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86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x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人运动的背景:

欧洲历史上三次工人阶级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

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首先在英国)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思想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自从有雇佣劳动者以来--这就是说,早在近代资本主义形成很久以前--就有雇主和工人之间的阶级斗争的例子。

这并不是那些「提倡阶级斗争」的人进行颠覆活动所造成的。

相反,先有阶级斗争的实践,然后才产生阶级斗争的学说。

  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影响

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近代工人运动的起源:

无产阶级初级的阶级斗争

  雇佣劳动者最初的阶级斗争风潮总是为了三种要求:

  (A)提高工资,这是在劳资之间重新分配社会产品而使工人得利的直接办法。

  (B)减低工作时间而不减工资,这是另一种改变劳资所得的对比使工人得利的直接办法。

  (c)集体组织的自由。

雇主身为资本和生产数据的所有者,一切经济权力都是对他有利的,工人只要还是为了得到工作而互相竞争,就没有力量同雇主斗争。

在这种情形下,「比赛规则」是纯粹对资本家有利的:

资本家可以随意把工资定得多么低,工人都不得不接受,因为怕失掉工作,也因此失掉生活数据。

  工人全靠停止互相之间的竞争,集体地同雇主对抗,靠拒绝在不可接受的条件下工作,才有机会在同资本家斗争中得到好处。

经验很快教会他们:

如果他们没有集体组织的自由,就没有武器来反对资本家的压迫。

  无产阶级初级的阶级斗争,传统上是采取集体拒绝工作的形式--这就是罢工。

史官曾记载下古代埃及和中国的罢工。

还有埃及受罗马帝国统治时候的罢工记载,尤其是公元第一世纪的。

无产阶级初级的阶级觉悟

  罢工组织一定含有某种程度(初级)的阶级组织的意味。

这尤其暗含着一种思想,就是,每一个雇佣劳动者的利益都靠集体行动决定;它提出阶级团结的解决办法,反对个人的解决办法(企图增加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其它雇佣劳动者的收入)

  这种思想是无产者阶级觉悟的初级形式。

同样,雇佣劳动者在组织罢工时本能地学会一定要设立救济基金。

救济基金和互助计划还可以稍微减少工人阶级生活的无保障性,让无产阶级能够在失业等时期保卫自己。

这都是阶级组织的初级形式。

  可是这种觉悟和工人组织的初级形式,并不包含觉悟到工人运动的历史性目标,也不包含了解到工人阶级需要独立的政治行动。

  最早的工人阶级政治行动的形式,是从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极左翼里面产生出来的。

在法国革命中,巴贝夫的平等派的阴谋活动出现在雅各布宾党的极左翼。

这是最早设想到共有生产数据的现代政治运动。

  同一时期在英国,工人成立了「伦敦通讯社」组织响应法国革命的运动。

这个组织被警察压碎了。

可是到了拿破仑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在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极左翼又产生一个普选权同盟。

这个同盟的主要成份是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工业区的工人。

一八一九年彼得卢大屠杀事件后,工人运动加速脱离小资产阶级激进运动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运动了。

这令宪章运动能够在不久以后出现,成为最早的要求普选权的基本上属于工人的组织。

 

空想社会主义:

所有这些初级的工人阶级运动,大多数都由工人自己来领导,这就是说,领导人是些自学的人,他们一般都对历史、经济和社会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很天真的看法。

而这些问题本来是不经过全面慎重的科学研究就无法考察得清楚的。

所以这些运动大体上是靠着十七、十八世纪的科学进步的边沿来发展的。

  反过来,那是最早的伟大的空想著作家--穆尔(十六世纪的英国大法官)、康帕内拉(十七世纪的意大利著作家)、欧文、傅立叶和圣西门(十八十十九世纪的著作家)--的努力,却是属于当时的科学进步的范围里面。

这些著作家致力于集合他们那时代的一切科学知识来提出:

  (A)对社会不平等的尖刻批评,尤其是批评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那种不平等(欧文、傅立叶、圣西门);

  (B)组织平等社会的计划,以共产制度为基础。

  由于他们在这两方面的工作,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现代社会主义的真正先驱者。

可是他们的学说体系有下列的弱点:

  (A)他们所梦想的社会是当作一种理想提出来的,打算靠人们的了解和善意一下子建造成功(由此产生空想社会主义这名词)。

所以这理想社会同历史规律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没有关系,

(B)他们之解释社会不平等在甚么条件下出现,又在甚么条件下可以消灭,是没有充份的科学性的,只根据次要的因素(暴力、道德、金钱、心理、无知等),而不是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出发,不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交互作用的问题出发。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正是在这两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八四五年)里,尤其是在「共产党宣言」(一八四七年)里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决定性的进步。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阶级的觉悟同科学理论在最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首先发现了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

这些思想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法国历史家梯叶里和基佐那样的资产阶级著作家已经知道了的。

可是马克思用科学方法说明了阶级的起源,阶级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全部人类历史可以用阶级斗争来解释这个事实,尤其是说明了在甚么物质条件和知识条件之下,社会阶级的划分可以让路给社会主义的、无阶级的社会。

  他们还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怎样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来临准备条件,准备那些可以保证新社会胜利的物质力量和社会力量。

这个胜利再不显得是人们的梦想和愿望的简单成果,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成果,是实际上不断进行的阶级斗争的结果。

  共产党宣言因此代表了无产者阶级觉悟的更高的形式。

它教导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是反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成果。

它教导工人阶级:

必须斗争不但是简单为了提高工资,而且为了废除工资制度本身。

最重要的是,它教导工人阶级:

必须建造独立的工人政党,用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政治行动来把他们为了经济要求所做的行动彻底完成。

所以现代工人运动是由工人阶级初级的阶级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者的阶级觉悟所达到的这个最高形式)融合起来而诞生的。

 

第一国际

这个融合是一八五○年代至一八八○年代之间国际工人运动的整个发展的最后产品。

  除了德国(那里有马克思所领导的那个不大的共产主义同盟)以外,工人阶级在一八四八年各国革命中没有现身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

它到处都追随在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后面。

在法国,它在一八四八年六月的流血事变中脱离了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可是没有能够组成一个独立的政党(布朗基所组织的那些革命小组可以算是一个独立政党的核心)。

经过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后的那些反动年代之后,在大多数国家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工会和工人阶级的互助社,只有德国是例外。

德国的争取普选权的鼓动,让拉萨尔能够组成一个工人政党。

就是德国工人联合会。

  经过在一八六四年第一国际的成立,马克思和他那一小群信徒才真正同那时代的初级的工人运动融合起来,为欧洲多数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党作好准备。

不管看来多么不合理,事实上并不是各国的工人党集合起来组成第一国际。

反倒是第一国际的成立才使那些拥护第一国际的地方组织和工团组织在全国的范围结合起来。

  第一国际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崩溃了,但工人先锋份子仍旧明了需要有全国性的组织。

经过初期几次的失败后,社会主义的党终于在一八七○年和八○年代以当时的初级的工人运动为基础而确定地成立了。

只有英国和美国是例外,当时在这两国,社会主义的党比起那已经强大了的工会运动是靠边站的。

在英国,到了二十世纪才以工会为基础创立了工党这个群众党。

在美国,建立这样一个党今天还是工人运动最重大的任务。

所以我们可以说得更确切了:

工会、互助社、和社会主义政党,在某种程度之内彷佛是资本主义。

 

组织形式:

社会里阶级斗争的自发而且不可避免的产物,至于哪种形式首先发生,却要看传统和国民特性。

  不过,合作社却不是阶级斗争的自发产物,而是欧文和他的同志所提倡的结果。

他们一八四四年在英国罗彻代尔创办了第一个合作社。

合作社运动的重要性是真实的,不光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学校,训练工人阶级管理经济,还因为它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准备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分配的问题。

可是它同时含有一种潜在的危险性,就是会走上在资本主义制度里面同资本家的商店作经济竞争的歪路,这种竞争只能给工人阶级带来惨重的损失,尤其是大大伤害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性。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集合了现代工人运动的起源和萌芽中的一切派别。

它诞生于自发的群众运动。

而不是根据一个工人党预先精心制作的计划或纲领产生的。

它证明工人阶级自然倾向于超过纯粹经济斗争的阶段--巴黎公社的直接起源很显著地是政治性的:

巴黎工人对资产阶级不信任。

资产阶级被指为想把巴黎市交给包围着该市的普鲁士军队--同时一直把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结合起来。

