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52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有价证券希望小学校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

因此,如何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成了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话题。

据调查,包括教科书在内,中国人平均每年读书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

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

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

“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

”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每个年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究竟适合读哪些好书,教师缺乏引领;读书后的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否则会导致很多学生的应付),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

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

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写作这一部分内容。

总之,儿童阅读力写作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

其课程编排的特点是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每组课文之前,都设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很多老师仍然将教学思维禁锢于老一套,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乏味,效率低下。

4.诗人杜甫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强调了多读书对写作诗文的重要意义。

陆游也强调学诗时,不能就诗学诗,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诗外”知识的博收上。

读的书多了,诗也就不难写出来了。

目前,由于学生对书面语言接触得不够多,文字表达能力差,往往作文时言不从心,词不达意,语不成句。

同时,因为学生对文章的章法结构十分生疏,不懂得如何结构文章,如何选材,如何立意行文。

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如挤牙膏,很少能写出好文章。

有的学生投机取巧,抄袭作文选上的例文,范文,应付老师,养成不好的文风。

所以,学生的作文难以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我们认为,必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

同样,教学生写作文,功夫也不能单下在作文训练上,应下在课外阅读上,扩大阅读量,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

为此我们确立了“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这一课题,希冀通过研究,探索群文阅读及作文教学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概念的界定

1.群文:

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

“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

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

3.群文阅读教学:

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4.单元整组教学:

即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载体,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5.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

她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

本研究所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所以群文阅读的方向:

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群文阅读既是对教学内容观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

三、研究的综述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国内外理论家和教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

这样的一堂“群文阅读”课,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似乎“格格不入”,但是不少听课教师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

从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

台湾的赵镜中、吴敏等研究者走在前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赵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

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

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赵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赵镜中先生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

 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内地的蒋军晶老师执教《世界史怎么形成的?

——创世神话》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作。

2.关于学生阅读力培养的研究  

关于学生阅读力培养的研究,我们发现,现在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了学生阅读力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也进行了一些阅读力培养的讨论,然而这些讨论绝大多数仍然是拘泥于阅读行为本身,缺乏阅读行动之前的铺设和阅读行为之后的延伸,缺乏阅读行为内在体验与外在环境的联系。

而阅读力的提高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并在充分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养成,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系统工程。

老师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是总体看来还是零散的心得、体会多,系统的理论构建研究少。

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力的教育策略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调查样本比较小,研究结果尚需在更多区域及城乡学校进行实践验证。

另外,过去研究中提到的“培养学生阅读力”所列出的内容,似乎更像是一种标准,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说理论阐述分析多,实证干预研究少。

不过前人的研究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开展本项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实验的方式来实施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这一创新的尝试会激发阅读教育研究的灵感,引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探索出阅读教育的新思路。

3.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

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

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

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是在考察当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后,遵循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政策的引领,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建构“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力的一项实践研究,期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其阅读写作能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为打造“卓越课堂”提供范例。

同时,依托群文,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

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

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

将教材配套的相关阅读资料与课文有机整合,合理、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了课程资源。

也能能经济、有效地提高阅读量,综合提高语文能力。

更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这正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所在。

四、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关于各类文体“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这个子课题具体的研究目标,依然可以从这四个层面:

学生层面:

掌握方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

在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类文体的群文中,摸索出不同文体其各自的一种或一些阅读方法,让他们在拓展眼界的同时,掌握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策略, 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指导写作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到阅读写作中,进而提高其阅读写作能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师层面:

探索方法。

通过课题组培训及阅读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各类文体其自身的阅读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

学校层面:

在完成教育实验的同时,借助实验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课程层面:

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资料库。

(二)研究内容

1.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了解当下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合访谈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写作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改革在教学层面无法继续深入的症结所在,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背景,准确把握阅读教学改革的趋势。

2.群文阅读相关理论探析

探讨群文阅读的相关理论,建构群文阅读理论框架与体系。

构建以单元整组教学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课堂,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3.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资料库,提炼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含教学目标定位、教材选择与组织、策略指导等),让学生阅读力的提高从语文课堂开始。

4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足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师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力图走出一条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之路——深化“大语文”教育改革。

