℃),变压器、接触器线圈等的损耗功率是否考虑到较高的开关柜内温度(30℃)。

风流(对角,在回路中,在规定的线路中)能受保障并不受内装件的阻碍?

4.3.1.9在电气柜内不允许安装机械、气动或液压开关元件/工装。

4.3.1.10门上仅安装了指令装置,信号仪和测量仪表吗?

4.3.1.11线路图有吗?

4.3.1.12按钮开关和信号灯是否按防护种类IP65,一目了然地进行布置?

是否布置得能避免误操作危险?

4.3.1.13电源接线端子是否盖起来并加上闪电箭头?

4.3.1.14在电源接线端子上是否有用于接地安全引线PE和中性线N用的分开端子,没有其它类似的接线吗?

4.3.1.15接地安全引线的端子是绿黄色的,并标有接地标记吗?

4.3.1.16总开关接线是否盖起来并加标识吗?

那些在总开关切断电源后还有电压的装置是否盖起来并加上闪电箭头标识?

4.3.1.17如果总开关同时也用作紧停开关,手柄则必须涂红,以下部分则必须涂黄。

4.3.1.18主动件是否盖起来以防偶然接触,门的内侧是否也盖起来(防止手无意接触)剩余电压(比如在电容器上)在5s之内能跌至120V以下吗?

高压组以防触电而盖起来了吗?

4.3.1.19带电压的导线是否都单独或可区别的加以敷设?

4.3.1.20电气柜门是否同接地安全引线相连?

4.3.1.21接地螺栓是否清楚地配以接地符号?

接线点为裸线?

4.3.1.22安全接地引线的截面同导电线的截面一样吗?

4.3.1.23所有的安全接地引线均为绿黄色吗?

4.3.1.24每一个输入或输出接地安全引线都有自己的接线端子吗?

4.3.1.25控制电路接地吗?

4.3.1.26线材颜色正确吗?

-接地安全引线绿黄

-无保护性能的主电流回路中性线(浅兰)

-主电流回路交流电和直流电黑色

-交流电用控制电路红色

-直流电用控制电路兰色

4.3.1.27仪器的名称在装配板上和仪器上是否牢固地标在上面?

导线夹的名称是否也牢固地标在正确的位置上?

4.3.1.28旋转环形天线是否使用了高度柔性的电缆线?

所有柔性导线末端部都配上了芯线末端套/线鼻子吗?

芯线末端镀锡是不允许的?

4.3.1.29采用24V直流电压的机床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可采用220V交流电压通过一只开关变压器隔离转换成24V来进行控制?

4.3.1.30执行机构的控制电压是如下所述吗?

气动阀直流24V或交流220V

液压阀直流24V

电磁离合器直流24V

4.3.1.31是否装备了PLC控制系统以及故障诊断系统?

(显示原因)?

为PLC的扩展是否预留有空槽(约20%)?

4.3.1.32电子接插式线路板为避免脱落是否加固?

4.3.1.33为了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在可编程序控制器方面必须对急停和其它安全电路附加独立的自检式(不要电子的)装置。

让这些附加的装置带有显示系统!

4.3.2操作面板

4.3.2.1急停按钮配上红色头部和黄色底座吗?

4.3.2.2控制台上有闪电箭头符号吗?

4.3.2.3控制台符合IP54的最低要求?

4.3.2.4控制台只能用双头钥匙打开吗?

4.3.2.5按钮和灯布置一目了然吗?

能避免对指令装置的误操作吗?

(按钮埋头式)?

4.3.2.6组件、电缆线、电路和接线端子都标上名称了吗?

4.3.2.7线材颜色正确吗?

(参见电气柜)

4.3.2.8装配板、面板和门都接地了吗?

接地点有标记吗?

4.3.2.9在通向控制台或电气柜门的接线上没有压痕吗?

4.3.3安装

4.3.3.1安装配电盘按防护等级IP54吗?

在防湿处理时按IP65吗?

闪电箭头有吗?

4.3.3.2电缆螺栓连接件耐油吗?

其布置能否阻止在产生泄漏时,不会有液体侵入安装配电盘内?

4.3.3.3在湿加工时,是否使用轻金属接线盒?

4.3.3.4接线盒内有20%的备用位置吗?

4.3.3.5接线盒内只安装了电气元件和端子吗?

4.3.3.6接线盒只能用工具才能开启吗?

4.3.3.7接线盒接地正确吗?

是否有接地符号?

