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76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共54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8小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各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与鲍林有关的是()

A.原子学说B.构造原理C.电负性D.半充满、全充满

2.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B.

C.

D.

3.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bkJ·mol-1,

2H2(g)+O2(g)=2H2O(l);ΔH==ckJ·mol-1,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a==bD.2b==c

4.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盐酸过量②氨水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④c(NH4+)=c(Cl-)⑤c(NH4+)<c(Cl-)

A.②④B.③④C.②⑤D.①⑤

5.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

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B.HClC.Cl2D.F2

7、下列物质能溶于氨水的是()

A.Al(OH)3B.BaSO4C.AgOHD.Fe(OH)3

8.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CO32- B.NH4C.NO3-  D.HCO3- 

9.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 气体    B.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氯化铁水解

C.最终所得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      D.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HCl 气体

10.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

A.NH4+、Ba2+、NO3—、CO32—B.Fe2+、OH—、SO42—、MnO4—

C.K+、Mg2+、NO3-、SO42—D.Na+、Fe3+、Cl—、AlO2—

11.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ⅢB族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18个电子

12.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

C.该过程将产生发射光谱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

13.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A.Na<K<RbB.Si<P<ClC.O<S<ClD.N<P<As

14.下列装置中,Fe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⑤④③②①B.⑤④①②③

C.⑤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⑤

 

15.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铝B.硫酸镁    C.亚硫酸钠D.碳酸氢钠

16.某元素的电离能如下,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

I1

I2

I3

I4

I5

I6

I7

14.5

29.6

47.4

77.5

97.9

551.9

666.8

A.ⅡAB.ⅢAC.ⅤAD.ⅣA

17.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气)+I2(气) 

 2HI(气)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

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mol·L-1,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18.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B.V3=V2=V1C.V3>V2=V1D.V1=V2>V3

19.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①

、②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C(

)②<①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②>①

C.②溶液中:

D.①溶液中:

20.可逆反应N2+3H2

2NH3是一个放热反应。

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加入2molNH3,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2。

已知Q2=4Q1,则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

A.20%B.25%  C.75%   D.80%

21.滴有酚酞和氯化钠试液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发现附近变成红色的电极是(  )

A.ac  B.bd 

C.ad D.bc

 

22.室温,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微粒

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A.c(CH3COO-)>c(Na+)B.c(OH-)>c(H+)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H)+c(CH3COO-)=0.02mol/L

23.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含等物质的量的KOH、MgSO4、NH3·H2O溶液混合

B.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C.pH=3的某酸和pH=11的某碱等体积混合

D.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B.0.2molC.0.3molD.0.4mol

25.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正极和负极是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

B.充电时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阳极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H3OH-6e-+8OH-=CO32—+6H2O

26.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3M(g)+N(g)

2P(g);△H<0。

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M和1molN,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P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

27.一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 (g)

CH3OH(g)。

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5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等量混合气体,控温。

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温度分别为300℃、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温度分别为T1~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1 <K2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 

C. 将容器c中的平衡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D.反应到5min时,a、b两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d、e两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

第II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

(注意:

答案填写到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位置不对不给分;答非所问全题不给分)

28.(16分)

(1)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

经过5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1mol/L,c(A):

c(B)=3:

4,C的反应速率是0.2mol•L-1•min-1,

A在5min末的浓度是______,x的值是______.

(2)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各物质为气体)

 

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可逆反应:

M(g)+N(g)

P(g)+Q(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M)= 1 mol·L-1, c(N)=2.4 mol·L-1,达到

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②平衡后,升高温度 ,平衡常数。

(增大、减小)

(4)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3,则该温度25℃(填大于,小于)。

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忽略混合后体积变化),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

b=。

(5)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5.6×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29.(10分)某种胃药片的制酸剂为碳酸钙,其中所含的制酸剂质量的测定如下:

①需配制0.1mol・L-1 的盐酸和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每次取一粒(药片质量均相同)0.2g的此胃药片,磨碎后加入20.00mL蒸馏水;

③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需用去VmL达滴定终点;

④加入25.00mL0.1mol・L-1 的盐酸溶液。

(1)写出实验过程中第一次滴定①-④的编号顺序______________。

(2)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0.1mol・L-1 盐酸和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肯定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__,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__________。

(3)配制上述溶液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重复滴定一次)__________________。

A.50mL、50mL   B.100mL、100mL C.100mL、150mL     D.250mL、250mL 

(4)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W、X、Y、Z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Y原子的L电子层中,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且无空轨道;X原子的L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与Y相同,但还有空轨道;W、Z的原子序数相差10,且Z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低。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W,X,Y,Z。

(2)XW4分子中,中心原子属于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里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为。

(3)写出Y原子价层电子的排布图

(4)X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31.(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的电化学实验,实验前查资料获知:

铁氰化钾

(K3[Fe(CN)6])遇Fe2+产生蓝色沉淀。

V形管以多孔Pt为电极;U形管A端滴入1~2滴K3[Fe(CN)6]溶液。

 

(1)开始时,接通K电键:

U形管中无沉淀,可知电源正极为(填“a”或“b”).

Fe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断开K电键,V形管中为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U形管A端现象为。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

28.(18分)略

29.(10分)

(1)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

(2)A、C;玻璃棒、烧杯。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