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128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EW《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右下部分先写撇,再写竖提、撇,最后写捺。

3.提问: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

围绕“旅行”这个词做文章,让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可稳定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学生自读后交流反馈,教师指导认字词。

(1)交流多音字:

“答应”中的“答”、“一骨碌”中的“骨”都读第一声,“应”读轻声。

(2)交流易错音:

“咱们”的“咱”是平舌音,“牙齿”的“齿”是翘舌音,“细嚼慢咽”的“咽”是第四声。

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嚼”和“咽”的意思,进而理解什么是“细嚼慢咽”。

(3)交流难懂的词语:

“作声”是什么意思?

“蹭来蹭去”是怎么样的?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作声”所在的句子。

②引导学生想象捉迷藏的场景,从而理解“作声”就是发出声音的意思。

③指名学生做一做“蹭”的动作,让学生观察怎样的动作才是“蹭”。

3.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引导: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边听一边想一一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汇报:

()和()在草堆里(),红头不小心()。

在()的帮助下,()从牛肚子里()。

5.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

惊心动魄、可怕、有惊无险

三、默读课文,了解旅行路线

1.过渡: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想一想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圈出关键词后,小组合作填空。

(牛嘴)→()→()→()→(牛嘴)

(1)小组展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2)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3)请学生根据路线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小组学习,师生合作画出路线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红头旅行路线的理解。

通过在文中找句子,结合“科学小贴士”,帮助学生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童话的魅力。

红头为什么能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

(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交流。

(2)相机出示“科学小贴士”,引导学生理解“反刍”。

科学小贴士:

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进肚子里,等休息时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

(3)小结:

像这样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童话中去,多有意思呀!

这类童话被称为“科学童话”。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旅、咱”等13个字,引导学生把字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分成两组。

2.引导:

你觉得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笔画需要注意?

3.指名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4.范写易错字。

比如:

“救”中的“攵”不要写成“夂”;

“命”右下部分是“卩”;

“算”中间是两横,不是一横。

5.学生自主书写,课后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17个词语。

本环节教学将生字按结构分类,重点指导易错字,重点突出,指导有针对性,帮助学生迁移运用相应的书写方法,使写字教学更高效。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一、回顾红头的旅行路线

1.在黑板上呈现上节课梳理的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梳理,我们知道了红头的旅行路线。

你能根据旅行路线图简单地回忆一下红头的旅行路线吗?

2.学生结合路线图进行交流。

二、聚焦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悟真挚友情

1.布置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直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学生交流反馈对话内容。

2.启发引导:

青头、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如何?

请认真读(它们的对话,圈出描写红头、青头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救命啊!

救命啊!

”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红头悲哀地说。

(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

(相机板书:

害怕、悲哀)。

问题1:

红头为什么拼命地叫?

问题2:

红头说的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省略号呢?

问题3:

红头为什么要哭?

问题4:

红头为什么很悲哀?

它心里在想什么?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老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

4.学生交流青头的心情,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你在哪儿?

”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

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提问:

谁能给“急忙”换个词?

(连忙、赶紧)谁能演一演“大吃一惊”的表情?

(2)引导:

现在你就是青头,请你来演一演它着急、吃惊的样子。

(板书:

着急)

5.教师向扮演青头的学生提问:

青头,你这么着急,怎么说话一点儿都不结巴,也没有像红头一样急得哭起来呢?

请学生再次(一读描写青头的段落,圈出关键词句并交流。

预设1:

第十一、十八自然段的关键词“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蹭来蹭去”。

预设2:

第十三、十五自然段的关键词句“不要怕”“你会出来的”“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青头的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什么,并通过朗(读出青头的勇敢、镇定。

相机板书:

勇敢、镇定。

6.同桌合作分角色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1)学生自由练读,展示。

(2)启发学生思考:

从青头和红头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7.让学生再次默读全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青头和红头开心地一起玩捉迷藏。

遇到危险后,红头拼命向青头求救。

青头担心红头,鼓励、安慰红头,还蹭牛鼻子,帮助红头出来。

红头被救出后,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对青头表示感谢。

8.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9.相机引导:

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通过图画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以及谈体会的方式,由读到悟,环环相扣,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感悟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

三、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红头的旅行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可以把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路线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用上表现红头、青头心情变化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3.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的词句。

比如“蹦、摔、一骨碌、爬、跳、蹭来蹭去”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以及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4.同桌之间互讲故事。

本环节紧扣前一环节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反映任务心情变化的词语,利用路线图练习讲故事。

既有讲故事方法的指导,又有故事内容的铺垫,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

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二关注科学童话理与趣的结合,让学生借助“捉迷藏——红头历险——好友重聚”这一故事线索及相关图示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利用牛的胃部结构图明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童话中蕴含的牛反刍的知识;

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体会友谊的可贵。

学习过程在图文结合、小组合作中变得更具趣味性。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8个字。

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3.能借助图片和路线图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牛肚子的透视图、①-⑤的序号标签、课件。

一、分享旅行经历,识记、书写“旅”

1.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

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

2.导入:

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地点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

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识记“旅”字。

3.指导书写“旅+提示:

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4.过渡:

大家觉得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会是怎样的?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课文学习,把课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学习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红头为什么会去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躲到草堆里,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进了嘴里。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引导学生读好“咱、偷”等生字,学习“答、应”等多音字。

(1)借助上下文理解生字意思。

(2)利用组词辨析多音字:

3.感知红头形象。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青头、红头游戏时的快乐。

(2)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

捉迷藏。

4.过渡:

可是,不幸发生了,红头被牛卷进了嘴里,一场特殊的旅行就此开始。

三、默读课文,明晰旅行路线

1.出示默读要求:

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圈出表示红头所在位置的词语。

2.学生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牛嘴里——第一个胃一一第二个胃一一牛嘴里——喷出来。

(2)教师板贴牛肚子的透视图。

学生拿序号标签①②③④⑤,上台按顺序贴一贴红头到达的不同位置。

3.学生看图填空:

红头先被牛卷进了(),再被吞进(),接着来到(),然后回到(),最后()。

4.引导学生给这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

红头历险。

通过贴序号标签,帮助学生厘清红头的位置变化过程,并以填空的方式,加深对红头旅行线路的印象,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四、再读课文,了解牛的“反刍”

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

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

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并随文指导生字“齿、嚼”。

3.过渡:

红头为什么要躲过牛的牙齿?

躲过牙齿就有生还的机会吗?

出示句子: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1)指导书写“胃”字:

注意“月”的撇要变成竖。

(2)出示牛胃图,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4.引导思考:

红头都被吞到牛的胃里了,还有生还的希望吗?

出示句子: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1)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咽”:

做一做“咽口水”的动作。

(2)出示“吞”,学生做一做“一口吞下去”的动作,比较“吞、咽”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说一说其他与口部动作有关的字。

5.再次出示牛胃图,解释:

牛把草吞到肚子里,草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再从第二个胃回到嘴里,这就叫“反刍”。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反刍”。

(2)教师小结:

张之路爷爷可真厉害,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反刍”这样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红头的旅行故事里,科学童话真有趣啊!

牛反刍的知识比较复杂,如果单独讲解则趣味性不足。

通过自学,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换成自主探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

五、借助图片,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前文并填空:

红头先被卷到(牛嘴里),再来到(第一个胃),接着来到(第二个胃),然后(回到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

2.指名学生读第二十、二十一自然段,说一说故事的结局。

3.教师随文指导生字“眯”,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字中有“目”,说明和眼睛有关。

4.板贴课文第2幅插图,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

好友重聚、红头得救、红头脱险。

5.引导学生借助板贴的图片,简单说说故事大意。

六、指导书写

1.出示“旅、咱、救、拼、扫、刚、流、泪”8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分类。

左窄右宽:

旅、咱、拼、扫、流、泪;

左宽右窄:

刚;

左右等宽:

救。

2.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注意点。

如:

“旅”左边的“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流”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分要写得宽一些。

3.教师范写“旅、救、流”,学生练写8个字。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复述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复述支架。

利用图片和相应的小标题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学生提供讲故事的支架,教给学生“利用图片讲故事”的方法。

1.会写“命、胃”等5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请学生“开火车”(词语表中本)的词语。

2.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在旅行的过程中,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体会。

二、朗读课文,体会红头的心情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画出描写红头表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出示“拼命、急忙、大吃一惊、哭、悲哀”,并提示:

这些词语会提示你对话该怎么读,自己先试着读读红头的话。

3.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旅行的惊险。

(1)教师引读第七自然段,学生接读红头的话:

救命啊!

(2)教师追问:

你为什么拼命地叫?

引导学生感受红头紧张、害怕的心情。

(3)教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师生合作朗(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朗读过程中教师相机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

以表演读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心情,能唤起学生的角色认同感,跟着主人公哭,跟着主人公笑。

在角色中体会,在表演中感悟。

三、感受青头的言行,体会真挚的友情

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1)学生默读圈画,完成学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单示例:

(2)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学习单,并完善自己的学习单。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单,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2.小结交流,回顾青头的言行。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

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它的?

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

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

(2)过渡:

从青头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青头的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

3.小结:

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它们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

找出相关段落。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并标上序号。

(2)学生汇报反馈。

①第十一自然段;

②第十三自然段;

③第十五自然段;

④第十八自然段。

4.同桌分角色演一演青头和红头的对话,加上动作和表情。

5.引导学生讲故事。

(1)引导学生说一说讲故事和读课文有什么区别,并思考、交流讲故事的诀窍。

讲故事时不用和课文的语言一模一样;

可以加上表情、动作或自己的想象讲故事……

(2)先请学生练讲故事,再指名学生借助板书的路线图和关键词讲一讲故事。

(3)学生互评,之后同桌互相讲一讲故事。

本环节依据课后第二题设计,通过关注青头的言行感受青头的内心世界,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命、胃、管、等、算+个上下结构的字。

2.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要点,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

“命”的撇、捺要舒展,中间的横不能丢;

“管”要注意上紧下松,“官”的宝盖要撑住上面,盖住下面;

“算”的竹字头和中间的“目”要写得紧凑一些。

3.学生练写,展示交流。

4.布置作业。

(1)回家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一些科学童话读一读。

(3)后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