这是工人阶级第一次趋向夺取政权,即使只是在一个城市的范围。

巴黎公社表现出工人阶级自然倾向于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用无产阶级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作为更高级的形式。

它还证明:

只要没有一个自觉的革命领导,则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所能够表现出来的非常英勇的精神还是不能够保证它得到胜利。

 

当代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特征:

2008年3月19日和10月21日,希腊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工人罢工(期间也有大大小小的多次罢工),这两次罢工的人数分别达到了300万和250万(希腊全国人口1100多万,工人约占500多万)。

希腊工人罢工所展现的工人运动新特点

  从罢工过程的参与主体看——罢工的领导者与主力军大体上相同,既体现了工人运动的一般性特点,也体现了希腊工人运动的新变化。

3月19日罢工的领导者是希腊工人阶级的最高领导者——希腊全国总工会,10月21日罢工的领导者是希腊工会组织中的两个最大工会——全国劳工总会和全国公职协会。

虽然两次罢工的领导机构层级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在罢工中起的领导作用及其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方面是相同的。

工会在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中的地位没有变,其组织领导作用不可替代。

正是在工会的领导下,希腊的工人阶级才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参与罢工的主力军的范围也非常广,前者是公用事业部门和工商企业员工,后者则包括了所有公共部门。

其中,公共事业部门的人员一直是罢工的一大主力,这是希腊罢工的一大特色。

  从罢工涉及的主要内容看——罢工涉及的内容广泛、种类繁多,但是政府养老金体系的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是历次罢工运动的主线。

  从罢工的进行方式看——罢工主要是采取非暴力的方式,目的是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压力,使之尽可能地朝着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方向发展。

每当政府出台或修改与工人阶级的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时,罢工是最容易出现的。

这时的希腊犹如在火山口上,罢工是一触即发。

  从罢工的矛头指向看——面对危机,希腊政府的态度冷淡、处置不力,透出了对广大人民利益的漠视,引起人民内心深处的不满,是罢工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心理诱因。

在希腊政府应对罢工的态度中,一方面,正面的应对常常是不得不为之;但是另一方面,“漠视”罢工也成为了希腊政府为政的一个明显特点。

之所以“漠视”,是因为其中有些罢工确实恰到好处,如3月19日与10月21日的大罢工,恰恰在政府相关的决策拍板之前,针对性极强,让政府觉得脸红。

同时,希腊的罢工次数之多,早已超过了政府的虚心接受能力和重视程度。

  希腊大罢工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罢工的主要意义在于罢工对工人所起的精神上和政治上的影响,罢工能培养工人的无产阶级团结精神,促使他们团结起来、组织起来。

从负面效果来看,如果没有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高低起伏,没有了资本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的加深,没有了工人阶级所处境遇的不断恶化,工人阶级的革命斗志将会被消磨殆尽,不利于工人阶级的革命性、斗争性、组织纪律性特质的充分发挥,从而使自身一直处于被剥削的境地而不可能获得解放,这反倒不是好事情。

  希腊两次大罢工涉及的行业广、范围大、人员多,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罢工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他的正面效果更加不容忽视。

罢工对希腊国内以及国际工人运动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世界工人运动的一大收获。

大罢工使当权的希腊保守党政府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不得不重新考虑希腊工人阶级的反应和要求,不得不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即便是为了缓和矛盾和可能的危机。

罢工也同样使西方社会,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待遇问题做出慎重的考虑或调整,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态势做出客观的评价。

  发生在希腊的全国性大罢工,无疑是世界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对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希腊工人运动体现出的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可能停止,不论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调节劳资关系,只要资本的本质不变,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就不可避免。

虽然在当今全球化的大形式下,工人运动形式不像20世纪早中期那样鲜明,但其潜在的力量和不可阻挡的势头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惧怕的。

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当今世界连绵不断的罢工中得到了新的展现,是当前强资本弱劳工局势下的一种努力转变的尝试,可以把它看作是新时期工人运动的一个特点。

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剥削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未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也将不可避免的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各个国家的工人采用新的方式联合,争取更大的权利和自由,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而斗争,是可能的,即使不一定采用你死我活的暴力斗争的形式。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不可避免,这种不可避免的矛盾的结果,就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工人运动的开展:

工人阶级的处境

  这一时期的工人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一类是传统行业的工人,如印刷工、制鞋匠、钟表匠、裁缝、家俱工、石匠等,他们有专门技能,工资比一般工人稍高,受教育程度也在工人平均水平之上,因此阶级觉悟较高,工人运动的领袖和骨干成员往往来自他们中间。

另一类是现代大工业中的工人。

他们之中很多人来自农村,大多没有文化,很少专业技能,被资本家当作会说话的机器。

但是,大机器生产造就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守纪律习惯,因此,战斗力很强。

还有一类工人,他们并未完全脱离农村,有的尚有少量土地,亦工亦农。

帝国时期,工人人数大约增加10%,总数达300万,其中女工和童工约占50万。

工人们在政治上始终处于无权地位,常常遭到歧视和冷落。

没有结社罢工的自由,劳资纠纷中,雇主光凭言辞即可取信法官。

每个工人必须备有“工人手册”,上载雇主对工人的评语,被雇主注有不好评语的工人就很难另找工作。

在工厂做工的工人常常受到密探和工头的严密监视,稍有不慎,即遭罚款和监禁,有一个工人因房租涨价,一气之下讲了吊死房产主的话,即被判处4个月监禁。

  在第二帝国时期,工人的名义工资平均增长17—30%,实际工资增长了约10%。

但工人的绝对收入仍很低微,而且深受物价上涨之苦。

在巴黎,男工平均日工资3—5法郎,女工仅为男工的一半;在外地,如里尔地区,男工日工资2.5法郎,女工最高为1.5法郎。

一个男工的全年收入因行业而不同,大致在900—1500法郎之间,而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支出需要1700—1900法郎,其中房租约占年工资收入的1/3,所以,一个人工作的家庭,就入不敷出;不少妇女为了生计被迫卖淫。

工人中赤贫现象十分普遍,1866年,仅官方注册的乞丐,在巴黎就达12万多人。

  工人的工时很长。

1848年9月法令曾规定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实际上资方往往迫使工人超时劳动。

里尔地区工人普遍每天劳动13—15小时,个别行业竟达18小时。

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铁路公司还规定,即使在夏天,烈日当空,中午就餐也不许离开路面。

工厂里安全设备奇缺,资方对工伤却不负任何责任。

工人运动的复苏

  由于1848年六月起义中无产阶级遭到残酷镇压,加之帝国初期拿破仑三世的高压政策,工人运动出现较长时间的沉寂状态。

即便如此,法国工人为提高工资争取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仍接连不断。

这些斗争虽规模不大,但次数频繁。

据统计,1852年举行的工人罢工有36次,1853年为109次,1855年达168次。

到60年代初,法国工人不仅为改善经济条件,也为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而斗争,出现了工人运动的新形势。

1862年,巴黎印刷业工人举行罢工,并上书拿破仑三世,要求定期和资方谈判工资待遇,同时要求建立工会联合会。

工人群众重新提出建立工会的政治要求,把矛头直指统治阶级总代表。

同年,拿破仑三世为了笼络工人以对付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反对派,同意选派200名工人代表赴伦敦参观国际博览会。

然而法国工人代表把这次参观变成和英国工人阶级交流斗争经验的场所,使拿破仑三世的政治阴谋完全落空。

1863—1864年间,英法两国工人阶级并肩战斗,掀起声势浩大的支援波兰民族起义的政治斗争。

工人阶级在这些斗争中拓宽了视野,提高了阶级意识。

在1864年补缺选举中,巴黎工人第一次提出了本阶级的候选人参加立法团议员竞选。

2月17日,工人们在《国民舆论报》上发表了著名的《六十人宣言》,指出工人是一个独立的阶级,阐明提出工人候选人的意义,强调“工人必须提出自己的候选人”,议会中应当有工人代表,强调工人有权参与国家政权的活动,并“要求最起码的经济改革”以捍卫自身的利益。

尽管《六十人宣言》充满着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但它毕竟是引导无产阶级重新走上独立斗争的纲领性文件,使法国工人摆脱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监护,重新登上独立政治斗争的舞台,成为工人运动新高涨的标志。

  [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当时,法国工人仍然在蒲鲁东派和布朗基派的领导下活动,这两派理论上虽有错误,但在当时起过积极作用。