4.3.3.8端子是否牢固地被标注名称?

4.3.3.9输出线末端牢固地被标注名称?

4.3.3.10接线是否作过防机械损伤处理并能减轻张力?

4.3.3.11在切削加工时,在工作区域内是否安装了防护软管用于防止热切屑?

在湿加工时,是否采用PUR-包套?

柔性够吗?

金属软管不得用于快速动作!

4.3.3.12在外来工装的床身和接线电缆上是否都有铭牌?

4.3.4电机

4.3.4.1电机是否为100%的接通时间来设计的(见功率铭牌)?

(其中采用高动态要求的电机除外)

4.3.4.2所有电机的所有相线是否都有电机保护开关(短路保护)?

对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机应采用特别的电机保护措施快速变换旋转方向!

应由供货厂家来确认!

4.3.4.3接线板上电缆引线减轻张力系统合格吗?

4.3.4.4在维护工作时,电机和接线盒能否易于维修?

它们能防尘、液体和蒸汽及污染吗?

4.3.4.5在安装位置中的电机铭牌看得清楚吗?

如看不清再装一块。

4.3.4.6电机的名义转向铭牌看得清,装得牢固吗?

4.3.5信号机构、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

4.3.5.1接近开关、限位开关、光栅、阀门、电机等是否便于维修,布置是否一目了然?

4.3.5.2在安装点上铆接的铭牌安装是否牢固?

在容易混淆的情况下是否在接线上加吊牌?

4.3.5.3接近开关能抗切屑引起的损坏和误操作吗?

4.3.5.4限位开关不得处在冷却剂喷射范围内,必须能抗污染,液体侵入等。

防护等级IP65。

5.气动部分

是否使用了Bosch组件?

5.1元件的结构和布置

5.1.1所有同压缩空气接触的元件是否都耐腐蚀?

5.2气缸

5.2.1活塞杆和活塞杆密封件是否防污染?

5.2.2挡块是否装在气缸以外的精确终端上?

是否有终端阻尼?

5.3换向阀

5.3.1换向阀是板式接线结构吗(手动阀除外)?

5.3.2电磁阀是否使用发光二极管。

5.4储气罐

5.4.1储气罐是否按最大过压16巴进行设计的吗?

5.5过滤器、排水器和油雾器

5.5.1在正常视野内这些东西都容易接近并容易操作维护吗?

5.6螺纹接头

5.6.1金属管:

卡套式管接头;塑料管:

快插式接头或快拧式接头。

5.7设备的设计和结构

5.7.1该设备是否按Pe(工作压力)=5巴的工作压力来设计,在这种压力时保持高效能?

5.7.2每台设备都有一套维护单元吗?

(即空气处理三联件)

(应包括气源开关、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

5.7.3电磁阀的最大环境温度为50℃,是否得到遵守?

5.7.4按钮是否可防偶然性的误操作?

5.7.5在所有的排气孔上是否都装上了消音器?

5.7.6在维护单元的前后是否都装了3/2换向阀用来对设备和维护单元进行排气?

5.7.7控制、执行机构安装的位置是否易于接近?

(如:

装配面板)

5.7.8在维修时能保证易于接近元件插头和手动紧停开关吗?

5.8标识

5.8.1气动仪器的管线接头是否都标上数字或字母?

5.8.2不能互换的阀门是否都已命名?

5.8.3标有控制压力和操作压力的耐油铭牌是否采用铆钉牢固地安装在调节元件旁(减压阀)?

5.9安全性

5.9.1要确认一下储气罐(气容)是否符合储气罐规范的各项要求时有下列方法:

-供货厂家出具证明书(在串联箱体时可使用集中证书)

-供货厂家通过在箱体上的下列字符组合来确认一下,本箱体是否按规范予以制造:

HPTRB401。

5.9.2能否保证,输入管道内压力变化或设备内不密封时,不会导致一种危险的操作过程?

5.9.3紧停开关(配联锁)是否为防误接通而装在易接近的部位,并装在危险区之外?

6.液压部分

当设备超过50巴时,要请教液压专家!

6.1概论

是否使用了Bosch-液压元件吗?

6.1.1在切削机床方面,液压泵站同机床是否分离,在接线方面是否易于拆卸?

6.1.2电气控制的换向阀是否带手动紧停控制?

例外:

不得用于压机方面!

6.1.3从液压回路中出来的油被用于机床润滑吗?

(不能)

6.1.4液压装置易于通风排气吗?

6.1.5是否有压力控制测量点?

