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123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docx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2

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

(一)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

“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

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

“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

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

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毛驴(lǘlú)山芋(yǜhú)友谊(yíyì)

分(fēnfèn)量耳朵(duōduo)垂(chuíshuí)下头

2、给多音字组词。

bēi()shān()

背扇

bèi()shàn()

3、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友谊――()

4、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里打“√”。

(1)、毛驴说的。

()

(2)、牛大哥说的。

()

(3)、老山羊说的。

()

5、下面3个题目,那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

请你选择一个,在()里打“√”。

(1)毛驴和老山羊()

(2)老山羊和牛大哥()

(3)毛驴和牛大哥()

6、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

 

7、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8、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二)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

“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ayawana)。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zhèng)。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一扫而光                           

 

②名声大振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3.用“     ”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                      

 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      

 

           他的心情          。

5.“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问。

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三)

一棵大树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

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

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

 有时,他们还在一起玩捉迷藏。

要是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

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

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

树说:

“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

”男孩说:

“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

你能给我吗?

“很抱歉,”树说:

“我没钱。

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

树感到很幸福。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

树又感到悲伤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

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

“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

”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

你能给我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

“森林是我的屋。

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

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

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

“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

”男孩说:

“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

你给我条船好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

”树说:

“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更难过。

……

1、摘录表示大树心情变化的词语。

8分

 ()-()-()-()-()-()-()

2、补写结尾。

4分

 又过了很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

 

 

3、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或许还让你浮想联翩,用一句话,一句诗,一句格言,或一句歌词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

4分

 

4、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要”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分

 

(四)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

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

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

“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

“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

“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

“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

大徒弟

 

可见他,二徒弟,可见他

 

2、      在技术上谁高一些?

老锁匠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

(3分)

 

 

 

3老锁匠说: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

 

指的是(2分)

 

(五)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

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

“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

“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阅读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画出写母亲心情的句子。

(2分)

2、母亲每一次开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你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什么吗?

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3分)

 

 

3、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边。

(3分)

 

 

 

 

4、试着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2分)

 

 (六)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

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

“给我看看!

”“追上就给!

”雯君狡黠地说。

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

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

原来她在找失主。

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他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

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的方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

 

 

3、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

 

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

”这句话对你的启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分)

 

 

 (七)

一碗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

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

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

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

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

 歇息、喝水。

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

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

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

“干杯!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树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

我们躲得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

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

”好像说:

“好甜,好甜!

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

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

”它在招呼同伴:

“快,快来呀!

”大家都飞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他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地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

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1)说说下列引号的用法。

A.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

 B.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

 C.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

”好像说:

“好甜,好甜!

”()

(2)体会体会,你觉得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3)你喜欢这“一碗水”吗?

为什么?

(5分)

 

  

(4)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一碗水”的样子的?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

(3分)

(5)文中写道:

“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地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想想一下,这些爪印会是那些动物的?

(3分)

 

 (八)

对视

有一天,萌萌望着我,忽然说:

“妈妈,你的眼睛中有我。

接着,他又问:

“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于是,我望着他说:

“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他又问。

“知道。

”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还做鬼脸儿……”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他又问我。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

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1、这篇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里”、“眼睛里”。

这些词语有两中意思:

a.就是视觉器官的眼睛里;b.有“心目中”的意思。

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中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条:

 (1)、妈妈,你的眼中有我。

( )

(2)、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 )

 (3)、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  )

 (4)、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  )

 (5)、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  )

 (6)、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着别人(  )

2、这篇短文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母子对话。

第二部分写由对话引起的联想,点明中心。

第三部分表达作者真诚的希望。

请你根据提示,用“‖”在原文中分段。

3、作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句中的“这一点”是指什么?

对作者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请简要写出你的体会)

 

 

 

4、读了这篇含义深刻的小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九)

画里少了什么

星期二,三年级一班上美术课,教美术的文老师带来了一张大白纸,宣布这节课全班集体绘画,绘画的题目是《海洋世界》。

美术课是大家最爱上的课,班上有几位小画家,他们画的画还得过少年绘画比赛奖呢。

椅子搬到一旁,白纸在并起的桌上铺开,老师一说开始,同学们立刻围上前去,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

半小时后,画完成了。

这是一幅奇怪的画。

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除了大鱼什么都没有。

“这是海洋世界吗?