《六十人宣言》就是由蒲鲁东派发起的,在宣言上签名的托伦、利穆津等人,还为在法国建立国际支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曾作为法国工人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1864年9月28日在英国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的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回到巴黎后,他们立即筹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并于1864年12月底在格拉维里埃街44号开设办事处。

接着,用法文出版第一国际的《临时章程》,正式成立第一国际巴黎支部。

1865年6月,巴黎支部改组,建立了有瓦尔兰、卡梅利纳、马隆等十七人组成的支部委员会。

不久,里昂、亚眠、南特、卢昂、里尔、圣太田等城市也相继成立了国际支部。

国际工人协会的地方组织在法国迅速发展。

为加强领导,1870年春天,各地的支部先后组成巴黎联合会、里昂联合会、马赛联合会和鲁昂联合会等四个地区性组织。

第一国际在法国卓有成效的活动,使法国工人阶级重新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力量。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法国工人群众在思想理论方面也获得了可喜的进步。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蒲鲁东派内部逐渐分化为左右两派。

右派代表托伦渐渐走向反面,最后背叛无产阶级而投靠了反动派。

左派代表瓦尔兰在实践中认清了蒲鲁东思想的危害而日趋靠拢马克思主义,成为法国工运中的著名活动家,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主张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并反复强调通过政治革命夺取政权。

瓦尔兰及其战友们的活动,促进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工人群众的拥戴。

  60年代后期,法国工人的罢工浪潮不断高涨。

1867年1月,巴黎铜器工人互助会会员5000人举行历时2个月的大罢工,迫使厂主作出让步。

8月,巴黎成衣工人举行集会,要求提高工资并实行计件工资,随后又从4月1日起举行罢工,这次罢工还得到了国标工人组织的资助,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

1868年以后,工人阶级联合组织不断涌现,至1870年,各地相继建立起67个工会联合会,其中1869年建立的“巴黎工人社团联合会”影响最大。

制帽业工人还建立了全国性的行业工会。

尽管帝国政府加强镇压,甚至动用军警对付工人罢工,如在1869年6月圣太田附近的一次罢工中,反动军队枪杀了13名工人,另有9名工人受伤,但罢工斗争持续高涨,帝国最后两年中,工人罢工达188次,参加者近13万人,罢工斗争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

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的活动引起帝国政府极大恐惧。

1867年12月、1868年3—5月以及1870年6月,政府先后三次对国际支部瓦尔兰、弗兰克尔等近40位领导人,进行审讯,判处3个月至2年监禁。

然而,被告们把帝国法庭变成了宣传国际思想的讲坛。

工人活动家弗兰克尔在其辩护词中严正宣告:

“国际协会已是扎根于一切国家的大树,企图砍去它的某一树枝来使其枯死,实是幼稚可笑的……,各国无产者的联盟是既成事实,任何力量也不能分化他们”。

尽管政府破坏了国际巴黎联合会,但国际会员在群众中播下的火种不会熄灭。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一场更为激烈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它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因此,英国工业生产得以迅猛增长。

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

到19世纪50年代取得了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

由于采用机器进行生产,工厂越建越多,生产规模大了,工人人数多了,实现了大批生产。

在手工工场时代,与手工工场并立的是行会手工业作坊。

在工厂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手工工场和手工业作坊逐渐地被挤垮了。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终于取得了统治地位。

  工厂制度的确立,完全改变了工人的地位。

在手工工场时代,工人大都同农村保持一定的联系,在劳动之暇从事耕种。

机器大工业完全割断了他们同农村的联系,剥夺了他们最后一点点独立活动的自由。

现在,他们除了出卖劳动力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

  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产阶级的形成。

因为破产的独立手工业者都加入了无产阶级队伍。

于是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不但产生了工人阶级,而且也给工人阶级带来苦难。

在工厂里,工人变成了机器的简单的附属品,他们跟随着机器运转,而失去了劳动上的主动性、创造性。

因为工作单调乏味,很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机器的采用,也把大量的妇女和儿童卷进劳动力市场。

1835年,在英国棉纺织厂21.9万工人中,13岁以下的儿童占4.9万,13岁至18岁的少年占6.6万,成年妇女占6.7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