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94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docx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具体实施细则

 

移动通信网

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基站设备安装实施细则)

 

移动通信网基站无线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1.施工条件和施工前准备……………………………………………………………………………2

1.1机房应具备装机条件……………………………………………………………………………2

1.2天线抱杆应具备安装条件………………………………………………………………………2

1.3馈线走线架应具备安装条件……………………………………………………………………2

1.4铁塔走线架应具备馈线接地处………………………………………………………………3

1.5安装前对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检查………………………………………………………………3

2.施工组织和实施……………………………………………………………………………………3

2.1第一次工程协调会………………………………………………………………………………3

2.2工程设计交底……………………………………………………………………………………4

2.3施工技术力量报告和检验………………………………………………………………………4

2.4设备器材送货和检验……………………………………………………………………………5

2.5示范站和第一次工地例会………………………………………………………………………5

2.6安装质量检查……………………………………………………………………………………6

3.天馈线系统安装程序和规范………………………………………………………………………6

3.1天馈线安装位置的质量要求……………………………………………………………………6

3.2天馈线的组装吊挂质量要求……………………………………………………………………5

3.3天馈线安装质量要求……………………………………………………………………………7

3.4馈线的防雷接地质量要求……………………………………………………………………9

3.5天馈线接头的防水处理质量要求………………………………………………………………9

3.6爱立信设备远端模块的安装质量要求…………………………………………………………9

4.室内设备(BTS)安装程序和规范………………………………………………………………10

4.1立架(含主设备,IDF架等)………………………………………………………………10

4.2线缆布放与连接…………………………………………………………………………………10

4.3接地………………………………………………………………………………………………11

4.4标签………………………………………………………………………………………………11

附件1用泡沫填充馈线最小弯曲半径………………………………………………………………12

附件2基站天线俯角和方位角测量方法………………………………………………………………13

附件3移动网基站设备安装质量检查表……………………………………………………………14

附件4移动网基站设备安装条件检查记录表………………………………………………………16

 

1.施工条件和施工前准备

1.1机房应具备装机条件

1.1.1机房建筑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有关建筑工程已完工并验收合格,机房墙壁及地面已充分干燥,门窗闭锁应安全可靠。

1.1.2机房馈线孔洞窗已安装,位置、尺寸、数量等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1.3新机房时,空调已安装完毕,并能提供使用。

室内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1.3机房接地系统必须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机房内应设有工作地排,保护地排,机房外应设有防雷地排(各地排规格和孔洞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各地排有接地引入线(40×4mm2扁钢或95mm2铜线)牢固连接,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5欧姆)。

1.1.4市电已引入机房,机房照明系统已能正常使用。

1.1.5配套的走线架、电源、传输设备已安装。

1.1.6机房承重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1.1.7机房建筑必须符合YD5002-94《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机房内及其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1.2天线抱杆应具备安装条件

1.2.1铁塔抱杆

1.天线抱杆、悬臂及塔体必须紧固连接,符合安全要求;抱杆和悬臂必须防锈抗腐蚀;抱杆位置设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抱杆应垂直地面(左右偏差不超过1°)。

2.天线抱杆分离度应满足要求:

天线抱杆应满足CDMA800天线系统水平分离度和垂直隔离度的要求:

对于单极化天线,CDMA天线应满足同一扇区分集接收天线水平分离度大于4.0米;对于所有天线,同一平台不同扇区内天线水平分离度大于1.0米。

在垂直方向上应满足:

CDMA800与GSM900天线系统在不同天线平台上的垂直分离度大于2米。

1.2.2对于屋顶安装天线的CDMA/GSM共站情况来说,CDMA天线除了应满足同一扇区分集接收天线水平分离度大于4.0米外,发射天线与任何GSM接收天线的水平隔离度必须大于3米。

1.2.3所有天线抱杆必须处于避雷针45度保护范围之中。

1.2.4GPS天线抱杆

GPS天线一般应安装在铁塔或楼顶南面可选择的最开阔处,与GPS天线杆成45o角范围内应无阻挡;抱杆应垂直,误差在1度以内。

铁塔GPS支架悬臂伸出塔体长度大于1米。

建议抱杆长度1米左右,直径75毫米。

1.3馈线走线架应具备安装条件

1.3.1室外走线架宽度不小于0.4米,横档间距不大于0.8米,横档宽度不大于50毫米,横档厚度不小于5毫米

1.3.2从铁塔和桅杆到馈线孔必须有连续的走线架。

1.3.3为使馈线进入室内更安全、更合理,施工更安全便利,高层机房外爬墙走线架应在馈线孔以下留有1.5米至2米长。

1.3.4走线架需有足够的支撑力承重。

1.4铁塔或走线架应具备馈线接地处

1.4.1新建铁塔按照主馈线接地要求预留接地位置。

A点:

平台上距抱杆底1-2m处每根抱杆各1处;B点:

塔体下部爬梯笼两侧横铁上2处,高于60m的铁塔还应在塔中央爬梯笼两侧横铁上加2处。

1.4.2楼顶走线架安装主馈线时,相应的位置应有可供接地的孔洞。

1.4.3A、B点接地铜排建议采用40×4mm2铜条制作,孔洞建议采用椭圆型。

1.5安装前对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检查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基站设备安装前,由建设单位司组织本部、监理和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

1.5.1室外天馈线安装条件检查:

按本文1.2-1.4所列各条进行,重点是分离度,接地处和有无连续走线架。

1.5.2室内设备安装条件检查:

按本文1.1所列各条进行,重点是:

设备安装位置(设计的安装位置是否需要更改及建议安装位置),馈线孔洞数量和位置安排,避雷器架的安装位置,接地排是否合乎要求,走线架是否合乎要求;电源、传输有无到位,有无可供接电源的端子等等。

1.5.3应详实记录检查结果和安装处理意见,要有案可查。

检查用表见附表4。

1.5.4能整改的一定要及时组织整改以保证安装后的网络质量。

 

2.施工组织和实施

2.1工程协调会

2.1.1开工前应召开第一次工程协调会,会议由建设单位主持,参加单位应有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必要时有设计单位)等承担本工程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2.1.2第一次工程协调会的主要内容是:

1、建设单位简介工程概况,如:

组网方案、规模容量、总工程量、工程时限。

2、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3、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驻地及联系方法。

4、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开工条件的准备情况,如:

设计文件、设备材料到货进场情况等。

5、施工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如施工队驻地,人员、车辆调遣计划,机具仪表到场等情况。

6、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7、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8、涉及工程的其它约定

9、研究确定各方参加今后协调会的主要人员及主要议题。

2.1.3第一次工程协调会各方应有文字发言稿,并提交会议。

会议纪要应由监理负责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2.2工程设计交底

2.2.1施工安装前,指导施工的工程设计文本应到位,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应负责介绍工程设计情况,以透彻了解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考虑到实际情况,每期工程施工前至少应向监理和施工方提供由设计人员签名的或建设方本工程负责人签名的有效力的含“‘二图二角’即机房平面布置图、天线位置及馈线走向图、方位角、下倾角”的书面材料。

2.2.2设计需重大更改的,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必要时,应请设计人员及时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2.3施工技术力量报告和检验

2.3.1施工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按要求向监理单位报送相关文件:

1.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A3)和有关资料(含单位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业绩材料);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2)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应含:

(1)质量、进度、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2)施工组织及管理、技术人员资质,附以名单及职称、学历、岗位证书(或培训证书)复印件;

(3)工机具仪表进场报审表和工机具仪表清单;

3.工程开工报审表(A1)。

监理工程师收到报验申请表后应及时对照检查并签署意见。

批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主要技工未经监理同意不得随意改变。

2.3.2施工队的技术力量(含技工数量、施工方案、车辆、工机具)应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每支施工队应指定有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关键部位的操作(上塔及操作,制作馈线头,线缆连接)必须是有许可证、有经验的熟练技工担任;新手必须经过培训入场,只能做辅助工作;

2.3.3施工的工机具仪表应符合施工要求

下表列出了基站设备安装施工所需基本工具仪表:

名称

型号数量

罗盘

室外安装用

坡度仪

室外安装用

直角拐尺

室外安装用

50m皮尺

室外安装用

sitemaster

室外安装用

馈线盘支架

室外安装用

滑轮组

室外安装用

油绳

室外安装用

大绳

室外安装用

安全带

室外安装用

安全帽

室外安装用

工具包

室外安装用

登塔鞋,手套

室外安装用

望远镜

室外安装用、选

地阻仪

室外安装用、选

卷尺

内外安装

7/8、1/2馈线刀

内外安装

机械或液压压线钳

内外安装

定、活扳手

内外安装

套筒、内六角、自动扳手

内外安装

断线钳、老虎钳、斜口钳

内外安装

(十字、-字)螺丝刀

内外安装

美工刀、锉刀、剪刀

内外安装

钢锯、铁锤

内外安装

电锤及钻头

内外安装

电钻及钻头

内外安装

2M压线钳、剥线钳

室内安装用

绕线枪

室内安装用

万用电表

室内安装用

水平尺、吊锤

室内安装用

热风机

室内安装用

梯子

室内安装用

吸尘器

室内安装用

2.4设备器材送货和检验

开工前建设单位、供货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代表要对需安装的主要设备、主要材料、配件及辅材点验,设备器材必须全部到齐,数量、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和损伤现象。

