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51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1).doc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柴梅

教材简析:

本单元习作是在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也可以从自己度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2:

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

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

积累:

定向观察,搜集素材,熟悉习作内容。

2:

尝试:

合作交流、拓展思路;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3:

评改:

回顾要求、交流习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

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资料。

通过活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士,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

  一、听文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把一段演讲稿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演讲的魅力。

  2、听了这段演讲稿你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

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来,大家在读一篇演讲稿,比一比,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问学生发印好的演讲稿)

  4、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

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5.提出学习任务:

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地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

(板书:

学写演讲稿)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使得听、看、与写作有这种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活思维,激发兴趣。

然后再引入本次习作课题,水到渠成。

  二、选取、收集素材:

  1、如果不想写演讲稿,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的文章或书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2、请同学们选择吧!

  三、指导习作方法:

  1、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5页,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板书:

祖国在我心中)

  

(2)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大家也有许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他写出来吧。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自然段。

  (4)学生默读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办机理交流,老师梳理。

演讲稿一般分为三部分:

开头:

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于听众的的距离。

中间:

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

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2、接下来分部分写演讲稿。

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这次演讲的对象是谁?

演讲的开头怎么写?

在这些要求中,关键字眼是什么?

  3、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

(要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说清楚。

其次要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1):

就让我们围绕“祖国在我心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吧。

其实亮观点很简单,只要围绕“祖国”说一句话就行了。

现在小组中说,看哪组说的最多。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师简单小结。

  (4)、怎么让别人觉得你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呢?

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材料了。

比如说“祖国科技发达”,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技术,说到“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还可以举一些名人的话来增强表现力。

  (5)、学生任选“祖国……”的一个巨资,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将一句话充实为一段话。

  (6)、展示三位同学的演讲稿片段,进行集体修改。

(展示如何将内容写具体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7)、一篇好的演讲稿,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

比如要想写祖国如何值得我们深深地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

可让学生选择观点中的两个来写。

  4、指导写演讲稿的结尾。

让学生欣赏两种结尾。

(号召式结尾总结式结尾)。

  5、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

  6.全班交流修改完整的演讲稿。

  (设计意图:

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指导孩子们将搜集的素材,在小组内,全班同学中自由的交流,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既让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丰富了写作内容,拓展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法,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下一步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四、交流习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请同学们写完后,自己先读一读习作,小组内交流,阅读小伙伴的习作,互相之间纠正,修改一下,推选出比较好的习作来。

老师参与其中。

  2、现在我们来欣赏同学们写的几个片段,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来评。

  3、从语言上来看演讲稿的魅力。

(1)要口语化,通俗易懂。

  

(2)要生动感人。

  4、老师总评学生本次习作的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

  6、课下互相阅读其他同学的习作,互相借鉴,完成习作,下节课我们再互相交流,评选出优秀习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欣赏他人、学会正确表达。

让学生在评改中发现习作的闪光点,从而树立习作的信心,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到自行修改的切入点。

取长补短,提高习作水平。

标题:

中国梦我的梦(小学六年级习作二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就是一个“中国梦”。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

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习**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

“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

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

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

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

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

  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

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

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

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