 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且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他们由电视变迷成书迷。

让学生作文时,不再为写作文而作文,而是写自己眼所见,心所感,情所动,意所牵,且能言之有物。

(三)拟创新点

1.将“群文阅读”与“单元整组教学”相结合,研究视角有新意。

2.将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融入阅读范围内,注重各研究成果间的融会贯通。

3.由于我校属于农村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较窄,所以从学校和学生本身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不同文体的阅读,掌握各类文体其各自的阅读方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在“群文阅读”教育形态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研究内容能结合学生实际;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五、对象及范围

本校3至6年级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思路及方法

1.增加阅读的数量,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

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

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

“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

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的主动阅读会占取很大的比例。

2.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

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群文阅读教学,围绕议题,让学生一篇接着一篇地阅读单元组课文,让他们在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的比较性阅读中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

3.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

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4.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深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围绕议题,采取默读和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5.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围绕议题,在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6.多尝试、多总结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围绕议题,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数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群文阅读”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7.上好“阅读课”,以课内带课外。

古人提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主张,而在蒙童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以期达到厚积薄发之功尤为重要,规定学生每周结合语文课本背诵一篇作文外,还背诵古诗词,内容是除教材以外的180首古诗词,充分陶冶了小学生思想情操,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弘扬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8.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诵读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推荐每个年段学生读书目录。

通过组织读书节、亲子共读一本书、爸妈故事会、故事讲述大赛、以及书香家庭的评选等书香校园的打造活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班级内每月自行组织有关读书内容的活动,如:

介绍我的好书、我读书我快乐演讲、“三国人物故事会”“走进鲁迅”、诗歌朗诵会、小组自由组合办诗集等活动,并指导学生编制图文并茂的读书小报在教室的读书角给予展示,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阅读的信心。

9.确立“读书日”,让阅读成为习惯

学生的读书习惯还需要培养和坚持,我们把每星期二、四确定为 学校的读书日,并要求全体师生一律进教室安静地读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促进了全校师生与书相约,以书为友的良好读书习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小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一些教学模式,并建构出“群文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问卷法

通过自编问卷等测量工具,对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小学校阅读教育及作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

3.访谈法

对参研学校和班级进行实地听课、考察,通过与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访问,分析并提炼影响学生阅读力的因素。

4.实验法

结合学生语文学科教育实际状况尤其是阅读和作文教学实际,在学校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考察对学生阅读力的影响。

5.经验总结法

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注重经验的总结,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备案,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

6.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将吸收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学校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即反思的实践者”是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观念。

(三)技术路线:

1.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和现状的分析,了解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2.建设“群文阅读”理论架构;

3.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探讨中小学生“群文阅读”的途径、策略和方法,建设“群文阅读”资源包;

4.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考察“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力和写作能力的效果。

(四)研究步骤

本项研究初定时间为三年以内(2015年3月—2017年12月),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

课题申报(2015年3月)

(1)课题申报(2015年3月):

组建研究队伍、课题申报、课题论证、研究规划、组织落实与前期研究;

(2)课题开题(2015年3月—2015年10月):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分析,了解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寻求启发。

阶段成果:

《课题论证报告》、《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指导手册》、《中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状》等。

第二阶段:

模式建构(2015年6月—2015年12月)

建设“群文阅读”理论架构,并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型模式。

阶段成果:

《“群文阅读”理论架构探索》、《“阅读力”理论探析》、《“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等。

第三阶段:

实践验证(2015年9月—2017年12月)

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考察“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力的效果。

本阶段研究与前两个阶段研究并行。

阶段成果:

《利用“群文阅读”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力的实验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

总结反思(2017年9月—2017年12月)

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对所有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样本不小于总体的20%,主要调查内容为三项:

实验效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情况,学生阅读力的水平。

七、可行性分析

(一)本课题提出的可行性分析

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实践对学生的阅读力要求越来越高。

对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教给学生各类文体“群文阅读”方法既是课改的需要,也是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我们课题组老师现在正承担着国家级子课题“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的关系研究”的研究任务,老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

深知群文阅读在学生终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给学生各类文体“群文阅读”方法,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力,促进学生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