应作好点验记录,不合要求的应要求供货商限时解决,所用电源电缆应用阻燃耐火型。

2.5示范站的安装

开工时,各地一般应选择一至二个有代表性的基站作为示范站,进行示范性安装。

示范站安装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督导和建设单位参加(必要时,设计人员和设备供货商代表也应参加),示范站要达到的目的是:

检验现场安装条件是否完全具备;

检验设备、器材的品种、质量、数量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检验施工技术力量(含人员、组织方案、现场管理、投入施工的工机具仪表)是否符合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

检查施工工序、工艺、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示范站安装完成后由监理工程师召集第一次工地例会,例会由参建各方参加。

会上各方应对示范站情况作出评价,明确提出不合要求的地方;对不合要求的地方,要明确责任人,明确措施,明确完成的时限。

监理工程师应起草例会纪要,并会签。

每支施工队入场安装时,都应先做一个示范站。

2.6工程质量的责任和检查

工程施工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建立质量责任和检查体系:

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

应当建立起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质量责任人应对安装质量特别是关键部位进行质量自检;

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监理单位责任主要有违法责任和违约责任。

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就是使承包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并运转有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是对承包单位作业活动质量的复核与确认;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决不能代替承包单位的自检,而且,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必须是在承包单位自检并确认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履行职责,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地方应当场纠正。

 

3.天馈线系统安装程序和规范

3.1天馈线安装位置的质量要求

为了使基站内外设备布局合理、美观,有必要在新建基站对将要安装的设备和未来的增网、扩容作整体通盘安排,先进场安装的要给后续进场的留下位置和方便。

平台上天线位置安排

正北为1扇区,北左为TRX1,北右为RX1;2、3扇区类推

爬笼两侧支架上馈线位置安排

按建网先后先内侧后外侧,同网按从左到右1、2、3扇区的顺序

馈线窗孔洞线缆位置安排

按建网先后先下后上,据机架与馈线窗相对位置按1、2、3扇区的顺序

避雷器组架上馈线位置安排

据机架与避雷器相对位置按1、2、3扇区的顺序

3.2天馈线的组装吊挂质量要求

3.2.1天线组装

天线组装时应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应在地面上铺上包装盒纸,勿使天线外表面受到损伤和污染;应使用专用安装附件按生产厂家安装说明书安装牢固,螺丝不能缺少或松动;1/2室外跳线应先行与天线接好并作好防水包裹绑扎。

3.2.2馈线的量裁

馈线的量裁应按照节约的原则,先量后裁。

馈线的允许余量为不超过5%。

3.2.3馈线头制作

馈线头应在塔下制作,一般情况下,制作馈线头必须使用专用馈线刀,按馈线头厂家规定的规范步骤进行。

切割外皮时不能划伤馈线外导体,馈线的内芯不得留有任何遗留物,如碎屑,灰尘、雨水、汗滴等,切割制作过程至头子装上前应使馈线头部向下,上头前应用专用清洁毛刷除去杂物,用刀具去毛刺;应尽可能防止脏手接触外内导体,不能忘掉密封橡皮圈。

天线与1/2跳线的连接、7/8馈线头与避雷器的接头连接必须紧固不松动、无划伤、不露铜。

3.2.4天馈线的吊挂

要用专用电缆盘支架、滑轮、绳索等设备。

捆绑天馈线的绳索要牢靠,吊装时要用小绳控制,不能让天馈线碰触地面、塔体或墙体以免磨损,馈线裁割后应及时用塑料布袋包封,不能让杂物进入内腔;吊装中两头都应做好标记。

3.3天馈线安装质量要求

3.3.1天线的安装

天线的数量、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路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特别应检查天线是否有内置倾角及波束宽度、增益等指标)。

1.天线安装位置

天线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六根天线在塔上的排位顺序为:

正北:

1扇区,左边接TRX1;右边接RX1;2、3扇区类推;双极化天线+45°接TRX,-45°接RX。

天线应符合水平和垂直度隔离度要求。

2.CDMA800天线系统分离度要求(记为“分离度4132”)

CDMA800天线系统水平分离度的要求如下:

对于单极化天线,同一扇区分集接收天线水平分离度应大于4.0米;对于所有天线,同一平台不同扇区内天线水平分离度大于1.0米。

对于屋顶安装天线的CDMA/GSM共站情况来说,CDMA的发射天线与任何GSM接收天线的水平隔离度必须大于3米。

天线垂直隔离度:

CDMA800天线与相邻平台同方向GSM900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要大于2米。

用卷尺或测绳测量,特殊情况可以目测,精确到米。

3.天线方位角

天线方位角设定符合系统设计要求,最大允许误差正负5o。

方位角正北为0o,顺时针方向为正,不取负。

用指南针测量,推行直角拐尺法。

4.天线俯角

天线俯角的设定符合系统设计要求,最大允许误差正负1o。

天线俯角为天线平面相对于铅垂线间的夹角。

用坡度仪在天线上取上中下三点的平均值。

应考虑天线的预置内倾角;电调天线俯角为电调俯角与机械俯角之和,电调俯角根据天线厂家使用说明用专用工具读取。

5.其它要求

天线与抱杆间的固定必须使用不锈钢螺栓,重要部位应用双螺丝紧固,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影响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变移;抱杆顶端高出天线顶部不小于20cm,同一系统各天线的高度应保持一致。

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距离围墙最高部分应大于50cm。

安装楼顶桅杆站,天线底到楼顶边与楼面的夹角应大于60度。

楼面不应对天线的覆盖方向造成阻挡,如下图。

900MHz天线和DCS1800MHz天线安装在同一平台上时,天线水平间距应大于1m。

微波天线与CDMA或GSM天线安装于同一平台上时,微波天线朝向应处于GSM同一小区两天线之间。

电调天线的特殊施工要求:

控制线必须安装避雷器,每个避雷器必须独立接地,用黄绿或绿色线径8毫米的接地线。

所有天线必须处于避雷针45度保护范围之中。

3.3.2馈线的安装

天线的接口是天线和馈线的连接口,并非承重口。

安装时不能直接和7/8″馈线连接,应先与1/2″跳线连接,再连接7/8″馈线。

必须选用室外专用1/2″跳线,不得用室内跳线;1/2″跳线的布放和绑扎应:

留有供优化调整用的余量,余量部分尽可能不打圈,如确需打圈,圈数不能满2圈,且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大于外径15倍,或240mm),应用宽扎带和能长期不受风化的材料将馈线与桅杆或悬臂固定牢固,使经受大风时无明显摇摆。

应按室内避雷器的位置需要确定每根主馈线安放顺序和入窗口,尽量避免交叉,主馈线布放应做到顺直牢固,馈线间间隔均匀、平行,必须使用专用的馈线卡子,馈线卡安装应牢固并在一条直线上,馈线卡螺丝应能卡紧馈线,馈线卡间距在竖直方向一般应小于1M,在水平方向上不大于2M。

馈线应分层排列,整齐有序。

主馈线及GPS馈线安装完成后表面不应有破皮划伤和明显扭曲。

在铁塔平台上,馈线不要接触到尖锐的表面(例如不与铁塔角铁接触),馈线固定应尽可能用馈线卡而不用绑扎带,固定1/2〞馈线建议将7/8〃卡的里半块翻转用。

主馈线入室必须用封洞板,并用护套密封。

主馈线入室前要封口处理,穿入馈线窗孔洞不能过分用力,不能强行扭曲;要留有回水弯,回水弯半径必须大于馈线规定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馈线大于15倍外径,软馈线大于10倍外径);应能有效防止雨水顺馈线流入基站室内。

各馈线的回水弯应一致,回水弯如过大应用馈线卡互相连接;未使用的入室孔洞口必须密封,整个密封窗应不透光。

馈线占用孔洞位置:

新基站为了后期布缆方便,建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安装馈线时,距馈线头10-15CM内馈线不应打弯。

3.3.3GPS天馈线安装

GPS或LFR天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或遵守GPS产品的要求;GPS天线一般应安装在铁塔或楼顶南面可选择的最开阔处,与GPS天线杆成45o角范围内应无阻挡。

天线应垂直安装,误差在1度以内。

GPS天线的组装固定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固定在天线抱杆上,固定连接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禁止用绑扎带。

