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96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论语》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题集.docx

《《论语》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题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题集.docx

《论语》题集

《论语》题集

一、填空题:

1.什么叫做“儒”?

冯友兰是这么说的:

“                            ”

2.《说文解字》讲:

“儒”:

                                    

3.胡适之先生讲,“儒”实际上就是:

                               

                                                  

4.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著名的文章      篇里讲到中国的道统:

               

                                                  

5.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评价是说:

                        

                                                  

                                                  

6.学习《论语》的时候,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

程子曰:

                  

                                                  

7.春秋时期,士也为              之称。

8.在秦汉时期,士,称为士大夫时,则可以                  ,也常常是     

                                               的泛称;为士人时,                                         。

宋以后,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             泛称。

9.孔子回答子路的“士”是:

             

10.孔子回答子贡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士”是:

        

11.     则是人们需要的人。

儒家兴起很早,而真正将儒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学派的是    。

他创立儒家学派后,才在继承              基础上,建立了            儒家思想。

12.君子,原本是指       的意思。

根据古代的宗法制度,                   

                         。

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            之人的统称。

1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的译文是:

                              。

14.根据朱熹《论语集注》中对“信”的批注:

韦注是:

15.因为诸侯国国君是的爵位,所以,他们的儿子也常常被称为。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的译文是:

                             。

17.老子说:

“天下莫于水,而莫之能胜,此乃德;故胜刚,胜强坚。

无有,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文中“无有”的意思是

“无之间”的意思是:

18.《国语·晋语》中说: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定身以行事”的意思是:

19.公冶长第五24子曰:

“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xi)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其译文为:

20.子曰:

“惠则足以使人”。

这句话,按照阎韬的注释是:

2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的意思是:

               

                                                 。

22.《中庸》中,子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

的译文是:

                                              

                                                 。

其中“杀”的意思是:

               。

“等”的意思是:

             。

23.孔子所提倡的核心思想是:

    ,其实质就是           。

2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段话是       所说的,见于《论语》       篇中。

25.根据有子所说的为仁之本是:

          。

这是依据孔子所说的             

           而领会、总结出来。

有子所说这句话是见于《论语》       篇中。

26.子曰:

“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是回答      的问话。

句子中的“何为其然也?

”的意思是:

                   。

“逝”的意思是:

       

“陷”的意思是:

        。

“欺”的意思是:

        。

“罔”的意思是:

       。

27.在宗法制度下,正妻的第一个孩子叫子,第二个孩子叫子;妾的孩子叫子。

28.《论语.子路》中亦有: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的译文:

29.仁者应当“能好人,能恶人”。

的意思是:

30.《孟子.离娄上》:

“大人者,,惟义所在。

”孟子的姓名是:

30.孔子大约岁时任宰,岁任小司空,岁任大司寇,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31.孔子岁时,第一次适齐,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岁时,孔子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32.公元前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国迎接回来。

此时,孔子已经岁。

34.孔子时,他的夫人去世,岁时,孔鲤去世,岁时,颜回去世,岁时,孔子与世长辞。

35.在宗法制度下,由长子形成的家庭体系叫,的长子方可叫君,诸候之君叫,大夫之君叫,如果是天之子就叫,公之子就是,君之子就是。

大宗里的男性就简称。

36.《论语·里仁篇》: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的意思是:

                 

37.儒家与诸子百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又是,这也是儒家为什么能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最终成           重要原因。

而对我们当代人最有用,又最能集中展现儒家思想的经典莫过于      。

38.“士”,古代是指,,才能称为士。

也是最高级的,最底层的。

后演变为对的泛称。

因为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故士又成了有之人的称呼。

39.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

便成为。

也有人从事,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的士……

40.班固在        说:

                                

                                      故谓之《论语》。

41.             引《傅子》也说:

                        谓之《论语》。

42.《论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编著的。

是由                            其中还包括                          。

43.曾参与孟敬子的讲话是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次讲话,时年为     年。

因此,自唐朝柳宗元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将《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是曾参的学生。

那么,《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时间应当为       年之后。

44.《论语·泰伯篇》中记载: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

                  

                                                 。

45.《论语》的版本,据 《           》记载,西汉时曾流传有    种版本。

即《   》

     篇, 《     》     篇, 《      》     篇。

                     

46.西汉末年,安昌侯     以 《    》 为主,形成新版 《     》 。

东汉     为

《      》作注,就是以 《      》 作依据。

我们今天所见的《论语》也就是《      》。

47.历来为《论语》作注的书很多,较为主要的有:

三国时魏国     的 《         》 ,南北朝梁      的 《          》 ,宋    的 《        》,南宋      的 《         》,清     的《        》,近代     的《论语集解》,杨树达的《       》。

解放后,影响较大的则是杨伯峻的《      》 。

48.孔子时期,原先“士”的身份是指       ,也就是最高级的      ,最底层的     ,之后演变为        的泛称。

49.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

他的学问是:

上集,他修订的儒经也是

的结晶。

诸子百家各有智慧,但都是个人的智慧,儒家的智慧的结晶。

下启

与长治久安。

50.孔子在继承了历代圣王思想的基础上又创立了思想。

这思想在以后的

直至今天。

51.君子,古代是对                的通称,常与    和      对举。

后来,君子一词被引申到                    的人的统称。

52.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他曾经问项橐:

“何为君子,何为小人?