”文老师向大家提出了问题。

“不!

”有同学回答。

“海洋世界有什么?

“有珊瑚!

“有水草!

“小虾米,小鱼!

“还有海岛呢。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回答。

“那我们这幅画为什么只有大鱼呢?

教师里安静下来,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争先恐后地发言,热烈地讨论起来。

在海洋世界里,大鱼是很重要的,也很显眼,同学们都愿意画大鱼,画海洋世界里最重要的生物,这没有错。

可是,海洋世界并不是只有大鱼,海洋生物是丰富多彩的。

全班同学要联合画好《海洋世界》,就要分工合作,有画大鱼的,也有画小鱼的,有画珊瑚的,也有画水草的。

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想画大鱼,画出来的就只是一群大鱼,而不是海洋世界。

一场讨论后,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们用剩余的时间,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2分

争先恐后:

 丰富多彩:

 2、同学们第二次画的《海洋世界》,画面上有哪些内容?

4分

 

 

3、概括主要内容。

4分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分

 

 5、给短文换个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6、短文哪些内容写得具体?

为什么这样写?

4分

 

 

(十)

三个年轻的泥匠工人在一个工地上同砌一堵墙。

有个干部模样的人过来问:

“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

“没看见吗?

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朝他笑了笑说:

“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小调,他的笑容很灿烂,似乎没经过大脑思考地说:

“我们呀!

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呐!

10年之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却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1.请你读懂文章后进行合理地推测,那三个泥匠工人10年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的原因是

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第三个人:

 

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十一)

第21位应聘者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

“爹,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父亲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

“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恐怕不容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你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来找,再说,您也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人浮于事,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因为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

”父亲带着怀疑问。

“那些会动脑筋的人。

”儿子回答说。

佛瑞迪在“事求人”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

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

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即使如此,那时也已经有20个求职者

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试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

,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

动脑筋思索。

于是他进入那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

思索。

在真正思索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

“小姐,请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

她直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着一种高级职员的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

“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

”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笑了起来,并立刻站起来回身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上。

老板看了,紧锁的眉头放松了,他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

“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出决定。

他是不是得到了工作?

当然!

这是他善动脑筋的应有结果。

是的,一个会动脑筋思索的人总能把握住问题,并能解决它或者想出一种新的办法,给人以启发。

佛瑞迪就是这样一个人。

1、文中“人浮于事”的意思是

 

2、佛瑞迪能找到工作的原因是

 

3、佛瑞迪在纸条上写的内容是

4、用“//”把文章分为三段。

 

 

5、这篇文章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6、请你合情合理地设计老板与佛瑞迪的连续两次对话。

(请注意内容与标点) 

老板问

 

佛瑞迪说

 

老板问

 

佛瑞迪说

 

(十二)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帐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谴把这些帐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了一个主意:

开一张收款帐单寄给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情的报酬。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帐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信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彼得的母亲收下这份帐单并仔细看了一遍,什么话都没说。

晚上,彼得在他的餐盘旁找到了他索取的60芬尼报酬。

正当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帐单。

他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他在家中十年的吃喝:

0芬尼

他在家中过的十年的幸福生活:

0芬尼

在他生病时,母亲的护理:

0芬尼

他有一位慈祥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1、好的题目就像是画龙点睛之笔,请你也给这篇文章添上点睛之笔——在文章的开头加上个好题目。

2、再认真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在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词?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他的这种感受又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人、事情、情境都可以),请写下来。

 

 

 

 

4、你欣赏彼得妈妈的教育智慧么?

为什么?

(4分)

 

 

 

 

 (十三)

有个孩子,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

“啊!

我真命苦。

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

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

泪水迷糊了双眼。

撞在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

“孩子,你为啥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

“孩子,你错了!

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会不知道?

”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