GPS要与至少4颗卫星保持直线无遮挡连接,以正确解码。

GPS应为非本区域内至高点。

GPS与任何Tx天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至少应保持4米的距离。

3.3.4避雷器和避雷器托架的安装

按厂方说明书要求组装好避雷器组架。

在走线架上距馈线窗1M左右的位置安装避雷器组架,避雷器架必须与走线架严格绝缘,架面应与走线架垂直,其接地线应接到室外接地排上。

3.3.5室内馈线头制作和连接

应实地量裁馈线长度。

按规范要求制作馈线头,馈线的内芯不得留有任何遗留物,馈线头与馈线的连接应做到无松动、无划伤、不露铜、不变形,馈线头与避雷器连接应牢靠。

3.3.6天馈线系统的测量

天馈线系统的驻波比必须小于1.5(工作频段)。

用驻波比测试仪(如SiteMaster)正确测试,每次测试前应进行校准,应记录对应频域和时频的驻波比。

不合要求的应现场解决。

3.4馈线的防雷接地质量要求

主馈线要求ABC三点接地,首尾(AC)两点,中间(B)一点;A点应选在平台上距馈头50-200CM处,可就近选择直接接塔体(应避免复接)、也可使用小接地铜块或长接地铜条先接铜体再接塔体;C点应选在进馈线窗前或回水弯前的未弯曲部位,不可选在弯曲变形应力大的地方,C点接地线接到室外接地排上,一般应使铜鼻子头指下;B点应选在铁塔向过桥拐弯前1M左右的位置,或AC两点的中部(楼顶铺设)。

如果两点间超过60米,必须增加接地点;如果馈线小于20米,允许两点接地;如果馈线小于10米,允许一点接地。

GPS馈线必须接地,接地点要求同主馈线。

接地线应采用厂方配的专用馈线接地线,A、B两点一般用1M定长线,A点直接接在塔体上;B点接到扁铜排上(施工前应配好铜排);C点则根据现场需要裁剪,接到室外接地排上,配套铜鼻子须压制2道以上,一般应使铜鼻子头向下。

接地线应尽可能顺直向下不弯曲,馈线接头处的接地线应朝下,接馈线端应高于接地排端,最小弯曲半径7.5厘米。

塔体接地点和接地线连接处要事先清除油漆和锈,接地线与防雷接地铜排或铁塔连接处要使用镀锡铜鼻子并用螺栓固定连接,同时作防氧化处理。

3.5天馈线接头的防水处理质量要求

室外所有接头连接处、接地线与馈线的连接处一定要用防水胶泥和防水胶布作密封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入。

建议根据产品材料说明书要求采用防水315法(或133法,采用3M2228胶泥时),即里面缠3层防水胶带,中间包一层防水胶泥(一卷胶泥包一处)并捏成橄榄型,外面再缠5层防水胶带,外层胶带应超出胶泥两端各5CM左右,末层胶带缠绕的方向由下向上,采用半重叠连续绕包,收尾时应用刀具割断而不能用力拽断,两端应用绑扎带扎好以免散开。

包裹处不应在弯曲部位、也不应在底部,水平走线时的包裹处应适当抬高。

3.6爱立信设备远端模块的安装质量要求

远端模块如与天线安装在同一抱杆上时,远端模块需避开天线发射方向,安装于天线的下部,距离天线下端距离至少80cm。

吊装远端模块应特别注意安全;远端模块的安装需与地面垂直,与铅垂线偏角不大于0.25。

应固定牢靠。

远端模块如安装在室外,则连接远端模块的交流电源线需要三点接地。

交流电源线的接头处不能暴露在外,需放置于远端模块的机框内,以防雨水浸湿。

远端模块如需拆卸搬运,应小心操作,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3.7馈线和跳线标记方法:

主馈线和室内外跳线的两端都需有标签固定于两端明显处(每根馈线共6张)。

标签必须清楚准确,位置一致,不允许标错。

建议馈线标签表示

RX1,RX2,RX3;TRX1,TRX2,TRX3,GPS;

跳线标签表示

RX1B,RX2B,RX3B,TX1,TX2,TX3,RX1A,RX2A,RX3A,GPS。

室外部分的标签应加透明胶带保护。

4.室内设备(BTS)安装程序和规范

4.1立架(含主设备,IDF架等)

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平面要求。

如愿设计位置不合理确需更改时,应执行“设计变更控制”或按照由建设方(随工)、监理和施工三方签认的书面图纸进行,事后应报设计院完成设计变更。

2.机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