”项橐回答的是:

  为君子,

    为小人。

53.《论语·阳货篇》中,子曰:

“乡愿,德之贼也。

”其中“乡愿”的意思是      意思。

“贼”是   

    的意思。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                               。

54.在《论语》学而篇第十五章中,朱熹注释的“磋,七多反”是表示                。

54.“民生于三”是指        。

这句话是自于《            》。

55.四书五经是:

                                       。

56.小六艺是:

                                        。

57.大六艺是:

                                        。

58.孔门四圣分别是:

                                     。

59.孔门四科是:

                                             。

60.孔门十哲是:

                                       。

61.孔子被汉平帝封为       ,被北周静帝封之为      ,被武则天封之为     ,唐玄宗

晋升之为        ,宋真宗加封为         ,不久改为        ,元大德十一年成宗皇帝又加封为            。

62.从前中国人供奉孔子,每年都要次祭孔,一次在孔子的生日月日,其余则分别在每年

月举行。

63.义,指的是                           。

64.孔子说:

“言必信,行必果”。

而《孟子.离娄上》: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这其实与孔子的思想原则没有矛盾,因为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还说过这么一句话:

“君子之于天下也,        

                 。

”这就与《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

“信近于义,          。

65."畴昔"的意思是:

        。

       为朋,       为友。

66.有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其中“乐”的读音应当为:

      。

67.《论语·阳货篇》中,子曰:

“乡愿,德之贼也。

”的意思是:

                    

                           。

其中的“贼”与孟子所说的“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的“贼”的意思一样吗?

      。

“恶”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

68.子路姓    名     ;也叫        ,那是因为他               ;

又叫        ,那是因为他是                 。

69.《论语·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此五者指的是:

       

               。

孔子完整回答子张的话是:

                      

                                                 。

70.孔子说过一句话:

“古者言之不出,恐躬之不逮也!

”的意思是:

                  

                                                 。

71.《论语·八佾篇》中:

“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的译文是:

        

                                                 。

72.“八佾”是指:

                                       

                                                 。

73. 《       》是       末年在曲阜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共有    篇。

74.现存《论语》共   篇,    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    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   章。

75.其实,君子一词早在(传说为所著)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开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6.在《论语·为政篇第二》中: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其意思是;

77.《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其意思是:

78.《论语·里仁篇》中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通常的译文是:

而鲍鹏山则认为应当是:

的意思。

79.在《论语·里仁篇》中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的译文是:

那么,你认为鲍鹏山对“小人喻于利”的理解(是\否)正确。

80.仁者,谓其。

(《韩非子·解老》)

81.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译文意思是:

82.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典出                             ,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

83.董仲舒极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书,认为                         

                                       。

84.孔子于公元前    年出生于   国。

他的祖先原来是    国人,如果往远里追溯,他还是  

的贵族后裔。

孔子的父亲的名      ,字      ,母亲的名字是      。

85.孔子少年时期的家道十分贫寒,他曾经说过“太宰知我乎!

                    

            ”。

这里的“太宰”指的是       。

86.孔子年轻时曾做过“   ”(管理仓廪)与“    ”(管放牧牛羊)。

所以,司马迁对于孔子的一生是这样概括的:

                                             

                                                 。

87.孔子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却不是这么悲惨,而是充满乐观和欣慰。

他在七十岁后的一个生日上说:

  

                                                  

                                                 。

88.朱熹《论语集注》是作为        时期科举试题标准答案,他也将“……而所学亦不坚固也。

译为:

                        。

这显然与阎滔、马智强解释大为不同。

我们可以从《论语·述而第七》第三十六章中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得到启示:

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其中“孙”的读音是,其意思为:

        ;“固”的意思是:

            。

89.朱熹注释说:

礼者,天理之节文。

“天理之节文”就是:

 宋代理学家把封建伦理看作永恒的客观道德法则,称“天理”。

也有的认为是“合乎天理人情”                   。

90.“先王之道”指的是:

                         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91.有子曰:

“信近于义,            ;恭近于礼,           。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亲”的意思是:

       ;“宗”的意思是:

         。

92.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

                             。

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          (《孟子·公孙丑上》)。

93.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大史学家司马迁的推波助澜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说:

        

                                                  

                                                 。

94.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这里所说的“三仁”是指:

                      。

96.孔子的儿子名为    ,字为     。

那是因为:

 (按《孔子家语》记载原文填写)     

                                                  

                                                 。

97.《论语·泰伯篇》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其中“弘毅”的意思是: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的意思是:

             

                                                 。

98.《荀子法行》篇: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

“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曰:

                                            

                                                  

其中“隐栝”的意思是:

                                      。

99.《论语·子路》记载: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冉有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的译文是:

                          

                                                 。

100.孔子的学生中也有少数的贵族,如鲁国的          和             ,其父亲是:

                。

宋国的          。

101.孔子的学生中大多为平民百姓,如卞之野人     ;卫之贾人     ;孔子教之,皆为显士。

还有曾是一位”在缧绁之中“的罪徒      。

状貌甚恶的       ;有恶疾、乃是残疾人的     ,御车夫        等等。

102.《论语·卫灵公》载:

子曰:

“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遽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的译文为                                  

                                                 

                                                。

103.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的意思是:

                          

                                                 。

104.史书上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主要是因为他秉持的是                

                       的行为。

105.请译出:

宰我问曰: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

“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06.“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参乎!

”指的是的意思。

107.司马牛的名是:

和,他是国人,是的弟弟。

108.子曰:

“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是孔子回答的问话。

其意思是:

109.《论语·雍也》中,孔子说: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的意思是:

             

                                                 。

110.《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为:

                              

                                                  

                                                 。

111.叶公的姓名为       ,字       。

他是春秋时期    国人。

春秋时期,“党”的划分是以:

        为一党。

112.《论语宪问》载: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意思是:

 

                                                。

其中“或曰”的意思是:

         。

113.子曰: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的意思是说:

                       

                                                 。

114.吕氏春秋·察微》所说: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这样的明察秋毫,就是不惑。

比如,在《论语·子路》中有一端他与子贡的对话。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也是他四十而不惑的左证。

请你译出他与子贡的对话内容。

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