6.1.6没有明显的泄漏点吗?

6.2油箱

能保证在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工作油温不超过60℃吗?

(在压力介质含水时的最大温度为50℃)能进行温度测试吗?

测管有吗?

(低于50升时不需要)

6.2.1视油孔安装及观察情况好吗?

视油孔直径不小于25mm?

加油、排油孔以及视油孔是否按维护要求安装?

油种和油量是否在铭牌上一目了然地加以说明?

6.3滤油器

6.3.1在液压回路中是否安装了压力、回油滤油器?

6.3.2最大过滤精度未超出60微米吗?

6.3.3在滤油器精度=40微米时在可视范围内是否有阻塞显示器?

6.3.4在使用一次性滤油器时,是否提供一只备用滤油器?

6.4管路和管路接头

6.4.1管路是用管子夹头固定?

6.4.2是否按DIN2353(非各种产品)采用了钢制结构配备焊接未端或卡套式管接头的管子螺纹接头?

6.4.3软管是否附下列数据:

-软管制造商的标记?

-装配时期(年、月)最大压力?

6.4.4软管敷设是否正确?

见附图、、、

6.5阀门

6.5.1是否说明下列阀门布置情况:

-板式焊接结构

-集成焊接结构(垂直连接)

-插装式结构

(插装式=通阀)

(例外:

在单向阀、节流阀、单向节流阀、Bosch-溢流阀时允许管路安装)

6.5.2所使用的操作电磁铁电压为直流24V?

6.5.3电磁阀使用发光二极管吗?

6.5.4对于那些不得不安装的特殊阀门是否取得订货厂家的同意?

这些阀门是否已纳入零件清单?

6.5.5流量控制阀和压力阀是否是板式结构和插装结构?

在仪器仪表方面是否可以设计成中间油路板式结构?

(争取)

6.6标识

6.6.1液压仪器仪表、控制箱和接线板上的线路接头是否标上字母或数字?

6.6.2在液压泵站和机床之间的管路接线二端是否牢固地加以标识(如:

吊牌)?

6.6.3配有调节参数的牌子是否装在调节元件旁(压力控制阀/压力开关)?

6.6.4在不可更换的零件上按照线路图配备位置号码的所有阀门是否加以标识?

6.6.5这些铭牌是否以耐油的方式采用刻槽钉予以固定?

6.7安全性

6.7.1在确认液压蓄能器是否符合要求时,

-供货厂家是否出具证书(在串联式液箱时,可采用集中证明书)(国内设备)

-供货厂家通过下列液箱上的字符组合来确认,液箱是否按规范制造的(HPTRB401)(BOSCH设备)

6.7.2对于可调式溢流阀液压设备是否附加一只压力调定的安全阀?

(大于最大工作压力10%)

6.7.3液压泵站在最大工作条件下(最大压力、流量等)运行过半小时吗?

(有必要确认)

6.7.4管道、软管及其连接元件是否在操作人员的固定工作范围内?

在工作压力=50巴时应得到充分保护?

6.7.5在工作压力大于250巴时,只允许使用配备焊接式管接头。

(若出于安全技术的观点,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也有必要)这被照办了吗?

7.机械验收

7.1模具验收

7.1.1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缝,成型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缺陷。

7.1.2模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是否由制造商检验部门将检查内容逐项填写验收卡,并随模具一起将验收卡交给订购方。

7.1.3制造商是否对模具的冷却或加热系统、气动或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进行检查?

冷却或加热系统加5×105Pa的压力试压,保压时间不少于5Min,不得有泄漏现象。

气动或液压系统按设计额定压力值的1.2倍试压,保压时间不少于5Min,不得有泄漏现象。

电气系统用500V摇表检查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

7.1.4模具活动部分是否位置准确、动作可靠,无歪斜和卡滞现象?

7.1.5注塑件的嵌件或机外脱模的成型零件在模具上安放位置是否定位准确、安放可靠,有防止错位措施?

7.1.6制造商是否提供了模具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检验报告?

7.1.7采用标准模架的模具,制造商必须提供标准模架检验合格证。

7.1.8在试模工艺参数稳定的情况下提取检验用工件交制造和订购双方检查,双方确认合格后,由制造商检验部门出具检验合格证书交付订购方。

7.2夹具验收

7.2.1制造零件及部件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规定?

7.2.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砂眼、缩孔、夹渣、浇帽口、飞边,毛刺是否铲平,结疤、粘砂是否清除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